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战神(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1884

最大的功臣属于杨武,没有杨武,皇室绝对已经完全被灭杀掉,其他大臣没得选择,只会拥护福安王为新的皇上,唐室的血统还是不会变。
皇上刚刚驾崩,群龙无首,首要大事本应是下葬皇上龙体,但这事不仅没有人去做,反而将皇上龙体扔到一边,开始争夺皇位。
几位皇子背后都有不同势力,开始各显神通,尽可能地捧自己支持的皇子上位,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大权。
各路大臣都已经纷纷做着准备,在最快的时间内选出新皇,更有人拿出皇上遗嘱,宣布某位皇子为皇上,其他大臣并不认同,一直在激烈地争吵不休。
要是皇上能够死而复生,看到这些场面,只怕会被气得再度死掉。
这三天,杨武没有离开皇宫,他呆在公主的院子中,守护着公主。
他与唐晓涵只是朋友的关系,可不防碍他对她的看中,这是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少女,他内心同情她,希望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帮她一把,他内心也有一个疯狂的计划,做不做他内心还在纠结。
杨武坐在唐晓涵房中完全不理会皇宫争权夺利之事,也没有人来敢打扰他。
死亡战王、福安王都是他杀的,还有谁不自量力来找他麻烦呢?
杨武的地位已经是如山岳,难以动摇,除非是峨眉山派更多的超级高手过来,才能够动得了他。
这时,唐晓涵幽幽地转醒了。
她那张秀美的脸透着苍白神色,谁看着都为之心疼。
“公主感觉怎么样了?”杨武守在唐晓涵身边问道。
唐晓涵坐了起来,露出了一丝以往没有的严肃神情问:“福安王一家都抄光了吗?”
“听说已经是人去楼空了。”杨武回应道。
“必须要将他们统统找出来,让他们给我父皇陪葬!”唐晓涵闪过了戾气之色说。
“放心吧,他们逃不了的。”杨武劝慰说,顿了一下他又说:“人死不能复生,你先养好精神,再去想着收拾那些反贼的事,这事应该会有人去操心的。”
“我要亲自为我父皇报仇。”唐晓涵咬牙切齿说。
“公主,你还是好好休养吧。”
“我要出去看看,我父皇死得这么惨,我要亲自送他下葬。”
“你还是别出去了。”
“杨武哥哥你为什么拦我,难道你真以为我弱不禁风吗?”
唐晓涵说完这话后,杨武站起了身子抓起了她的手臂说:“你要出去看,我就带你出去看看。”
有时候,看不如不看好。
417
第四百一十七章本爵爷诛他九族
金銮殿。
文武百官云集于此。
按照以往惯例,文官居左,武官居右,严静聆听皇上圣言,听取其他官员誎言,议论国家大事。
今天,文武百官在此,就像是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的一片,各自争论不休,哪里有朝廷议事重地的庄严。
“大皇子唐庆庚已经成年多时,贵为长子,早被策封为太子,他成为新皇乃顺应天命之事,尔等为何不尊圣意,不尊古人之言,要废长立幼,岂不是荒唐?”有老臣大声地喝道。
这老臣穿着官服,已经是达到了古稀之年,白发白胡,脸庞皱如树皮,唯有双眼仍然炯炯有神,他赫然是已经早退出朝野的华老太师。
华老太师是两代老臣,退出殿堂十年之久,可是他在朝中影响力还是相当地有份量。
“老太师此言差矣,如果大皇子早被立为太子,我等自然心服口服全力助他登基,可是皇上一直没封他为太子,皇上只怕是顾虑大皇子不足以担挡太子重任,顾而一直拖到现在。”有大臣回应了华太老师的话,接着他又摇着手中的圣纸说:“此乃皇上圣纸遗嘱,他早已经有意立二皇子殿下为太子,一直到他意外身亡都没来得及公布此事,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龙印可有错?”
此人乃户部尚书尚礼佑,莫约四十五岁左右,在六部当中绝对是最年轻的存在。
“尚大人,谁不知道你和二皇子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你冒然拿出一份我们都不知道的圣旨,真觉得我们这么好骗吗?”有人立即提出了质疑说。
“我觉得五皇子殿下不错,已经取得了进入峨眉山的资格,等他修行归来后,皇位传给他也不错。”
“我更支持大皇子,名正言顺。”
“支持二皇子吧,皇上遗嘱不会有假的。”
……
这两天,文武百官没想着去处理皇上葬礼之事,都在争论着谁接任皇位,已经是都快要到大打出手的地步。
在这些官员当中,份量最重的除了老太师之外,还有宋相、吴三豪、乔三爷等几人。
宋相一朝丞相,皇上生前最得力的大臣,文官中有一半至少是他的得意门生。
吴三豪就不用说了,他携兵十万围城,只要他一声令下,便可以踏平王城,好在他一直不曾说话,被乔三爷死死瞪着,没发表任何意见。
乔三爷内心更偏向大皇子,大皇子宅心仁厚,唯一可惜就是手腕有所欠缺,太过老实,坐上君皇之位怕难以压得住群臣。
二皇子品性不行,三皇子和四皇子已经是被反贼所杀,五皇子侥幸逃过一劫,他在年龄上有所吃亏,而且后台支援也不足。
目前就大皇子和二皇子之争最为激烈,得到的支持也最多,只待他们这几人开口表态之后,只怕就会决定了最终的走向。
“大家不要吵了,都听听宋相、吴王爷他们的意见吧。”有官员开口说。
这下子终于是进入了重头戏,哪一位皇子会得到这些顶大臣的认可呢。
吴三豪抢先开口说:“哪位皇子当皇上本王都没有意见,只要是唐氏血就行了。”
他这话无疑表明了自己是中间的立场,哪一位皇子都不支持。
“哼,老夫觉得大皇子很合适,他又是长子,理应成为新帝,所谓的皇上遗嘱,老夫都不曾见过,不足为信。”乔三爷很是不满地冷哼,他其实还是希望吴三豪能够支持大皇子的。
“乔太傅,此言差矣,您没见过不代表着它没存在,这是圣喻,我们不能够违背。”尚礼佑不软不硬地回应道。
乔三爷是皇上的老师,地位很是尊崇,可惜手中并没有实权,现在皇上走了,尚礼佑更不会惧他。
“尚大人,二皇子品行与大皇子比之如何,这个大家都清楚,何况你还是二皇子的舅舅,你唯护他是理所当然的,但老夫绝对不会赞同。”乔三爷吹着胡子说。
“乔太傅,我们这些老臣应该赞同皇上的决定,我支持二皇子。”宋理睿淡淡地说。
随着他发话之后,不少文官都开始附和赞同,足见他号召力有多么强大。
武官这边少了罗公明这位大将军之后,能够说得上话的没几人,他们的意见反而被冷落了。
这朝中大事,很多还是文官说了算。
曹建达犹豫了一下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听听皇后娘娘的意见?”
就在他的话落下之时,有人说:“我觉得不用了,我们药王阁支持二皇子殿下。”
不知何时,药王阁阁主药灵宇从殿外走了进来说话,在他身边还跟着一名身披斗蓬的神秘人。
药炎海死了,药王阁还没有散,他们在大夏的地位还没有出现动摇,药灵宇的话还是相当有份量的。
“你们这些不遵古训,乱弹琴,唯大皇子方可为皇上。”华老太师很是激动地说。
可能是华老太师太过激动,气息接不上,双眼开始翻白,居然当场晕死了过去。
这下子可是把不少人给吓坏了。
“华老太师年龄已经不小了,早应该在家里颐养千年,还掺和朝中大事奈何?”有人讥笑说。
乔三爷和华老太师两人有过节,但那都是陈年旧事了,现在都为朝中大事操心,看着有人如此笑华老太师,将他手中的两只玉球朝着那官员砸去喝道:“尔敢讥嘲老臣,是不是想我们这些老骨头都死了,好让你们把持朝纲,颠覆朝野啊。”
那官员被乔三爷的玉球砸得生痛不已,想要回骂又不敢骂,吴三豪那犀利的眼神看着他发慌不已。
“皇上尸骨未寒,你们就在这里大吵大闹,不觉得心中有愧吗?”一直都不曾说话的杨镇南幽幽地说。
他虽贵为伯爵,但已经没有了官位在身,其实不能够在朝中议事的,只是因为他护皇有功,才允许呆在这里。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杨镇南身上,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药灵宇与杨家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大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唯有选出君王,方可以主持皇上葬礼,我建议让二皇子殿下立即登基。”,接着他指着杨镇南质问:“杨镇南,听说你是第一个知道有人造反的是也不是?”
杨镇南看也不看药灵宇应:“是。”
“那一晚你是不是强闯皇宫?”药灵宇又问。
“是!”杨镇南神色如常应道,他心中明白对方只怕是来找茬了。
“你认了就好,其实你也是反贼,大家将他速速拿下。”药灵宇十分肯定地说。
这回众人都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