大美时代(校对)第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0/871

  本就不想进宫,拼着一死也想要逃出去的刺头人设。
  居然格外的博得观众好感……
  这能说是李明然的剧本设计得好,还是钟明霞演得好?
  起码在开拍前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反差的。
  整部戏刚刚开播三天,观众追剧的重点已经放在了钟明霞的命运上……
  整个娱乐圈都承认这是部改朝换代的戏。
  上一代女明星之后,青黄不接好几年,在二十出头的这一拨儿女明星里面,还没出一个扛鼎的。
  钟明霞就是在这部戏里,正式接过了顶级女演员的大旗地位。
  两年三部戏,第一部
电影处女作就拿了近四十亿的票房,紧接着试水电视剧,完全没受到大小屏幕的影响,和俞天一起点播率创纪录。
  但最为重要的还是这部和真正顶级女明星的同场飙戏,赢得心服口服。
  那位女大咖的团队试着想说点什么,但是看见网上成片的观众评论,最多只能酸溜溜的在经纪人微博上发一句“娱乐圈真是名利场……”
  都不敢直接刚。
  因为去年就已经是江州市青联会副会长的钟明霞,据说已经拿到全国青联会主席团的职位,今年的全国十大青年杰出人物评选之一,也有她。
  哪怕还是有很多声音说全国杰出青年这种名头,怎么又给了个戏子。
  可钟明霞去年捐了一千万给职业教育,今年依旧继续捐,同时她那堂青春网课已经被当成明星努力的标杆。
  真正从社会底层奋斗逆袭的典范。
  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全国青年的模范榜样呢?
  看起来,她才是万长生最光彩夺目的那件美好作品。
  于是在这个时候,万长生就像尝到甜头般,又去找寻自己的新作品了。
  席导前往豫南,找他谈的就是这个事儿。
  原本打算下一步在桂西或者别的什么地方筹办第三座艺术教育中心,席导带来了东北地区一座老厂区改建文化艺术社区的项目。
  简单的看了下地处老工业基地的二级城市破产工厂状况,光是听闻那边这会儿正在下着鹅毛大雪,三十厘米厚的雪层到处都是……
  贾欢欢就拍板了!
  走!
  都去……
  她自己打电话给杜雯把平京的传媒团队带上,还在江州那边的翟福白他们设计团队,正在豫南的陈大伟运营团队。
  大家都打着考察项目的名义,跑东北玩雪去!
  贝赫耶又要花几个亿了,高兴,马上叮嘱把自己的使馆牌照车和钟明霞的保姆车,都提前拖过去。
  舒舒服服的摆出大家族的派头来。
  万长生又是一脸懵逼,呃,你们自己就决定了?
  当然他也是口嫌体正直,这个冬天平京和豫南都没怎么下雪。
  据说东北那旮沓的雪杠杠的,他也确实想去体会下。
  结果走漏了风声,表演艺术家们比他还激动。
  因为其中相当部分都来自东北。
  对那片曾经哺育了深厚工业文化,却在时代变迁中越来越落伍的黑土地,心疼得不得了。
  表演艺术和烧烤,可以说是东北现在仅有拿得出手的特产了。
  同去,同去。
  呼啦啦的从豫南机场飞东北的时候,从其他地方又跟来上百人。
  这就是万长生的号召力。
  代表着艺术界年轻力量的号召力。
  倒是让钟明霞一路签了不少名儿,表演艺术家们都是带着亲戚朋友家孩子追星的任务来。
  两三百人的考察团队,自然是得到了当地市政府跟有关部门的热烈接待。
  还好陈大伟有经验,提前安排人手主动包下两家酒店。
  万长生的团队不需要当地政府公费开支已经成了惯例,而且非常有效率的到了以后就先看地方办事。
  当然,贾欢欢肯定欢天喜地的带了一拨儿人去雪地打滚了,还要打听哪里有滑雪之类的场地。
  贝赫耶面临要投资这么大的项目,居然都不跟着看现场,选择和太太玩雪去,那大越野不正好么。
  杜雯不跟俩小丫头片子凑热闹,专心和钟明霞讨论这次的商务开发。
  电视剧片酬只有两千来万,但接下来的代言已经蜂拥而至,狂赚几千万不成问题。
  而且还有一系列的时尚杂志封面、名人访谈要上,综艺节目就算了。
  钟明霞不喜欢去综艺节目上嘻嘻哈哈,现在完全有底气说不。
  不光是要树立自身的品牌价值,也要筛选代言品牌和曝光方式了。
  万长生已经从副驾驶跳下车去,杜雯还叮嘱钟明霞把羽绒服裹紧点,这零下二三十度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下面的市领导连忙热情介绍:“这是文化部、宣传部特意给我们的扶贫项目啊,万导演你这么年轻有为,在豫南成功的艺术教育中心非常值得我们取经学习……”
  等俩姑娘下保姆车,其他表演艺术家、设计运营团队的小伙伴们已经纷纷从当地安排的政府部门大巴车上下来。
  和万长生一起,看着眼前被包裹在皑皑白雪中的厂区。
  可能市区的雪没有野外那么大,更因为这些建筑不会轻易被大雪掩盖,所以工业建筑的痕迹和大雪纷飞的场面显得格外萧瑟。
  主要是这里很明显空置了相当长的时间,部分建筑甚至都有垮塌的迹象。
  和钢花街道周围高楼林立不同,豫南艺术教育中心更是成片的崭新街区更不一样。
  这里一片破败,周围的宿舍楼房、厂区建筑全都陈旧不堪,哪怕还有些挣扎着想跟上时代脚步的影子。
  但明显落后了几十年的感觉。
  嗯,准确的说和219工业度假村那个被废弃在山沟里的状况差不多。
  不过那边是被青山绿水包裹着完全空置,这里在白雪映衬下,还有些稀稀拉拉生活的痕迹。
  看惯了平京、江州那些热火朝天的繁华景象,突然站在这种了无生气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真像219工业基地那样完全无人,也就是个场地而已。
  偏偏就是有居民意外的探头出来,穷困衰落的感觉非常清晰,让人特别触目惊心。
  所有人都有点安静。
  钟明霞小声给杜雯解释:“和……我爸妈家那个厂区有点像,这要是动起来很麻烦的,当地人观念不改变的话,阻力会非常大,当时万哥给我说过,我也努力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她周围人多,有东北籍的表演艺术家赶紧:“你放心!我们东北人绝对敞亮懂道理!这是好事儿……”
  也有人摇头:“这两年东北的口碑可真不算好,就怕彪啊,这是文化教育事业,都是秀才遇见了兵,那可就麻烦大了。”
  可能是听见这种负面的声音,当地官员有点着急:“我们绝对会保证这片厂区的安置工作……”
  那位市领导想想还是诚恳:“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确实比较难,包括这样的地块房地产开发都很难,这里曾经是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的诞生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确实跟不上全国发展的脚步,但怎么才能探索出来崭新的路子呢,文化教育事业是不是能起到作用,我们也很着急,所以一定会全力支持配合。”
  万长生默默的背着手走进那片厂区,雪地看似美丽,其实脚踏车碾之后就是一地脏污,其他人都不由自主的跟着他。
  有披着棉袄出来的老大爷,也有家属楼里出来的年轻人和孩子,一个劲打听是怎么回事。
  直到站在一大栋起码有五六十年历史的苏式老厂房前,万长生还伸手摸了摸那矗立的领袖雕塑,现在覆盖着白雪格外刺眼。
  不知道他是在揣摩雕塑手法,还是判断人家的制作年份,反正站了好几分钟。
  其他人居然都没做声,全都静静的看着。
  连一直讲解宣传的当地官员都没说话了,只有马振宇悄悄拿了自己相机取景拍照。
  他本能的觉得这个场面很有意义。
  青年艺术家站在很有时代烙印的雕塑前面,只留下背影。
  好一会儿,万长生转过身来,看见这么多目光都看着自己,还稍微愣了下开口:“好,我决定把第三座艺术教育中心放在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0/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