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1029

在水潭里‘鄙视’了一阵子,他担心那蛇颈龙一家再回来,就又恢复了本体模样。然后去拖着那条死去的蛇颈龙,直接沉入了大湖之中。
主要是因为这只蛇颈龙没什么肉了,燕飞也懒得再把它拖到养娃娃鱼的那大湖中了——这样也算是让它们一家在湖中团圆了。
不管如何,自己又获得了新的变化,总是一件大好事儿。
看了看天色已晚,他就回菜园岛弄吃的去了——每次获得一项变化都得多吃几顿饭,他都习惯了。
回到养牛场之后,他就顾不上用去试验新获得的变化了。而是拿出了那本从图书馆‘借’出来的杂志,开始翻看了起来。
当翻开那篇以‘论牛粪’开头的文章时,他顿时就打起了精神。
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漫不经心,当这篇文章读到一半的时候,他的眼睛就越来越亮了。等到读完整篇文章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前所未有的专注了起来,并且再次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然后,就开始思考了起来。
这篇文章真的不算长,前面介绍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也不算太多,更多是在鼓吹他在文章中所提到的技术的前景。
而所谓的前景,在燕飞的眼里,就是红果果的‘钱景’。
在燕飞看来,这篇文章的作者,更像是一个诱惑人去投机倒把的奸商,而不是一个写技术文章的学者。至少,他看完了这篇文章之后,当真是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马就去试验一下书中所说的那玩意儿。
是真的心动,就算是‘钱景’没有这文章说的那么好,燕飞也认了。
毕竟这项技术可以把牛粪利用起来,而且投资极小。需要考虑的,仅仅就是一旦按照文章中说的发展起来之后,需要的牛粪不少,占地面积也不会小了。
这也是他一看‘论牛粪’三个字就走不动的原因。养牛场现在的牛越来越多了,单靠周围那些种菜的,已经有些用不了那么多牛粪了。
何况他这里还有鸡和猪,这些粪便都需要处理。
如果说,别人看到这篇文章心动了,还会考虑说,牛粪从哪里来,占用土地来做这个,到底划算不划算?毕竟一亩地的产出一年也有多少多少钱,而且用牛粪这玩意儿也挺脏的。
可是对燕飞来说,原料他不缺了。至于需要使用的土地,他连脑子都不用转,就能想到可供他利用的荒地来。
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说要在三岔河全乡的人们之中,选出一个对全乡所有的土地,了解的最全面最详细的人,燕飞绝对是首选。
因为那些天夜里逮兔子追野鸡的经历,让他对整个乡里的田野荒地,河沟溪流,都可谓是了如指掌。
牛粪自然也是不要钱的,原本就是废物利用。而如果去租用几亩荒地,这年头也绝对用不了多少钱。对他来说,如果这件事真的能做成,那就近似于无本生意了。
只是想想就觉得挺激动的。
不过,在激动之前,还要做点准备工作。
土地不要钱,牛粪不要钱,可是前期总得投入点建设费用。总不可能就那么一片荒地上,直接就可以做事儿不是?
想到这里,燕飞就进了菜园岛,抡起了大锤,开始对着那些从造纸厂‘捡’来的机器,使劲砸了起来。
目前对他来说,小钱不缺,如果要搞点建设,那就有点捉肘见襟,需要再准备点钱了。
于是就在第二天的凌晨时分,三岔河乡周边的远一点的几个县城里,城郊的废品收购站中,都迎来了一个拉着破板车,打扮极其土鳖的卖废铁的年轻人。
尽管有的老板觉得这人的废铁可能来路不正,给的价钱极低,这人也不计较,反正一车卖完就走。
那些给的价钱低的老板,就再也没见到过这个卖废铁的年轻人了。而相邻的省里的一个小县城里,给的价格比较公道的两个废品收购站,则是第三天凌晨,又见到了这个年轻人。
这次这个年轻人一下子送来了三趟废铁,卖的那是一个干脆利索——实在是那板车太破了,真的装不了多少东西。
卖废铁的燕飞也不是把东西全部都卖了,至少那些机器上,他觉得有用的东西,都留了下来。
比如说,那机器上必不可少的长长短短的切纸刀。
绝对是好刀,那刀锋,那钢质,燕飞一看就觉得,自己没早点收拾这些机器,真的是重大失误。这些家伙只要按上个合适的把手,这就是一件红果果的凶器啊!
原本他还想把那个长柄大锤打造成大刀,现在从机器上拆下来这些切纸刀,那就不用那么费事儿了。何况那大锤其实用着也挺方便的,加上他一身非人的力气,当真是无往不利。
晚上砸机器早上卖废铁,白天在养牛场和大家一起研究怎么搭配饲料,这两天时间也过的挺快。
到了晚上,他就有点坐不住了。
看看时间,都是周四了。听说现在有的地方都开始双休日了,也不知道徐小燕的大学是不是也这样了。
不管了,正好明天可以去省农大,去打听打听这个写出了‘论牛粪’的作者,向他请教一下,他这篇文章上提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
可惜这篇文章后面,只是简单的写了一个省农大的名称和作者的名字,没有详细的联系方式。否则的话自己就可以直接找到作者,而不是去慢慢打听了。
第十三章
寻找王大富
“同学你好,我想打听一下,学校里有个叫王大富的老师,你认识吗?”
“王大富?学校有这个老师吗?不认识。你知道他是哪个系的吗?”
“不知道,我就知道他叫王大富,上上个月在农业科技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目是‘论牛粪’的文章。”
“哎呀!那就不好找了!我也是新生,不太清楚这个,你再找别人打听一下吧!”
“好的,谢谢你了……”
“……”
“哎,那个同学,你好!我想打听一个人,你知道学校里有一个叫王大富的老师吗?上上个月在农业科技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的。”
“啊?你确定是我们学校的吗?我在这学校都三年了,也没听说过有哪个老师叫王大富啊?”
“肯定是学校的啊!那文章后面写着省农大的名称呢!”
“那文章能让我看看吗?”
“哦,那个,那文章我在图书馆的杂志上看到的,那杂志不让借出来。”
“估计你不太好找,学校里教授讲师助教加起来人就太多了,也说不定是学校的教职工家属写的呢?我听你说的那文章技术水准也不高,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的人就多了,有可能是学生也说不定。你再慢慢问问吧!不好意思,我帮不上你了。”
“好的,谢谢你了!那我再问问别人吧!”
“……”
这年开学后的第一个周五,一大早上,省农大的门口,就出现了一个穿着极其‘朴素’,带着黑框眼镜的‘学生’。
这个学生是在找一个叫王大富的老师的。
类似的对话在一早上被重复几百遍,可惜没一个学生知道哪个老师叫王大富。
甚至连看着像老师的人,这个眼镜学生也上去问了,可惜仍然是没人知道。
于是眼镜学生——燕飞同学就奇怪了,能在这么牛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怎么就能是默默无闻之辈呢?这和他来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呀!
原本他想着到这里随便拉个人一问,那人必然会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用崇拜的口气对他说一些诸如“啊!你要找王大富老师啊?他可是我们学校的大名人……”之类的话。接着再十分自豪地,为学校有这样的名人而骄傲着,带着他直接去找到王大富。
然后,既然是大学的老师,那肯定是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想必自己去请教请教他,他应该是会给自己解答疑问的。
可是一开始就受到了重大挫折。
这么一个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牛人,居然都没人认识,真的太特么的奇怪了呀!
杂志他已经偷偷还回去了——拿着人家图书馆偷出来的杂志,在人家校门口找人,你是看人家门口坐的那两保安太闲了吗?他觉得自己的脑子还没抽筋到这种程度!
不过内容他都还记着,一旦有人问,他也能详细地把内容说出来,可是依旧没人知道这个王大富。
这还不算,居然还有个学生,好像有点鄙视自己。说能在那种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多了去了,未必就一定是学校里面的人。
燕飞真想鄙视地拉着那学生,问问他在杂志上发表几篇文章了。
以燕飞一个小镇人的见识来说,能够让自己的文字变成那方方正正的印刷体,出现在出版物之上的人物,都是不折不扣的牛人——无论是杂志报纸还是书本上。
而这么一个他心目中的牛人,竟然被人说是冒充省农大的人,真是也太……让他很是不爽。
很快就到了上课的时间,眼看校园口都没什么人来来往往了,燕飞就只能走进校园里面去问了。
转着转着,就看到了一个地方,然后他心里就暗骂了一句自己傻帽儿。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就去图书馆继续自己的抄书大业了。
上午的校园里没什么人,即使有也都是步伐匆匆,又或者是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坐着看书的,燕飞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人家,还是等中午吧!
正在低头猛抄,忽然裤兜里发出了嘀嘀嘀的声音,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刺耳。
燕飞迅速把手伸进裤兜,按停了兜里的那提醒自己的电子表,飞快地抄完了最后一段话。把书放进书架,拿着自己的笔记就出了图书馆。
站在学校食堂的大门口,他洋洋得意:这下不信就找不到王大富了!
早上自己傻乎乎在校门口问人,那里怎么会有这里的人多!
虽然这会儿还没到放学的时间,可已经有没课的学生,三三两两的开始来吃饭了。想必一会儿一放学,那就有更多人了。
问了几个学生,发现还没什么收获,而且看人家也都着急去吃饭,燕飞就干脆站到了一旁,不再问这些进来吃饭的人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