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1029

“还以为你真有那么高觉悟呢?原来就为你自己吃呀!”姑娘顿时就乐不可支。“燕小飞,你就笑死我吧!我觉得你就是野生动物保护最大的敌人,咱们那里找不到野鸡野兔,还不都是你干的好事儿!”
“所以我现在都很少抓了。”燕飞理所当然地说道。“至少也得等它们长几茬再说。不行,我得去支持支持你们同学的行动去,他们要捐款吗?”
“同学们就是宣传宣传,不收捐款的。你能有这心思够了,他们知道了肯定特高兴。”
“是吗?那挺遗憾的。”燕飞语气中满是遗憾。“我还准备去捐一毛钱支持一下他们呢!”
“噗嗤……”姑娘再也忍不住了,顾不得躲藏,又开始拧他起来。“你就不能正经点说话啊?”
“怎么不正经了?”燕飞表示很纳闷。“我准备捐一毛钱有错吗?省城这么多人,一人捐一毛钱也不少了吧!再说以前我不都是捐一毛钱吗?”
这倒是真的,在学校的时候基本上每学期都要捐款,别的学生们都比着看谁捐的多,燕飞可是从来只有一毛钱。
“这位同学,我看你看了我们宣传点这么久了,你是不是也挺支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要不要来一份我们的宣传单看看啊?”徐小燕还没说话,两人走近了正在搞宣传的几个学生,有个学生见燕飞一直朝他们看,就跑过来向燕飞说道。
燕飞用脚支着自行车,一本正经地说道:“对啊!我觉得动物保护挺必要的,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嘛!刚还想给你们捐款的,知道你们不收捐款,我还挺遗憾!”
搞宣传的小姑娘笑得眼都眯成一条缝了:“谢谢你了,我们是同学们自发组织的,暂时还没有申请到募捐的权力。谢谢你了,这是我们的宣传单。你有兴趣了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啊!”
燕飞接过宣传单,看了一眼拿在手中,对这个热心的小姑娘表示了一下感谢,继续骑着自行车上路。
徐小燕姑娘等走远了才感慨:“怎么感觉你说的明明挺有道理的,我就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呢?”
燕飞不解:“什么意思?”
“你刚说你捐一毛钱啊!”徐小燕姑娘道。“如果人人都捐助一毛钱肯定不少了,可是你说只捐一毛,我就觉得你挺抠门的。可是再一想,还有那么多人根本不会捐的。反正我就没想着捐,还想笑你抠门……”
“你累不累,想这么多干嘛呢?当哲学家啊!”燕飞打断了姑娘的胡思乱想,开始发表自己的感慨。“怎么这什么动物都开始保护了?老虎豹子要保护,猪也保护起来了?连鱼都保护,这鱼我看着怎么挺眼熟的,很常见的吧……”
“拿来拿来我看……”姑娘立刻就放弃思考人生哲理,从后边探出手拿过宣传单就开始批判他:“什么鱼常见啊?娃娃鱼?还是中华鲟?使劲吹吧你!要是常见就不需要保护了……”
燕飞也想起来自己在哪儿见过那鱼了,恐龙大世界的河口处见过,就和姑娘口中说的那个中华鲟类似,反正模样都差不多,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类。
听姑娘说自己吹还不忿,不过就不和姑娘分辨这个了,再次转移话题道:“这宣传单印得也太差了,那图片都看不清,搞宣传也不用印清楚点。”
“这都不错了,本来就是学生们自己组织的,能凑来钱印点宣传单就挺不容易了。”
“哦,那你说我要不要去给支持他们十块钱,感谢感谢他们,让我又多知道了一种好吃的鱼。”
“都说了人家不要捐款的。你又打什么鬼主意?这上面可都是保护动物,你想吃哪一种?”姑娘立刻警惕起来。
“中华鲟啊!我在黄河里见到过,挺多的呀!这么多就不用保护了吧!咱们少抓点来吃也没什么。娃娃鱼就算了,那玩意儿都吃腻了。”
姑娘立刻又乐了:“吹,你使劲吹!我可没听说过黄河有中华鲟,你见的最多是相似的,中华鲟是只有长江有的,咱们这边什么河都没有。娃娃鱼在咱们那里倒是有,不过都在山里。你什么时候吃腻了啊?”
这傻姑娘,都不知道吃了多少次娃娃鱼肉了,至今还不相信。
燕飞就喜欢姑娘这傻乐的样子,故意和她作对:“说不定黄河就有中华鲟呢,我以前就见过,真的。”
“你就编吧!说的好像是真的似的。”姑娘一边鄙视他一边乐:“燕小飞,你就别一本正经胡扯了,刚吃过饭就让我笑,我都笑的肚子疼了。”
“不信拉倒,要不一会儿我去黄河给你逮条中华鲟出来?”
“不吹牛你就不能好好说话是吧?行啊行啊,只要你能逮到,以后我就永远不说你是牛皮大王了!”
“不行,才这点好处我才不干呢!我又不怕你说。换个别的。”
“换什么你都逮不到,那你说吧!要是你逮不到呢?”
“逮不到我就答应你一个要求,逮到了你答应我一个要求,行不行?”
“好啊好啊!什么要求都行吗?我说继续和洋洋做生意也行?”
“那当然,什么要求啊都行。不过我什么要求你也得答应啊?”
“真的?”
“不骗人!”
第九十六章
农业科学专业的
“那好!”徐小燕姑娘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说好了,不许反悔啊!”
“保证不反悔!”燕飞贼兮兮地笑着,心里开始盘算一会儿提个什么要求来。
“哎……你在往哪儿走呢?你不是去黄河边吗?该拐弯了!”正低头盘算呢!后边姑娘拍了他一下,让他回过神来。
“哦哦!我这不是正想一会儿提个什么要求嘛!”
“说得好像你已经赢了似的。”姑娘鄙视他。“别拐弯了,直走这条路也能走出去的,反正都差不多远。”
“嗯嗯……”
走着走着燕飞就诧异道:“怎么这市里面还有人种大棚蔬菜吗?这里的大棚是干什么的啊?”
“那是农大的实验田。”姑娘解释道。“这一片以前一直都是实验田,不过现在省城人多了,这边都盖成楼了,实验田估计也要不多久就要搬走了。”
“那正好,咱们进去看看吧!看看人家的大棚怎么种的,我也学习学习。”
“人家能让我们进去吗?”这个是正事儿,姑娘立刻就忘了刚才两人打赌的事儿了。
“没事儿,里面也有学生,咱俩冒充农大的混进去就行了。”
“嗯嗯!”姑娘答应着,两人找地方把自行车锁好,就大摇大摆跟在几个学生后面朝里面进。
姑娘还有点心虚:“不会认出来我们吧?”
“怕什么?都没人看门的,进吧!”燕飞早听到那些学生的议论了,这是来上实习课的,还是几个班一起上的。这么多学生,他们两个混进去,绝对不会引人注意的。
这会儿还没到上课的时间,这些学生们进来都是三五成群的,随意在周围散开着边看边讨论。燕飞一看别人都是带着书本笔记和笔的,从包里一摸掏出来两个白纸装订的笔记本和两个笔出来。
“燕小飞,你准备得还挺齐全得啊?”姑娘接过本子,用手势给了他一个表扬。
燕飞这会儿充分发挥超常听力,小声告诉姑娘:“现在我们就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了,咱们是来研究土壤改良的。对了,要不要一个人抓一把土冒充一下,显得专业点……”
姑娘本来还正想夸奖他一下冒充的挺专业的,听到他后面又开始胡说,瞪了他一眼扭过头去,生怕他再搞怪。
姑娘越这样,燕飞才越来劲儿呢!跟在姑娘背后一本正经地嘀咕:“这土壤改良,就是把坏地变好地,简单来说,就是得多上大粪。像这西红柿,一看就知道大粪上少了,结得这么小。这是故意培育的小号品种,以后长红了冒充红枣卖的吗?”
姑娘在前面哭笑不得,气得没法:“你不是进来学习的吗?就是学耍嘴皮子来了啊?人家这西红柿哪儿小了啊?”
燕飞摆着谱儿,装作老气横秋地说道:“这位同学,学无止境啊!不要把眼光只盯在眼前的西红柿上,要多想想你以前吃的西红柿,是不是和这一样大的?都是同样大的西红柿,随便一个老农民都能种出来,还要他们农大的弄这么一大块试验田干嘛?”
姑娘一想,倒也是。刚要点头,瞬间反应过来了:“你猪啊!你那是正常季节的西红柿,人家这是反季节的,结的西红柿能这么大当然不错了,就算比那小点也是不错了。”
燕飞昂首挺胸地继续朝前走,一边走一边道:“要有上进心啊同学!你看看,这西瓜就长这样?你说他们这是种马泡还是种西瓜的?”
他口中的马泡,是一般农田里的被当做杂草的东西,俗称马泡瓜。结出来的果实和西瓜模样一样,就是个头小多了,只有只有大拇指大小。
姑娘也是知道马泡瓜的,再也忍不住了,趁着没人注意使劲拧了他两下:“你就不能好好听听别人在说什么,就知道搞怪,正经点。再不老实我不陪你了啊!”
“我就在听着呢!”燕飞反驳道。“没看我耳朵都竖着呢!”
“你还闹!”姑娘气坏了。“那你倒是把耳朵耷拉下来给我看看啊!你那是狗耳朵吗?还能不竖着?”
“好好好!我不说话了。”燕飞看姑娘有真生气的迹象了,赶紧不说了。
刚又看了一圈,忽然眼睛扫过对面一个围着几个学生的地方,赶紧低下头:“不好,遇到麻烦了。咱们赶紧走吧!”
姑娘挺纳闷:“怎么了啊?”
“快走快走。咱们去别处看看,别在这儿了。”燕飞催促道。
“怎么了啊?”姑娘一边问着,一边开始朝四周看去。
“别看别看,给人认出来你怎么办?先出去再说。”燕飞说着就拉着姑娘回头朝外边走。
已经晚了。
那边人群中间的一个老头一抬头看见他们俩,瞬间就丢下了周围的几个学生,朝着这边小跑过来了。
一边跑还一边喊:“两位同学,等一下啊!”
徐小燕姑娘一抬头,就知道燕飞为什么要走了。
这老头儿不是别的,正是那个在古玩城遇到的,追着两个人要买他们俩那金币袁大头的老头。
人家都喊了,这里的学生也不少,两个人当然是不可能跑掉了。
等着老头儿跑过来,燕飞一脸迷茫地问:“贺教授,你好,喊我们有什么事儿吗?”
“你认识我?”贺老头儿有点纳闷。“你们也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吗?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们?”
“我们是农业科学专业的,今天下午没课,正好知道这里有实习课,就过来跟着一起听听课。我对土壤改良方面的知识挺感兴趣的,现在多学点知识,说不定将来毕业就用上了。”燕飞同学立即改口,自己的专业就变了——有个好耳朵就是好,站这里不动耳朵就和信息收集器的,想听什么就听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