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鬼事(三部全集)(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744

  陈平哈哈大笑:“你是韩信。”
  两人同病相怜,相互无奈的感叹一会。韩信对陈平问:“兄长的铜壶,的确是一件精准算术的器物,这种算术,世所未见,不知道是什么高人所授?”
  陈平摇头,避而不答,突然看见韩信背后的剑鞘,隐约觉得眼熟,“能把佩剑给我一阅。”
  韩信爽快的把长剑递给陈平。
  陈平把长剑抽出剑鞘,看见这柄长剑寒光凛冽,剑身古朴,忍不住说了声:“好剑!”
  随即把身后的长剑递给韩信,韩信看了,呆了很久,才说:“你的这柄宝剑,是帝王之剑,恐怕终非兄长所有。”
  陈平受过尉僚嘱咐,不能吐露尉僚的身份,只能说:“我机缘巧合,得到了这柄宝剑,如果并非这柄宝剑的主人,就当是我保管便是。”
  韩信知道陈平在避开宝剑的来历,于是问陈平:“兄长看我的宝剑如何?”
  陈平摇头,“不知。”
  韩信举着宝剑,挥舞了两下,“这柄宝剑是韩国宫室所藏,韩国王国之时,被一名禁卫带出。”
  “既然是韩国珍藏的宝剑,”陈平说,“那一定是非同小可。不知道这柄宝剑的名字是什么?”
  韩信正色说道:“此剑大有来历,名字叫做‘开山’”。
  项羽带领楚军连夜渡过漳水之后。
  陈平和其他的士兵就在准备安营扎寨,就地休整。突然夜空里火光冲天。陈平连忙看向火光来自于漳水河面。
  所有的楚军突然都惊慌起来,军中有士兵突然大喊:“秦军烧了渡船,我们回不去了。”
  陈平也和其他的士兵一样惊慌,打算顺着漳水河边逃跑。
  突然看到项羽站在高处大喊:“船是我下令烧的,有溃逃者,立斩!”
  项羽亲自砍杀了几个正在溃逃的士兵,所有人才被镇住。看着这个在夜晚火光中,如同天神下凡一样的将军。
  陈平这才明白,项羽是为了断绝士兵的退路,背水一战,拼死一搏。
  第二天一早,在士兵们休整完毕,生火造饭之后,项羽有下令,将所有的锅釜全部砸碎。每人携带三日干粮,立即向秦军章邯军进攻。
  陈平勉强接近项羽,想建议项羽不要冒险,而应该先和被围困的赵王联络,里应外合,共同进攻章邯部,然后等待其他义军和诸侯的援军。
  这个计策,原本是上上之策,但是项羽根本就瞧不起陈平的献策。
  陈平无奈,再次献策,应该先攻击王离军的粮道,现在章邯军刚刚战胜了楚军,章邯一定对楚军非常轻蔑。所以断绝了王离的粮道,王离必定来援救,趁机打败王离后。章邯必定带着主力来正面攻击楚军,赵王和其他诸侯,一定在章邯身后追击。
  陈平冒着再次被项羽侮辱,甚至被砍头的风险,仍然提了出来。没想到的是,项羽沉思良久,看着陈平问:“你叫什么名字?”
  陈平苦笑:“诡道陈平。”
  项羽的脸色终于松动,“依你的计策行事。”
  陈平万万没有想到,项羽竟然如此的爽快。由此可见,项羽的决断,十分的迅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嗅到战机。
  陈平心中恍然大悟:自己和那个持戟卫士并没看走眼,原来天下共主,并非项梁,而是这个年轻的将军项羽。
  项羽依照陈平的计策,果然攻击王离。战事的进展和陈平的预测,完全相同。但是项羽在采纳了陈平的计策之后,似乎忘记了陈平。
  陈平仍旧和普通低级军官一样,要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但是陈平身边的铜壶,在项羽下令砸碎锅釜的时候,一并被砸碎。
  陈平没了水分的计算器物,无法计算自己在战斗中的处境,只能处处躲闪,避开秦军的精锐锋芒。
  这场大战,以项羽完胜章邯为结局。章邯投降,拜服于项羽。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
  项羽就此一战成名,成为了义军的首领,其他的诸侯觐见项羽的时候,由于害怕项羽追究没有救援赵国,在一旁观望战局的罪责。全部都从帐外,跪着爬进项羽的营帐。
  陈平看到这些天下跪伏在项羽脚下的豪杰和枭雄,内心澎湃,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朝一日也有这等荣耀。
  项羽的性格让陈平十分难以琢磨,当陈平以为项羽已经把自己完全遗忘,不会想起自己的时候。
  项羽在见过了所有义军首领之后,把陈平也召到身前,陈平对项羽已经彻底拜服,也和其他首领一样,五体投地拜在项羽的身前。
  没想到的是,项羽对待他,另眼相看,让陈平站立起来,并宣告陈平,拜陈平为都尉。
  陈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从一个边缘化的谋士,竟然立即被升迁为上卿的爵位。
  看来项羽心中十分清楚每个人的功劳,并不是一个只知道侮辱人的勇夫。
  拜了上卿爵位的陈平,在楚军里的地位立即显赫起来,他想起了那个持戟的卫士韩信,却发现怎么都找不到这个人的行踪。
  陈平以为韩信已经在战场上阵亡,不免叹息韩信的运势远不如自己。
  陈平跟着项羽继续向秦国进发,走到潼关的时候。
  项羽再次在夜间召见陈平。
  项羽并不啰嗦,非常直接的询问陈平:“知道军中的大患吗?”
  “知道。”陈平也直接的回答,“章邯麾下的降军被楚军欺辱,现在正在谋划兵变。”
  “如何安抚?”
  陈平看着项羽的眼中的杀气和怜悯交替显现,游移不定。
  “臣知道一个安抚的法子。”陈平剪灭心中的慈悲,“坑之。”
  “有二十万。。。。。。。”
  “臣有办法。”
  项羽犹豫很久,“什么办法?”
  “不能说。”陈平跪下来,垂头说,“将军(项羽还未称王)最好不要知道。”
  项羽叹气,“无论什么办法,我必将背负白起一样的恶名。”
  “得天下者,”陈平缓缓的说,“必有白骨千里。这是我师父教我的第一课。”
  三、算沙部:八十一进,五十一万九百四十八出。
  黄坤跟着王鲲鹏和徐云风离开大厦,拦了一辆的士。上车之前,看到邓瞳的那些奇装异服,身份各异的干爹干妈,正在笨拙的用手中的器皿,计算水分。这才知道水分这个算术在师父的嘴里稀疏平常得很,可是放在别的术士来运算,却是如此的复杂和缓慢。忍不住心里窃喜,觉得徐云风做自己的师父,也不是什么坏事。
  因为王鲲鹏在气质上比徐云风更有风范,黄坤先入为主认定了王鲲鹏是术士宗师。所以到现在还是认为王鲲鹏比较厉害。但是再仔细回想,又觉得师父其实并不比王鲲鹏弱,只是师父脾气古怪,邋里邋遢的,又喜欢玩网游,很难和术士宗师联系起来。
  刚才王鲲鹏在的士上说了一大堆关于陈平用铜壶计算水分的来历,听到王鲲鹏说尉僚教授陈平的第一课,就是得天下者,必有白骨千里这句话。忍不住问师父徐云风:“这句话真的是我们诡道入门的第一课吗?”
  “赵一二是这么跟你说的吗?”徐云风直接问王鲲鹏。
  “我记得师父答应收我做徒弟说的那句话,”王鲲鹏说,“能不能放下个人恩怨。”
  “你遵守了吗?”徐云风替黄坤问。
  “没有,”王鲲鹏想了一会,“我还是忘不了他死在张天然的手里。”
  “所以说呢,”徐云风把头转向黄坤,“什么第一课,都是胡扯。”
  黄坤耸耸肩膀,“您收我为徒的时候,什么都没说。”
  “老子不是要你给我买烟吗?”徐云风骂道,“你忘记啦。”
  “有吗?”黄坤回忆,“我记不起来了。”
  “啊,”徐云风也仔细回想了一会,“老子也忘记了。”
  三人把邓瞳的事情扔下,然后在申德旭的安排下,登上了飞翼船,从宜昌下游出发,过了葛洲坝,进入西陵峡南津关峡口,一路向上游行进。
  在船上,徐云风和王鲲鹏两人却没坐在一起,而是分别坐在船舱的两侧,各自看着身边的风景。两人一句话都没说,但是黄坤看见他们两人的脸色阴晴不定。很多时候,都是咬牙切齿,看来都在同时回忆往事。
  飞翼船到巫山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巫山县依山而建,大坝蓄水后,新县城的地势更高,路灯和民居已经把灯火亮起,在船上,看着星星点点的灯火点缀在山坡之上。
  并且夜幕初降,轻柔的白雾也把巫山县笼罩,黄坤看着这个美轮美奂的景色,不由得呆了。
  三人下船,找了一个快捷酒店住下。黄坤睡在房间里,听着峡谷里传来的鸟兽声音,一时不知道自己身处在何处。只是师父徐云风的呼噜声大煞风景,吵得他无法安心入睡。
  第二日凌晨,睡在另一房间的王鲲鹏就来敲门,徐云风骂骂喋喋的起床洗漱。三人才赶路到了大宁河。
  乘船到了大宁河的上游,弃船而行,在山谷间包了一辆无证运营的小面包车,在狭窄的小路上穿行。
  峡谷很深,绕过一个山头,有是一个山头。总算是在中午,下了车。下车后,王鲲鹏就顺着山上的羊肠小道,往山顶上爬。
  爬了两三个小时,终于爬到了山顶。到了山顶之后,黄坤才看到眼前是一片巨大的平地。
  原来这高山在山脚下仰望的时候,觉得山势陡峭险峻,可是真的到了山顶,才知道山顶非常的开阔。
  这片巨大的平地,至少有一百多亩的面积。一个老式的青砖黑瓦的院落在平地的尽头,背后靠着山巅的石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7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