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纪(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2604

  那冰冷的声音,字字冰渣一般,比那寒风还要剌骨。
  “呱!”
  几乎在两名年轻胡人连滚带爬逃离张守珪营帐的时候,一只飞鸦利箭一般从营帐中飞出,逆云而上,一路而大唐京师而去。
  辅国大将军张守珪,安东大都护!
  当张守珪的名字出现在朝廷上的时候,整个汉人将领一侧,绝对加上份量最重的一块筹码。
  在大唐帝国的军界,张守珪绝对属于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本朝圣皇一代,中土二大传说级的存在之一。
  不过,在军界之中,还有一位,地位比张守珪还要重,战功还要显赫。
  当幽洲都督,安东大都护张守珪的折子出现在朝廷上,下一刻,无数人的目光立即望向了这位汉人中的军界首领。
  大唐皇宫东侧,青龙街,太子少保府中,一名国字脸,面容俊朗,神情威严,气度果毅的中年人坐在床榻边,皱眉不止。
  虽然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气息,但是中年人身上却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手掌天下兵马,坐拥无上权势的气度。
  一举一动,虽不经意,却给人一种震慑、敬畏的感觉。
  在这名中年人的面前,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的低下头来,连他的目光都不敢,自然而然的生出敬服的感觉。
  这人正是太子少保王忠嗣。
  在大唐帝国,地位能够超过张守珪,夫蒙灵察、高仙芝、哥舒翰、安思顺一流,身份能够镇得住他们的人不多。
  王忠嗣绝对就是能做到这一步的人。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大斗军副使,北斗大将哥舒翰就是他一手提拔的。
  王忠嗣在军界没有什么显赫的职位,事实上,他早已经卸掉了军权,身上只有一个太子少保的官衔。
  但是论起来他做过的位置,整个大唐无人能出其右,代州都督、摄御史大夫、兼充河东节度,云麾将军,左羽林上将军,甚至连安北大都护,碛西大都护,安东大都护,安南大都……,这些位置他统统都做过。
  至于,说起他干过的事情,大唐朝更是无人能及。
  在安东大都护的时候,大破奚、契丹;在安北大都护的时候,扫荡东、西突厥,将两只突厥汗国打得溃不成军,获得了二十年的太平;在陇右的时候,则屡次打上了乌斯藏高原,逼得大雪山的圣僧都出来对付他。
  在王忠嗣的一生,除了西域碎叶城一带没有去过,其他能打的对手,统统都打了一遍。
  不过,和其他将领不同。
  王忠嗣从来没有什么功利心,每次大战,都是领着军权去,交了军权回。在战场上,他是无人能敌的统帅,但回来了,他又是藉藉无名的一名,肩上只有一个太子少保的名头而已。
  而且和其他大将不同,王忠嗣体恤士兵,虽然战功赫赫,却不愿多兴战端,所以终其一生,能不发动战争,王忠嗣就尽量少发动战争。
  同时王忠嗣也更愿意把成名和历练的机会,让给那些后来的年轻人。这也是他在朝堂上受到尊重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虽然立下了这么多的功劳,扫荡了这么多的对手,但是王忠嗣今天也不过五十岁而已。
  在本朝,他绝对是当代的大唐军神!
第170章
王冲的意外发现!
  “老爷,又有人来求见了。”
  就在王忠嗣坐在床榻边,皱眉沉思的时候,一身青衣的老仆人又拿着一叠拜贴走了进来。
  “诶,让他们走吧。我不会见的。”
  王忠嗣心中叹息不已。
  王冲的事情,他左右为难。和许多人不一样,王忠嗣心中并无胡汉之见,他的一生即和汉人并肩作战过,也和胡人并肩作战过。
  如果不是如此,他也不会提拔一个哥舒翰了。
  让他站出来反对以前的部下哥舒翰,还以前并肩作战过的胡人将领,那是做不到的。让他站在哥舒翰一边,反对汉人将领,那也是绝计不可能的。
  因此,整件事情王忠嗣左右为难!
  “张老,你去替我送一封私信吧。这孩子本心不坏,劝劝陛下,能留就留下来吧。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王忠嗣沉吟良久,终于长长的叹息道。
  “是,老爷!”
  老仆人应着,转身往书房走去。
  ……
  朝廷上的局势随着安南大都护章仇兼琼,安东大都护张守珪的出现,而压上了极具份量的一块筹码。
  胡汉之间的冲突变得剑拔弩剑,极其紧张。
  在这件事情上,双方谁都势不可能退让。一切都摆到了明面上来,所有人都在等着朝廷的裁断,等着圣皇的裁断。
  然而,从中午到日落,深宫之中却没有任何的消息传来。哪怕所有的胡汉诸将都上了折子,哪怕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折子多如雪花,哪怕无数的大臣在面前对掐,圣皇也依然没有表露任何的态度。
  关于处死王冲的请求,圣皇既没有赞同,也没有反对。在这件事情上,圣皇的态度讳莫如深,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圣皇的这种态度,让很多人即感到疑惑,又隐隐感到有些不安。
  ……
  “大人,老相公说了不见,您还是请回吧。”
  傍晚,最后一缕余晖消失在地平线上。四方馆外,一名禁军将领冲着大树下站着,等了很久的姚广异摆了摆手。
  “他真的说了不见吗?”
  姚广异皱了皱眉,再次确认道。
  “不见。老相公有令,三日之内,谁也不见,包括大人。”
  禁军将领沉着道。
  “怎么会这样?”
  姚广异看着远处紧闭的大门,心中怅然若失,喃喃自语。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过来了,但却是第二次被拒绝。
  姚广异本来是有权利任意进出四方馆的东院的,但是就昨天,他的权利被收回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父亲为什么不见我?”
  姚广异心中此起彼伏。
  王家三子王冲的事情在朝野内外闹得沸沸扬扬,所有的胡汉诸将都参与进来了。
  他本来想来征求一下父亲的意见。只是没有想到,王亘他们在四方馆吃了闭门羹也就算了,自己居然也会在四方馆吃上闭门羹。
  父亲从来不会拒绝接见自己的。在姚广异的记忆中,这应该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姚广异感觉有些棘手。
  “老爷,现在怎么办?”
  一名家将在旁边道。
  “先回去,等明天再来。”
  姚广异沉吟片刻,一挥手,离开了四方馆。
  ……
  黑夜让白天的争议温度降了下来,但是在这种黑夜掩盖的背后,却是更加激烈的汹涌。
  “大哥,这位就是赵风尘赵大人。”
  皇宫大内,在夜色的掩盖下,王冲的姑父李林带着赵风尘一起走了过来。周围巡逻的禁军全部被调走了,周围全部换上了李林和赵风尘自己的人手。
  “王大人!”
  赵风尘大步走了过来。这还是他第一次在朝廷以外的地方见到王家的长子王亘。
  “有劳了!”
  王亘大步迎了上来,眼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担忧。宫门天黑之后就会关闭,不过王亘是朝廷中的重臣,拥有参政议政,随时进入宫中起奏,便宜行事的权利。
  这次王亘就是利用这个权利进来的。
  不过,虽然如此,王亘也不能在宫中久留。
  “赵将军,我那侄儿王冲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王亘急声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2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