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鬼事(三部全集)(校对)第6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4/744

  “邓瞳!”王鲲鹏指着邓瞳。
  邓瞳努力镇定,想说点什么,到了王鲲鹏的面前,只是把灭荆递给了王鲲鹏,还是叫了一声:“师父。”
  王鲲鹏把灭荆反插入自己的背后。
  “今日我们诡道门人,”王鲲鹏顿了顿,“合力将三铜齐聚,破开梵天的轮回规则。在场的若有人反对,请离开。”
  “但凭抱阳子吩咐。我们都没有异议。”
  说这句话的是老严,我完全的相信,这句话是老严的肺腑之言。
  我回头看了一眼中巴车,如果我做了,方浊之前所做的努力就将全部付诸流水。而我也和前面三十多年的生活一刀两断。徐云风就彻底的消失,我却而代之。
  没有人愿意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即便是老严也不愿意。我自己更是不想卷入进来,话又说回来,这事跟我又什么关系呢。
  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老严松了一口气,对我说:“不用选了,被我回去吧。”
  我的反应比老严要迟缓,随即就看到了堆积起来的集尸船轰然崩塌,坍落在河床上,接着黄河上游的河水如同千军万马一样咆哮而至,把所有的木船席卷。浮尸在湍急的河水里翻滚,木船全部被击打成碎片。
  “可以走了。”老严对我说。
  我把老严背上了车。
  平板车也恢复的动力,但是仍旧不能移动。张艾德下车了,过了一会,在步话机里告诉方浊,平板车的每个车轮下方都垫着一具浮尸。方浊正要想办法清理。
  张艾德却在步话机里告诉方浊不用清理,那些尸体竟然都瞬间消失。
  铜鼎过了黄河的大桥,继续前行。
  我和张家岭、老严三人下的车,回来的只有两个人。方浊终于打破沉默,询问老严张家岭是不是淹死在河底了。
  老严愣了一下,慢慢的说:“他能把集尸船的龙骨掰断,应该有本事自己逃生吧。我这人,从来就没有把真正的本事显露在我面前,这个老东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露出自己的看家本事。”
  我不知道老严这么说是为了安慰我和方浊等人,故意说这么说。还是真的是这样,无论如何,张家岭是有本事对付黄河集尸,这个是已经证实的事情。
  我宁愿相信老严所说的话。
  车队一路朝着东南行走。进入到了甘肃,又从甘肃到了陕西,然后从陕西进入汉中。进入汉中的路程要经过秦岭。好在不用走盘山公路,已经有了高速公路。无数的隧道在秦岭的大山里穿行。
  当车队行驶在露天的山路上的时候,我看着茫茫的群山,这是当年黄裳寻仙飞升的地方,冥冥之中,黄裳也会保佑诡道的后人顺利通过秦岭吧。
  进入汉中,接着就是进入到了四川盆地。其间也过了不少桥梁,都是长江流域的支流,每逢过桥,方浊都会下车,在桥头做两分钟的法事。一路都十分的顺利。
  我的心里一直惴惴不安,老严说过的,铜鼎最难过的就是黄河和长江。好在张家岭一直忍隐,在关键时刻能制住黄河的集尸。可是长江这一关怎么过?
  按照说法,铜鼎过长江,责任是着落在王鲲鹏的身上。
  王鲲鹏在荆州,每天醉的跟死猪一样。怎么能指望这么一个醉汉呢。
  过长江的地点,方浊已经布置好了,在宜宾。
  到宜宾的时候,是下午三点,铜鼎的重量最重的时刻。我们远远的在路上就看见了长江,到了江边,转过一个山头,长江大桥就在我们的面前。
  方浊嘱咐车队行驶速度放慢。
  我心里开始紧张,忍不住问方浊:“王鲲鹏会来吗?”
  方浊没有说话。我看着方浊的脸色,十分的镇定。
  车队终于开到了宜宾的长江大桥北岸,桥头上站立着一个人。那个人直直的走向了我们所在的中巴车,方浊的眉头舒展开了,看来她其实心里一直还是不能确定王鲲鹏会不会来的。
  不过这人来了,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黄坤上了车,对着方浊说:“方姐,你尽管过去吧。”
  “你师伯……”
  “他都处理好了。”黄坤的精神很好,不是我在荆州看见他的与世无争的神情。这也难怪,他的情绪是跟着王鲲鹏的状态来的,王鲲鹏能振奋起来。他当然也就精气十足。
  车队过长江十分的顺利,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我们在桥面上通行的时候,长江之下是有动静的。江水里沉闷的低吼,不过吼声旋即被压制。车内的其他人都安静的不为所动。只有我探头看了看江面,长江的江水在倒流,而且有无数的漩涡。
  只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影响不到车队铜鼎的通过。
  我没看见王鲲鹏。而方浊十分的悠闲。
  这就是王鲲鹏的在所有人心中的地位吧。只要他存在,方浊就什么都不用担心,对王鲲鹏有绝对的信任。
  铜鼎过了长江。一路上就没有什么波折了。
  黄坤也半路加入,护送铜鼎的术士又多了一个高手。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
  车队绕开长江,从四川南部进入到重庆境内,然后从重庆进入恩施。到了恩施折返北上,走到高家堰下高速公路,然后一路行驶,过土城、桥边、朱市街,终于到了紫阳。
  这一路上,王鲲鹏失踪没有出现。但是我们都知道,王鲲鹏一直跟着我们,他只是不想见人而已。到了最后的时刻,他会出现的。
  紫阳的江边,申德旭已经等候多时。
  不需要起吊机了。铜鼎在方浊的能力下,搬上了一艘滚装船。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方浊一直不使用自己的能力。因为她要把自己的力气留在最重要的时候。
  而方浊把铜鼎搬上滚装船,是她要做的任务的一件,她还有一件任务,比搬动铜鼎更加重要。方浊积攒的所有力气,都在那件任务之上。
  申德旭指挥滚装船,把铜鼎带到了西陵峡的峡口,也是就牛扎坪和三游洞之间的河段。船身抛锚,铜鼎稳稳的长江的中心。
  而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上船。而是走到了牛扎坪之上。
  牛扎坪悬崖边的石头上,开山宝剑仍旧插在石头之中,只露出剑柄。这把宝剑仿佛从来就是安插在这里。
  而且牛扎坪上的还有人等着我们,有何重黎,有宋银花,这两人我都见过。我的眼睛掠过山顶,
  看见,还有一个中年的汉子,头上包着白布,胳膊上黑色的袖筒,我稍微一想,这个一定是犁头巫家的钟安。钟安身边还站着两个很漂亮的女孩,其中一个女孩的脸色苍白,手里牵着一个相对小一点的痴呆少女。我也认得她们,这是陈秋凌和秦晓敏。
  人都到了,所有人都等着方浊把三铜齐聚,从古道里救出徐云风。
  铜炉铜鼎铜镜!
  三铜已经在诡道门人,百年一遇的杰出术士王鲲鹏的手中齐备。
  现在所有人都钦佩的看着王鲲鹏,看他如何破解横亘在华夏术士头顶两千年的梵天轮回之局。
  而在护送的铜鼎的路上,张艾德,已经把三铜破局的说法来历告诉了我。这就是方浊要请回张天师后人的最重要的缘由。
  因为三铜破局的青祠一直在张天师一脉流传。也只有张天师的后人,相对于其他的术士,知道得更多细节。而张艾德告诉我的这些事情,是我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道教历史事件,因为普通的史籍是不可能记载的,即便是天下的术士,也几乎无人知道。方浊把张艾德从美国请回来,张艾德才把这个关键的事情告诉方浊,然后又告诉了我。
  三铜破局的事情,有两个关键的门派和人物:
  飞星派和赤松子!
  当年飞星遁地,最大的陨石在西域昆仑的大漠,即今日之大青山。当赤松子留下的铜镜,推测出飞星地址,被中原术士探知到地点,天下道教纷纷蜂拥而至,因此昆仑成为道教圣地。无数道教门派在昆仑聚集,共同商量如何破局飞星。但是因为道教术士之间的不同意见,引发了道教内部的纷争。
  一派认为要挖掘出飞星,获得道家术法的终极力量。另一派认为不能妄动当年赤松子也就是什利方的叮嘱,要顺应梵天的布置。万万不可触动飞星。
  坚持要挖掘飞星的道士天下术士占其六,阻止挖掘飞星的道士占天下术士其四。
  各自拥有众多高手。
  因此两派在昆仑山上开始了论辩。但是论辩多年,仍旧没有任何的结果。矛盾更加尖锐之后。两派开始比拼。道教开始分裂,为今后的铲截之争留下隐患。
  一心要挖掘飞星的道教门派联合一起,成为道教联盟,被称呼为“铲教。”
  而极力阻止挖掘飞星的其他道教门派联合起来,阻拦“铲教”挖掘飞星,于是被称呼为“截教”。
  这就是道教分为铲截两教,相互拼杀的起点。
  飞星三铜之争从南北朝始,到唐初完全结束,期间几百年。无数的道士宗师和强大门派全部灰飞烟灭。道教的鼎盛时期结束。截教虽然全部落败。但是铲教再也没有任何能力去挖掘飞星。
  在铲截两宗之外,还有几个门派保持中立,当时是偏僻的小门派,可经过了几百年的铲截之争之后,这几个小门派活下来的道士,反而能力脱颖而出。
  比如飞星派、比如开山派等。
  开山派一直抵御外敌,不参与中土道教的内部斗争,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因为开山派的门人受天下道教的尊崇。
  另一个关键性的门派就是飞星派。隋朝时期,铲教拼力,将铜炉也挖掘出来。截教于是倾尽所有力量与铲教对抗。组织铲教继续挖掘昆仑大青山的地下。
  最后铜鼎没有被挖出。
  飞星派在隋末唐初成为了最厉害的道教门派,但是飞星派并不属于铲截两宗,飞星派于是守护飞星堕地的地址,修建了飞星观。并且飞星派找到了铜炉,把铜炉扔到了大青山地坑之中。
  飞星派的道士,认为就是铜炉导致了天下术士的争斗。认为这么做,就能平息道教的分裂。
  于是这个局面一直保持到如今。
  飞星派的立场并不倾向于挖掘或者是保留三铜破局的秘密。只是维持天下不再分裂的局面而已。之后道教也慢慢的忘记了当年飞星三铜的典故,飞星派在后来也失传,没有门人留下。
  而三铜的秘密,
一直保留在龙虎山张天师的后人口口相传。如果张天师传人不吐露,这个秘密,就不会有人知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4/7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