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61

“在这方面做文章,不但搞不倒陈专员,反而会连累自己的,他只要不沾情报不插手行动,日本方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华通贸易公司是在为日军走私战略物资,而且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难免和军统局打交道,大环境就是如此,谁会去触霉头?”
“对我来说,陈专员和军统局有没有关系这不重要,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他即便是军统局的人,关我屁事啊?乱世之中多一重身份,那也是多一重保障,金陵政府的军政大员们,你以为就没人和军统局勾勾搭搭?”
“别说这些事情了,咱们弟兄该吃吃该喝喝,吃饱喝足你就上路吧,不要耽误了时辰!”马晓天笑着说道。
第六百五十二章
畏罪自杀

晚上十点十五分的时候,在马晓天和四名警察的注视下,苏成德踩在板凳上,把自己的腰带挂在窗户的铁栏杆上扣死,把头伸到了这个圈里。
“晓天老弟啊,为兄先走一步!”
诡异的是,他神情很淡然,一点也没有畏惧的意思,或许是喝了不少酒的缘故,冲着马晓天笑了笑摆了摆手,随后蹬翻了椅子。
马晓天就坐在桌子旁边,手指间夹着雪茄,神情也是很平静,他倒是没喝多,酒几乎都让苏成德喝光了。
在这一行混的,杀人都是常事,看人死在眼前,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他此刻的心里有点凄凉。
苏成德也曾经是中统局的地方大员,担任中统局苏沪区的副区长、行动侦察科长和中统局行动总队的总队长,最早的时候,他们两个是同事。
苏成德担任中统局金陵区的行动股长,马晓天是中统局金陵区的侦察股长,而当时的李仕群,只是个小特务,被捕后还得给他们两个送礼。
投靠特工总部后,这也是一号人物,从第四厅的厅长、金陵区的区长、金陵警察厅长、政务委员,进入金陵政府特任官的序列,就这么走完了一生。
“让法医过来验尸,通知日军驻金陵宪兵司令部特高课,苏成德畏罪自杀,请日本军医前来复核,我给李部长打个电话。”马晓天站起来说道。
伤感个屁啊!
既然跳到这一行里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况且这个混蛋死的真好,死之前还想把自己拉下水,调查陈明翔?当我脑残呢?
要说陈明翔的身份没有引起怀疑,那是开玩笑的,天天和国统区打交道,天天和军统局打交道,不湿鞋是不可能的。
可事情分为轻重缓急,日本人最重要的是军需后勤补给保障问题,对此是一种默许的态度。
马晓天真切感受到了陈明翔那恐怖的杀伤力,原本苏成德借助林柏生的高压手段,就要逃离政治警察总署的圈套了,结果日本人出面,直接把绳子勒住了他的脖子。
“明翔老弟,苏成德畏惧法律的严惩,自感罪孽深重,在政治警察总署的监狱上吊自杀了!”
十点半,陈明翔接到李仕群打来的电话,苏成德死的不能再死了!
瞧这结论做的,苏成德倒是不想死呢,你能答应吗?
于是,陈明翔让王真给局本部发电报喜,从苏成德叛变到现在,中统局苏沪区被他一锅端了不说,军统局也受害深重,特别是金陵区,等于是毁在苏成德手里的,戴老板对他的仇恨仅此于万利浪。
“我算了算,整好是八十天时间,我估计这次公馆派要把李仕群恨死了,一个苏成德是小事,关键是影响到了公馆派的声望,连个人都护不住,谁还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干?”陈明翔笑着说道。
从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十八日接到局本部的任务,到眼下的七月七日为止,历时八十天的时间,铲除了第一个目标。
“明翔,你说万利浪会不会受到利诱,来沪市当警察局的副局长?”王真和陈明翔碰了一杯说道。
她也知道李仕群不是首选目标,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可供利用的弱点。不是说他就没有弱点,而是短时间内没法奏效,想要对付这样位高权重的老资格特工,肯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陈明翔不止一次的说过,只要不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想杀李仕群就只有等日本人动手,即便公馆派的汪经卫和实权派的周坲海合在一起,都拿他没有办法,汪经卫是日本侵略者扶持的旗帜,可旗杆在日本侵略者手里!
“想要把万利浪骗入局的难度很大,筹码不足啊,到现在他也没有给我回复,这意味着基本不可能了。只要人在杭洲,我就拿他没有办法,还是耐心等机会吧!”
“这次铲除苏成德的速度,就超出了我的想象,关键是这家伙作死,主动去挑衅李仕群的底线,否则单凭我自己,也没有能力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干掉他!”
“万利浪就不一样,这个叛徒汉奸比苏成德更狡猾,也有着更强的忍耐力,特工总部能让我忌惮的现在只有两个人,李仕群和他。”
“这家伙虽然在特工总部没有什么朋友,但也没有什么敌人,自身又有能力,这种人是李仕群最喜欢的,现在是用人之际,暂时别打他的主意了。”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苏成德畏罪自杀的新闻,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整个汪伪政府的地盘,日军驻金陵宪兵司令部的军医出具证明,的确是苏成德“自杀”的,政治警察总署为此“开除”了两个值班的警察,承认监管不力,就这么结案了。
“石泉,你抱怨我放纵陈明翔?我听说苏成德的死讯传开,金陵城今天大街小巷都在放鞭炮,就这样的人,你也好意思拉到我们这边,还委以重任,这不是败坏自家的名声吗?”
“苏成德从被抓到自杀,整个金陵政府从上到下,只有你连蹦带跳的出面搭救,其余的人呢,没有一个为他说句话,这就能看出他的品性了,我们要的是人才,不是这样的人渣!”
“昨天人家监察院就找我和汪主席了,说是你这个中常委兼宣传部长,肆意践踏法律,干扰司法公正,以后做事要慎之又慎!”
“当然了,你出手救苏成德这不是什么问题,可救不出来,还逼着对方把苏成德活活逼死了,这是你的错误,有这么办事的吗?”
“想救苏成德,你可以请汪主席给对方打个电话,他难道还敢顶着不办?或者汪主席给梅机关的松井中将说一声,考虑到我们金陵政府的面子,日本人发句话,吓也吓死他!”陈恭波气哼哼的说道。
他向来讨厌特务机关,从来不给李仕群好脸色,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这件事他更多的是责怪林柏生,长了一个猪脑子,这样的小事都做不好,根源在李仕群那里,你逼着马晓天放人,不就是在逼着李仕群杀人吗?
李仕群是个多老练的特务,他一猜就知道你还得请汪主席出面救人,当天就对苏成德痛下杀手,哪怕以前没有这种心思,也被你逼得非杀不可了。
第六百五十三章
灭绝人性
“明翔啊,我知道这件事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不是你的本意,把苏成德从官场上踢出去,这才是你的目的所在,只是被李仕群钻了空子,利用你和苏成德的矛盾,也是利用你的能量,趁机对他下了黑手。”
“可通过这件事,你以后的言行举止也要多长个心眼,不要被人牵累了,汪主席对苏成德的事情很不高兴,对李仕群也颇有怨言。”
“汪主席说他不识大体,身为政府的高层只会勾心斗角铲除异己,行为飞扬跋扈,眼睛里可曾有他的存在?”
“不管怎么说,苏成德也是我们金陵政府的政务委员,刚当上没几天,就落得如此下场,叫治下的百姓怎么看待我们政府的形象?”陈恭波把陈明翔喊到自己的办公室,“语重心长”的说道。
畏罪自杀这样的说法,陈恭波是绝对不相信的,也没有人会相信!
像苏成德这样背后有林柏生撑腰的人,还是个中统局叛徒和老资格特工,他做的那些敲诈勒索、明抢暗夺、谋财害命、草菅人命之类的事情虽然性质恶劣,但说句难听的话,金陵政府的地盘遍地都是这种现象。
苏成德为这些事导致害怕而自杀?真是奇闻!
陈恭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陈明翔虽然也在调查统计部和特工总部有兼职,但他对这两个部门的工作从来就不闻不问,说得再明白点,他压根不是李仕群的人。
怎么说呢,陈明翔是日军驻沪宪兵队司令部的人最准确,其次是市政府自己的人,这也是公认的事实!
马晓天是政治警察总署的署长,陈明翔是调查统计部的督察专员,两人是上下级关系不假,可陈明翔指挥不动马晓天,幕后的黑手只有李仕群。
“我本来只是想借着监察院弹劾苏成德的机会,让金陵法院判他几年大狱,让他吃吃苦头而已,没想到李部长对他居然恨成这样,没等上庭呢,当天就把苏成德给弄死了!”陈明翔嘟嘟囔囔的说道。
“老弟啊,你尽管非常聪明,还是不知道官场里面的水有多深,在沪市有我和日本方面护着你,向来都是一帆风顺,缺少了锻炼的机会,有些想法还是不成熟。”
“苏成德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死就死了,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我这次叫你来,还有一个事情,日本商人的华中粮米配给组合机构,给市政府发来要求,保安司令部要配合日军加强封锁线的警戒工作。”
“你也知道,沪市刚开始在两大租界地区推行计口授粮制度,市民的粮食配给的确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有一部分人违反规定,穿过封锁线,从郊区偷偷夹带粮米到租界出售牟取暴利。”
“华中粮米配给组合机构的意思是,要求保安队轮班巡逻,对于那些敢于破坏计口授粮制度的刁民严惩不怠,必要时候可以不经审判枪决。”陈恭波神情严肃的说道。
我问候你十八代祖宗啊!
陈明翔当然知道计口授粮的事情,日军规定,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每人每天凭着购粮证,购买零点六升大米,儿童减半。但是从七月六号刚开始的第一期配给,只有每星期一升大米和半升碎米。
一升就是一斤半,按照这样的算法,一点五升才多少啊?
注意,这是一个人一星期七天的规定粮食配给,就这么点米,别说是吃饱饭,真是熬稀饭都能饿死人了。
不够吃怎么办?只有买高价米也就是黑市米,粮食毕竟不是别的,这是牵扯到活下去的问题。
有些老百姓实在没办法,就趁着外出的时候,把粮食缝在衣服里,或者放在自己的担子、篮子或者箱子里,偷偷夹带一些大米回沪市。
沪市粮食黑市的价格是八百中储券一石米,卖掉一部分也能补贴家里的开支,总是要花钱的,最少食盐也得买吧?
可就是这样的举动,竟然刺激了日伪,要加强对封锁线的管控力度,说白了,就是不给老百姓活路,丧心病狂到这种程度,简直禽兽不如。
“市长阁下,我认为日本方面在这件事上,做的实在太过分了,计口授粮制度我倒是没有意见,可总得保障最低的生存需求,你们日本人吃大米,给沪市配给足够的面粉和杂粮也是可以接受的。”
“粮食这种东西毕竟不可替代,几天不吃盐倒是无所谓,可是几天不吃饭是要饿死人的,这样迟早要闹出乱子来,给沪市的社会秩序造成巨大隐患。”
“又想利用沪市的工商业支持战争,又不想给老百姓粮食,人不是机器,饿极了的工人还能做工吗?他们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他现在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局面,可斗争是必须的,日本人在沪市强占了那么多的工厂,为他们的战争服务,做工的都是沪市原来的工人,日本工人数量并不多,大都是些管理层和小头目。
这就是日军的软肋,为了保障工厂的顺利运行,他们就得做出一定的让步,在现阶段,日军绝不敢使用武力来处理这个事。
沪市是日军发动战争的重要物资基地,日本政府不会让这里出现混乱,影响到对战争的保障。
这种事情军统局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沪市的地下党可以做,陈明翔之所以说这些话,就是给陈恭波提前做个心理准备。
“我也知道这种粮食配给标准实在定的太低,可实话告诉你吧,能维持这样都是奢望,用不了多久,标准还得往下调,但我们市政府对此是无能为力的,一切都是日本人说了算。”
“皖省、苏省和浙省的传统产粮区,大部分都被日军给占据了,当地最优质的大米,全被运往日本作为粮食配给,还有给华中、华南和华北各地的驻军作为军粮,哪还有粮食运到沪市?”
“好在政府机构、保安司令部和警察局的人员,粮食方面还能够得到保障,你是保安司令部的总务处长,抓紧时间写粮食配给申请,早点领到大米分下去,封锁线巡逻的事情耽误不得。”陈恭波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