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巫师(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94


第1024章
提前成功与后续制造
  伊甸园,主实验室。
  李察走了进来,坐在环形实验桌前,瞥了一眼桌子上放着的一个简易日历表。
  所谓的简易日历表,就是一个卷轴,上面从上到下分成十二个大格,表示一年十二个月份。每个月份大格中又有差不多三十个小格,里面写着一二三四五等不同的数字,代表每个月份中具体的每一天。
  此时卷轴上超过一半的小格,都已经用鹅毛笔画上了圆圈,那代表日期已经过去。
  一般情况下,这都是他休息之余顺手画的,偶尔潘多拉也会兴致勃勃的画上几笔,巫妖老人尝过鲜,但画了一次后表示没意思就放弃了。
  卷轴上能明显的看到圆圈的区别来:大部分的圆圈很是标准——这是他画的;少数圆圈极其标准,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这是潘多拉画的,自从潘多拉深入学习数学后,对图像绘画就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手工做图几乎可以达到工具作图的精度。另外,还有一个孤零零的圆圈是扁平的——这是巫妖老人的手笔。
  此时,他看到最新的一个圆圈已经画到了第八个大格的最末尾。但那圆圈,和之前的所有圆圈都不同,甚至不能称作圆圈,因为是方的。
  方的?
  李察看了,忍不住的挑了一下眉毛,念头闪过:这个方形图案,绝对不是他画的,潘多拉也没有可能,因为弯弯扭扭一点都不标准。这样的话,只有巫妖老人阿福一个可能了,看来对方最近有点闲啊。
  有点闲。
  念头一闪而逝,李察确定是巫妖老人后没有多想,只是把日期记在心中。
  九月一号。
  “今天是九月一号,凉月的第一天,秋天的开始。”确定日期后,李察在心中默声道,有些感慨。
  没有记错的话,核武器研究、制造计划的开端,也是在秋天——去年的秋天。
  准确来说,是去年秋天的十月份——霜月。
  那时真理会德兰分部的约瑟夫和他见面,把真理会通讯用的水晶球交给他使用。就是在见面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对方身体上的侵蚀性能量,后来确准是核辐射残留,一步步的找到了核辐射的源头——位于香巴拉小镇外的铀矿。
  然后收购矿场、建造设备、大肆开采、精炼提纯,一步步的走到了现在。
  这一漫长的过程,足足耗费了差不多十一个月的时间,近乎一年。
  而这近乎一年的花费,就目前来看是完全值的,因为他得到了足够数量的武器级核原料——铀235,完成了核武器研究、制造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这没有夸张,原料的获得,在核武器制造中极其重要,也最为困难。只要完成了这一步,接下来的制造流程,就极其容易了。
  他的计划到现在为止,其实已经可以提前宣布成功了,因为在拥有足够核原料的前提下,把核原料都堆在一起,就可以产生核爆炸——这便是第一代核武器的原理。
  第一代核武器的原理,极其很简单,只需要弄清楚三个名词就行:持续核连锁反应、临界质量、质能方程。
  一般来说,在现实世界中,像是铀、钚等重元素,会因为放射性衰变而发生自发裂变,也会因为外来中子引发核反应,它们被称作“可裂变物质”。
  这些“可裂变物质”,会在自发裂变过程中,向外释放出自己结构的一部分——自由中子。自由中子的半衰期约15分钟,这意味着15分钟一过,它就会有半数衰变成质子及β粒子。
  不过一些特殊情况下,自由中子在半衰期到达之前,就能撞击到其他原子,引发其余原子的核裂变,进而释放出更多的自由中子。这些更多的自由中子如果能再次撞击到原子,会进一步产生核裂变。
  当在一狭窄空间中拥有足够多的核原料,一旦核裂变发生,就会不断的进行下去,形成持续核连锁反应。
  而能够维持持续核裂变的核原料数量,则被称作临界质量。
  临界质量至关重要,一旦让核原料达到临界质量,只要核原料中的有一个原子发生核裂变释放出中子,或者外界中子源给予一个中子,就能产生一场核爆炸。
  核爆炸中,大量的原子破裂,质量受损,受损的质量会转化成惊天能量释放出来。按照质能方程E=mc2,只是一千克物质的损失,就能释放出8,9875,5178,7368,1764(八亿亿以上)焦耳的能量,相当于两千万吨TNT炸药引爆。
  用一句话来讲,第一代核武器即原子弹的原理,就是让核原料达到临界状态,产生持续核连锁反应,基于质能方程,损失质量转化成出恐怖能量释放出来,产生毁灭性的效果。
  正因此,他才说核武器研究、制造计划,已经可以提前宣布成功了。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通过堆积核原料的方式,来制造核爆炸。
  不过,他并不愿意这么做。
  第一代核武器原理很简单,但是真正制作起来,还是略微有那么一点难度的。
  关键就在于,不能随随便便把核原料堆积起来引发核爆炸。因为这样对核原料的利用率极低,最终的结果,可能只有所有核原料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不到的原子成功发生裂变、释放出毁灭性能量,其余的核原料都会被炸飞,变成辐射尘埃飘散到空气中。
  简单来说,用最直接、粗暴的方式引发核爆炸,固然省事,但对核原料却是极大的浪费。
  浪费可耻,浪费让他心疼。
  他花费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才得到了足够数量的核原料,是想着物尽其用,努力压榨出这些核原料的所有价值,绝对不满足于仅仅听一声响就够了。
  所以,为了达到目的,他接下来还得要做些事情。具体讲的话,就是让手中的核原料,通过特殊核装置以更佳的方式来达到临界质量,以更高的利用率来产生核爆炸、释放能量。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利用一些并不常见的知识。
  毕竟,不是人人都知道真正的原子弹如何制造出来,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天天想着、挂在嘴边。
  “要再去一次那个地方了。”李察想着,轻声自言自语道。
  ……
第1025章
核爆速度:震颤时间
  眼睛闭合。
  之后缓缓睁开,李察看到了自己已经身处外太空中,四周是众多璀璨的星辰。
  念头一动,星辰飞速靠近而来,他的身体向着其中一个行星落去。
  行星上有一片海洋,海洋上有一个岛屿,岛屿上有一座森林,森林中有一个气势恢宏的连体图书馆。不多时,他已经进入了图书馆,坐在了图书馆内的一个紫色大厅中。
  大厅中立着众多三米多高的红木书架,上面放满了书籍,一个长脖子的乌龟石像从书架上叼下一本厚重的书籍,放在了他的面前。
  伸手打开,他看到了上面的内容——制造原子弹的技术①。
  原子弹制造,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当初,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的时候,地球上最强大国家动用了拥有的所有技术,十数万人为其服务,整个世界最为顶级的一大批科学家参与其中,历时数年才成功。
  在成功之前,原子弹无疑是世界上最高端的造物。
  但当原子弹一制造出来,就开始从云端向下跌落,顶级的科技变成了过时的理论基础,难度从极高变成很低,几乎任何人都有能力重复。这主要是,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它能否成功,很大的精力、物力都投入到了试错和验证中,来研究这条路是否能走通。
  一旦这条路被确定能走通,那么瞬间所有的横在路上的阻碍都不再是阻碍,顶多是一些硌脚的小石子,高不可攀的技术成为了普通技工也能操弄的工艺,难度从之前的难以想象,直线下降变成了不过如此。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最开始的突破,有着地狱般的难度,突破之后,则变成了一片坦途。曾经集顶尖科学家才艰难制造出的东西,事后在大学中随便找几个受过物理学教育的学生,利用完全公开的知识,在拥有足够原材料的前提下,就能复制出来。
  这不是比喻,而是事实。
  地球上首先制造出原子弹的国家,真的这么测试过,然后就知道原子弹技术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的,唯一能封锁的顶多是原料罢了。
  科技就是这样,都不需要知道具体是什么,只需要知道能否实现就够了。
  因此,原子弹的制造,很难也很易,难的是一开始,易的是开始之后的全部。
  按照原理,原子弹制造的关键,在于临界质量问题上面。
  原子弹和常规炸弹不同,常规炸弹没有临界质量问题,炸药的数量不受限制,想要装填多少就装填多少。但是原子弹不行,一旦原子弹中的核原料达到临界质量,甚至超出临界质量,就会处于时刻有可能发生核爆炸的危险状态。
  为了防止核武器在使用之前就自爆这种意外或者说事故发生,原子弹在储存时,必须要保证内部装填的核原料低于临界质量,也就是处于次临界质量状态。
  而在真正投入使用的时候,又要让内部装填的核原料,必须在极短时间中就达到超出临界质量很多的情况,即超临界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裂变链式反应过程中,自由中子数量增殖达标,高效率的利用核原料,释放出预想的毁灭性破坏力。
  原子弹只有解决了临界质量的“跨越”问题,才算是一枚合格的原子弹。
  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临界质量是和核原料的几何形状、物理密度有关的。一块超临界的核原料,分成多块,就变成了次临界,或者把他的体积增大、密度降低,也会变成次临界。
  原子弹具体要做的,就是让弹体中的核原料分成数块,使用时,能够通过内部装置把数块核原料瞬间积压在一起,达到超临界,然后提供中子源激活持续核连锁反应,产生核爆炸。
  这其中的最主要的一个字,就是快。
  必须快,必须非常快。
  因为核爆炸发生的时间很短,所以要保证引爆极快,不然就会还没有完全引爆,就被爆炸提前炸开弹体,浪费了剩余的珍贵核原料。
  一般来说,引爆要在万分之一秒内完成,不同核原料被挤压到一块更是要把时间差别缩短到几百万之一秒,这样才不会让原子弹的爆炸出现较大差异。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接下来原子弹会在三个震颤中,完成自己的使命,释放出毁灭的蘑菇云。
  震颤是当初制造第一枚原子弹时发明的术语,一个震颤只有一秒的亿分之一,光线在这一段时间中也不过才堪堪走过三米的距离。
  三个震颤,光在真空中走过九米,一枚原子弹就完成了从开始到结束的一切。
  就这么短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