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影别动队(校对)第6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3/760


龚培元连忙示意身旁的两个打手把已经失去理智的尹修文拉开,尹修文被两个打手架了出去,他一边走,一边发疯似地叫嚷着:“康钧儒,你这个混蛋,你把账本放哪儿了?放哪儿了?”
唐崇信见康钧儒始终不松口,不承认,觉得甚是棘手,虽然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康钧儒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但他苦于没有过得硬的物证,原以为那些从灰烬中恢复的材料足以置康钧儒于死地,没想到却被他轻易化解了,推说是尹修文栽赃陷害与他,而尹修文确实有害康钧儒之心,所以按照康钧儒的说法,这点也完全说的过去。
康钧儒矢口否认那些材料是他的,反而推在尹修文的身上,硬说是尹修文诬陷他所为,而尹修文这个蠢货也是有口难辩,无法批驳康钧儒,反而在刚才的对质过程中,一直是康钧儒占据主动,尹修文这草包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这件铁证变成了一张废纸。
这一回合显然是康钧儒胜了,唐崇信感到有些束手无策。
龚培元见唐崇信解开风纪扣,拿着扇子,不停地扇着,一看就知道司令有些急躁了,他连忙将那张从康钧儒的密室里搜出来的凌云鹏的照片递给唐崇信。
唐崇信眼前顿时一亮,对,这张照片足以说明问题。
“康先生,这是从你的宏利商行的密室里找到的照片,请你告诉我,这照片上的人是谁?”唐崇信拿着那张凌云鹏当年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门口拍的照片,在康钧儒的面前晃了晃。
康钧儒一看,心猛地一沉,这张照片是他珍藏在密室的一本古籍书里,没想到被龚培元发现了。
“这是我的儿子。”康钧儒很快恢复了平静,冷静地回答道。
“你的儿子?”唐崇信反问了一句。
康钧儒点点头:“准确地说,他原先是我的外甥,我没有妻儿,所以我大姐就把她的小儿子过继给我当养子了,这事很多人都知道,算不上什么秘密。”
“可你的这个养子怎么跟彭若飞如此相像呢?”唐崇信说着,又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彭若飞的照片:“你看看,这两人是不是很像?”
凌云鹏确实跟父亲彭若飞长得很像,不仅是五官,身形,就连气质,神态相似度也极高,只是彭若飞身上多一份儒雅,而凌云鹏身上则多一份冷峻。
“彭若飞是谁?这天下长得相似的人多得是,有什么奇怪的?”康钧儒反诘了一句。
“彭若飞是谁?难道康大老板一点都不知道吗?”唐崇信质疑地望着康钧儒。
康钧儒摇了摇头。
“那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彭若飞是何许人也,彭若飞曾经是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四一二事变时,仓皇出逃,到云雾山落脚,之后他对当地的土匪进行赤化,率那帮泥腿子,匪徒洗劫当地的财主,并筹划将那些云雾山的土匪带往广东,归入抗日军队,之后,在国军剿灭土匪的过程中,被击伤,抓捕入狱,后被发现其真实身份为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随即被移送到了我这儿。“
唐崇信也不禁沉浸在十多年前的这段往事之中:“这人应该算是我见过的最难对付的共党分子,他竟然在我这儿设计揪出了上海地下党组织里的叛徒,并借用我们之手将这个叛徒除去,借刀杀人,这一招确实是高,我承认,我不如他心思缜密,否则也不会被他当枪使。怎么说呢?我虽然败在他的手上,但我不讨厌他,不恨他,各为其主嘛,共党能有他这样的人才,确实不容小觑。“
------------
674.
难以核实
唐崇信呼了口气,深有感慨地说道:“老实说,撇开党派之争,我对这个彭若飞是相当钦佩的,他这个人意志坚定,足智多谋,博闻强记,又有牺牲精神,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我多次劝他弃暗投明,可惜他始终不肯改换门庭,是个不折不扣的死忠之士,最后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得将他除去了,否则留着他便是党国的心腹之患。”
康钧儒听着唐崇信的叙述,感到心在滴血,他最崇敬,最投契的同窗好友,同袍兄弟就是被这些刽子手杀害在这里的监狱里的。
唐崇信边说,边注意着康钧儒的神情变化,但他看见康钧儒面无表情地低着头,便继续说道:“我们当时就知道彭若飞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只是他把这个儿子保护得很好,我们一直未能找到他的儿子,就连最后在报上登载尸体认领的启事,也没见到彭若飞的亲属前来领尸,最后是一个牧师把彭若飞的尸体领走了,安葬在教堂内的墓园里了。”
“不过,当我看见这张照片时,我恍若见到了彭若飞一样,我敢确定,这张照片上的年轻人一定就是彭若飞的儿子,可为什么这张照片出现在你康老板的密室里?你说这是你的养子,难道说你收养了彭若飞的儿子当养子了吗?”唐崇信步步紧逼。
“唐司令,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对这个彭若飞肃然起敬,要是我能收养他的儿子,那是我此生的荣幸,不过,这张照片上的年轻人确实是我大姐过继给我当儿子的外甥,我外甥长得跟彭若飞如此相像,对我来说,倒是三生有幸。”康钧儒不卑不亢,依旧死不承认。
“你这个养子叫什么?”龚培元问道。
“康大为,希望他能大有作为。”
“他现在在哪儿?”龚培元直截了当地问道,他可没有唐崇信这么好的耐心,跟康钧儒兜圈子,他喜欢直奔主题。
“已经出国了,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
“那这张在陆军军官学校门口拍的照片是怎么回事?”龚培元紧追不舍。
“那年我带他去南京玩,看见陆军军官学校前面正好在招生,他又好奇又羡慕,也想参军,但我们康家世代都是从商,所以我希望大为也能子承父业,况且兵荒马乱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去当兵呢?可年轻人就是血气方刚,他赖在那儿不走,央求我让他圆一个军人的梦,所以我就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问军校里的学员借了一套军服,让他穿上,在校门口拍了一张照,算是了却了他的这一从军的心愿了。”康钧儒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康钧儒有问必答,但所有的答案都不是朝着唐崇信和龚培元预想的方向而去的,这让唐崇信和龚培元都甚是沮丧,况且康钧儒所供认的这些情况很难得到证实,抗战爆发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早已内迁,军校如今分散在九江,武昌,瑞金,西安,甚至是新疆迪化等各地,要想核实一个十年前入校的学员,简直是大海捞针。
至于康钧儒所言的如今他的养子康大为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书,那更不可能核实清楚,总不见得派人漂洋过海去核实真伪,就算是拍电报,这一来一去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唯一可行的就是了解一下康钧儒的姐姐,是否曾经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康钧儒。
于是,唐崇信又询问关于康钧儒姐姐的情况:“你说你的姐姐把自己的小儿子过继给你了,那你姐姐现在在何处?”
“我姐姐前年已经去世了。”康钧儒这次说的是实话,是当初梁伯捎信给他的。
康钧儒与他的封建家族决裂了之后,家里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只有梁伯还与康家有些联系,有时会把家里的情况告知康钧儒,年轻时的康钧儒意气风发,激进执拗,大少爷的任性让他毅然决然地与家族决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的成熟,他对父母手足的思念之情与日俱增,但此时他却不敢再与他们有任何来往,怕自己的身份连累了家人,给他们带去危险,所以这么多年来,梁伯成了他和康家人唯一的纽带。
“已经死了?”唐崇信难以置信地望着康钧儒。
“是的,是病死的。”康钧儒心情沉重地说道。
“那你姐夫呢?”唐崇信继续问道。
“姐夫如今带着全家移民去了印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3/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