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巫师(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94


第003章
火焰蟒蛇与英格兰长弓
  艳阳高照。
  六月里巨大的如火球般的太阳,好似发了疯,不要命的炙烤着世界,空气燥热无比,原野上的一条河流中的水像是要沸腾起来。
  在河流旁,是一座雄伟的城市——蓝狮城,作为蓝狮王国的首都气势恢宏,如同一只远古巨兽伏在大地上。城市内部,各种建筑错落有致,以中心王宫为圆点,成放射状分布着。
  突然,王宫的门打开,一队疾行的骑兵呼啸的冲向城外,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躲开。
  很快这队骑兵冲出了蓝狮城,踏上城外烟气升腾的土路,一瞬间黄尘四起。但这队骑兵不管不顾,保持阵形直冲远处而去。
  ……
  一个小时后。
  李察到达了城外十多里处,一个极其偏僻的山坡上,从马上跳下。身后的骑兵也纷纷下马,向着四周闪开,隐约护住李察和一个黑衣壮汉。
  黑衣壮汉手中提着一个箱子,正是‘克格勃’店铺的三号管事,当然他还有更隐秘的身份,比如……李察的培养的绝对心腹。
  实际上,“克格勃”以及其余几个店铺,都是李察或明或暗建立、控制的,他掌握着远比王子身份大很多的势力。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有着比普通王子高很多的、甚至超出这个时代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于王子的身份,他从来没有觉得多么珍贵,特别是在几年前发生一件事情后。
  在他看来,王子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种伪装以及……拖累。如果可以的话,他很想抛开这个身份,没有任何限制的做一些事情。比如研究这个世界,研究一直有传闻的……法术力量。
  想着这些,李察看向一边。
  在一边,地牢中的巫师因为被捆在马上,颠的脸色惨白,被地牢看守队长解开绳子、一把揪下马后,站都站不稳。
  守卫队长可不管这个,知道巫师是一个骗子后,畏惧已经全都消失了,只有怒气。连踢带踹的把巫师带过来,接着脸上堆笑的对李察道:“王子殿下,你看……”
  李察没有理睬看守队长,看向巫师,问出声:“你说的蟒蛇,当时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指给我看?”
  “在……”巫师抬头看向远处,仔细望了一会,最后伸手一指,“就在那棵树下,当初我正路过,蟒蛇突然出现,差点吓死我。不过还好,它好像对我不感兴趣,快速的走了,才让我捡回一条命,并捡到了它的蜕皮。”
  李察轻点了一下头,扭头看向看守队长。看守队长用力一挥手,一同跟来的十几名士兵纷纷拔出武器,快速的向着前方围过去。
  十米,二十米,三十米……
  巫师所指的地方很快到达,但不要说是一条大蟒蛇了,就是一只兔子都没有。
  看守队长的目光瞄向巫师,有些不善,巫师缩着脖子唯恐李察以为他在说谎,连忙解释:“王……王子殿下,可能是那条蟒蛇到了其余地方去了……”
  李察蹲下身,目光落在地面上。扒开幼嫩的杂草,露出下面一道像是火焰灼烧过的痕迹,看样子的确有一条游走的光焰蟒蛇从这里经过。
  用指甲取了少许土壤,李察放到鼻子前嗅了嗅,有类似大蒜的黄磷味道,其中还夹杂着硫磺的特殊臭味。
  李察站起身,扭头对看守队长命令出声:“向前搜索,注意脚下和树木。蛇是变温动物,厌冷喜热。如果魔化没有改变它的这种特性,那在这种天气中,很大可能躲在什么地方遮荫,留意。”
  “是。”看守队长用力一点头,二话不说,快速向着手下传达了李察的命令,让士兵分散着向前继续搜索。
  大约十几分钟后,消息传回,在前面二百多米的一处茂密的草丛中发现了蟒蛇的踪迹,但不确定是不是要找的那一条。
  李察没有犹豫,快速赶往,走到离着蟒蛇几十米远的地方被看守队长拦下了。
  “王子殿下,你要小心,蟒蛇很危险的。”守卫队长道,“要不我叫人去试探一下,看看是不是会全身着火?”
  李察摇摇头,面无表情的道:“不用了。”
  说话的同时,李察的目光已经落到了几十米外的那处草丛中,一条褐色的花斑蟒蛇正在里面伏着,眼睛闭合像是在小憩。光线照下,蟒蛇的周围的看上去有些扭曲。
  李察知道,那是光透过不同的介质时产生的光线折射。
  蟒蛇周围只有空气,之所以导致光线折射,那只有一个解释:周围的温度很高,要大大超过空气的平均温度。再考虑到周围的杂草没有烧焦的样子,那么不会超过200℃着火点,很大可能在几十摄氏度到一百几十摄氏度之间。
  一般的蟒蛇可不做到这一点,答案很明显了。
  李察出声对看守队长道:“叫你的人准备一下,不用试探了,直接着手抓捕。先用弓箭试试对方的防御,最好重伤后抓活的,不行的话……死的也可以。”
  “是。”看守队长点头,快速离开李察的身边,开始指挥起来,吆喝声响起,几名射术水平最高的士兵很快拿起弓箭。
  士兵们用的弓箭,在李察看来类似于中世纪的英格兰长弓。这种弓箭一般长达1.5米左右,个别的长达2米,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曲制成,木质是紫杉木,坚固而有弹性。弓弦则由羊肠或牛筋鞣制成。这种弓箭因为弓背的超长长度,赋予了箭矢巨大的威力和超远的射程,远远超过普通的现代弓箭,能把把箭矢射出350米开外。
  一般在200米到250米的距离上,可以穿透皮甲。200米内,可以穿透锁子甲。100米内,可以穿透板甲。50米内,除了盾牌和特制的盔甲外,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抵挡住它的射击,可以说无坚不摧。
  此时,士兵和蟒蛇的距离差不多就是50米左右。
  四名士兵都是老手,因为常年的射箭训练,形成极其明显的长短手——这是经验丰富的象征。此时拿起自己的弓箭,从背后的箭袋中取出捆成一捆的24支箭矢,解开后直接插在面前的地面上。每一根箭矢都有近一米的长度,插到地上不用弯腰就能抓到,从而轻松的连续射击。
  四名士兵准备完毕,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各自抓住一根箭矢搭在长弓上,开始瞄准。
  “咻咻咻咻”,连续四声,四根箭矢如流星般射出,射向蟒蛇所在的位置,但没有一根命中,最近的一根离着蟒蛇也有十多厘米的距离。毕竟士兵并不都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在战场上一般是靠密集的齐射来保证命中率的。
  对此李察也不生气,继续看着。
  失败一次的四名士兵很快又各自抓住眼前的一根箭射搭在长弓上,这一次瞄准的时间略长,接着又是“咻咻咻咻”四声。
  已经被惊扰的蟒蛇正要有所行动,四根箭矢落下,其中两根直接命中。一根射中尾巴,另一根直接洞穿身体,殷红的血液快速流出。
  “嘶嘶!”
  蟒蛇叫出声,好像发怒,猛地一扭动,“咔咔”两声把箭矢折断。张开嘴,蛇信吐出,喷射出大簇火星。游动着就向着众人冲来,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几名士兵下意识的就要后退。
  这时最激动的不是李察也不是守卫队长,而是巫师。
  巫师几乎跳起来,一把抓住看守队长,连声道:“你看到了吧,你看到了吧!我说的是真的,这里真的有会着火的蟒蛇,王子殿下答应过我的,所以不能杀我。”
  看守队长正紧张着呢,根本没有时间搭理,一挥手直接把巫师推倒在地,拔出随身的长剑,用气势镇住有些慌乱的士兵,大喊道:“怕什么!拿弓箭给我继续射,其余的人把网准备好,抓活的!”
  “是。”士兵们连忙应着,忙碌起来。
第004章
爆炸
  “咻咻咻咻……”
  箭矢不断的射向蟒蛇,离蟒蛇越近,精准度也就越高,很快蟒蛇的身上已经插满了箭矢,鲜血横流,看上去受伤颇重,游走的速度都缓慢下来。
  看守队长一看机不可失,一挥手指挥着其余几个士兵带着大网就扑了上去,对着蟒蛇猛地罩下。大网的网扣只有一个指甲大小,三米多长的蟒蛇根本钻不出来,在网里面一挣扎,倒是把自己给缠的死死的。
  看守队长嘴角一窍,正以为已经大功告成,却见围上去的把网罩下的士兵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快速的四散开来。
  这!
  看守队长定眼一眼,眼球差点掉下来。
  就看到半米多高的火焰,“噗”一下子从蟒蛇的身上升腾起来,颜色呈现橘黄色,直接把整个大网烧开,把插在他身上的箭矢也尽数烧断。
  下一刻,蟒蛇速度激增,猛地一窜,咬住跑得最慢的一个士兵。那名士兵发出惨叫,被蟒蛇用身体一缠绕,瞬间没有了声息。半晌,蟒蛇去追击其余士兵,在原地留下的是一具焦糊的尸体。
  该死!
  看守队长眼睛有些发红。
  李察看了,眼睛也是微微一闪。
  火焰的颜色和温度息息相关,抛去燃烧物的作用,一般来说,亮度越高温度就越高。比如最常见的“炉火纯青”,天蓝色(青色)火焰基本上可以达到2500℃。而红色的火焰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至于黑色的火焰,看着炫酷,但那是因为燃烧不完全有太多的烟气造成的,温度也就是300℃左右,都远远低于走炭火路(600℃左右)。
  而按照当前蟒蛇身上此时的橙黄色的火焰,应该在1500℃左右,虽然比不上“炉火纯青”的天蓝色火焰,但也不能小觑。毕竟铁的熔点也不过是1538℃,此时的火焰已经差不多可以融化钢铁了。
  “好像的确是魔法生物啊。”李察自言自语,“这次终于没有再失望,只是捕捉的话,却不怎么好处理……”
  “啊!”
  又是一声惨叫响起,全身燃烧火焰的蟒蛇再次缠住一名落后的士兵,夺走对方的生命。
  看守队长看的瞪目欲裂,骨子中隐藏的凶性发作。看着蟒蛇又去追逐第三名士兵正好背对着他,狠狠一咬牙,握紧手中的长剑就对着蟒蛇冲了上去。
  三十米,二十五米,二十米。
  滚滚热浪从远处的蟒蛇身体上传来,看守队长能感到裸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肤由有些刺痛,但全然不管,继续奔行接近。
  二十米,十五米,十米。
  看守队长能感到身上铁甲变得滚烫无比,像是烙铁般炙烤着皮肤,表情有些扭曲。但还是强忍着,高高举起长剑,瞄准蟒蛇的头颅,要冲上去砍下来。
  就这时,一道短箭从他身后射来,“咻”的一声擦着他的耳朵划过,在他脸上擦出一道血痕,火辣辣的疼。
  看守队长一愣,下意识的回头一看,就看到站在远处的李察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一只手拎着一把十字弩,另一只手做了个“回来”的动作。
  “不想死,就回来。”李察很直白的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