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巫师(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094

  这是迈尔、焦耳、亥姆霍兹等一众的科学家,研究大半生,终结出来的定律。如果有人说,这根本没有意义,可以被随便推翻,那绝对会被这一众的科学家用棺材板生生拍死不可。
  能量守恒不可能被违背,至少不能再现有的科学体系下被轻易违背。如果说能量元素、法力可以爆发强大的能量,那说明它本身就应该具有这种能量才行——法术的威力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通过某种方式把存在的威力释放出来才对。
  如同炸药能爆发出强大的能量,是因为它的特殊构造就含有强大的内能量,在燃烧时会快速释放。
  那么能量元素、法力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另一种炸药?
  李察想着这些,在高空中舒展开意识体,摄入大量游离的能量元素,让其顺着脖颈后面的透明带子传递到肉体,储存在法源中。
  这一过程中,李察认真感受着能量元素的变化,感受着体内的反应。片刻后,李察看向周围的环境。就看到随着大量游离能量元素被摄入体内,周围有些空荡荡,不过远处的游离能量元素缓慢流动过来补充。偶尔在空处,一个个各种颜色的光点也会凭空生出,来补充被摄取的游离能量元素。
  李察抬头看向星空中的众多璀璨星辰,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光点生成的同时,星辰的光好像波动了那么一下。
  这样的话……
  ……
  半晌后,夜还深沉。
  翠金城某处的院子中,无比安静。
  院子的卧室内,李察盘坐在床铺上睁开了眼睛。接着站起身,走出房间去。
  房间外的客厅中,潘多拉正依靠在一张木椅上面,半合着眼睛,也不知是在睡觉还是发呆。
  李察眼睛闪了闪,忍不住的想,按照生物分类学,巨龙应该和蜥蜴是近亲,属于爬行类动物。而爬行类动物的活动情况,一般可以分成昼出活动、夜出活动和晨昏活动三种。
  潘多拉的表现,却和爬行类动物一点都不沾边,更像是哺乳类。嗯,不是哺乳类中的人,而是哺乳类中的……猫。
  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潘多拉都是安安静静的发呆或者睡觉,倒是不会打扰自己,省了一些麻烦。
  虽说潘多拉有着不弱的战斗力,但如果对方像是一个傲娇大小姐一样,自己还真的要想办法把对方送走。当初不想带着对方离开,就是因为有这顾虑,后来由于格里高利的死,最终还是把对方带了出来。
  现在看来,对方表现还是很听话、很不惹事的。
  是不是给对方买一套好点的被褥或者兽皮,让对方平时发呆或睡觉的时候,更舒服一些?
  李察思考着,决定把这件事暂时记下来,有机会再去实施,然后放轻脚步,走进了卧室隔壁的书房中。
  ……
第112章
超重核稳定岛元素
  书房不是很大,比起在古堡中要小上一号,不过摆设都很齐全:书桌、木椅、书柜、木架、油灯……
  把油灯点燃,照亮书房中的一切,李察从书柜上拿下数个莎草纸卷轴,在桌上摊开,接着又从木架上拿下鹅毛笔和墨水瓶在桌子上放好。
  借着油灯的光芒,李察看向桌面一个摊开的莎草纸卷轴,这是前几天对于法力的一些研究猜测,上面写着满满的字迹。的目光落在上面,李察轻声读出来。
  “法力的本质是什么?游离能量元素的本质是什么?既然它们能用来释放法术,从而产生某种变化,那么是不是说明它们是一种物质,一种特殊的物质,一种现代地球上没有发现的物质?
  换句话说,游离的能量元素,会不会就是化学元素,会不会就是现代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特殊化学元素?
  众所周知,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氢元素、氧元素构成水分子,然后形成体内的超过一半的成分。其余的东西也一样,众多的元素,构成了物质世界的一切。
  现代地球上对于元素在不断的探索。
  1789年,法国贵族安托万·拉瓦锡发布了包括33种化学元素的列表,是最初的探索。之后1869年,俄国化学教授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布了包括63种元素的周期表,奠定了化学元素发展的基础。之后化学元素被不断的添加到周期表中,从最开始的63种,到最后发展成了涵盖118种化学元素的庞大家族。
  不过这并不代表,已经对这118种元素,都有全面的了解。
  在118中化学元素中,只有从1到98号的98种元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84个为原生核素,另14个出现在原生元素的衰变链内。
  而从第99号元素锿开始,到第118号元素气奥(Oganesson,Og,简体中文为一个字,上气下奥,但无法显示),这20种元素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只能通过人工合成得到。即便合成得到了,也会快速的消失。这是因为,这些元素都具有高放射性,会快速的衰变成其余的元素,几乎无法研究。
  比如第99号元素锿,在现代地球1952年第一次氢弹爆炸的残余物中发现,以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命名。半衰期为20.47天,其同位素锿-253每天都会损失3%的质量,很快就会衰变为锫和锎,保存非常困难,对其研究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前一秒放进机器中,它还是锿,等到后一秒从机器中取出,它已经变成了锫和锎。
  再比如第118号元素气奥,于现代地球2015年12月确认发现,衰变时间为毫秒级,也就是千分之一秒左右。比起锿,气奥连放入机器的时间都没有,甚至都无法观察到。人眼识别物体的最短时间为0.04秒,在人眼反应过来之前,气奥已经衰变几十次。对于气奥,科学家只能用一系列的数据侧面证明它被制造出来过,只能说,‘看,气奥曾在这里存在过’,而不能说,‘看,这就是气奥’。
  所以,对于第99号元素锿之后的大部分元素,现代地球上都暂时无法在宏观尺度下的观察、研究。而对于第118号元素气奥后面的元素,也因为技术问题无法合成。
  但没有办法在宏观尺度观察、研究,并不代表元素没有属性,因为技术不发达无法合成元素,并不代表元素不存在。
  实际上,无论科技水平是否先进,元素就在那里。就像天王星、海王星,因为天文水平达不到,上千年无法发现,但就在那里。
  由此,是否可以大胆猜测,游离的能量元素就是现代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第118号元素气奥之后的特殊元素?
  这种猜测是有极大可能的。
  实际上,按照现代地球对于超重元素的一系列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是:随着序列数的升高,未来将会发现的超重元素会出现某种神奇的变化。
  根据玻尔模型的计算,v=Zac≈Zc/137.036。
  Z为原子序,c为光速,α为精细结构常数,v为元素内电子的速度。在这个模型中,当原子序数大于137时,元素内部的电子速度会超过光速,开始具有相对论性效应。
  根据狄拉克方程式的计算,E=mc2·√1-Z2a2。
  当原子序数大于137时,狄拉克基态的波函数将会成为波动态,在正负能量范围之间没有空隙,形成与克莱因佯谬相似的情况。即相对论粒子可以很轻易地穿越又高又宽的势垒,成功率高达100%,导致石墨烯中无质量狄拉克准粒子等神奇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更高序列数的元素在理论上存在,而且会具有一系列神奇的性质。
  另外,按照现代地球上的‘超重核稳定岛’理论,在更高序列的某个元素附近,原子核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围绕它可能存在着由成百个超重元素核组成的‘稳定岛’。位于‘稳定岛’内的超重元素会有所延迟,导致元素存在环境中的时间大大延长,达到几个小时,甚至数日,从而有存储、研究、使用的价值。
  这些和游离的能量元素完全相符。”
  “呼”,轻吐一口气,李察读完了前几天记录的卷轴内容,把其放到一边,把一个空白卷轴拿到面前,握住鹅毛笔,想了想,又继续写起来。
  “沙沙沙……”
  “综上,可以进行一个假设性推论,游离能量元素,就是地球上还没有发现的更高序列数的超重元素。
  在这一假设性推论下,法术便如同是一种化学反应。
  就像一些普通元素结合后的物质,相互接触会发生特定的反应,比如钠和水反应会爆炸。同理,一些游离能量元素彼此接触反应,也会出现特定的现象,或爆炸、或冰冻、或酸蚀,即所谓的法术效果。”
  李察的手中的鹅毛笔微微一停,思索着,眼睛放出亮光。片刻,手中的鹅毛笔落下去,继续写起来。
第113章
星体投射与世界真相
  “虽说,假设性推论解释了法术的生成机理,但却无法解释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即能量守恒问题。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能量的形式可以互相转换。
  如果法术的效果、威力、能量来源于法力、游离能量元素,那么游离的能量元素中的能量,又来自于哪里?
  作为高序列的超重元素,它们由于‘稳定岛’的原因,衰变时间也许大大延长,但不可能像是铁、碳等稳定的存在上百年、上千年。如果它们在最开始就存在于自然界中,那么早就应该完全衰变消失。
  而在之前冥想出体的过程中,却能看到,游离的能量元素数量很多,而且还能‘凭空生成’。
  但‘凭空生成’,不是毫无理由的。
  一种新的元素的出现,无非有两种途径,要么是由低序列元素聚变合成,要么是由高序列元素衰变而来。
  对于游离能量元素来说,后一途径基本上可以排除,因为高序列元素存在时间更短,要想不断的生出的游离能量元素,那么就要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更高序列的元素来衰变。那么更高序列的元素是怎么生产的?还是需要低序列元素来聚变合成才行。
  所以,游离的能量元素,就是由低序列元素聚变而来的。聚变的具体情况暂时不知,应该有别于现代地球上的氢弹不可控的核聚变,是一种更平缓、更自然的形式。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这种由低序列元素生出高序列超重元素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或者说需要利用外界的能量来达到聚变所需的条件。
  就像现代地球上氢弹,要想成功引爆氢弹进行不可控核聚变,那么需要在氢弹内部装填近一枚原子弹才行。只有只有原子弹爆炸,才能制作出核聚变所需的环境,才能引爆氢弹。这也是要想发展氢弹科技,必须要先发展出原子弹科技的原因。
  那么当前世界由低序列元素,通过未知聚变方式生产游离能量元素,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来自哪里?
  一个猜测,那就是辐射。
  就像衰变过程中,高序列元素衰变成低序列元素,会有高辐射反应,会向外释放出能量。而聚变,作为某种意义上的逆衰变,从低序列元素变成高序列元素,也需要通过辐射来吸收能量。
  辐射又来自哪里?
  辐射来自任何地方。
  实际上,辐射作为能量的一种方式,不同于常识,它并不稀少,一个世界的大地、山川、河流、岩洞等各个角落都可能存在着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比如铀系元素,比如锕系元素,比如钍系元素。就连人的身体中,都存在放射性核素——40K。
  当然,最重要辐射还是来自宇宙,来自于恒星。
  就如同现代地球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当前世界的能量也来源于太阳。不过有区别的是,按照冥想出体的观察,不光是太阳在单独发挥作用,遍布当前所在星球周围存在的众多恒星、众多的星辰好像都可以把辐射投射过来。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星体投射’的真正意义?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有极大可能,正是这些星体能量的投射,给予了低序列元素合成游离能量元素的条件,从而源源不断的生出游离能量元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0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