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29

正好姑娘就在旁边,燕飞直接把这件事儿交给姑娘办了,反正就是填个表交钱,简单的很。
“这次你可得记得感谢一下焦书记,人家本来听说你这里只有十来头种牛,都不愿意来的。是焦书记和人家求情人家才来的。对了,一会儿可能还得给人家报销差旅费,可能得个几百块钱。这个乡里替你出了,中午也不用你招待了,回头咱们一起去镇上吃去……”
“那谢谢陈镇长了……”
燕飞一句感谢的话还没说完,那边已经有人喊道:“快点快点,车来了!”
“走吧!咱们就别客气了,把人家招待好就行。走……”陈镇长说了一句,就带头朝外边走去。
就来了两辆小轿车,被领着进来停好后,先下来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人下来后小跑着走到后边,拉开了后边的车门,点头迎接着从这个车门下来的,一个瘦小的西装打扮的中年人。
加上司机也只有八个人,其他人老的少的都有,看其他人的态度,这个自己残疾到连车门都不会打开的中年人,应该是重要角色了——这个残疾是燕飞自己心里下的定义,不知怎么的,一看到那中年人的派头,他就觉得不大爽快。
等到双方见面握手见面,就听到最先下车的那个中年人对陈镇长介绍道:“这位是来自岛国的肉牛专家柴崎先生,这次也在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过来这里,大家欢迎一下!”
说着还率先鼓起了掌……
场面顿时有点尴尬了,其他人都没见过这样的,居然见面就得先鼓掌?
这时忽然自己一方也响起了掌声,还有个声音小声提示大伙儿:“快鼓掌……”
跟着陈镇长的一个年轻人反应快,也趁机鼓起了掌,一边鼓掌一边朝前走了两步,介绍道:“这是我们乡的陈镇长,听说了你们要过来考察我们乡的企业,他一大早就带我们到这里来等着欢迎诸位了。欢迎欢迎……”
掌声非常热烈!
只不过燕飞耳朵灵,从掌声中听到了两声不太和谐的声音,一个是黑子的问话声:“老高,你怎么知道得鼓掌啊?”
接着是曾经的杀人犯高瑞那不屑的声音:“你懂个屁,以前我在重刑犯监狱里面的时候,要是有人被减刑了,就得开大会宣布。还是监狱长亲自上台宣布的,他一给大伙儿介绍,说表现好被减刑的先进代表是谁谁谁,下边的都得鼓掌!”
最后还很是得意的来了一句:“老子后来转到普通监狱前,也被人家鼓过掌……”
黑子这样的,基本上从前都算是在看守所门口徘徊的,老欧则是直接进去过。若不是被燕飞招进来,他们几个随时都有可能进去的,所以听了这话,对老高顿时那是一脸的佩服,于是掌声更加热烈了!
燕飞手上拍着掌,心里却不住的嘀咕,以前是知道这黄牛研究所是和外国人合伙开的,可没想到这次岛国人就直接过来了,这也太重视了。
不是他妄自菲薄,自己这养牛场就这么几头牛,就算现在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也不到一百头,至于这样正式吗?
不会是来多点人,想多问自己要点差旅费的吧?虽说陈镇长都答应了替自己出,可那也是自己乡里的钱。
本来就对外国佬没什么好感的燕飞,这下先入为主,对这些人可就没好感了。
正想着就听到陈镇长笑着说完欢迎的话,接着给对方介绍道:“这就是养牛场的燕老板,别看年龄不大,养牛可是有一手,这养牛场就是他开的!”
燕飞立刻放下心中的不快,上前笑着道:“欢迎欢迎,欢迎各位领导前来考察……”
心里嘀咕不停:老子是欢迎领导的,外国佬可没资格当老子的领导,所以外国佬除外!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吨是两千斤吧
市里的黄牛研究所下来的人用意很明确,办事儿也挺直接。和三岔河乡这些人寒暄几句后,直接就要求先看看养牛场的情况,说是要考察一下养牛场的硬件措施。
燕飞一听就觉得不靠谱了。那边乡里的人还有人在帮燕飞吹嘘:“燕老板年少有为,在我们这穷地方,白手起家,干出了这么个养牛场。他虽然年龄小,但是志气大。吃水不忘挖井人,还要带领乡里人一起致富。这养牛场盖的也是根据科学……”
燕飞心里深觉此言大善,在旁边一边口头谦虚着,一边带领人家看自己的‘科学’的硬件措施——简陋之极的牛棚,全人工喂养的设施,还有饲料棚里面,那唯一的‘机械化’饲料粉碎机。
其实他心里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
连燕飞自己都觉得不靠谱,那些研究所的人就更看不上眼了。燕飞都能听见后面那几个二愣子在小声嘀咕:“怎么感觉这些人看不上咱们养牛场似的,个个脑袋仰那么高?”
二愣子说的就是老欧身后那几个,这几个包括养牛场中的人,根本没什么见识。只觉得现在这养牛场占地这么多,有这么多人,兵强马壮的还养了好几十头牛,更是有十来头大种牛,就觉得这养牛场相当不错了。
他们这么想倒是不错,反正燕飞这养牛场在三岔河乡,绝对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大养牛场。可问题是,放在人家市里黄牛研究所的来人眼里,这也就是乡下的庄稼把式。
几个二愣子都能看出来人家看不上这养牛场,乡里来的干部经常迎来送往的,在人情世故上经验更丰富,自然更能感受到人家的这种轻视。
没想到的是人家不但表现出来了,还直接说了。
这还没看到一半!人家就准备走了,那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干部还挺客气,对陈镇长一行人说道:“这个,我们来之前,是你们县里的焦书记一定坚持,要让我们过来看看。我们也没想到,你们这里的条件这么艰苦,要不今天就先这样?我们中午也不在这儿吃饭了,这会儿回去还能赶上午饭。那个冷配技术的事儿,咱们回头再说?”
陈镇长这会儿面上也是不好看,说看种牛,这外边都还没看够遍就着急走啊?脸上还得陪着笑客气道:“几位既然来了,就别说走的话了。一会儿让我们招待一下,你们放心,咱们这条件是差了点,管顿饭还是能管好的。”
旁边有个研究所的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本来还以为下来能吃顿好的,看这条件我们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吃你们的,那差旅费也不用你们报了,让我们赶紧回去吧!”
那个中年人扭头瞪了这年轻人一眼,转过头笑着道:“陈镇长就别客气了,这样吧!这些牛应该不是种牛吧?我们再看一下种牛行吗?看完就早点回去。我也是本土本乡的人,知道咱们这地方上的条件,你就不用客气了!”
这话说的陈镇长面上更不好看了,虽然话说的客气,可是那隐含的意思不就是:你就别打肿脸充胖子了,就这么个小养牛场你们还恨不得供到神座上,敬到天上去,可见你们这乡里都穷成什么样儿了。我心里都明白,穷就穷没必要这么遮遮掩掩的了,何必还非得强撑着面子管我们饭呢?我们走了为你们省点费用不也是好事儿?
这也没法,全市多少个镇长,他这么个小镇长,在人家看来,也就是芝麻大的小官。市里下来的人嘛!那肯定见过的官员多了去了,一个小镇长也真不算什么,有些话人家也不怕直说。
而且人家说的也没错,刚才看的靠外边的这些牛,确实也不怎么样,都是黑子才拉回来没几天的。买的时候还特意选的更有利于育肥的,是那种看着架子好但是明显因为喂养上出现了问题,膘水不够的。这样的牛,傻瓜也知道看起来肯定不好看!
这也是养牛场这边没经验,要看就应该先让人家看好的!非得老老实实地一点点的看,结果先给人家看到坏的了!本来条件就差,还给人家看最差的,人家不走才怪。估计人家按照经验还以为先让看的都是好的呢!
但是燕飞绝对不会想到这一点,他就见不得自己人受气,在他看来陈镇长这人就挺够意思的了,至少是对自己够意思。这会儿看陈镇长脸色不好,直接上前道:“那就看种牛去吧!我这的种牛还是不错的……”
“噗嗤……”研究所那群人后边有个年轻人就笑了,小声和旁边人嘀咕道。“这哥们儿说话口气还不小啊!他知道我们研究所的种牛都是什么样的吗?最大的一头种牛体重一吨还多,他这都是什么牛,两头加起来能有咱们那一头大……”
虽说是小声嘀咕,可明显地是故意让燕飞这些人听的。
那个走在人群中间的外国佬一直没说什么话,主要就是那个中年人在和燕飞等人说话。这会儿看他都决定走了,他身后的那些人估计是觉得今天这一趟没戏,白跑一趟还连饭都没混上,心里不太乐意,说起话来也就放肆了点。
这次连那个带头的中年人也不吭声了,估计是考虑到反正都打算走人了,对这个乡下土包子养牛场老板,也就没必要保持太过客气了。
燕飞脸上倒是没什么表情,木着脸说道:“一吨是两千斤吧?”
研究所那群人闻言个个脸上带笑,是那种隐含高高在上的不屑之笑:连一吨两千斤都不知道?也敢说自己是老板,现在这暴发户真是越来越没水平了啊!
他们还正保持着这种‘高贵的笑容’,就听燕飞就接着说道:“两千斤的种牛,倒也不算稀奇……”
这次那些人倒是没再不屑的笑了,而是用一种怜悯的眼神看着他,显然是已经不屑和这土包子争辩了。心里多半是在想:你这里连个大秤都没有,你这两千斤是自己估计的吧?土包子就是没见识,大概是见牛长的个头大点,就感觉两千斤了吧?真可怜,没见识就是没见识,真是无知者无畏……
那个中年人也没说什么,扭头对那个外国佬说:“柴琦先生!既然已经来了,不如看完再走?”
看到那个一脸严肃的外国佬点头,这中年人才对燕飞道:“那就看看吧!”
看就看!
燕飞心里不爽,连话也懒得和他说了,对陈镇长点头说了句:“陈叔放心,看完就知道了!”
虽说这冷配的事儿肯定黄了,可最后这点面子,自己得挣回来。这面子不是给自己挣的,县里的先不考虑,至少乡里的以陈镇长为首的这些大大小小的干部,不管如何,对自己算是够意思了。自己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输人不输阵,无论如何,也要让人家看完再说。
本来心里也没多大信心,结果刚才一听那家伙说研究所的种牛一吨多点,他就知道,今天这面子,一定能给陈镇长几个人挣回来了。
所以连镇长也不称呼了,人家今天为了自己的事儿在这儿够丢面子了,自己再见外就有点不合适了。
看到他这么一说,陈镇长包括身后那群人,总算是打起了精神——人家燕老板都这样了,自己再做出着病鸭子的样子,那就太不给面子了!
虽说燕飞都已经和马永明商量好了,以后准备把养牛场里面铺上水泥路面,其他地上种点花花草草。不过那只是还没实现的计划,目前的进展只是在他们俩心里有了规划,别人那是看不见的。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养牛场原本的地方有农田有荒地,现在地上难免到处冒出来几棵小草。平时也顾不上打理,也没人想着去打理,现在让外人看了,自然就是挺不舒服的。
一群人踩着这样的路不是路,院子也不像院子的土地走着,也都没兴趣没心情再多说什么了。内远的门永远都是敞开着的,燕飞自然也不会想到安排人迎接什么的,就这么长驱直入,带着人走进了内院里面。
第三百章
零落成泥碾作尘的面子
三岔河乡方面的人进了内院,基本上都没什么感觉,养牛场内部的人就不说了,天天喂牛的。乡里来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见过这些种牛的。
而且一般人看到一头牛,也根本不可能一眼就估算出来体重多少。他们都是觉得这养牛场肯定是不入人家的眼了,燕飞最后让人家看种牛,这些种牛长势也确实不错,多少能给大家伙儿挽回点面子就行了。
可黄牛研究所的那群人,表情就精彩了。
从不屑一顾,到随便扫一眼,本来都准备走人的,结果这一眼扫过来,就再也转不开眼睛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就和吃饭一样,让普通人去吃名菜佛跳墙,只会感慨这菜做的确实是好吃。怎么好吃也说不来,反正是吃下去浑身上下无一处不舒坦,好几天再吃别的饭菜都感觉没啥味道,总之是好吃到了极致。
只有内行的人才能一吃就知道,这道菜从准备工作开始,就是要精挑细选囊括了山珍海味的种种原料,每一种原料都不能出了岔子。从开始做菜,处理那几十种原料,再经过数十道工序都是严格按照程序,不能乱了顺序,也不能把某些原料的火候搞错了。
所以这一道菜想吃得提前准备良久,如果没准备的话,你要说等饿了的时候想吃这道菜,就算你坐在餐桌前把桌子敲碎,那厨师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儿给你做好端上来。
同理也是如此,一般人看到这家的牛个头大,威猛雄壮,只觉得这牛养的真好,真牛!可行家才知道,一头牛养这么大,那得有多难——至少绝对不是有好饲料就能随便喂出来的。
燕飞的这些种牛能长成这样,虽说当初那些牛犊是精挑细选的,可一年多的功夫养成两千斤的大种牛,还不是一头两头,而是一下子好几头。这就只能说他的那个‘秘制饲料’,实在是太霸道了!
也亏得乡里这些人要么是不懂,要么是文化不高见识不广,要么不懂养牛。燕飞又天天东奔西跑神神秘秘的,动不动弄来点稀奇古怪的东西,弄来点一听起来就高大上的省城来的玩意儿,让这些人都觉得他能养出来这些牛,那是理所当然的。
一下子养出来六七头大种牛不说,连那些母牛也是健硕无比,皮毛油光发亮,站那里双眼有神,无论怎么看都知道非同一般。那些原本不屑一顾的研究所来的研究员们,可是真的呆住了……
越是不报什么希望,越是在看到真实情况的时候,才更加震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