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2604

  以他以往的所作所为,无论自己怎么恨他,将来怎么对付他都是毫不为过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这封信,看着信纸上的那首诗,太真妃心中的戾气好像被无形之中被化解了,居然对他怎么也恨不起来。
  一个如此赞美自己,思恋自己的人又如何让人恨得起来呢?
  只是在内心深处,太真妃又有另一丝说不出的感觉。
  宋王之前对自己毁诟的这么厉害,反对的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在又会给自己寄来这封赞美自己的信?
  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想到这里,太真妃心中复杂无比。
第126章
君,何前倨而后恭?
  这一夜,太真妃失眠了。
  躺在宫帐内,太真妃碾转反侧,脑海里思来想去的都是那首“清平调词一”。从来没有一首诗能这么写到女子的心灵深处,也没有一首诗能这么勾动女子的心扉。
  甚至就连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嬷嬷们,都能感受到,那首诗是极美极美的。
  捧着那张信纸,太真妃突然有些明白,那个焚衣坊的宫女为什么这么大的胆子,胆敢冒着杀头的大罪,藏下这封信,这首诗。
  不是她胆子大,而是明知道如此,也实在是不忍心,下不了手。
  更令太真妃忘忘难忘的是,这明明清平调词一分明只是其中的一首,必然还有第二首,第三首……
  第一首已经这么美妙了,第二首,第三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太真妃失态了。
  ……
  玉真宫中,当太真妃被一首“清平调词”搅的心扉的时候,同一时间,朝堂上另一波风暴也在酝酿着。
  宋王接连数天没有上朝,被圣皇以在家休养的方式,变相排挤出了朝堂,这件事情触怒了群臣,使得众人的反对越发的激烈。
  两方支持和反对的人泾渭分明,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就在这个时候,一些大臣提议联合宋王,召集大唐帝国各地的大小官吏,收集万人名单,一起联名上书,阻止圣皇。
  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太真妃事件”中最激烈反对者,同时也是众人意见领袖的宋王突然选择了沉默。
  这突然的变化众臣始料不及。没有人认为宋王怕了。
  一些和宋王熟识的大臣去拜访,却从宋王那里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对于太真妃入宫,宋王本来是坚决的。
  但是就在最近,宋王了解到了一些新的情况。虽然宋王说的很模糊。但是众臣还是从宋王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太真妃事件另有隐情,真实的情况,或许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
  一刹那,所有人都惊呆了。
  宋王的为人所有人都知道,他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以他大唐亲王的身份,也没有必要撒谎。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宋王的沉默,才会在朝廷众臣中造成巨大的震撼。没有人知道宋王口中的隐情是什么,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宋王的态度在群臣中引发的效果是惊人的。
  本来众人做好了准备,无论如何,哪怕是死谏也一定要阻止太真妃入宫,阻止这场大唐宫廷里的君臣人伦丑剧。
  但是一刹那间,许许多多的文武大臣,还有地方官吏都犹豫了。
  仅仅只是犹豫,也足够了。
  人的心中只要有一点点的犹豫,就没有办法再像原来那样坚决的反对了。一时间朝堂上反对太真妃的声音,突然之间就小了一半以上。
  整件事情就这样出现了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逆转!……
  ……
  “哈哈哈,喜事来了,大喜事来了!……”
  玉真宫里,杨钊一声白色长袍,红光满面,一只手里抓着一轴奏折,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外面走来。
  “咱们最大的仇家,宋王李成器居然突然转了性子了!不但没有反对咱们,反而替咱们说话了!”
  杨钊喜笑颜开,这么长的日子,这是他这段时间最开心的时候了。
  “什么!”
  红色宫帐里,太真妃霍的起身,走到宫帐边缘,也是一脸的意外。
  杨钊也不隐瞒,就把朝廷里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妹妹,你是不知道啊。没有了宋王,朝廷里反对我们的人就形不成以前的气象。现在形势对我们是一片大好啊!”
  杨钊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哼,什么形势一片大好,这分明就是宋王被陛下贬了之后,怕了,所以想要主动向我们示好!”
  太真妃思忖片刻,突然冷哼一声。
  宋王得罪圣皇,连接了五道圣旨的事情,她早就已经知道。在她看来,宋王现在分明就是示弱。
  “嘿嘿,话也不能这么说。他虽然贬官在家。但是影响力还在,如果他登高一呼,照样还是群臣呼应,对我们可是非常不利。现在,他主动沉默,这对我们可是好消息。”
  杨钊道。
  太真妃哼了一声,却不得不承认,堂兄杨钊说的有道理。虽然圣皇那边完全可以不理会众臣,强行把迎入宫中,纳为妃子。
  但是毕竟被满朝文武指责,大肆唾骂的感觉并不好受。如果能够平平安安,波澜不惊的入宫,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毕竟,进入宫中,她还想要上位,就绝对不能不理会朝臣的非议。
  “咦?妹妹,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杨钊眼尖,透过宫帐,突然注意到太真妃手中拿着什么东西,而且看起来,居然好像还是一封信。
  “嗯?”
  杨钊心中跳了一下,立即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在京师之中,妹妹举目无亲,除了他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亲人,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写信给她。
  “妹妹,我能看一下吗?”
  杨钊伸出一只手道。
  太真妃犹豫了一下,又素知堂兄杨钊的性格是那种不达到目的就一定会钻牛角尖的人,迟疑一下,才有些恋恋不舍的将手中的“清平调词一”递了过去。
  “这是一首诗?”
  杨钊呆住了。他什么都想过了,就是没想到,妹妹拿在手里,居然是一手诗。
  “嗯。”
  太真妃只是点了点头:
  “看完就还给我,不要弄坏了!”
  杨钊呆了呆,眼中闪过一丝惊诧的神色,这才低下头来,继续看去。对于诗词,杨钊没有什么造诣,叫他掷骰子还差不多。
  不过,就算是杨钊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但也看得出来,这是首诗是写得极好。
  “好诗!确实是好诗。连我这个粗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赞美一个女人的。”
  杨钊一边不是很感兴趣的敷衍着,一边随口问了句:
  “宋王李成器!”
  “什么?!”
  就像一道惊雷落在大殿里,杨钊目瞪口呆,差点眼睛都要掉地上了:
  “宋王?李成器?怎么可能!——”
  杨钊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妹妹。这消息真是史料不及,杨钊简直好像被一座大山撞中一样。
  “我还用得着对你说谎吗?信是几天前送来的,这还是你过来之前的事!”
  太真妃冷冷道。
  “啊?”
  杨钊突然感觉自己的大脑不够用了。几天前?这事他可是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但是这是为什么啊?他想做什么?”
  冷静下来,杨钊感到疑惑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2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