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拉棺(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807

  “老朽有眼不识上仙,言语唐突,还请上仙莫怪。”
  “我不会怪你,相反我还要谢谢你帮我做出选择,你的选择直接干系等到人族的生死存亡。”中年人说道。
  “咳咳,上仙此话何意?”
  “我有四枚钓龙丹,能钓四条真龙。黑龙主杀,绿龙主藏,红龙主生,蓝龙主死。你选的是红龙,可为人族在灭世浩劫到来之时多加一线生机。”
  语毕,中年人抬手一指,指中一条正在水底潜伏的锦鲤。
  下一刻那条锦鲤欢喜雀跃而出,跳出水面高达数丈,复又潜入水中一口吞掉了中年人挂在鱼钩上的那枚红色钓龙丹。
  吞丹入腹,锦鲤纷纷从它身边朝远处逃离。
  河水围绕着那条吞丹的锦鲤起伏不定,渐渐的形成了一个漩涡。
  漩涡越转越快,吸纳的河水也越来越多,随着漩涡的旋转,天象也生出了变化。
  风来雨来,电闪齐鸣,两岸游人各自仓皇逃离回家,几位钓叟则是全身颤抖的跪伏在中年人身侧,因为中年人方圆五丈之内一滴雨也未落。
  眼看着河水旋涡吞噬无尽,仿佛一口气要把整条秦淮河的水全部吸干,中年人微微皱眉,淡淡的说了两个字:“够了。”
  语毕,漩涡立刻骤停。
  紧接着,从河水旋涡深处传出一声洪亮的龙吟。
  下一刻,一条体长数十丈全身赤红如血的红色巨龙冲天飞起。
  红龙,血气充盈,生机勃勃,闪耀着强大的生命力。
  看到真龙出世,路上行人纷纷跪倒,不敢抬头。
  红龙在空中盘旋不定,中年人用手指朝西方一指,红龙立刻超西飞去,很快消失于云层之中。
  红龙遁去,天空瞬间恢复晴明。
  秦淮河水也恢复了平静,只是不知道河中那些通灵的锦鲤要为今天错失机缘伤心多久了。
  “上仙,它去了哪里?”钓叟回神之后问道。
  “骊山,秦皇陵。”
  钓叟还想多问些什么,可当他再抬头的时候,中年人已经原地消失不见……
  骊山,谢韫坐在山顶打坐。
  九黎幡已经被毁,现在能够感知人族气数变化的只有她体内的蚩尤血脉。
  她的血脉和人族气数可以在冥冥中产生某种微妙的联系,这种感觉只有在骊山最明显。
  人间危机笼罩,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在我返回归墟之后,便让谢韫回到骊山继续坐镇人间。
  忽然,谢韫睁开双眼,起身拔刀。
  谢韫的天地交征阴阳两断刀经被她修行到极致,最后一刀归元辟邪,可斩太古神魔。
  远方的动静越来越大,云层皆被染成血色。
  龙从云虎从风,谢韫察觉到真龙的气息,只是无法断定这条真龙从哪里来,又是为了什么而来。
  真龙归天庭管辖,难道是仙道来人?
  “何人擅闯骊山?”远远窥见一条红龙跃出云层,谢韫持刀一声暴喝。
  红龙化龙未久,口不能言,自然也无法回答她。
  张嘴朝谢韫吐出一物,是红龙的本命龙珠。
  祭出龙珠,又不带杀伐之气,谢韫放下心中的警戒,伸手接过。
  龙珠红色流光闪耀,血气浓烈,才一入手,谢韫就感知到了龙珠中蕴含的磅礴无尽的生命之力。
  就在她心中依旧茫然的时候,从龙珠内部传出的一道神念传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第六百一十八章
道德之殇
  离开金陵,中年人一路向西。
  他走的并不快,迈步的动作甚至比路上的行人还要慢上几下,但是,每一步迈出都仿佛带有撕裂空间之力,缩地成寸。
  闹市一步数丈远,野外一步数百丈千丈不止。
  不过,即使是在远离尘世的野外中年人也没有御空飞行。
  其实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见惯了高来高去的修行者,中年人之所以不御空飞行赶路,不是不愿而是不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中年人不能飞,是因为鲲一直没有找到化鹏的机缘。
  不论他有多大神通,只要没有化鹏的机缘,终生不可能御空飞行。
  这是他最大的缺陷,也是他最大的弱点。
  倘若鲲化成了鹏,天道法则又怎么可能困得住他,而他又怎么可能会一直隐藏在北冥海中度过无数个千年。
  鲲行走在人间,看尽人间烟火。
  没有留恋,没有感慨,所有生命的存在,兴盛和衰亡对他来说都是过眼云烟。
  数不尽的千年之中,他早已看尽了一起。
  相对于现在人间的繁华,他更愿意去怀念当初撞到不周山的那个叫做共工的男人。
  水族圣女柳烟石的那句,此情至诚,可裂金石,胜过人间千言万语。
  鲲一路向西,脚步不停。
  既然离开了北冥海,他必然要往高出去。
  昆仑是最高的山,他想去昆仑登顶,看一眼距离他最近的天空。
  ……
  现在的昆仑属于人道管辖,仙道失去了昆仑祖庭同时也失去了在人间的半壁江山,现在仙道的主力精锐全在天界。
  人道虽然占据了昆仑,但是由于昆仑是仙道固有的道场,虽然祖庭被灭,属于仙道的气息依然很浓郁,西王母掌控昆仑后并没有立刻为人道传道授业,广开门庭,而是选了在昆仑山深处选了处洞府清修。
  原来的仙道祖庭成了一片废墟,人道也没有立刻重建。
  天道挣脱了因果,灭世危机降临,所谓的道门争锋和封神之战已经被人仙两道不约而同的看淡了。过往的生死相争,今天看来不过是一场笑话。或者说,本来就是含泪演给天道看的一幕人间悲剧。
  不过,今天的昆仑来了很多人。
  谢流云,张道陵,东王公,西王母,五岳大帝,四大元帅,五方五老,五炁真君……人道所有排的上号的天尊神明济济在列。
  为首的是道德天尊麾下的两位仙童,一人牵牛,一人手持道德经。
  所有人,皆身穿白衣。
  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满座衣冠胜雪的悲凉。
  昆仑的雪曾经因为仙道弟子的悲壮而染红,如今又恢复了洁白。
  白雪,白衣,白日悲歌。
  数日前,道德天尊的寿元就到了尽头。
  昆仑是他的神念散尽,游历人间的最后一战。
  之所以来昆仑,是因为很久很久之前的一个雪夜,他,魔道祖师,玉皇大帝曾经在昆仑雪夜论道。
  他们讨论的内容现在已经无人知晓,道藏也没有提及过这次论道。
  青牛背上看似空无一人,但是要是仔细以神念洞察,还可以看到一个淡淡的仿佛随时会随时消散的人形虚影。
  这道虚影,就是道德天尊滞留在人间的最后一缕神念所化。
  魔道祖师三千年前便已经陨落,玉皇大帝在末法时代结束之初陨落,道门三道之中,只剩下道德天尊多活了这几十年。
  三道祖师中,道德天尊是最善于韬光养晦的那一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