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1029

这时候出去打工的,都是一个地方的人聚在一起,不知道哪个嘴快的把他‘杀过人’这事说出去了。人家老板也是怕麻烦,就给他提前结了工资,让他走人。
被这一打击,等老高找到他的时候,他都在家闲了大半年。甚至连老高说让他来干活他都不来,说自己是杀人犯。老高就哈哈笑,你在老子面前说自己杀人犯,丢不丢人?老子亲手宰过俩都不说什么,你就是顶个罪还牛起来了,杀人犯是你这种人能当得了的吗?
实际上老高之所以费劲儿找他,还是因为马超那句话,就是要个有点恶名的——将来这保安队要是有三个劳改犯,其中两个还都是杀人犯出身,以后晚上巡逻的次数估计都能省几趟。
当然保安队两三个人肯定不行,不过燕飞可不打算专门组织个劳改犯保安队,剩下的人就准备要退伍的人员,毕竟受过训练的,更专业。
只不过现在还不到退伍兵回家的年龄,以前的退伍兵大部分现在都有了安置。反正马上新一批的退伍人员就要回来了,燕飞这里又不太着急,所以老潘还没给他推荐人过来。
至于干活的人,那根本不用找。现在小黑和张大娃已经到了,多两个人,大家当时就感觉不一样了。特别是黑子他哥小黑,原本对场里的情况就熟悉的很,在乡里人面也广,进来就能帮上大忙。
上电视新闻这事儿影响还是挺大的,何况这次可是抱着一个二百万的大牌子上去的,第二天一大早,燕老板带着小宋,在场门口等着迎接几个客人的时候,来往的人离老远就喊了起来:“燕老板早啊,恭喜恭喜,上电视了啊!”
那喊的声音回音都出来了!
燕飞则是笑呵呵地:“同喜同喜,等下次有事儿咱一起上去!”
他说的乐呵,听的人更乐呵:“那就不用了,过几天我自己也去上个去,市里上不了,咱还上不了县里的……”
不知道的肯定当这话是吹牛的,不过燕飞和小宋肯定是知情的,听到这话顿时就更乐了。
这是说的县里的电视台上,现在流行的广告:就是那种让人站农田里,吹嘘农药或者花费见效快效果好的那种。
除了农药化肥,剩下的就是卖人吃的药或者保健品,让人吹嘘自己以前什么偏瘫老寒腿什么的,现在吃了那神药立刻就能下地干活了。
这些广告都流行不是一两天了,县里电视台没那么多东西可以播出,这样的广告一次能播半个小时,选的那些农民也都是当地的,有的还有人能认出来是哪个村的某某某。
上去拍广告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一口特别地道的乡音,听起来淳朴的很,只有极个别的,用的是三岔河乡式的普通话,听起来格外的带着喜感——拍一次能给几十块钱的,就是背诵或者朗读一段话,大家还是挺乐意的。反正广告的那东西,除非白送,否则花自己的钱是没人去买的。
这个说上电视的,说的就是拍这样的广告。
燕飞和小宋站在这里,凡是路过的,基本都得来一句上电视,还有恭喜发财的,看来这新闻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当然,这也和电视能收到的台很有限有关,有些自制的电视天线,就是穿一串易拉罐顶上去,能收到地方台就不错了。
等了没一会儿,一辆小客车开过来,两人要迎接的人就到来了。这次来的,可是几个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客人。
来的是市里的一家机械厂的技术员,目的是来商量一下做一套自动上料机的事儿。
人不够,机械凑,这个谁都懂。有一套好用的机械设备,能省的人力就多了。别的地方燕飞可以多招人,但是喂牛上的事儿,燕飞觉得就没必要,不然人多嘴杂也不好。
这个机械厂生产的设备和喂牛根本就不搭边,人家是生产工业机械的。
为什么这些人会来这里,说起来也是好玩。燕飞这养牛场里的人说起来现在最高学历是刘进学,那是正儿八经的老牌大学生,但是他也不喂牛。剩下的学历高的,那就得说向蕊了,好歹是个中专生。
至于其他人就不说了,黑子他们一帮人的初中毕业证都是有水分的。但是学历不代表想象力,一帮子年轻人天天和牛打交道,也并不能限制他们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当初河心岛开建的时候,不是采购了一批电线杆吗?当时负责的人是小宋,这家伙还特意去几个电线杆厂‘考察’了一下。
最初他是好奇,这电线杆这么长一根空心的混凝土管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所以他去电线杆厂的时候,就去人家的生产车间观摩了一下。
这一看,他就发现了一个事儿。
电线杆厂的机械设备还挺先进的,有个什么上料机,能自动上料。就是混凝土搅拌后之后,用个铁皮斗子把混凝土装起来,用电带动着,从一头走到另一头,一边走下面的震动器不停震动着,然后那些混凝土就自动流到了模具里,省事的很,一个人就能操作。
小宋他们一开始进场,那可都是从喂牛开始的,一看到这个就动了脑子,这个玩意儿要是装到养牛场里,把饲料放进去,然后这么走一趟,那不是一个人就把牛喂了吗?
当然现在场里还不行,这里还用的老式的食槽,高度上有点高,人家电线杆厂的那上料可不用这么高。但是现在新的养牛场就可以了,因为当初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在新养牛场建设的时候,食槽就没那么高了。
这么一来,如果这个自动上料机可以改进一下,就成了机械化喂牛的设备。
创业早有好处,是你比别人先行一步,机遇更多市场更广。但是也有坏处,很多东西没现成的,得你自己想办法。
和机械厂这边是早联系好的,原本人家不乐意干,因为这个用途太窄。
养牛场虽然不少,但是规模大的不多,而且现在一般的养牛场都用人力,一是现在人工便宜得很,几百块钱工资,有的是人愿意来干。
二是还有些人觉得,机器终究是机器,没人喂的用心喂的好。而且机器容易出故障,三天两头的维修,有时候还会耽误事儿。
也许有养牛的考虑过机械化这个事儿,但是估计也就是考虑,还没付诸于行动。也就燕老板不但眼光比较长远,而且该出手时就出手——反正迟早大家都要走上机械化的道路,反正那机器做出来也要不了多少钱。
这个机械厂原本不愿意,但是耐不住小宋这人比较耐心,隔三差五地打电话联系。再就是现在场里名气大了起来,特别是最近的黄牛相关的新闻一个接一个的播出,那个机械厂自然就动心了——有个大养牛场能上一套设备的话,再往其他地方推广,有了样板也好说话。
燕飞只是出面接待了一下,到现场看的时候就撒手不管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有小宋做个接待人就行,自己还得去上学呢!
带上两包充当贿赂的牛肉干就去上学去了。
第六百二十二章
考试
筹办黄牛节
“燕老板,来考试了!”
“嗯嗯,是啊!”
“燕老板,又考试了,准备的怎么样啊?”
“还不知道,试试,试试!”
“燕老板,有空来考试了啊?”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吃肉要变瘦,只学习不考试,肯定会落后。咱也体验一下考试气氛……”
“……”
二高中校园内,一群群的学生们带着硬书夹子,提着凳子出来考试。夹杂在同学们中间的燕飞就格外受瞩目,基本上路过的每一个老师,都会很客气地给他打个招呼。
别的学生不管学习好坏,考试都是紧张的。毕竟这可不是高一高二的那种期中期末考试,进入高三,考的可都算是模拟高考的模拟考了。
只有燕老板一身轻松,还有心情说俏皮话,不说别的学生看着他的悠闲各种羡慕妒忌,让和他打招呼的老师都是有些哭笑不得。
老师们也是没办法,实在是……没遇到过这种学生啊!
你说要是某个学生家里面家长很牛,那老师们还能适应些,可这位学生本身自己就是大老板,他们不打招呼,说不过去啊!
要说是别的老板也行,可这个老板不一般,这位现在就是乡里的财神爷——这么说真的一点不过分,就说那个小关庄,当初种了几十亩苜蓿,现在每年农闲的时候把那些苜蓿拉过来,比什么养鸡下蛋来钱可快多了。
燕老板把事情委托给他们就不管了,现在小关庄的人都自觉的很,去年就留了不少种子,现在村子里里外外房前屋后,空闲的地方都不种别的,全部都给种上了苜蓿。农田地头路沟旁边,河坡上的荒地,原本长杂草的地方,能利用的全利用上了——这可都是钱,乡里人农闲时候伺候一下也不费事儿,谁不乐意啊!
还别说,这么一种起来,开始大家是为了钱,可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么干,整个村子里里外外,看着都格外好看,弄的和电视上那风景区似的。
能不好看吗?当初那些准备留种子的紫花苜蓿一开花,村里人可是都惊呆了,谁知道这种来喂牛的草,居然会开这么好看的花呀!
又好看又能挣钱,村里人现在看着那些苜蓿草,那都是打心眼里乐呵。
除此之外,原本在乡里,基本上村村都会有一些粪池子烂泥塘之类的地方,但是现在,那些地方不是不见,而是来了个大变模样——远本周边都是脏兮兮的地方,如今都被修整成了方方正正的小格子,里面的东西看似还是那么些,但是一挖开,就会发现这里面也有玄机。
翻滚蠕动的蚯蚓固然看着虽然让人恶心,可如果这些能换成花花绿绿的钞票,对于这些苦于挣钱无门,穷怕了的老百姓来说,谁还会恶心?
而且养蚯蚓后留下的蚯蚓粪和残渣,也不耽误用到农田里当底肥,等于间接又省了一笔臭肥钱。
还有些把家里空闲的房子改造一下,试着种双孢菇的。量虽然不大,但是种这东西一来可以错开农忙时间,二来用的原料和养蚯蚓一样,都是废物利用,愿意干的人多了去了。
以前农村里一到农闲的时候,乱七八糟的违反治安的事件就容易多,那是因为人都闲着,无事生非嘛。东家长西家短,汉子打婆娘的,反正都是事儿。实际上这不是人们愿意闲,而是因为大家找不到可以忙的事儿,找不到挣钱的门路。
现在有了门路,生活有了盼头,谁还愿意闲着——就算确实有些懒人家,那也是极个别,这种人就谁也没办法,只能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了。
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镇上都有人拿着双孢菇来卖——一些质量不太好,卖不上价的,就在镇子里自己消化,自家也学着做着吃,吃不完的拿出来卖。
更有机灵点的,还知道把这些算是次品的双孢菇,送到县城或者其他乡去,甚至跑到市里去卖,就冲双孢菇的噱头,卖不上肉价也能卖个鸡蛋价,想尝鲜的人总是有的。
更何况那些白生生圆滚滚的蘑菇,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特别是格外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对于这些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孩子们来说,吸引力真不是一般的大。小孩儿一闹着要吃,只要是家庭条件差不多的,也差不多都会买……
这一切,可都是财神爷燕老板带来的。
现在乡里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燕财神想让哪个村子有肉吃,那个村子就一定会有肉吃。
学校的老师们不少都是本乡本土的,见了燕老板谁不表示的亲热点,万一这位心情不爽,迁怒到自己老家的村子里,那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燕老板的脾气在外界的传闻里,好的固然是好上了天,那坏的可也是真吓人。
燕飞只是觉得自己这也学习了几天,应该上考场试一试了。可是老师们不这么认为,最初还有老师劝他说,别的学生都搬着凳子去考场,燕飞同学你在教室里坐着就行,反正考试嘛,全靠自觉。
等到燕飞坚持跟着大家一起的时候,那些监考老师们最初都是打定了主意,如果燕老板想在考场上‘参考’一下课本或者他们同学的答案什么的,大家一定都当没看见。
没想到几场考试下来,燕老板还真是和别的学生一样,认认真真的考试。确切的说是他比别的不少学生都自觉,别的学生还有带小抄的,燕老板可是真的考试。
这下子大家就有点意外。意外之余,窦副校长坐不住了,每考完一场考试,都去和主管这一科的老师交待:那谁谁谁,虽然燕老板规规矩矩考试,但是关键时刻,咱们当老师的也不能掉链子!
怎么个不掉链子法?窦校长的意思非常明确,阅卷的时候,针对个别特殊的学生,咱们可以特殊对待,适当放宽点尺度嘛!
实际上说白了就是,燕老板这么忙,上学的时间也不多,在阅卷的时候,你该给分的就给分,不该给的也给点,总之别让燕老板的分数太难看了。
二高这么多年来,可就出了这么一个不但自己是企业家,还能带着乡里致富,而且还时不时就给学校师生们送福利的学生,学校里要是不重视才怪!
这些事燕飞有的有所耳闻,有的也不知道,反正他就是认认真真的考试。再说了,不拿出来点本事,当年那三分的耻辱何以洗刷——虽然燕老板一向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可是偶尔想起来这件事,还是有点不爽呀!
正考试呢,新换的手机嗡嗡嗡地震动了。
燕老板站起来无奈地给老师打了个招呼,拿着手机就跑到了一旁——真是无奈,为了让场里人不继续鼓动自己找秘书,他的手机都换了个新的,原来的那手机可是没有震动的这个功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