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1029

至于黄土洼为什么名额会被减下去两个,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村子里的人肯定最明白了。当初燕飞可是对黄土洼印象最好的,一开始第一户养牛合作的田大富就是那个村的,后来和他们村那些年轻人关系也不错,结果现在弄成这个局面,到底为什么该明白的心里都明白的很。
这些事情都不用说,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燕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咱虽然不打算玩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是得罪了自己的,肯定不能还和别人一样了。要不自己不就显得好欺负了吗?
人也不能总是宽宏大量,偶尔小心眼一次,也是好事儿。
隔三差五的弄出来点幺蛾子,让人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也免得别人再动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往长远了说,这村子的领导不但不能为大家带来好处,反而让自己村子和别的村比还不如,村里肯定得有意见。
不过那就和燕飞没关系了,就算下次再选村领导的时候那村长下台,燕飞也是乐见其成。至少换个领导,自己以后办什么事儿也方便点。
现在燕飞接触的人多了,对这些事情都已经无师自通。就算自己不懂也可以拿来比较,黄土洼的那个村长和西边村子的老支书,两个人拉出来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样的村领导是好的,什么样的村领导根本就不适合在这个位置上。
不过这种‘大事’燕飞暂时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他就是从自己养牛场的方面来考虑,其他的他也管不着。等他能发展到一个村一半人都给自己养牛,那要是选村干部的时候,估计他说一句话就相当顶用了。当然他也不打算管这么多,管的多麻烦。
还是老老实实回去砍树去吧!
现在大河边上已经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木头了,这些木头燕飞摆放了一个大圈子,感觉还是不太够,所以还得继续干,其他的鸡毛蒜皮的事儿也顾不上。
正在天天忙着砍木头,这天一大早县里焦书记的秘书小赵给他来了个电话:“燕老板,你不是准备在国庆节搞扶贫合作养牛吗?焦书记让问一声,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燕飞一愣:“早准备好了啊!牛犊现在都在养牛场,等着人来领了。”
“那就好那就好!”小赵高兴得很。“国庆节了,咱们县准备把你这个项目也报上去,算是给国庆献礼了。焦书记想让你提前一天举行个仪式,把牛发放下去,你看怎么样?”
燕飞想都不想地就答应了:“现在发都行,一会儿我去给陈镇长说一声,通知大家国庆节前一天过来领牛怎么样?到时候你过来不过来?好久不见了,来搓一顿啊!”
小赵听了这话也是高兴:“放心,肯定到。焦书记也到,不过在你那的时间不能太长了,去看看就得回来,还有其他几个企业要去。你也知道,国庆节了,这都忙得很,我们也是跑的脚不停,连个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燕飞理解的很:“那行,我现在就过去给陈镇长说去,随时欢迎你们来视察。”
放下电话还没去推上摩托车,电话就响了,陈镇长在那头直接说道:“刚才电话你也接着了吧?提前一天你那没问题吧?”
燕飞:“没问题,我正准备过去和你说一声呢!”
“那你也别跑了,我这就让人打电话通知,你那边也准备一下。到时候我估计还得来记者啥的,时间紧,都别耽误时间了。”
“那行!”
其实也没啥可准备的,养牛场只用准备好合作协议。上次燕飞去找陈镇长的时候,听说乡里就连横幅都准备好了,养牛场最多也就是再仔细打扫一下,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都是熟门熟路的事儿,到时候谁该干什么自己都清楚的很,真简单的很。
第四百八十四章
国庆节前夕
锣鼓喧天!
三岔河镇又有热闹看了!
从养牛场大门口开始,一直到大桥西头,整个路两边大鼓小鼓排了两行。连养牛场准备的迎接客人到来的鞭炮都省了,看着县里的小车一到,道路两旁的人更来劲儿了,咚咚咚的鼓声响彻天地,震的大桥都扑梭梭地发抖起来。
结果这效果适当其反了,焦书记在锣鼓声中走下车来,第一句话就是责怪陈镇长的:“老陈啊!你也是老同志了,还搞这些形式主义,这不是劳民伤财吗?领牛的就算了,这些鼓是怎么回事儿?正农忙的时候,你鼓捣这么多人来,不怕耽误秋收吗?”
陈镇长的笑容顿时就尴尬了,片刻之后变得比窦娥都冤枉:“焦书记,这可真不是乡里组织的,都是群众们自发的。你问问燕老板是不是?这事他最清楚了。”
燕飞站旁边也不知道是在为陈镇长辩白还是煽风点火:“我们乡的人听说焦书记要来,都是主动过来欢迎的,这么多大鼓没一个是我们喊来的,真的都是他们自己主动来的……”
一边说着话,一边心里乐呵的很:谁说男人就得宽宏大量了?谁说小心眼不好了?这不就挺好的嘛!
这几天乡里疯传,燕老板当初在黄土洼想租地种草,当时被黄土洼的村长落了面子,心里不爽的很。实际上乡里面也没有秘密,这事儿不少人都已经知道了。只不过这次燕飞减了那村子两户名额,这事情才又翻出来了。
黄土洼那么大的村子,本来四户分牛的名额,被燕老板一句话变成了两个。事儿不大,但是黄土洼的村长面子这次可是掉在了地上,一时半会儿是捡不起来了。
不少人也意识到了,燕老板就算是再牛气,再能挣钱,他终究还是个小年轻。这么个年龄的年轻人,不管是城里娃还是乡里娃,都正是调皮捣蛋不听话的时候,说一句熊孩子也不过分。
既然是熊孩子,那就是正难以捉摸的时候。别看平时人家笑呵呵的,看起来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的,可要惹着他,谁也不知道他会用什么办法来解气。
人情世故总是有人懂的,就开始琢磨燕老板有什么喜好。想来想去也犯愁,人家能挣钱,还有个大学生媳妇,别的也没啥追求。就算有追求,咱这穷村子也给不了啥,到最后也只能想出个凑趣给人家涨点面子的办法。
乡里人花里胡哨的东西是真想不来,但是前些年村里都有锣鼓,有些都放的落了厚厚的灰尘,干脆搬出来去给燕老板助助声威吧!
一个村敲敲打打的过来,别的村一看:这不行,人家这么干咱要不这么干,这让燕老板看了,不是显得咱们对人家不够支持吗?
敲个锣打个鼓也用不了几个人,反正这次还有些人家得去领牛,耽误一晌活儿就耽误了,多去点人,咱们也得让燕老板看到咱对燕老板的感谢,让人家知道咱们不是不讲情分不知好歹的人。
一来二去的不但锣鼓来了,大多数村里的拖拉机也用上了。毕竟燕老板加上今天要发出去的牛,算算都有上千头了。这就是最少五百户人,谁还没个亲戚朋友,乡里的小村落都是亲戚连亲戚串成串的,再跟上几个来凑热闹的,这人数就吓死人了。
从养牛场大门口朝西是两排锣鼓,朝北一直排到镇子寨门口,靠路边全是拖拉机,壮观的很。
焦书记开始下车的时候是有些不满的,不过走过来到养牛场门口的时候回头一望,看到那边依然是人车无数,心里就有点明白了。
乡里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有这么大号召力,归根结底还是燕老板的号召力够大。这么说也不对,应该说是燕老板能给大家带来盼头,让大家看到了好处,这才能让大家都动起来。
本来燕飞这次还想让父母来的,但是化肥厂现在是最忙的时候,根本没法请假来。秋收之后田地里都得上肥料,现在化肥厂都是加班加点的生产,别说想请个假,能不加班就算烧高香了。
养牛场都是安排好的,领牛的排队按指头印,按完就拿着自己的那份协议去领牛,井井有条的。也不用挤不用挑,都是场里安排的,按顺序领,轮到什么牛就是什么牛,谁家的牛犊大点小点也没什么好说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的,实际操作的毕竟还是人。都是一家两头牛,一般都会搭配一下,不会让谁家都是明显的大牛犊或者小牛犊。
领完牛有的自带大红花的就赶紧给牛套上,牵着等拍照。三下五去二拍个照,焦书记就匆匆忙忙上车走人了。倒是有个熟人记者留下了,就是燕飞认识的那个报社记者叫张坤的。
这家伙在人群中所到之处,就享受了无数敬畏的目光。乡里人没见识,都知道这是记者,也不知道是电视报纸的,都认为说不定采访到谁就能上电视报纸了。见到他来问个话,那些五尺高的汉子都紧张得拿手使劲在裤子上搓,站都不知道怎么站好了。
倒是养牛场两位平时不太爱吭声的小伙子胆子够大,主动凑了上来:“张哥,我是场里的兽医,我提供个线索。俺们燕老板教师节前后给全乡教师供应了一批牛肉,特供的,每个老师限五斤,只收十块钱。这算不算企业支持地方教育企业,能不能上报纸啊?”
张坤一愣:“还有这事儿?”
说话的这小伙儿身后那个接话道:“当然有啊!我们全乡人都知道,不信你拉个人问问。”
“有这事儿你们咋不早说啊!我天天发愁没有好新闻,你们这有新闻了还藏着掖着?”张坤先是郁闷又是惊喜。“来来来,你们俩详细给我说说,这个事儿肯定是先进事迹。别急别急,给我从头说说,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儿?”
说是不着急,他自己比别人都着急。
来凑上来提供线索的正是养牛场那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兽医,场里人都在忙,也就张辉这个大兽医和他们俩比较闲。因为他们的活儿都是看平时,牛喂食啊休息啊反刍啊,每天都要最少观察两遍的。如果说到了已经准备发牛的这当口,他们还需要再忙的话,那就是他们不合格了。
预防工作就是这样,属于那种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类型。看着他们什么都没干,天天和吃闲饭的似的。但是只要想想养牛场里每个月都要进进出出上百头牛,最近这几个月加上小牛犊,平均起来更是每月超过二百头牛的进出。
这么多牛能安安稳稳一点毛病没有,张辉和他们俩一大两小的兽医,那肯定是功不可没的。真等出了事儿他们再显示医术,那绝对只能批评不能表扬——那平时检查工作都做到哪儿去了?
当然要是放到大的方面,肯定是宣传正能量,就说救援及时了等等。可是在自己的企业里边,那肯定是有奖有罚,没及时发现隐患问题,肯定是罚在先,后边的反应及时只能算将功补过。
张辉现在也没闲着,他在乡里久了,认识的人也多点,和乡政府的一帮年轻人混在一起。这两个小兽医本来想帮忙的,可是今天来帮忙的人太多了,他们俩根本插不上手。那个叫赵普的小兽医看着张坤这个记者在人群中到处转悠着采访,脑子一个激灵来了主意,拉着刘刚就上来了。
这两个是在市里面上过两年半中专的,刚毕业的学生学生气比较重,不像黑子这些人玩起来那么疯,平时也不怎么出头露面。不过兽医这活儿前边也说了,也不需要他们多做什么,就是平时转一圈检查检查牛,工作细心点,发现问题了及时解决,解决不了就赶紧找老师傅。
现在倒是刚好,都是养牛场的人,对于以前燕飞零零散散地去给送过几次牛肉都很清楚,包括这次又是怎么借着教师节的机会,说是收了钱的牛肉,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发点小福利等等。
平常不爱闹腾不代表口才不好,好歹是比别人多上几年学的,和张坤讲起来这些也是头头是道。以至于张坤听着听着嘴巴都笑歪了,那个心情看起来是畅快的不得了。
国庆节来临,张坤正头疼自己搞不到大一点的新闻呢!
而且谁都知道,这样的节日来临,究竟该放什么大新闻才合适。没人会傻不愣登的不长眼,弄来个“一个小小污染厂,污染河道百余里,祸害农民千千万”这种新闻送上去,基本上这么干的早就被打发去了偏远山区,蹲守在那里跟踪山区扶贫致富项目去了。
如果一个企业搞了一个扶贫项目,肯定是值得报道的。但是只有这样的话,从新闻角度上讲,就是企业形象不够丰满,再加上点其他的内容就完美了。
现在这两个小兽医给张坤讲述的这些内容,无疑就是锦上添花,让他觉得自己这次这一趟的新闻,虽说上不了市里的报纸头条,说不定就能捞个紧挨着的好位置——头条那肯定是得留着介绍市领导会议精神的。
三个人正聊得热火朝天,旁边凑过来个老汉,一脸的趾高气扬:“大兄弟,您是记者吧?我有个情况向给您反映一下行不行?”
张坤头皮一麻,硬着头皮点点头:“对对对,你有什么事儿吗?”
记者也不是什么都不怕,最怕这种主动找上来的,看着态度还和一般人不一样的,说不定就是个来反应负面消息的,什么村干部处事不公,什么有人含冤待洗等等。
要是平时还没什么事儿,可今天这情况,包括这几天的报纸,都不太合适上报这些情况。还好,这会儿包括镇上的领导们也都离开了,剩下的这些人都是在这里帮忙的,就算这老汉说些不合适的话,也不怕给领导们听见。
他还在心里想着等听完这老汉的情况,怎么想办法糊弄着让他先回去,就听到老汉说道:“我有个情况想说说,以前俺家的牛被偷过一次,还是被北边那个县的人偷走的。当时刚好燕老板晚上出去巡逻,给我把牛追回来了。这事可是真事儿,不信你随便打听,我姓郭,是大郭庄的,你一问这事儿都知道……”
吓我一跳啊!
张坤松了一口气,态度顿时热情了起来:“老大爷,来来来过来坐下慢慢说。你放心,这种好人好事,我们肯定是要大力宣传的。”
郭老汉顿时来了劲头儿,一说起来就没完了。
只不过张坤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的,听着听着眉头就皱在一起了,只听郭老汉说道:“除了这个,俺们村二狗子他爹以前的老寒腿,也是喝燕老板家的药酒喝好的。这事儿算好人好事不?我给你说,燕老板的药酒卖的价格便宜得很,和散酒都是差不多的价,要不是这样,就凭二狗子他爹那抠唆劲儿,还真不舍得喝。要我说,燕老板这酒,比那什么红毛黑毛的酒都灵验……”
张坤自动过滤了这段话。
真没法写上去,一个开养牛场的老板,你卖个药酒悄悄卖谁也不会管,但是再大肆宣传就不合适了。
郭老头也算是受过燕飞的恩惠的人,要不是那一夜燕飞刚好碰上那俩偷牛的,他这牛绝对是丢定了。当时他可是自己在看牛,丢了牛回头儿子还好说点,就怕儿媳妇给自己脸色看。可以想象,要是那头牛丢了,估计他自己这日子肯定不好过。
滴水之恩还要当涌泉相报,郭老头自问也没那个涌泉相报的本事,能做的就是打听着燕老板的消息,见人就说燕老板的好,为燕老板传播好名声。所以别看他住那村子离镇上还有七八里路,可平时只要不忙逢集必赶,来了就打听燕老板的事儿。
这些燕老板的光辉事迹,郭老汉都说了几百遍几千遍了,说起来真是张口就来。至于他刚才过来见记者的态度有点趾高气扬,那是因为刚才他要来说的时候,村里几个人都怕他絮絮叨叨说烦了记者,回头报道点不好的东西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