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校对)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2604

  还是卢廷首先打破了寂静,盯着桌面上的那首诗,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这首诗绝简洁洒脱,美而不艳,放置中土四海,都是让人传诵的极美、极佳的上上之作。
  就连卢廷也不得不承认,这首诗的诗才是碾压朝廷绝大多数才子士大夫的。至少他卢廷就做不出来。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卢廷说出这翻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是精彩之极。
  “确实是好诗!”
  一旁,宋王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同样的精彩至极,妙不可言。
  他根本不知道王冲居然以他的名义,给太真妃写了一首思慕、赞美,甚至有些暖昧的诗。
  当着卢廷和老总管的面,这实在让他不知道把脸往哪里搁。
  宋王自认行事端正,堂皇正大,这事他可从来没干过。
  虽然这首思慕、赞美太真妃的诗根本不是他写的,而是王冲代笔的,但诗上面盖的盖的可是他李成器的大印,他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还好,冲公子天生聪慧,这首诗特意写的歪歪扭扭,一看就知道不是殿下手笔。这样也能洗清嫌疑,避免让人由此产生误会。”
  最后还是卢廷瞧破了王冲的心思:
  “这首诗殿下是万万不能写的。落入有心人眼里必然引起流言蜚语。但是冲公子就不一样。他才不过十五岁,比太真妃都要小得多。少年慕艾,乃是人之常情,即便是将来事发,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只会说是少年人的真性情!”
  “从这一方面,冲公子为殿下可谓思虑周全,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到了!”
  说到最后,卢廷心中感慨不已。有些事情,只有等到最后的时候,才会明白为什么。
  王冲要了宋王大印,又以宋王的名义给太真妃写信,却不让他们看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讳莫如深。不知道王冲到底是在做什么。
  但现在想来,这个少年天资聪敏,他所做的一切,其实方方面面都是在为宋王考虑。
  宋王两家数代情谊,从这方面说,这个孩子真的是尽心竭虑了!
  “这孩子确实有心了。殿下,我以为,王家三代子孙之中,这孩子或许可以大力栽培!”
  老总管也开口道。
  老总管很少开口,但如果他开口,往往拥有非凡的份量。听到老总管的话,就连宋王都有些意外的。
  老总管大部分时间都是提醒他“小心”,“不要轻易相信某个人”。
  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老总管主动向自己推荐某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
  很显然,对于王家的第三子,老总管的印象非常好。
  “这件事情暂时不必着急,朝廷里不是已经在讨论三大训练营的事吗?听说第一批名额非常紧张,到时候,拿我的令牌给这孩子报上去吧。”
  宋王笑道。
  “是。”
  老总管点了头,认了下来。
  三大训练营的事情是由陛下开口,帝国首创。现在吸引了帝国几乎所有的王公贵族,世家豪门的子弟。
  但是因为名额有限,因此竞争非常激烈,远不是宋王说的紧张可以形容。不过,如果有宋王的令牌,那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卢学士,太真妃的事,你以为怎么办?”
  宋王又扭头看向了一边的卢廷。
  “呵呵,殿下何必纠结。竟然王冲没有隐瞒,直接让殿下看信,显然想好了应该怎么去做。殿下不必顾虑,直接告诉太真妃就可以了。这样也能洗清嫌疑,避免以后留下嫌话。”
  卢廷道。
  这首“清平调词一”,王冲写没有问题,但是换了宋王就大大有问题。王冲年少,少年慕艾,看到美人会产生思慕这是很正常的,没人会说什么。
  但是换了宋王,那就真的是会被御史大夫们弹劾到死了。这件事情必须在萌芽之前就洗刷干净!
  王冲的意思显然也是这样。
  “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宋王点了点头,心中却是唏嘘不已。太真妃连来了两封信,第一封信是讥讽,第二封信是质问,语气里责怪的意思明显减少了不少。
  很明显,王冲的策略产生了作用!
  只要太真妃不因为入宫的事牵怒自己和朝堂中的众臣,齐王和姚家就很难利用太真妃在朝堂里坐大。
  也可以将此事的冲击减到最小。
  ……
  宋王的回信很快到了玉真宫里,这是太真妃第一次知道“清平调词一”的作者是谁。
  “王冲?”
  宫帐之中,看着信纸上那个名字,太真妃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这个名字他可从未听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对于那个写出“清平调词一”的人,杨钊其实是并不怎么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只有赌坊里的骰子而已。只是拗不过妹妹而已。
  只是,突然之间听到“王冲”这个名字,杨钊心中猛的跳动了一下。
  “妹妹,你刚刚说什么?”
  杨钊浑身一个激灵,突然开口问道。
  “王冲!”
  “哪个王冲?”
  “信上说是王家子弟,边陲武将王严王耿直之子。”
  “嗡!”
  杨钊心中一震,猛的睁大了眼睛,一脸吃惊的神色。在这里突然听到这个名字,实在是让他有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怎么,你认识?”
  太真妃立即感觉出了什么,一脸的吃惊。
  “如果你说的是那个名将王严的幼子,那恐怕真的认识了!”
  杨钊认真的点了点头,感觉有种说不出的诡异。冥冥中,他又想起了那个青凤楼卖剑,被自己拦住后,二话不说给自己一千两黄金的少年。
  杨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在这里再次听到他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
  杨钊猛的睁大了眼睛,心中震动不小。那孩子好像才十四五岁吧,能铸天下第一剑,还能写出这样的好诗?
  而且关键是,他为什么会帮宋王写信?
  难道说,这个孩子还深受宋王的重视不成?
  有那么一刹那,杨钊感觉自己大脑都不够用了。有种见鬼的感觉。
  “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真妃比杨钊还在意外。
  堂兄没有否认,很明显他是真的认识。但是……怎么可能?堂兄进京才多久,他怎么可能就认识给自己写诗的那个人?
  “妹妹,还记得我跟你提过,有个傻子给了我一千两黄金吗?”
  杨钊直接道。
  “记得,怎么了?”
  “那个傻子就叫做王冲!”
  杨钊道。
  “啊!”
  太真妃也呆住了:
  “你是说,给我写诗的那个人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
  “嗯。如果他确实是王家的子孙的话。”
  杨钊低下头,认真道。
  “这怎么可能?!!”
  太真妃心中惊异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2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