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1029

可惜这也不算什么好事儿,媳妇说了,男生留指甲不好看。他自己也这么觉得,虽说有点指甲偶尔用起来是方便,可是带来的不便更多,平时抓个袋子之类的东西稍微用力大点,那指甲就把袋子戳几个小窟窿。
最郁闷的指甲剪都没用,媳妇给自己剪指甲,咔嚓一下指甲没剪掉,指甲到变两半了。就算是买的那指甲刀劣质了点,这也有点夸张。
还好他机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随身携带一个小三角矬,没事儿就拿着修指甲。这还有个好处,天热的不行,他这拿着小挫嗡嗡嗡地挫指甲,能让别人都烦的没事儿就不往他这儿凑。
大车轰隆隆地开走,燕飞真是一点不担心。
上午郭六小姐让司机带来的那些照片,很快就在场里传了个遍。
人们平时说谁谁谁有多少钱,如果是三万五万十万八万,对大家来说都知道多,盖房娶媳妇都用不完。但是要说有三五百万,除非你把那些钱都摆在面前,否则人们说起来根本没感觉。因为压根对这么多钱就没什么概念,反正是多,三五百万和三五千万甚至三五个亿有区别吗?
看电视也是一样,流行的香江弯弯电视剧看的也不少,看着那些大都市的场景,刚开始还稀奇,后来就淡定得很了。反正这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离自己遥远得很,说实话还没自己跑去市里,看那些新建的高楼来的震撼。
还是人们接触的信息太少,对外面的世界都没什么概念。就算你戴个几十万块钱的名牌手表,别人一看赞叹的肯定是:“这表多钱买的,得大几十块吧?都不掉色……”
因为大家接触的就是街头那十几二十块钱的‘金表’,白天戴一天晚上手腕都一层金沫子,灯光下一看明晃晃的好看得很。
但是现在养牛场的人都已经见过香江人了,也见过这香江来的看起来就挺气派的拉牛肉车,说实话比省城跑万城市的那拉人的依维柯车都气派。
因为这样,大家看着这些照片,特别是几张街景的照片上,那些极具生活气息的形形色色的行人,这才有了体会,原来人家香江真的是这个样子的——何况这照片和在街头那些一块钱一张的画报可不一样,是活生生的人给捎过来的。
至于那张被郭六小姐几个感叹号破坏了的海报,更是被大家传来传去看个没够。一个个感慨不已:咱们这天天喂牛也没觉得什么稀奇,原来这牛肉这都卖到香江了。
还有些人免不了沾沾自喜:那些香江人吃的牛肉,咱也天天吃呀!
就在大家开始商量用个镜框把这张海报挂在哪儿的时候,有个人来了一句:“咱们的牛肉在香江都能卖,在市里还有人不让咱卖,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飞哥把那些人弄来也不让咱们去练练手,真是太给他们面子了!”
这些家伙们记仇的很,就算去市里挨揍的不是他们,大伙儿心里也是憋着气。都巴不得什么时候燕飞一声令下,让大伙儿去找那些被关的人练练手,结果燕飞一直不吭声,说实话心里其实都有点小遗憾的。
燕飞当时听到这句话,心里想的可不是让他们去打人出气,而是瞬间就想起来,这件事儿完全可以给自己造造声势——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是小学课本上学的,他可是记的清楚。
虽然心里对这么做有点不爽,可是毕竟也算个好办法。
他自己还正不爽地考虑着,就接到了老潘的电话,说市里武装部可能要过来俩战友过来玩儿。说是战友,其实原本没在一个部队过,就是到地方之后才联系的,关系一般般——明摆着无事不登三宝殿,还是因为关押的那些人来的。
燕飞磨磨蹭蹭地,等到对方两个人到了老潘又一次打电话催他才过去。
当时老潘正和两个一看就是部队出身的人吞云吐雾,气氛还挺不错。燕飞提着二斤牛肉到了之后,笑着和两人打过招呼,就把牛肉递给了旁边帮忙招呼客人的老海:“海哥给送厨房去,刚宰杀的牛肉,新鲜着呢!”
老潘还客气:“燕老板这么客气,来这儿还自带肉食啊!你那拿的是什么?”
当着外人的面,还是来说情的,老潘也没和燕飞表现得太过亲近,免得一会儿有些话不好说。燕飞倒没这么多考虑,顺手就把自己带来的那大信封递了过去:“给潘叔你看看的,让你知道我这牛肉可不一般!”
那两个人也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有蹊跷。别看燕飞年轻,可是能当老板的,要说人傻他们可都不信。明知道自己这两人是因为‘牛肉事件’来的,他还提着牛肉过来,搞不好就有什么特殊用意。
老潘也明白,接过那比一般文件袋都大的大信封,笑着对那两人道:“这燕老板还和我神神秘秘的,我可得看看这牛肉到底有什么不一般!”
那两人自然而然地,也是盯着他手上的东西,看着他把一摞照片都拿出来。
看了几张,老潘就有点迷糊,都是些街景,照的是好看,可是和牛肉没关系啊?
燕飞笑眯眯地提醒他:“看这张大的,这个不是照片,是特意做成的大画,上面有写我们的牛肉。”
“呵呵!那我可得好好看看了!”老潘这一脸的惊奇倒不是作伪,他也有点好奇这图画上到底是什么。
打开一看,看到那上面的景色还没什么,再然后一眼看到那三岔河牵牛花几个字的时候,顿时就不淡定了!
说话的语气都有点颤抖:“这是……这是他们把咱们三岔河的名字,还有你那公司名字,都给弄这么一大张宣传画,挂到楼上去了?”
“是啊!看不出来他们还挺够意思的,用咱的牛肉还不忘给咱们宣传宣传。”燕飞装的一脸风轻云淡,又隐约带了点遗憾。“就是这画造的太假了点,咱这儿哪有这么好看,要是真有人来看我这养牛场,那不是露馅了吗?”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张好牌
画有点假?
看着燕飞那一脸的小遗憾,老潘心里是又气又乐,乐的是这张画拿出来的太是时候了;气的则是,你小子还敢装的更过分点不敢?
若是在平时,老潘肯定得给这小子来一句:我看不是画有点假,是你太能装了吧?
可这会儿真顾不上想其他的,原本就知道燕飞把牛肉卖去香江,当现在拿着这张明显是拍照出来的图画,看着那稍微古旧的老楼,略微有些狭窄的街道,那种真实感扑面而来,感觉是真的不一样。
那楼古旧了点,也怪不得郭六小姐。人家是郭家的小宝贝闺女,因为吃到好牛肉就想开餐厅,还要自力更生不靠家人。
是的,她是没靠家人。开餐厅的地方没靠家人——用爷爷以前送给她的茶餐厅改的;装修的费用当然也没靠家人——都是她‘自力更生’从哥哥们那里坑蒙拐骗的。
这一切都是她‘亲力亲为’的。
实际上这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家里男孩子多了点,这个最小的还是个闺女,比较受宠也正常。她乐意自己折腾就自己折腾呗!至少折腾着是为了给自己挣零花钱不是?
所以这地方是不合适了点,因为原本茶餐厅在的地方是个老街。
但是误打误撞,这地方就神奇地又在合适不过了——这里住的老派人比较多,老派不代表年纪老,也不代表思想守旧。指的是这些人对大陆的感情,远不是香蕉人能比的。所以打出来的爱国旗号,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加上前期一些狗仔队的哗众取宠,以及后期有关方面的宣传。当然还有真正的好质量和相对便宜的价格,莫名其妙的,这地方就火了。
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郭家的开心果开心得不得了,连带着家里人都开心起来。
这些情况不但老潘不知道,连燕飞也是不清楚。可是现在他们也不需要知道,反正知道三岔河这个名字,居然就挂在了国际大都市的街道上,这就足够了。
三岔河这地方的老辈人爱怀旧,动不动一说就是,我们这地方当年号称小魔都,当年烟厂糖厂上百家,码头上船来船往的,靠着一个码头吃饭的力工都能有多少多少人,那繁华远近闻名。
可如今这也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镇,在全国这样的小镇子不知道有多少,论经济发展程度在汤河这个贫困县里都算不得突出,更大的范围就更不敢说了。
谁不想自己的家乡好?
谁不想自己的家乡能重现辉煌,甚至超越曾经的辉煌?
所以老潘是真激动,差点就把那俩朋友给忘了。
但是那两个毕竟不是隐形人,此刻已经从他们简单的几句话里,听出来了关键信息。
两个人对望了一眼,老实说心里是有点不信的。万城黄牛是牛,可凭啥就这么个小地方的养牛场,能把牛肉卖到香江呢?
可是看老潘激动的样子,又不像是假的,自然要开口问一句:“老潘,这上面的三岔河,说的是咱们这地方吗?”
三岔河镇的人觉得自己的家乡三岔河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只要出过门的,都知道全国叫三岔河的地方,那不知道得有多少个呢!
当然人家问的这意思,肯定不是说你们是不是搞错了,写的是别家的三岔河。人家的意思肯定是说,你们真的把牛肉卖到香江了吗?
老潘随口就说道:“那还能有假?除了咱们这里,别的地方也没这么运气好,刚好就有个燕老板吧?也就燕老板能给自己的养牛场起个名字叫牵牛花!”
说着说着就乐呵起来:“哈哈哈……当初我总觉得这名字别别扭扭的,怎么现在听着就这么顺耳呢?说起来燕老板还是咱三岔河乡的民兵,我这个小部长也与有荣焉啊!哈哈哈……”
那两个客人震惊之余也是当真是无语的很,你说你一个武装部的小部长,实际上要不是现在县里搞民兵队协助治安,这样的部长平时就是个摆设。现在看他那一脸荣耀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三岔河乡的乡长呢!
老潘自己乐了半天,当然也不会忽略最下面那几个在燕飞看起来,简直就是破坏整个画面的字,看了半天还是有点不明白:“小飞,这最后边用笔写的这个纪录片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写的这个是个什么?”
“我也不知道!”燕飞老实回答。“问那俩司机也不太清楚,反正和咱们关系也不大,可能是宣传手段吧!宣传好了也是人家多赚钱,咱就管只要按时来拉咱的牛肉就成。下面的一团乱麻就是个签名,花里胡哨的就是不让人认识的,我要不是知道也认不出来。”
没得到想要的答案,老潘遗憾之余又忍不住问道:“人家来拉牛肉你用不用回去招待一下?”
“不用了,就是俩跑腿拉货的。场里有人招待,有个家伙还是个练家子,来就和老高凑一块儿,根本不用招待!”燕飞这可不是假话,人不一定谁看谁对眼,谁能想到大老远从香江来的一个人,偏偏和老高这人能谈到一起呢!
听到现在香江来拉牛肉的车都在养牛场,两个客人总算是彻底确定了。
看着燕飞那年轻的面孔,两个客人是彻底服了。真是人不可貌相,这年头真的是什么地方都能藏龙卧虎。他们两个怎么也想不到,来到这么个小地方,居然能听到这样的消息。
接下来,两个客人的注意力也是被彻底转移了,或者说他们本来这一趟来的目的,也不打算提了。开始就燕老板是怎么能把牛肉卖到香江这个问题,和潘部长燕飞两人进行了热烈探讨。
潘部长免不了把燕飞以往的那些‘功绩’,都一样样的拿出来显摆一番。这一显摆就到了吃饭的时间,酒桌上气氛也挺热烈的,天南地北云里雾里的,从几人当兵时候的故事扯到现在经济的发展,当然少不了也要谈目前最火热的话题,香江回归。
最终谈来谈去两个人也是对燕老板最感兴趣。武装部的人一般也不是太过关注其他方面的消息,连岛国想来投资的事儿都是没听说过。听说过燕飞还拒绝过外资,更是连连赞叹不已。
对他们来说,拒绝岛国投资,那太对他们的胃口了。没办法,有些仇恨,真不是一句什么友好关系能抹杀的,特别对这些爱憎分明的军人来说更是如此。
特别是燕飞说出那些人本来就不怀好意的时候,在座的真是有共同语言。
谈的这么尽兴,等到酒酣饭饱之后,有个客人就忽然提出来一件事儿:“燕老板这牛肉这么好,怎么不联系联系部队方面,让咱们的人民子弟兵也尝尝能卖到香江的牛肉?”
另一个客人被同伴一提,顿时也来了精神:“对对,咱们这地方上的部队,如果连咱们本土的黄牛肉都没吃过,那来咱们这里当兵的小伙子们,将来退伍的时候那些小子们多遗憾!不是白在咱们万城待几年……”
当然这个问题他们两个也就是提了一下,毕竟说的多点涉及到军事机密。再说武装部和驻地部队又不同属,他们也不是真和老潘关系多铁,泛泛之交,也不会下死力气去帮忙。
燕飞对这个不清楚,实际上就连市里边的很多市民都不清楚,就在市区不远的一座小山脚下,有个装甲旅。里边人数还不少,坦克炮兵都有。
人家就是提一下,算是给个想法。就看燕飞这边如果有想法的话,自己努力去想办法了。部队不管驻扎到哪儿都是独立的,一般人也没法随便插手进去。
但是有这么个提议,也算是两个客人表达自己的善意,总之一顿饭宾主尽欢,再喝上两杯茶之后,两个客人就起身告辞了。
现在的一般用的车,比较多的就是部队打下来的吉普车,这车耐用,什么路都方便。小轿车虽好,可一来是贵,一般单位用不起;二来开着那么贵的车在公路上还好,敢下乡的话,那路可不认你的车花了多少钱,该趴窝就得趴窝。
这两个客人来乡镇,就是开的吉普车,看着两人的吉普车留下一道尘烟,老潘看着燕飞,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从头到尾,这两个客人一句话都没提自己来的目的——就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关着的那群人,就这么简单的,被人彻底‘遗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