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鬼事(三部全集)(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744

  他们约好了在晚上比试,没想到同断和古赤萧交手之后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骄傲,古赤萧用一柄赤霄宝剑,把他斗的毫无还手之力。
  同断输了之后,古赤萧才警告同断,别以为中国无人。并且告诉他,中日必有一战,如果他再来中国,就一定让实在赤霄宝剑之下。
  当时古赤萧才二十出头,见识却非同一般,几乎把中日之间的政治局面都给预测准了。同断十分佩服,知道此人日后非同小可。
  果然同断一直留意古赤萧的动静,知道古赤萧后来做了孙总统的警卫队队长,是孙总统的贴身心腹。后来又在黄埔军校做了教务处主任,再后来反水去了红色政权。
  日本侵华后,古赤萧在延安,不可能到湖北的正面战场来跟正面抵抗,没想到他人没来,却找了一个厉害角色带着宝剑来阻拦自己。
  同断心里就忐忑,毕竟古赤萧说过,自己再见到这把宝剑,就要丧命于这把剑下。他在日本已经是阴阳师的宗师级人物,一生几乎不败,所以被古赤萧击败一次,终生就一直对古赤萧有敬畏之心。但是同断在日本军方也是下了军令状的,不把古道打通,让日本军队潜入奉节后方,他就切腹自尽,介错都跟在身边。
  这些往事,张天然那里知道,就是孙鼎也不清楚。
  同断却瞧出了孙鼎的弱点,那就是赤霄在孙鼎的手上不发出红光,也没有冒出火焰,当时古赤萧拿着宝剑,宝剑上火焰白炙,把同断驱使的九尾狐狸杀的毫无招架之力。
  可是同断在船上看的清清楚楚,孙鼎虽然拿着赤霄,但是赤霄只是一柄青黑色的古剑而已。
  于是同断立即要求要和孙鼎比剑。用手上的和泉守鉴定跟孙鼎一决高下。
  这一局是同断先手,所以张天然无法拒绝。就让孙鼎上了同断的木船,同断腾出船前方的甲板,和孙鼎比剑。
  中日两柄驱邪的宝剑,和泉守鉴定和赤霄,就在两人手上比试一下。
  和泉守鉴定是精钢锻造,擦拭的非常光亮,几乎可照人可鉴。而赤霄铸就的时间很早,不仅是玄铁,还有铜锡合金融入。所以表面是青黑色的铜锈。
  两柄宝剑,一黑一白,一旧一新,一个古朴,一个锐利。
  同断和孙鼎尽了礼数,就开始比拼。
  同断的是日本剑道,上来就用劈砍的招数。没想到孙鼎根本就没有任何招数抵挡。张天然在岸上看的着急。他本来以为孙鼎孛星家族厉害,可能是古老剑侠的传承,没想到根本就不会御剑术。
  张天然和当时的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有过交往,平江不肖生幼年的确是某个剑派的俗家弟子,只是身体原因,修不得剑术,所以长大后,脱离门派,写了很多剑仙的小说。其实民国时期会御剑的门派还有,张天然看见孙鼎拿着赤霄宝剑,就想当然的以为孙鼎会御剑术。
  结果孙鼎拿着赤霄根本祭不起来。
  和泉守鉴定是何等的厉害,当时就把孙鼎的肩膀给砍到。
  同断也没想到自己会一击即中,还在庆幸不是古赤萧本人,没想到,孙鼎挨了这一剑之后,身体大卸八块。散落在地上。
  一般人看见了都以为孙鼎不堪一击,和泉守鉴定的力道凶猛,余力不尽,把孙鼎给砍碎。
  但是张天然看了,暗自心惊,大致明白了孙鼎的路数。
  孙鼎是古老厌胜术的传人。
  厌胜术的祖师爷是鲁班,听说鲁班还流传了鲁班书下来,有很多古老巫术的法门记载。
  一般的工匠,特别是木匠都会鲁班书的厌胜术,就是会施展一些法术。比如在一些木匠受了主人的气,在房梁上,或者墙壁里放点什么东西,主人家就家道不顺,轻者破财,重者家破人亡,是一个伤阴德的法术。当然大部分的工匠传人,都品性善良,会用这些法术替人消灾解难。
  但是厌胜术在后来传承中,分出了一个旁支出来。这个旁支就是杂耍的,他们和工匠一样,供奉的祖师都是鲁班。不懂的人就恨奇怪,江湖上,杂耍的,卖唱的,玩戏法的,甚至骗子,为什么会供奉鲁班?
  这就是因为他们的法术都是厌胜术。
  当张天然看到孙鼎的身体大卸八块之后,心里就安稳多了。
  孙鼎绝对是抱着极大的决心来阻拦同断的,并不是如刚才想象的那么托大,没有准备就那个赤霄去根同断比试。
  孙鼎这一招,是厌胜术的一个很强的招数。叫做“神仙索”!
  神仙索是个戏法骗局。
  中国流传已久,就是一个小孩一个老头在街市上耍戏法,人群围观。老头子就扔一个绳索,绳索虽然是软的,但是在老头的摆弄下,能随意屈伸,各种花式。这都是前奏。当然观看的人多了,老头就施展绝技,把绳索往天上一扔,绳索就直直的垂在空中,然后小孩就顺着绳索网上爬,在绳索上各种动作。
  围观的人就很诧异啊,纷纷给钱。
  这时候,老头子就会观察围观的人,如果没有有钱人,这戏法就结束了,拿着零钱走人。
  如果老头子发现围观的人里面有富人,那就开始下套了。
  因为有钱人一般有身份嘛,就喜欢挑刺。老头子就吹嘘,这个绳索其实是通到南天门的,自己的孙子可以爬到天上的南天门去,就是很危险,所以就不冒险了。
  这种话说出来,肯定有人会说老头子在说瞎话,吹牛。老头子就跟人吵架,和他吵架的人其实也是托。
  吵来吵去,富人就会开口,说什么南天门什么的都是无稽之谈,你爷孙俩就是杂耍的,弄得这么神神叨叨的。
  然后老头子就要跟富人急,跟富人吵架。富人就说,我给你多少银子,你让你孙子顺着绳索爬到南天门去,把南天门的什么东西拿下来作为见证。
  老头子就说,你几十两银子就想看南天门的东西啊,我孙子上去,是要冒风险的,玩意被天兵天将给砍死怎么办。
  反正就是说的一塌糊涂,漏洞百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瞎吹牛。
  富人就上钩了,就说用几百两银子来赌一下。
  银子一拿来,老头子却不要了,说太危险,舍不得孙子去冒险。富人就不乐意了啊,逼着老头子让小孩爬到南天门。
  老头子就求情,说算了,不要钱了。引起围观的人的同情。
  几番往来,富人就是要让爷孙俩出丑,逼得他们承认说谎。可是老头子求情归求情,就是不肯承认自己在吹牛。
  富人就步步相逼。
  老头子就下狠心,对着孙子说,你就爬到上面去看看吧,带个见证下来,好让这位老爷死心。千万不要出事云云。
  然后孙子就滴溜溜的往绳索上方爬,果然就爬的看不见踪影。这些所有人都懵了。因为这个是神仙索的真本事。
  然后过一会,突然天上掉下来一个牌匾,果然是写的南天门。富人就傻眼了。围观的人也傻眼了。
  老头子就跪下来哭,说,孙子啊,你随便偷个东西就罢了,怎么能偷牌匾呢。
  接着天上就掉下来尸体,都是大卸八块的,有手有脚,还有头颅,果然是小孩的脑袋,鲜血淋漓。
  老头子就不依了,哭着给小孩子收尸,然后拉着富人不让走,说是富人害死了自己的孙子,自己连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了。
  富人看见了血淋淋的尸体,当然要跑,即便是没有什么南天门之类的把戏,这小孩从天上掉下来,说是摔成几段了,也脱不了干系。
  然后老头子就要拉着富人报官。富人害怕,旁人都是见证,他百口莫辩。
  于是就有好事的人说,也别报官了,大老爷吃官司,于事无补,干脆给点钱,让老头子养老,算是补偿。
  老头子就抱着富人哭,几番折腾,富人就拿出大笔钱财出来,给了老头。
  老头就收了绳索和小孩的尸体离开。
  到了另一个市镇,小孩早就活蹦乱跳的,爷俩找个地方,玩神仙索的骗人把戏。
  这就是孛星孙家的来历。
  厌胜术的施展的最好方式。只是到了明清,孙家已经积聚了大量财富。这套把戏就不用了,民间再流传的神仙索也没有这么厉害,最多也就是模仿表面,做不到真的厌胜术。
  然后孛星孙家,慢慢成了道教的一宗很有威望的家族。厌胜术也不用来骗钱了,而是用在法术上。
  所以张天然一看到孙鼎的身体,大卸八块,他是何等眼光,马上就明白孙鼎在用他们家的看家本领对付同断。
  同断虽然听说过神仙索,可是那里知道神仙索能用在冥战上,看着地上孙鼎七零八落的尸体,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同断马上就见识到了厉害,因为神仙索最关键的东西出现了,一根绳索垂直飘在他的面前。孙鼎身体倒着,脚钩在绳索上,赤霄宝剑至上而下,朝着同断的百会穴刺下来。
  同断正要躲避,双腿却不能动弹,原来甲板上的孙鼎尸体,已经重新长在了一起,死死的抱着他的膝盖。
  同断根本就分辨不了,那个是真的孙鼎。
  这就是出神入化的厌胜术!
  既然是厌胜术,那么头顶和脚下两个孙鼎之中,有一个就是假的。
  如果不是同断,而是其他的术士,遇到这种情况,立即要做的事情是分辨真假。然后把全部的力量放在真身上面。
  四大家族所有人心里都对孙鼎有所忌惮,看到孙鼎使出了神仙索的手段,心里都难免不会去想如果是自己在同断的处境下,会怎么选择。
  除了张天然不这么想。如果张天然真的遇到这种情形,他不会选择,因为他有能力同时对付两个孙鼎,无论真假。
  同断也是如此。
  在同断的脚边,木船的甲板上,突然冒出无数的手掌,将抱着同断膝盖的那个孙鼎给拉倒一边。同断的脚下自由,瞬间退了一步,奋力用手中的和泉守鉴定,格挡住了赤霄的奋力一击。
  孙鼎的剑术平平,赤霄被弹回去,同断顺势把神仙索给砍断。孙鼎摔倒甲板上,仍旧是无数手掌把他死死的恩在甲板上。同断再次用和泉守鉴定,向孙鼎看下去,孙鼎无法躲避,只能用赤霄挡住和泉守鉴定的剑锋,和刚才同断的手法一模一样。
  这次同断的力大,他想用和泉守鉴定的锋利,将赤霄砍断,没想到这次,两把宝剑却黏在一起。
  然后发生了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赤霄和和泉守鉴定两把兵刃交错在一起,剑身同时冒出了两股黑烟。同断看到后,大惊失色,立即把和泉守鉴定往回收。可是黑烟已经把两把宝剑接触的地方全部围绕,无数的尖啸已经发出来。
  张天然在岸上也看的清楚,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
  和泉守鉴定和赤霄都是斩鬼的利器,每次杀戮妖魔鬼祟之后,妖邪的灵魂就被封印在宝剑里。赤霄至少两千年,和泉守鉴定也在千年以上。封印的妖邪鬼魂,已无数记。
  现在两个兵刃相互碰撞砍杀,锐气大减,反而将两柄宝剑里的妖邪鬼魂都给震动,要冲出封印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7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