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2604

  王冲眼中光芒一闪,突然之间全身肌肉收缩,然后猛然爆发,如同一匹利箭一般,笔直的冲向竹林,过快的速度,甚至在周围掀起一阵狂风。
  “叽叽!”
  “喳喳!”
  麻雀本能的感觉到一股危险,圆溜溜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惶恐,然后双翅一振,冲天而起。
  但是麻雀的反应快,王冲的反应更快。
  竹林中的麻雀才刚刚飞起数尺,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掌立即从斜刹里伸来,电光一闪,紧紧的握住了这只麻雀。
  “叽叽!”
  “喳喳!”
  麻雀惊恐的睁着眼睛,想要扑打翅膀,但却丝毫动弹不得。
  “豹骨三重,果然是可以捕捉飞鸟的!”
  王冲看着掌中的麻雀笑了起来。这种麻雀机警的很,人基本上别想靠近它,没有极快的速度根本抓不住它。
  这也是王冲吞了炼骨丹,达到豹骨三重,骨质变得更加致密,肌肉更加具有爆发力,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可惜,豹骨的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持久力不行。抓一只鸟耗费的力气,比一场战斗还多了!”
  王冲苦笑一声,松开手,看着那只惊恐的麻雀,叽叽喳喳,从掌心飞了出去。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大量的热汗如同迸浆一般,从王冲全身的各个地方淌了出去。
  王冲的脸上明显透出一股疲惫的神色。
  武者炼成三重豹骨,力量、速度就会大幅增加,虽然比不上真正的豹子,但也是很快了。
  不过这毕竟并不是真正的速度类功法。
  这样爆发潜力的后果,就是像王冲现在这样,感觉全身疲筋不堪,基本上跑个十几米都没力气了。
  这就是为什么猎豹虽然号称动物界速度最快的,但是基本上这个“最快”只有一百米的有效距离。
  超出一百米,猎豹就得休息了,这次狩猎基本上失败。
  这也是“豹骨”得名的原因。
  这种短期爆发在战场上是绝对不实用的,如同找死一般。因此,想要提高速度,依然得修习那种可以大幅提高速度的功法,例如那名瀛洲女剌客的“幽魂步”。
  王冲休息了片刻,恢复了体力,这才向致知阁走去。
  广场上,许家的那帮孙子早就不见了。许轩丢了这么大个脸,许邵这个做爷爷的也没脸在呆在这里,见过爷爷之后,带着一帮孙子辈匆匆的走了。
  九公大寿,许邵每一年都会借着拜寿的名义来捣乱,不过这一次,他是彻底失败了。
  四方馆里,前来拜寿的人,来来去去,一拨又一拨。有纯粹来恭喜的,也有不怀好意的。有些王冲认识,有些王冲不认识。
  不过渐渐的,王冲感觉有些不对了。后来祝寿的这些人,一个个心事重重,似乎并不仅仅是拜寿那么简单,似乎还有另外的其他什么事情。
  王冲甚至还看到好几个朝中的重臣。
  这些人不止去致知阁拜见了爷爷,而且离开的时候还拉着大伯,聊了什么,一个个忧心忡忡的样子。
  而大伯也和他们一个样,甚至还破例一直送他们到四方馆的门口。
  “这是……是为了太真妃的事情!”
  王冲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突然之间明白过来,随即就是悚然一惊。从四方馆里的气氛来看,“太真妃”的事情比他想像的还要严重的多。
  也就是这个时候,王冲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上辈子,大伯和宋王因为站错了队伍,低估了圣皇的野心,固然受到政治上的牵连。但是除了他们,似乎其他还有不少的大臣被贬谪除低,牵连的人,不下数百!……
第108章
宋王拜寿!
  虽然对于帝国的未来,“节度使制度”和“重用胡人”的策略,要远比太真妃事件深远的多。
  但王冲心知肚明,目前在朝堂上,这件事情当之无愧的第一件大事,占据了几乎所有朝臣的注意。
  “节度使制度”和“重用胡人”的策略对帝国的危害是未来的事情,但是“太真妃事件”却是眼下的事情。
  它在朝廷里的影响和波及到的大臣数量,也绝对是本朝以来最多的。
  “大伯还是放心不下啊!”
  王冲看着送到四方馆大门口,还在和一名御史大夫急速交谈,交换意见的大伯,心中隐隐有些忧虑。
  大伯是朝中的重臣,但这重身份,现在反而成了他的掣肘。而爷爷超然的地位,这个时候又使得他无形之中成为了这次反对“太真妃”的朝臣之首。
  未来,尘埃落定,大伯受到的处罚恐怕也会是最大的。
  “这可不妙啊!”
  王冲低下头,微微皱起了眉头。
  “太真妃”事件涉及到的是做臣子的本份,是封建礼教的纲常。王冲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自己提起“节度使制度”,打乱了大伯的安排,他是一定会想办法在议事厅内提起太真妃的事情,并且会想办法从老爷子那里获得支持。
  王冲有心相劝,但他心知肚明,“节度使”的事情上,大伯可能会赞同自己。但是“太真妃”的事情上,大伯绝对不会赞同自己。
  不但不会赞同自己,反而会辞严色厉的训斥自己。哪怕老爷子,也绝对不可能会站到自己这边。
  涉及到臣子的本份,大伯不可能听从任何人的劝告。
  这也是王冲没有在议事厅提及的原因!
  “宋王殿下到!——”
  就在王冲脑海中此起彼伏,暗暗忧虑的时候,一阵高亢的声音突然从大门的方向传来。轰隆隆,同一时间,大地震动,王冲耳中仿佛听到一阵潮水通动的声音。
  就在四方馆外,街道的尽头,一辆马车驶来,马车之中,一股磅礴的气息,如同朝升的太阳一般,无弗及远,幅射出来。
  但是这股气息霸烈之中不乏柔和,柔和之中又不失霸烈,给人一股刚正的王者气象。
  “终于来了!”
  感觉到这股气息,王冲突然长长的松了口气。王家和宋王三代的情谊,这次的“太真妃”事件,朝廷里的那帮重臣,包括大伯王亘在内,也是唯宋王马首是瞻。
  解铃还需系铃人,要想解决这场危机,避免“太真妃事件”对半数的朝臣造成危机,这件事情还必须落在宋王身上。
  ……
  “殿下!你终于来了!”
  四方馆的大门口,看到宋王驾到,王亘精神一振,整个人都振奋了不少。这一天,有太多的事情让他分神了。
  但是在王亘心中,毫无疑问,始终惦念不忘,难以释怀的还是“太真妃”的事情。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半数的朝臣,已经演变成大唐帝国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
  “和老爷子谈过了吗?”
  马车门打开,宋王一身衮服,从里面走了下来。他的神色凝重,看起来也是心事重重。
  “还没有。”
  王亘摇了摇头。老爷子现在关心的是怎么向圣皇进谏,阻止“节度使”和“重用胡人”的策略。
  这种时候,王亘还真不知道怎么向他开口。
  思来想去,还只能是等待宋王过来了。
  “殿下,太真妃的事情非同小可。这事关臣子的名节,和陛下的清誉。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啊。为人父者,岂可纳子妻为妃?这种事情传扬出去,岂非使圣皇半生清誉毁于一旦,成为民间的笑柄。”
  “陛下现在是沉迷女色,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等过一段时间,他必然会清醒,只是那时候恐怕已经晚了。我们为人臣子的,无论如何,都不能使陛下犯下这种错误,一定要想办法警醒他,让陛下从女色中清醒过来。”
  王亘沉声道。
  “嗯,我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父亲纳儿子的妻子为妃,这是皇家的丑事,也是大唐的丑事!”
  宋王点了点头,心中同样充满了忧虑:
  “可惜现在,有齐王和姚家在背后搞鬼,有半数的朝臣支持陛下纳杨太真入宫为妃。陛下又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我只能想办法让九公出面,助我一臂之力了。这也是我这次赶过来拜寿的主要原因。”
  “九公是朝廷的元老,在朝廷上拥有巨大的号召力。同时,又是从龙的功臣,陛下对他极为信任。如果有他出现,一定可以改变这桩有违人伦纲常的皇室丑事,避免前朝旧事重演。”
  “这也是我的想法!陛下半生清誉不易,不能毁于一个女子手里啊!”
  王亘叹息道。
  “殿下,请跟我来吧。中间出了点事,这个容我以后再跟你说吧。”
  王亘伸手一引,带着宋王,亲自将他指引到了老爷子休息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2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