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1029

这家伙居然还会说香江这边的本地话了,真是个人才。
但是什么才遇到燕飞都没用,他直接就是一巴掌拍过去:“好好说话,找死是不?我抢劫你,你怎么喊非礼呢?还跑到香江来?你以为你头发梳掉了那些面粉,我就认不出来你了是吧?说,你们家人都躲在哪儿了?”
李小刚是以前一个挺古老的武侠电视剧主角的名字,燕飞记性好,现在还记得那个电视剧里面,主角到最后练个什么功夫,就是一直原地打转,最后神功大成一摆个姿势就能瞬移。
被他抓住的这个惊慌失措的家伙,之所以被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厮还真和那主角有点像——说起来那电视剧也是好玩,男女主角的名字都起的超级接地气,特别容易让人记住。
不过名字虽然不太好听,但是电视剧上,主角都是光伟正的,做的都是行侠仗义的事儿。但是这位被燕飞抓住,和那主角有点像的冒牌李小刚,干的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燕飞说这人还帮过自己,就是因为去年的时候,他遇到了省城来的敲诈的那公子哥,把人抓到了派出所。当时他怕舅舅林保国难做,就出钱让林所长带人,到南广市,也就是五羊城去抓这位‘李小刚’。
可惜当时林所长鞋底子都磨破了好几双,也没找到这人的人影儿。
没错,这位就是三岔河乡,那位让大家存钱给高利息,最后捐款逃跑的面粉厂的老板——这就是燕飞说他头上没了面粉,自己也能认出来的原因。
这位李小刚大名李满仓,他也没亏了他的名字,后来开的面粉厂,可算得上真是家里谷满仓了。只是后来搞这个高利息,把自己也坑进去了。
也算这家伙倒霉,现在这家伙的形象,和当初在镇上的时候,整天围着围裙一身面粉的形象,绝对是大变样。可没想到就遇到了眼神好使,记性更是和照相机似的,看了都不会往的燕飞燕老板,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
说起来如果不是燕飞要拍照的话,也不会注意他。毕竟市场上摊位这么多,燕飞平时逛街注意力都在照顾媳妇身上,就算看热闹也不会特意盯着谁看。
可偏偏他的照相技术也不咋样,拿着相机对着哪儿都得调整一番焦距。这调来调去的,李满仓同志就被这么被他给‘调’出来了!
此刻听到李满仓的大嚷,很快周围的人都被吸引了过来,瞬间就把周围围了个水泄不通。连想挤过来问怎么回事的徐小燕和郭静娅几个都进不来了。
徐小燕不认识李满仓也正常,她在镇上的时候就是上学,后来出去上学时候更在镇上待的时间少了。不像燕飞这家伙,庞发在街东头开榨油铺子的时候,他经常溜达过去玩,正好就从李满仓的面粉厂门口过。
李满仓见到周围来了这么多人,反手抓住燕飞的手,顿时更起劲了:“大家快点帮忙抓住他,他刚才拿东西不给钱,还想打人……”
这厮倒是挺机警,还知道喊什么最能引起周围这些小贩们的同仇敌忾。就是他遇到了燕飞,只能算是倒霉。
听到这厮居然还敢反诬自己,燕飞另一只手直接揪住了他的脖子,把人都提了起来,让他连话都说不出来,接着噼里啪啦地几个巴掌上去:“还敢污蔑我是吧?等回去再收拾你!”
说完一扭头,冲正要围过来帮忙的几个小贩吼了起来:“都滚远点,你们弄明白没有就上来?找死是吧?有事要报警知道不知道?自己冲上来死了都白死!”
李满仓以前也是整天干活的人,也算是个壮汉。不过落燕飞手里,壮‘龙’都不行,别说壮汉了。
周围那些想要过来帮忙的小贩刚才不过是仗着人多,想要过来帮一下同是摆摊的同行。现在看燕飞说话凶狠,动手也不含糊,目光一扫更是让人直起鸡皮疙瘩,顿时也不围过来了。倒是还有不少热心人,拿出来电话开始报警。
燕飞看他们都不围过来,这才放缓了语气:“这个人是我们那里的逃犯,别听他说你们当地话,就不是你们这里的人,也不知道你们跟着瞎掺乎什么。有人报警了吧?一会儿警察来了就知道了。”
周围的人原本看他凶神恶煞的,还以为他真是坏人。现在听到他说要等警察,倒是都淡定起来了。
就是那个李满仓慌了神,使劲挣啊挣的,可惜没用。
燕飞一只手提着人,另一只手还有功夫掏出手机,就那么拨起了号码,然后就突然由凶神恶煞变成了嬉皮笑脸:“保国舅,咱们所里是不是还有个悬赏的逃犯啊?五百块钱的那个?”
林保国正吃早饭呢,接到这电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什么五百块钱?”
燕飞记性好,提醒他:“你忘了,去年十一跑的那个,搞非法集资坑咱们镇上不少钱的那个面粉厂老板?”
林保国一听顿时想起来当初带着几个人,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找人的经历。一群泥腿子初到这大城市,又舍不得花钱,那个惨就别提了。
现在提起来还是牙都痒痒的,恨不得抓到这逃犯咬上两口解恨:“是啊!这人太可恨了,要不是所里没钱,我真想多悬赏点。镇上好几户人家都因为他那一跑,辛辛苦苦多少年,一朝回到了解放前。怎么了,你有线索了?”
“你可真会给所里增光,那五百块钱还不是我给的。”燕飞对他这所里悬赏的说法不屑的很。“再说了,我燕飞做事,能是有个线索就浪费电话费的人吗?你猜我现在手上抓的这位是谁?”
林保国几个人南广市找人找了好几天,节省的很,除了车票钱基本都没花什么钱。后来还要给燕飞剩下的钱,燕飞都拿出来的钱怎么还会要?于是林保国就又拿出来了五百块钱当悬赏。
燕飞刚说完话,电话那头砰地一声响后,又霹雳啪啦地响了几声。
“哎,老林你怎么了……”
“看这孩子,天塌下来了还是怎么的,一个电话让你把碗都扔了。有事也得慢慢来,快把电话捡起来,有事也得慢慢说……”
燕飞听得差点没笑出声,他猜都能猜的出来电话那头的慌乱。
三岔乡不少人吃饭都有这习惯,一只手三个指头端着碗,后面两指头里还能夹个馒头。遇到事儿了就把另一只手里的筷子,也放端碗的这手里夹着——镇上的人一般都围着桌子吃饭,这样端着碗吃饭的还少点,农村里端着碗串门的,都是这副模样。
不过燕飞知道林保国,他有这习惯。肯定就是这样空出来一只手接电话的,结果听到这消息一慌碗没段好,又一慌去抢要落地的碗把电话也给扔了……
“真的,你可别骗我……对了,你这次就是去的南广市是吧?正好让你碰到了人是不是?你可别放跑了他,这人抓回来,非得让他把那些黑心钱吐出来不行……”慌乱过后,林保国的声音那真不是一般的激动。
三岔河乡这几年治安一直不错的很,就算有案子也是没几天就能破的,在汤河县那都是年年受表彰的。偏偏就是去年出了这个李满仓的案子,影响大不说,还一直抓不到人,让林保国这个所长也是郁闷的很。
现在听说燕飞抓住了人,他不激动才怪?
等人抓回来,至少镇上那几家被李满仓坑的人,估计能开心到过年。他这个所长也了解了一桩悬案,报到县里这功劳也是没跑的,真是一举好几得。
燕飞呵呵一笑:“这家伙没在南广市那边,在香江这里。你说巧不巧,我本来就准备回去的,临走来逛街,就让我碰他了。哈哈,你等着,回头估计把人带回去还得手续,你赶紧回所里等我电话,这里警察来了,我先挂了啊!”
电话那头的林保国激动的很:“好好好,我这就去所里!”
真是好消息!
香江的警察来的快得很,不过燕飞是有理走遍天下。
而且这事比燕飞想的还简单,李满仓见到事已至此,也没怎么抵赖,老老实实就把事情交代了。
其实这家伙根本就没香江的护照——他们一家都是在深市关外住的村子租住的,偷偷溜过来做生意的。
说起来这一家子也是奇葩,本来坑了别人那么多钱,一家人最先是商量说先找个偏僻山沟躲几年再说。只不过还没找到合适的山沟,出了三岔河这小水塘,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这一家人的想法就改变了。
看外边的人这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咱们现在也是有钱人了,不拿着钱过这种好日子,还躲山沟里那不是找罪受吗?要是这样还不如不跑呢!
于是这一家人就溜到了南方来,进深市来来回回都得要护照,他们也没有,就干脆在深市关外的地方,找了个地方住着。
这些地方倒是也适合他们住,一来就在繁华大都市旁边,消费水平还相对低廉;二来这种地方外来人口多,鱼龙混杂的,他们一家子住这里也不起眼。
但是住这里坐吃山空,那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在三岔河乡他们觉得自己带了挺多钱出来,但是到了这种大都市……旁边,那点钱究竟算不算多,路边随便拉个乞丐都能告诉他们答案。
于是这一家子就开始想办法做点小生意,开始是溜到深市街头摆地摊。不过那里容易碰到老乡,李满仓后来就跟着别人,偷偷溜到香江这边来做生意。
但是千算万算,没算到三岔河乡的燕老板,如今来香江也是说来就来,两人还刚巧碰到了一起。
燕飞还以为今天恐怕都不能回去了,因为把人带回去的手续肯定很复杂,毕竟自己还不是正式民警,也什么手续都没有。
没想到李满仓这家伙干脆就是外来黑户,于是事情就简单了。
燕飞干脆连等都不等了,直接和媳妇坐飞机走人。
至于李满仓就算了,燕飞把他留在深市这里让人看着,给林保国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带人回去——说起来这李满仓的家人都算是同谋,称不上同伙最低也是个知情不报,都得带回去。
说起来这一家现在是后悔都来不及,他们若是没出逃之前,先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么想必他们就会早一点知道,这世界变化有多大,真的是日新月异都不足以形容。
而他们一家为了那么点钱,把一家子都搭进去,这是件多么‘亏本’的事儿——实际上才过了这半年多,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坑了镇上那么多人家的钱,原来到了外面,真不算什么。
可惜这世上不是什么事情,都是靠着后悔就能挽回的。
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审大会
请客
“走啊走啊!公审了,李小刚被抓回来了!”三岔河街头,人群都朝着老牛市的那地方赶去,一边走着还一边呼朋引伴的,热闹的和过大年似的。
李满仓被抓,连县里都是重视的很,这不人刚一到,三岔河乡街头的大喇叭上已经通知了好几遍,要在今天进行公审大会。
说起来这两年公审大会都已经少了,前几年不但公审,还枪毙过几个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当时不少人连枪毙人的时候都跟着去看,真是大快人心的很。
李满仓倒是享受了这样的待遇,县局的车去把他们连夜带回来,人还没到,县里就迅速做出了要公审的决定。
现在人们的生活刚好一点,非法集资这种事就露出了苗头。不少人都是没有什么警惕心,觉得反正都是熟人,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把钱放别人那里还能拿高利息,多好的事儿啊!
殊不知现在就有了个‘和尚’跑光留下一间破庙的,一下子就坑了不少人,相当有典型的教育意义。
在打工潮还没开始,种地没补贴还要交公粮的时期,这时候人们有点存款,真不容易。这点从三岔河乡迄今为止,就只有一个农村信用社就能看出来。真是都有钱存了,别的银行能不来吗?
就是农村信用社的那些员工,天天也是闲的很。过年的时候养牛场收养殖户的牛比较多,信用社姚主任就亲自带了两个员工过来,劝说那些拿到钱的人把钱存到他那里去——这服务态度再过几年,想再见到就有点难了。
现在能有点存款的,基本上都是会倒腾点小生意的,那些钱也都是一分一毛的抠出来的。结果为了贪图点利息,差一点就血本无归了。
所以这些人一听到李满仓被抓,人还没到,他们就呼朋唤友的蹲守在了派出所门口。靠着镇东边的那个村子,算是李满仓的老家的,大半个村子都来了——他就是专坑熟人,你说他可恨不可恨!
好在从出去带人回来的民警那里,及时传来了好消息:大家的那些钱,还是可以追回来的。当然李满仓最初承诺的高利息,你们就别想了,这本身就不合法的。
于是这些人顿时喜上眉梢,能把本钱要回来,已经是祖宗保佑了,谁还敢想利息啊?
说起来这个,不得不提一下,李满仓这人还是相当有经济头脑的。他带着一家人出逃这大半年,当初卷走的钱不但没少,居然还多了不少,都快翻了个倍——都是他带着家人偷偷溜到深市和香江摆地摊挣的,这人有脑子又有做生意的经验,到了遍地是黄金的大都市,还真是如鱼得水了。
这厮在车上就自己说了:“我要是早知道外边挣钱这么容易,我还贪那些泥腿子们的那点钱干嘛啊?早点关了那面粉厂,现在我就算不能在这大城市里混成个大老板,至少也能在这里把家业都置办起来了。”
用三岔河乡的人的话来说就是,他倒是‘光棍’的很,自己把罪全扛,拿人家的钱全部还上。争取弄个宽大处理,少坐几年出去,还是一条好汉——这厮自觉已经找到了挣钱的门路,就算监狱里蹲几年,出去之后继续去做他的小生意,自信挣钱是真不用愁的。
至于说公审啥的,他也不怎么在乎了。事情自己都干出来了,就算不公审,三岔河乡以后也没了他的立足之地,无非是公审时候多被骂一阵儿。
可惜他想的是好,但是他们家里人最低也算是个从犯,谁都跑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