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5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4/1029

“我也支持买电脑。燕老板,电脑还能发邮件的,这边发那边就能收到,方便的很啊!你以后业务扩大了,电脑可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小星星,快支持我们……”
一群女生嘻嘻哈哈的,谈起让燕飞买电脑,别提多支持了。
燕飞前一段买复印机的时候就逛过科技市场了,当时看到市场里有人操作电脑,只不过那会时间紧还有正事,他也没多看。现在想想,这个叫电脑的玩意儿,确实是功能挺多的。被一群女生这么一煽动,忍不住也有点心动了。
“想买吗?”燕老板是心动就行动的人,想到这里立即就小声征求媳妇的意见。
现在大家都看着他的,虽然是小声,可都听到了,不过这次大家到时没再起哄——电脑现在可不便宜,随便买一台就得好几千,配置好点的就得上万块钱。
在这个平均工资几百块,大部分地方人均年收入都不过万的年代,绝对是属于奢侈品。
徐小燕也有点心动,不过一想到那价格就心疼——科技市场就离学校不远,她天天步行回家就从市场边上过,就算是再不关注,也知道这东西不便宜。
看到姑娘这个表现,燕飞瞬间就做出了决定:“那明天看完赛道,咱们就回来买电脑。”
说完之后笑着冲大家道:“我们还都不会,谁会的多来给我们俩当老师,管饭!顿顿都有咱们现在吃的这牛肉。”
“耶!”几个女生都欢呼起来。“燕老板就是气派,说买电脑就买电脑,我们都支持你!”
等起哄完了,陈赫才笑着道:“电脑我倒是也懂点,谈不上精通,不过基本操作还是没问题。正好这几天没事,明天下午我过去行吗?”
“欢迎欢迎,陈老师好!”燕飞笑着开起了玩笑。“那就定好了,明天上午我们去看完赛道就回来买电脑,下午咱们集体请陈老师辅导啊!”
这顿饭吃的可真值。
买电脑自己和媳妇能用能玩是一方面,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那就是燕飞自己心里的小算盘。
看这群女生都对电脑感兴趣,这样自己买来电脑之后,只要连上那个什么网,想必以后这些女生们就更愿意跟着徐小燕去家里玩了。
就一两万块的东西,还能换来几个女生陪自己媳妇玩,多划算的事儿——而且肯定不止她们对电脑感兴趣,说不定有了电脑,自己媳妇还能多几个其他人来陪着玩。
至于说去了吃喝之类的问题,那都是小问题。
只要能让媳妇开心有人陪着玩,钱什么的都不是问题。
第五百零四章
物超所值的电脑
科技市场兴建没几年的时候,要说外行人对它的第一印象,说起来绝对好笑的很。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在市场的周围,都会有一幕幕让‘内行人’笑而不语,‘外行人’一头雾水的情景出现:一个鬼鬼祟祟地小伙子,神神秘秘拉住一个路过的年轻人,小声问道:“兄弟,要光碟吗?什么样的都有?”
说出什么样都有的时候,这鬼鬼祟祟地家伙必然露出‘你知我知’的那种微笑。
而这时若是被拉住的年轻人也是‘内行’,就会心知肚明地提出自己的要求:“那啥,有那样的吧?”
“有,什么样的都有。”鬼鬼祟祟的那位立刻就来了精神,拉开衣襟,露出里边的几样东西。“岛国的还是西方的,你自己选?”
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也不乏那种坑蒙拐骗的。
某些厚着脸皮自以为熟门熟路地,去买回那种名字为‘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的盗版光盘,回家一看却发现竟然是知名动画片葫芦娃,这样的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没错,就是卖盗版光盘的。
无论是香江湾湾新出的影视,还是歌手的专辑,包括西方的大制作影片,只要你想,那就应有尽有。
仅仅是几块钱,就能欣赏到你想要的节目,包括十八禁的那种。
如果说认为这样完全是不好的,那也不对。实际上这时候,就因为了这些盗版光盘,才让广大的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们,接触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的东西。
比如说不少窝在小乡镇小山村,可能连县城都没去过几趟的人,忽然就知道了一个叫肖申克的人,在被冤枉进入监狱之后,居然神奇地利用自己专业的经济知识,成为了监狱里的红人。而后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用一把和指头大小鹤嘴锄,硬生生地挖出了一条逃生的地道,从此呼吸上了自由的空气。
还知道了一个里昂的杀手,带着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亡命天涯,陪伴他们的是那盆一直被小姑娘抱在怀里的盆栽。
还认识了一个善于奔跑,极其励志的名叫阿甘的外国人……
从此人们知道不少欧美人的名字,比如迈克尔杰克逊,史泰龙,赫本……
不少年轻人天天把第一滴血挂在嘴上,讨论起了回到未来,时空穿越,铁血战士,异形等等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的词汇,动不动还来一个滑稽可笑的太空舞步,偏偏还得意之极……
有些事情的真的不能单纯的说是好还是坏,在咨询不够发达的阶段,这些无所不能无孔不入的盗版光盘小贩们,实实在在地是在无意当中,充当了文明交流的传播者。
就比如说三岔河镇,大家看电视靠的就是在院子里的那根‘室外天线’。就是一根竹竿,顶着一个各种各样形状的铝合金制造的‘天线’。
而且这个‘天线’还是活动的,必须随时转动天线调整位置才能看到电视节目。如果遇到大风天气刮歪了天线,那就什么台都看不到。
能看到的电视节目也少得很,一个节目看到中途一阵风吹过,就得有人火急火燎地跑出去,再转动一下天线调整位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要说这也有个好处,到谁家大门口一看,就知道这家有没有电视了——那个‘室外天线’据说是越高越好,有的人家还特意买一根碗口粗的大竹子,把天线竖得老高。即使不单独买竹子,也会把天线尽可能地放在最高处。
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如果谁家是二层楼,为了把天线放置的足够高,就会把天线安装在二楼上。而电视机一般都是在一楼客厅的,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调整天线,那就会出现极其‘好玩’的情况。
二楼站一个人,不停地小心翼翼地转动天线,还要不停地问:“好了没有,好了没有?”
一楼的客厅门口站一个人,一直盯着电视,不时地喊一声:“好了,过了?转回来一点,再过一点,唉,又过了……”
如果是一个人想看电视的话,那就得把电视声音调到足够大,跑楼上转一下天线,听着声音转着。一旦声音清晰就立刻跑下来——很惨的是这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情况,明明声音很清晰,可电视屏幕上却是一片雪花。所以有时候就不得不转一下天线,跑楼下看一眼屏幕……
总之,说起来都是泪啊!
这时候大家看电影,看的最多的就是中心台六套的电影频道。但是很多时候,这个台不是你想收看就能看到的,得看运气。
像三岔河这种地方,能靠着一根立在院子里的天线,收到中心台六套节目的就不多。
而比较好的看国外大片电影的机会,就是每周日的下午,中心台正大综艺之后的正大剧场——看过的都知道,这绝对是个大悲剧。因为上学的话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周日晚上都有晚自习。
你能体会得到,等了一个星期,才看到一部终于让你想看的电影。然后只能看到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在即将最后大结局最高潮的时候,必须去学校上晚自习的那种心情吗?
直到出现了影碟机,才能让人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在房间里看电影。不用担心节目随时会中断,不用担心下一秒电视屏幕就会出现一片雪花,不用担心正看到关键时刻,声音变成刺啦声,把人烦得要死。更不用看到一半,你必须去上学……
但是影碟机已经算得上奢侈品,一般发展的不怎么样的小镇上,谁家有一台就和神器似的。事实上有人就买个影碟机,直接开录像厅了。
这种情况下谈正版光盘,一盘光盘十几块几十块钱的,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这年头盗版真的是流行,不光是电影电视,还有其他的外来节目,很多人都是通过这些盗版光盘,才了解到的——比如一些外国人讲座,访谈之类的,这些光盘也不是没有。
当然,坏的肯定有。不少卖盗版光盘的靠的是就是那些见不得光的碟片。大多是那些‘岛国的’和‘西方的’禁止传播的影片,造成的影响也确实挺坏。
就比如说某人在一日忽然看到了一部岛国的正规电影,忽然听诧异地来了一句:“啊……原来岛国的影片,也有演员穿着衣服演的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确是盗版光盘最流行的时候。
燕飞和徐小燕上午说的去看跑道,只不过比赛还没开始,那路还封着,干脆就直接到了科技市场。
还没进入到科技市场的时候,就碰到了最少三个来找他们问要不要光盘的人。当然因为有女生在,所以人家介绍的都是时下流行的正经影片,那些不正经的,都是对那些目光闪烁若有期待,一看就是有所企图的人问的……
谢绝了这些热心介绍影片的小老板,两个人终于进入到了科技市场里面。
说是科技市场,一般第一次进入的人,多半都会有些失望。和想象中的高科技市场完全不同,这里没有富丽堂皇,没有那些让人一看就觉得目眩神迷的科幻场景。
更像是一个菜市场。
随便找了一个配置电脑的柜台一问,老板立刻熟练地介绍了起来:“你看这配置怎么样?AT电源,华硕的主板,支持因特尔和AMD的CPU,看着插槽,除了支持现在常用的EDO内存,还支持现在最先进的SDR内存。你看,这就是,能插两个8M的内存条,保证你用的时候那速度溜溜的……”
“经常看电影吗?这个能给你配置4兆的独立显卡。光驱软驱都有,2.4G的硬盘……”
“你可以随便问,我这里绝对是全市场最便宜的,配下来不到一万块钱……”
实际上这年头的东西放到几年后再看,真的是寒碜的可以。在这些老板口中,八兆的内存条就是神器,四兆的显卡就牛上了天,2.4G的硬盘就值得津津乐道——实际上更好的东西还有,不过都是刚出来的新产品,那就算最顶尖的高科技了。价格太贵,一般人也没必要介绍。
谁不会想到,再过三十年,8G的内存条都烂大街了,至于说在以前被奉为神器的8M的内存条,那是个什么玩意?整整差了二千零四十八倍啊!
这还是台式机,要是笔记本,那就更没法说了。这年年初的时候,电脑报上一台Pentium133MHz/1.35GB硬盘的NEC笔记本,报价是四万六千块钱!
最终燕飞和徐小燕足足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一直到那些店主老板们都开始吃午饭,他们两个才决定下来了在哪里买电脑。
十五英寸的显示器,十六兆的内存条插了俩——燕老板不懂没关系,学的快。问了一大圈,那些老板讲解的东西他自己一综合,就知道现在什么东西好了。
其实科技市场的东西真的瞒不住人,这里的一切都是开放的。只要有心,在这里转两天,比在大学里计算机专业学半年了解的知识都多。
没等两年大学开始扩招,各大学校开始一窝蜂的上计算机专业。好多学校专业上了,可是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毕业出了门,本科毕业的学生论专业技术还不如个小网吧的网管。更有甚至,竟然连硬盘和光驱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这种情况是真有,不稀奇。
这时候就是靠着科技市场的学生们最有优势了,没事多来学习,能联系实际结合学校里的理论,学成之后肯定比书呆子强得多。
本来燕飞想自己一手抱显示器一手抱主机的,可徐小燕不让。那显示器都不知道多少斤了,燕飞倒是无所谓,可姑娘担心他弄坏了。
于是就变成了燕老板抱着显示器走在前,徐小燕跟后边抱着机箱小心翼翼地——由不得不小心,因为燕老板的大手笔,这电脑足足花了一万五千块钱。
一万五千块钱啊!
燕飞的老爸老妈两个人双职工,一年的工资不吃不喝加起来,还不够买这么台电脑的。
两个人抱着东西出门,一路上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在这里闲逛的人的目光,都是各种羡慕妒忌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4/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