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校对)第1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2604

  “不可以,那就让他变得可以!”
  大论钦陵望着前方,冷冷道。
  如果仔细看去就会发现,大论钦陵看着这片东方的大地,神情锐利无比。
  “这也是这次,我们配合他们最主要的目的。”
  大唐周边所有的国家,史无前例的同时裁军,这对任何势力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而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除了那个儒门和天命之子的奔走呼告,以及频繁的磋商、谈判,很少有人知道在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个人的身影。
  虽然没有出面,但恰恰正是这位乌斯藏的帝相,在背后联络各国,促成了这件裁军的大事。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这其中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属下明白!”
  囊日颂天低下头来一脸的尊敬,放眼整个乌斯藏,如果说有谁在智谋上能够超过已逝的大钦若赞,恐怕也就只有眼前的帝相了。
  要想替战死的都松莽布支、火树归藏和大钦若赞报仇,恐怕也就只有帝相了。
  这是囊日颂天和所有乌斯藏士兵心中深信不疑,并且毫不动摇的信念。
  “时机已经成熟,大唐的这场内乱,就是我们借刀杀人,削弱大唐的最好机会!不过在此之前不能掉以轻心。替我写一封信,警告所有诸国,在大唐的兵家真正被彻底压制之前,谁都不要掉以轻心,另外,告诉他们,小心大唐的异域王。”
  大论钦陵沉声道。
  嗡!听到这句话囊日颂天浑身一震,似乎想到了什么:
  “帝相,您的意思是?”
  “一个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在智谋上击败了大钦若赞、艾布穆斯林和屈底波的人,你真的以为他会束手待毙吗?”
  大论钦陵骤然回过头来,目光洞悉人心,锐利无比。
  囊日颂天心中一颤,终于显出了忌惮的神色。他一直以为,这件事情乌斯藏可以置身事外,作壁上观,但是直到这一刻,他才陡然醒悟,自己之前恐怕把这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
  “胜负还没有结束,没有意外,那位大唐的异域王,也差不多要出手了,告诉他们,不要露出破绽!”
  只是一眼,大论钦陵就回过头来,目光投向东方,望向了大地的尽头,那一座巍然耸立的北斗城。
  高原上很快恢复了平静,而随着大论钦陵的命令,这个古老的高原上,也随着再次动荡起来。
  裁军正式开始了!
  ……
  而片刻之后,哗啦啦,随着一阵羽翅的声音,一只鹰隼迅速腾空而起,一路越过重重空间,向着大唐东北方向而去。
  东北幽州,除了西域之外,这里恐怕是大唐局势最为复杂的地方了,东突厥汗国、高句丽帝国、奚和契丹,小小一个地方,居然同时集中了四个庞大的对手。
  而此时此刻,幽州东北角相距最近的卑沙城,一杆杆黑色的战旗插满城头,然而在这些战旗中,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其中多了几杆黄色的宝纛旗。
  哗啦啦,一只大鹰从天空中飞掠而下,迅速没入卑沙城中。
  “陛下!乌斯藏来信。”
  只是片刻的时间,一名高句丽帝国的黑甲战士肩膀上停着那只大鹰,有如劲风般,迅速出现在大殿中。而就在他的对面,一道魁梧的身影,气息庞大,有如一道风暴般,高坐在上方。他的双手按在扶椅上,纹丝不动,但那双铜铃般的眼眸,开阖之间,却给人一种雷霆般的感觉,如狮如虎,让人心生战栗,敬畏不已。
  放眼整个高句丽帝国,能有如此威势的,恐怕也就只有一个高句丽皇帝了。
  而在他背后,六柄相互交叉的长刀便是最好的证明。
  渊盖苏文!
  整个高句丽帝国最富传奇,传说诞生于水中的奇迹。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吸引了无数的注意,而他也不负众望,成为整个高句丽帝国至高无上的“皇”。而他的武功也达到了令所有高句丽人仰望的地步。特别是那六把刀,传闻之中,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能够让他拔出全部的六柄“太渊之刃”。
  “念!”
  渊盖苏文端坐在上方,不动声色道。那一张威严的脸庞上看不出丝毫的表情。
  “乌斯藏来报,乌斯藏、西突厥、奚与契丹,全部都在裁军,希望高句丽能够全力配合!”
  侍卫毫不犹豫,立即打开信纸念道。
第1281章
诸国裁军!
  “嘿!张守珪可是一头恶虎,信上有没有提到,如果我们裁军,张守珪那边顺势进攻,怎么办?”
  渊盖苏文双手交叉,身体微微往后一仰,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猎豹般的气息,充满着暴躁的力量。
  “乌斯藏的帝相说,所有一切已经安排妥当,儒家那边已经承诺,和谈达成以后,如果张守珪胆敢违令进攻,儒家的御史就会在朝堂上把他弹劾到死,即便无法阻止张守珪,他们也能借此将张守珪拿下!”
  侍卫道。出乎预料,大论钦陵似乎在信笺中早已料到渊盖苏文会有此一问。
  渊盖苏文闻言,瞳孔先是一缩,随即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好!不为别的,只要能够干掉张守珪,这一次裁军,我们也一定配合!传令下去,整个南部区域即刻裁军二十八万!”
  渊盖苏文的大笑声,隆隆不绝,震得整个殿顶都扑簌簌的颤抖不已。
  放眼整个大唐,真正对高句丽造成威胁,让所有人,包括渊盖苏文在内,都感觉切肤之痛的,也就只有一个安东大都护张守珪而已。对于高句丽来说,大唐就等于幽州都护军,就等于张守珪。
  而且高句丽帝国还分为南人和北人,北人骁勇善战,南人天性擅长农耕和商业,战斗力根本不强。
  渊盖苏文答应的那二十八万裁军,裁的就是南人,以二十八万战斗力不强的南人,来换掉一个威胁巨大的张守珪,对于渊盖苏文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片刻之后,几只海东青如利剑般,从卑沙城冲出,带着高句丽皇帝渊盖苏文的消息,迅速飞往南部。
  ……
  整个东方世界地动天摇,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裁军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公子,周边各国正式开始裁军了!”
  京师西北角,一间雅致的茶楼上,哗啦啦,一只信鸽飞下,很快就在一名年轻儒生手中拿着一张信笺,脚步匆匆,一脸兴奋的走到一名白衣儒生前。在那名白衣儒生身后,一名黑衣老者和一名白衣少女侍立在后方。
  “知道了。”
  檀木方桌旁,李君羡轻轻放下手中的白瓷茶杯,淡淡道。他的神色平静无比,仿佛听到的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一样。
  “公子,诸国裁军,我们儒门先贤心中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等到那名年轻儒生离开,一旁的白衣少女一脸喜悦道。大唐周边所有国家一致裁军,这是从未有过的壮举,而这一切都是公子完成的。
  “现在还不到高兴的时候。”
  出乎预料,李君羡的声音异常的平静,没有一丁点的喜悦:
  “只是裁军,还不是完全的取消军队,现在明里暗里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我们,只要我们在裁军这件事情上出现纰漏,必然会被人扣住这点,大作文间。而且,诸荒的国君虽然都已经答应裁军,但是不排除有些国度阳奉而阴违,表面上答应我们裁军,实际上却拒不执行,或者大打折扣,这些都不得不防!”
  “人无信不利,不管诸国君主最开始答应时是什么心理,既然他们答应了,那我们就要确保他们一定完成!”
  说到最后,李君羡的目光锐利无比。
  “是,公子!”
  身后,老者和少女神色一凝,连忙躬身应道。
  “我们这就去安排人手,监督裁军的事!”
  “嗯!和平是人心所向,天下大同是大势所趋,不管是大唐的兵家,还是各荒的国君,都无法阻止这一点。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雷霆手段,去吧!”
  李君羡大袖一拂,两人立即同时应命而去。
  ……
  而此时此刻,同时一时间,大唐京师的另一个地方,足足三千五百名从各地精挑细选的精锐聚集在兵部门前。
  这些人一个个目光雪亮,眼神凌厉,太阳穴高高隆起,两只手掌上布满厚厚的茧子,一看就是武功过人。
  “这一次你们每四百人一组,我要你们深入乌斯藏、蒙舍诏、奚、契丹、高句丽和大食,严密监视他们的整个裁军过程。记住,你们现在只是一些普通人,在军队内没有任何的编制,即便出了事情,朝廷也绝对不会承认。另外,整个过程中,必须绝对隐秘,不能被任何一方发现,明白吗!”
  台阶前,一名身上带着明显武将烙印的兵部官员厉声说道。
  当初从西南都护府入驻京师,章仇兼琼身边带了大量西南的将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兵部的骨干,这人正是其中之一。
  “明白!”
  三千多名兵部精锐齐声回应道,洪亮的声音响彻天际。
  “去吧!”
  随着一声令下,三千多名战士迅速翻身上马,只不过一个眨眼,立即分成八支四百多人的小队,向着各方疾驰而去,在蹄哒哒的马蹄声中迅速消失不见。
  等到这支军队消失,那名台阶上的兵部官吏终于转过身来,向着兵部衙门口的章仇兼琼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2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