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1029

“我们怎么是来捣乱的呢?我们真是来问问你们养老虎不养的!”那个刚才喊话的年轻人笑眯眯地道。“再说我们就是在这路上走一趟,总不能你们村子连路过都不让了吧?没这个道理对吧!”
“对!”跟着喊对的这肯定不是对面后坊村的人,是他身后的一个小伙子。
“你们那老虎过一趟,这鸡都得几天不下蛋,还说你们不是捣乱的……”
“就是,我们家的牛还怀着崽呢!这给吓出了毛病怎么办?”
“……”
后坊这边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乱嚷嚷地喊成一片。
跟燕飞来的那些年轻人,就以我们是路过当理由,口口声声只说路过。这话越说越顺溜,连最开始说的问你们养老虎的话也自动忘了,反正坚决不承认是捣乱的。
燕飞看着无聊,东边天际已经发白了,天越来越亮。他看着打麦场旁边有几间房子,就走到那房子角上,往墙根一坐,和个晒太阳的老农似的,拉着两只小黑熊逗弄着玩。
那几只老虎则是自己在他周围趴了一圈,和他一样懒洋洋的。
现在吵闹的这些人明显没个带头人,甚至还有一部分不明真相的村民,和他们说什么都没用,纯粹浪费口舌。
那个问人家养不养老虎的人就是田大富口中的大壮哥,旁边一直附和他的是他弟弟小壮。他们兄弟俩和说相声似的,哥哥说弟弟捧,来劲儿的很。
对面那帮人也是干着急,他们人是多,可有几只老虎在,他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何况对面那十几个年轻人一看也不是好惹的,用三岔河这边的方言就是:那看着就不是“善茬儿”——关键那些人还不是一个村子的,他们一动手,不管输赢,招惹的就不是一个两个村子了,只要不傻就知道考虑考虑后果。
事情真的就是这么奇怪,这些人不怕乡里的干部领导,动不动就拉着人堵着乡政府大门。可是面对乡邻,他们反倒不敢轻易得罪了。
对面的人是越来越多,老的少的都有。还有不少小孩儿跑出来看老虎,再被家里人拎着耳朵拧回去的,就别提多热闹了。
当然对面的年轻人也是越来越多,说着话火气就越来越盛,都是手里拎着家伙的,眼看说着说着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
“嗷呜……”
就在这时,那老虎又叫了。
震得那窗纸都是瑟瑟作响,人群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燕飞靠着这墙还有心思考虑问题,看身后这房子的模样,明明是瓦房还带着米把宽的和楼房一样的‘前沿’——就是屋檐。支撑这前沿的还是三根一搂粗的木柱子,都上着红漆。
那红漆的年头明显不短了,窗户还是贴窗纸的,估计是以前的大队部——就是村子开会的地方。说大队部是以前合作社时候的称呼。
这大队部建的地方一般是进村的村口。这个村子在村后,显然这村后以前应该是村前才对。这说明以前他们赶集什么的,都是从这边出去的,看来去的是另外的地方。现在划给了三岔河了,赶集就换成了三岔河镇。
这也算是乡情了吧?村子归了哪个乡,人们就习惯性的去哪个镇赶集。
他这边胡思乱想,那边的人也是在胡思乱想。
原本吵吵闹闹群情汹涌的人们听老虎一吼,顿时那火气就小了几分。开玩笑,燕飞的个头也不小,可坐在几只老虎中间,被衬托的就像小孩儿一样,现在老虎发威,谁不惊?
过了一阵儿,才又热闹了起来。
刚才吵吵的是纠结在带老虎来是不是捣乱的问题,现在都冷静了一下,问题开始纠结在你们赶紧把老虎拉走上了。
可燕飞不说话,那群年轻人刚才差点打起来,老虎叫的时机又恰到好处,于是就明白,这是不让他们打架。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耍嘴皮子,就‘讲道理’:村子是你们的,就算地也是你们的,可是你总不能连歇歇脚都不让我们歇,天底下也没这个道理不是?都是十里八乡的,没听说过哪个村子连村外也不让人歇脚吧?
总之是胡搅麻缠,燕飞不说走,他们就找各种借口开始拖延。
偏偏这村子因为以前不是三岔河乡的,平时亲戚这边的就少——农村就这样,他们认同自己的归属乡,女儿出嫁儿子找媳妇儿尽量都找自己乡的,感觉这样知根知底的放心,出了事儿找说理的也省事儿。
这就导致他们和三岔河乡的村子里的人不太熟悉,连找个能和这群年轻人搭上话的都没几个。
实际上这样吵吵根本没个结果,燕飞甚至连听都懒得听。
直到村子里又匆匆走出来一群人,穿着打扮上明显干净整洁了许多,看起来像是村里的体面人——总算是出来正主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还会回来的
从村里走出来的这群人过来之后,先安抚住了自己村里的人,然后就对田大富那群人喊道:“几位小兄弟,都是乡里乡亲的,咱也不是不讲理的,你们想歇歇脚就歇歇,我们过去和那个牵老虎的小兄弟说几句话行不行?”
“有啥话你们就说吧!他能听得见。”大壮回头看了看无动于衷的燕飞,就扭头牛哄哄地说道。
这帮人看着至少得有个村长在里面,他可是难得有机会对着村干部这么牛气。
喊话的人没办法,只好就隔着这些年轻人,继续对燕飞喊话:“小兄弟,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们就直说了。这老虎是真不能在这里待,别说村里的活物多,就是人也经不住这么吓不是?还请小兄弟体谅体谅,少歇会儿赶紧牵着老虎走行不?”
燕飞根本不搭理他,而是扭头看向了墙角那边。
那边墙角刚才探出了几个小脑袋,正往他这边偷偷看,天气还冷,几个小脑袋的鼻子下面还挂着鼻涕。看他扭过头,立即缩了回去。然后墙那边传来了一阵小声的抱怨声:“哎呀,别推别推,他看过来了……”
什么叫胆大包天,这就是吧?燕飞听着好笑,这群鼻涕娃儿真是胆大,这是从另外的地方偷偷绕过来,看老虎来了!
再过了一会儿,鼻涕娃儿们又忍不住,开始互相鼓着劲儿偷偷看了过来。他们没来燕飞就听见这群小家伙偷偷摸摸过来的动静了,要不然老虎也不会这么老实。这会儿故意假装看不到他们,让他们随便看。
结果看了一会儿,他们胆子越来越大了,领头一个鼻涕娃儿瞪着乌油油的大眼珠子,贼兮兮地喊道:“叔叔,你那老虎会吃人不会?”
“不吃大人,不过吃小孩儿!”燕飞吓唬他们道。
他这么一说,那几个小家伙反而乐了,脑袋伸得更长了:“叔叔,你这老虎吃白菜不吃?是不是光吃肉啊?”
燕飞待的地方就是墙角,鼻涕娃儿们在另一个墙角,刚好村子里过来的人看不到鼻涕娃儿们,这群小家伙就那么伸着脑袋,问着一个个好笑不已的问题。
燕飞宁愿和这群鼻涕娃儿胡说八道,也不愿意和那边村里出来的人扯淡——多明显的,都到这会儿了,还假装不知道自己谁,开口闭口小兄弟,说得自己村子多委屈似的,有意思吗?
既然你们装傻,我就装聋子,看谁装得过谁!
正好这会儿有个小鼻涕娃在说:“叔叔叔叔,老虎平时喝红薯包谷糁就萝卜丝还是咸菜啊?”
有个大点的鼻涕娃插嘴:“老虎才不喝红薯包谷糁呢!”
燕飞笑眯眯地回答:“是啊,它们不喜欢喝稀的,只吃馒头蘸豆瓣酱,还得是放辣椒粉的……”
这话顿时得到了某个鼻涕娃儿的赞同,喜滋滋地道:“嗯,我也不爱喝稀的,也爱吃辣的。不过我妈不让我多吃,说那个上火。叔叔这老虎会上火不会?”
燕飞看着这小家伙直想笑,他嘴角两边都上火烂了一块儿,就这样还想着吃辣的?
那边村子里出来的人说了半天,只有大壮几个年轻人和他们胡扯八道,见燕飞始终不回头看他们,终于开始着急了:“小兄弟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们能办到的一定尽量办,只求你赶紧把老虎带走……”
燕飞还是装没听见,什么条件你们不知道吗?还装傻是吧?
他扳着老虎的脑袋给那几个小鼻涕娃儿看老虎的嘴巴:“你们看,老虎都不会上火,你嘴角都烂了,怪不得你妈不让你吃辣椒,你肯定不爱喝水是吧?这老虎可最爱喝水,一次能喝一大盆呢!”
“啊?”小鼻涕娃儿们惊叹不已。“怪不得它们长这么大呢?可真能喝……那大狗熊能喝这么多水不能啊?”
“能,你们看着狗熊胖的,肯定能吃能喝的很。你们要是像它们一样吃饭,将来也能长得和它们一样。”
和这群小鼻涕娃儿胡扯着,燕飞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对他们道:“我问个问题,你们要是谁能回答上来,我就让他过来摸摸老虎!”
“真的?”一群鼻涕娃瞪着眼睛,又是激动又是犹豫。“那老虎不会咬人吧?”
“不咬人,你们看看。”燕飞把手伸进一脸无奈的老虎嘴巴里。“你们看,是不是?”
“真的不咬人啊!”鼻涕娃儿们激动了。“叔叔你问吧!”
其中一个鼻涕娃还为了表现自己的决心,使劲用袖子在鼻子上抹了一下,那原本就已经明晃晃的袖头顿时更加的‘明亮’了。
“你们村子里谁说话最算话啊?”燕飞问道,怕他们不理解,又解释道。“你们村子里谁最厉害?别人都得听他的?”
一个鼻涕娃儿立即不假思索地喊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们村里老顾爷最厉害,他说干什么别人就得干什么!”
“不对不对!”另一个鼻涕娃道。“栓柱叔最厉害,他能扛起打麦场的石磙。”
“你们都错了,花婶最厉害,谁都不敢惹她。上次她家的鸡跑丢了,她在村里骂了一天,都没人敢吭声。”
“才不是呢?栓成叔才厉害,他可是文化人,还去过大城市,还领回来了一个大城市的栓成婶……”
“放屁放屁,他才不是文化人。我奶奶说栓成叔上学就不好好学,根本不认识几个字。出去几天回来了还戴个眼镜冒充文化人,都不知道自己谁了……”
“不许说栓成叔坏话,我妈说栓成叔发了大财,天天都吃肉,还都准备盖新房了。她还说等几天让我爸跟着栓成叔去挣大钱呢!”
“我妈也说了,让我小叔跟着栓成叔发大财,还说让他也从大城市给我领回来个小婶……”
一群鼻涕娃开始还七嘴八舌的抢答问题,争夺摸老虎的机会。结果说着说着就变成吵架了。
听着听着,燕飞就听到了重点:“那你们知道昨天村里人去乡里要牛,是谁出的主意吗?是老顾爷还是这个栓成叔?”
这个问题对这群鼻涕娃来说就太‘高深’了点,一群鼻涕娃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突然一个鼻涕娃眼睛一亮,用力一抹鼻子,激动地喊:“我知道我知道,是栓成叔。我还听二姥爷说了,说他在外边挣了点钱,这心也黑了,还说,还说……”
说了半天没说出来,倒是提醒了另一个鼻涕娃:“我知道我知道,我听见三老姥爷说他这主意有点坏良心……”
“就不许你们说栓成叔坏话,我听大柱子伯说他是为了让咱们大家吃上肉,才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对,你们说栓成叔的坏话,将来不让你们吃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