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拉棺(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807

  在民间传说中,魔道祖师谢岚连天道都敢违逆,将来还要带着魔道弟子和老天爷作对。
  人的名,树的影。
  我以为我足够有名,甚至还是当今人族守护者谢韫的师父。但是,在我亮明身份之后,我没有从老者脸上看到半分神情波动。
  两位中年人虽然有些吃惊,却没有太多的变现。只有那位少女,目光灼灼的盯着我看,显得有些激动。
  “不知魔道祖师大驾光临苍梧村有何事?”老者问道。
  “这里是他的家乡,我来这里是为了拜访他的出生之地。”我说道。
  “不知道魔道祖师口中所说的他是谁?”老者的神情虽然看起来依然如故,语气却已经有了变化。
  “魔道开派祖师。”
  老者沉默,拄着拐杖的手臂开始轻轻颤抖。
  紧接着全身都开始颤抖。
  神情也变了,失去了所有的淡定。
  “爹,他说的是真的?”中年男人问道。
  “爷爷,你快说话啊,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啊?”少女兴奋的问道。
  老者却没有回答他们的话,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
  神情复杂的看了我一眼,说道:“我不知道祖上留下的传说到底是不是真的,但是苍梧村的祠堂中应该会有你们想知道的东西,跟我来吧。”
  苍梧村依山而建,房屋低矮多为木质。
  村里人口不多,只有百余户人家。此时正是黄昏饭点,透过柴门可以看到他们正在院子里用餐,一家数口围坐一团,其乐融融。
  如果抛却和魔道祖师有关的事情,这里和别的山村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格外守旧了一点,不喜欢和外人接触。
  祠堂在村子的最里头,依山而建,外面被密林遮蔽。
  这个村子的布局仿佛都是为了遮蔽祠堂的存在,如果不是老者引我们过来,我们也不会想到在这里还会有这样一座祠堂。
  祠堂的样式很古旧,由看不出材质的黑石建造,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黝黑的石头泛出了金属光泽。
  石门紧闭,门缝都被灰尘闭合,不知多少年没有推开过。
  说是祠堂,其实更像是一座院落,像是很多年前某个人的家。
  苍梧村最大的秘密就是这个祠堂,因为祖训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何人不可打开祠堂,所有谢家子孙都必须保证祠堂的安全,不能给任何外人接触到。
  否则所有苍梧村的人都会死,死后还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没有人知道祠堂中到底有什么,只有历任族长,才会知道一些普通村民不知道的和祠堂有关的传说。
  数不尽的千年之后,就连他们都怀疑传说的真实性。
  但是,祖训却依然被保留下来,演变成了一种传统。
  传统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当这个传统还被附加上严厉警告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神秘文化信仰。
  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文化信仰,在数不尽的千年中影响了苍梧村村民的为人处世原则,让他们安居一隅,轻易不和外人接触。
  虽然最近百年来,村子里也有不少人走出深山,在外面社会安家过上现代化生活,但是,却从未有人会回来破坏这种神秘信仰文化。
  相反,这些走出去的人都会格外推崇这种文化,他们对祠堂更加充满敬意。此心安处是吾乡,天下虽大,他们却只有在苍梧村才会获得上心灵上的平静。
  不为现在而忧虑,不因未来而惶恐。
  ……
  现在,我的人就站在祠堂的石门前面。
  在我身后是苍梧村的所有村民,女帝也和他们站在一起。
  我知道他们所有人都在盯着我,神情不一而足。
  有激动,有困惑,有隐忧,有期待,更多的却是不安。
  有时候神秘本身就值得尊敬,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揭秘。
  可是我既然来了,那么祠堂就必须打开。
  因为这里是魔道祖师的生命起源之地,祠堂无论存在多久,都是为了等待我的到来。
  只有在这里,我才会和魔道祖师的生命轨迹融合为一,掌握完整的命运之力,成为真正的命运之子。
  尘封的石门,伴随着吱呀一声被我推开,随之在我心头传出一声叹息。
  “鬼神冥冥,自思自量。”
第五百七十章
道祖其名
  迈入祠堂,犹如进入一座玄关。
  我转过头,看不到身后的石门,也看不到石门外的村民。
  看到这我便明白,祠堂并非只是一座祠堂那么简单,这里尘封着一段记忆。一段属于少年道祖的记忆,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道祖那时的生活场景。
  一棵刺槐遮住了大半个院子的天空,树下摆放着石锁,石制的兵器台。
  道祖少年习武,后来在人间游历的时候才开始学道。因为武道只能强身健体,混乱时代邪魔滋生、怪力乱神,唯有学道才能保家卫国。
  兵器台上摆着数把石剑,长短不等。最长的有四尺余,宽半尺,极为厚重,应该是双手重剑。短的长不盈尺,薄如蝉翼。
  每一柄石剑的手柄位置都磨损的很严重,足见道祖当你学剑的时候有多刻苦,只是不知道是谁教他的剑法,也许是来自家传。
  院子的另一面是座凉亭,周围载着梅兰竹菊。
  亭子的石壁上挂着一幅字,不知是不是出自少年道祖的手笔,因为笔法太老辣。写的是:磨剑莫磨锥,磨锥光阴催。
  这句诗的意思很好理解,劝诫人要心怀大志,不可为小事小利荒废光阴。
  满园风景,只见花开,不见落叶。
  这座祠堂留住了时光,只是没能留住当初住在这里的人。
  望着少年道祖留下的生活痕迹,我心中无限感慨。
  看遍院中风景,我走向正堂。
  推门而进,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神龛,神龛上面摆着的不是天地鬼神,而是两面灵牌。
  先考谢扶风之灵位,先妣王云翳之灵位。
  我知道这两面令牌定是道祖所立,整顿好衣冠,跪下来恭恭敬敬的行祭拜大礼。
  正堂中没有多余的摆设,石桌石椅都是家常所用。
  墙壁上挂着弓箭和刀剑,我摘下一柄剑,拔出剑鞘,数不尽的千年之后剑刃依然清寒照人。
  这些兵器并不是道祖所用,因为道祖当年在这里的时候年龄太小,应该是道祖的父亲谢秣陵的兵器,而道祖的武学也确实是来自家传。
  正堂左右各有一间石室,东边的是道祖双亲所居,我朝着门口拜了拜没有进去,转身走向西屋道祖的居室。
  刚推开门,我的心脏就连着跳动了好几下。
  因为我第一眼就在对面墙上看到了一幅字画,画中人正是少年道祖习剑的场景。
  年约六七岁的样子,眉清目秀,神情严峻。
  左手剑指,右手持剑,剑锋斜斜的掠过一棵碗口粗的翠竹。
  翠竹未倒,竹沥将流。
  魔道祖师的画像我见过很多次,不过所见的都是背影。
  这次是我第一次看清他的样貌,却是个六七岁的小孩子。
  真正令我激动不是见到了少年道祖的样子,而是这幅画上面有落款,写的是:有子初成,秣陵七岁斩竹。
  秣陵,谢秣陵。
  “原来你的名字叫做谢秣陵。”
  随着我一声轻语,把谢秣陵这三个名字宣之于口之后,识海中轰然一声剧震。
  继而无穷无尽的记忆片段翻涌而出,瞬间将我淹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