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561

“说起来这样做是对的,没有这么大的投入,也拿不来那么多日军的军事绝密,收获必定要付出,这是成正比的。”戴老板说道。
陈明翔从走私交易中赚钱,是经过戴老板同意的,尤其是他这个战略特工的开支,局本部根本就负担不起,处理他的费用,经理处的人估计能吓死。
所以,戴老板默许他从交易中留下两到三成作为经费,关键是,陈明翔还得为局本部采购物资,他手里不能没有流动资金。
再说,陈明翔为局本部赚了那么多钱,以自己一个人的本事,承担着军统局七成还多的经费,他自己留点是应该的,再多都没问题,戴老板不是那种刻薄的人,看到别人有钱就眼红。
四百多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
按照国统区目前法币和美元的比例,最低是二十二比一,这样算起来,最少最少也得换取将近九千万法币,等于是军统局两年的经费!
陈明翔还真是够狠,这是为了稳固他在日伪方面的地位,加强关系网的深度,把这些年赚的那点钱,几乎全砸进去了!
这么有钱难道不会遭嫉妒吗?戴老板也没有他这些钱,军统局饿的眼睛冒绿光,为什么还要露富呢?陈明翔这是走了一步臭棋?
“潘琦吾仔细调查过,华通贸易公司是从民国二十八年的年底开始运作的,前后也就是开业三年多点,而头两年赚的钱,大部分投到了那些工厂里,建厂、买机器、采购原料等等,到处都需要花钱。”
“最好的时间段是民国三十一年,也就是去年,特别是和关东军做的两笔交易,估计赚了有五六千万法币,按照这样的事实来推算,春风的手里还真不剩多少钱了。”毛仁凤说道。
学生背后有老师在撑着呢,陈明翔借助潘琦吾到沪市的机会,把这个问题引爆出来,目的是不要让戴老板心存疑虑,也为将来排除隐患。
这些钱的的确确都是真的,可陈明翔的钱,却分为好几部分,局本部知道的也就是个华通贸易公司,即便是这家公司,他也是做了假账的,表面上拿大头的是宪兵司令部和军统局,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受益人。
本来只是担心树大招风,所以私下做点小动作,没想到戴老板做小动作比他熟练多了,抬手就把沪郊情报站升格,陈明翔就起了心思,他要把自己的财产在军统局方面做个交代,免得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
有潘琦吾的关照,毛仁凤势必要配合,陈明翔的开支也不是假的,提起说清楚,特别是戴老板“清楚”了,那就达到了目的。
“我也知道他很难,但眼下局本部的财务状况不佳,需要花钱得地方很多,在特券没有取得成效之前,他从延州运到国统区的食盐货款,局本部还是暂时截留,什么时候财务宽裕了,连本带利都给他。”
“这件事,你以我的名义给春风发电,让他体谅时局艰难,局本部也是无奈的选择,长安贸易行的事情还需要他自己解决,不能耽误食盐销售,虽然是工作,但是我记住他这次大功。”戴立有些尴尬的说道。
想到这两年从陈明翔手里捞到的美元,戴老板未免也有些心虚,上次给了局本部五十七万美元,过年的时候拿到了一百万美元,陈明翔赚到的钱,有三分之一都送到了山城,这样的下属简直是无价之宝!
要是戴老板知道陈明翔的真实用意,估计所谓的无价之宝,立刻就变成一堆狗屎了,甚至能气的吐血,他怀着无比愧疚的心情,心甘情愿的为陈明翔背书,钱都花在了刀刃上,对此,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王真收到电文后,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等到陈明翔回来再说,但她也能猜得到内情,钱不一定是非送到延州根据地不可,地下党在苏省也有根据地,也需要资金,再说,沪市肯定也有地下党组织。
“陈君,柴山兼四郎这个家伙不同于松井太久郎,他向来和我的政见不合,现在出任金陵政府的最高军事顾问,必然要推翻我的一些做法,当初我在梅机关的时候,帝国要是有这些新政策,我何至于对金陵政府做这么多的让步?”
“原先帝国对金陵政府不放心,也是因为刚刚成立,远转起来需要时间,所以还是由帝国把控着各项权力,特别是物资统制权力,但局面慢慢稳固之后,帝国还是不愿意放手,造成了金陵政府的消极态度,现在说这些也没意义。”
“你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不但有驻沪宪兵队和驻沪海军陆战队护着,第十三军和第三舰队也依赖于华通贸易公司战略物资,加上松井中将对你的印象也很好,柴山兼四郎是不会动你的,现在又有关东军方面的关系,更多了一层保护。”
“可李仕群就危险了,柴山兼四郎出任最高军事顾问,我判断是执行来自帝国政府对金陵政府的新政策,最高军事顾问团对金陵政府的人事和军警都有建议权,这是落实新政策的基础。”
“由此你也能想到,李仕群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说的再直白点,他要是不及时收敛,甚至把权力让出来,柴山兼四郎就可能对他下死手,谁也救不了他。”影佐祯昭说道。
陈明翔是昨天晚上到的冰城,他上午参加完授勋仪式,中午吃了顿饭,下午到关东军总司令部签署了棉布协议,随后就开车到了冰城,把华中地区的嫌疑人档案交给了冰城特务机关本部。
既然来都来了,陈明翔决定到炮兵司令部看看影佐祯昭,顺便也带来了一些竹叶青茶和礼物,影佐祯昭派飞机到冰城接的他。
第八百八十二章
剖析未来的局面
陈明翔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影佐祯昭和柴山兼四郎都是日本陆军的老资格特务,彼此都非常了解,他也希望从影佐祯昭的嘴里,得到一些关于柴山兼四郎的信息,为铲除李仕群的计划参考。
“将军阁下,我知道李仕群的确是利用手里的权力,为个人捞了很大的好处,可这也是金陵政府各地政府官员的常态,不是个别现象,瞧瞧那些省主席和各地的市长,哪个不是富得流油,柴山兼四郎没必要为这点事就动手吧?”陈明翔说道。
影佐祯昭在炮兵司令官的职务上并不开心,他是带着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来到关外,在这里也没有多少熟人,想找个人聊聊天都没话题,关外的日军哪里知道什么关内的事情,更别说是什么梅机关了。
人在长时间的寂寞和压抑之下,说话的时候就会失去以往的水准,不自觉的吐露一些信息,当然,这也就是对着陈明翔这样的熟人才会这样。
“这肯定是一个过程,柴山兼四郎不会一上来就下杀手,我猜测他的第一步行动,就是削弱李仕群的根基,比如说清乡委员会,这个机构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是独立于金陵政府之外的另一套政府机构。”
“名义上清乡委员会是金陵政府的下属机构,可是你看,从人事方面来说,李仕群这个秘书长,是实际的控制者,清乡委员会高层基本是特工总部的人来担任,清乡地区的税赋,也是控制在苏省的范围内,清乡委员会的保安部队、警察部队和特务部队,只听从李仕群的命令。”
“虽然权力高度集中,让清乡工作进展顺利,但金陵政府就不高兴了,周坲海就不止一次向我提出,取消清乡委员会,因为行政院和财政部对整个苏省完全失控了,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清乡委员会变成了李仕群自己的机构,在物资统制和经济封锁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甚至为此还掌握了一部分的军事力量,柴山兼四郎一定会听从金陵政府的意见,把清乡委员会撤销。”影佐祯昭说道。
他对李仕群是很欣赏的,这个人的确有能力,相处的时间长了,总会有点感情的,现在甚至有些会后悔,不应该把李仕群提拔的太快,拔苗助长的后果,只会让禾苗死亡。
“将军阁下的意思是,柴山兼四郎要取消清乡工作?可事实摆在眼前,清乡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他不会为了和您的过节,就做出这种对帝国不利的事情来吧?”陈明翔问道。
“清乡工作是不可能停的,就像你说的,事实也证明取得了极大的效果,对帝国和金陵政府都是有好处的,况且派遣军总司令部对此高度认可,柴山兼四郎没胆量和畑俊六大将掰手腕。”
“但换一换操作方式,却没有什么大影响,他的目的是削弱李仕群权力和影响力,把清乡工作交给地方政府自己操作,就如同沪市一样,李仕群就没有插手,金陵政府早就防着他。”
“帝国把物资统制权力给了金陵政府,是希望金陵政府能够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协助帝国打赢这场战争,特别是在物资支持方面,这就需要各省和各特别市的全力配合。”
“苏省是金陵政府最为完整也是最为富裕的省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粮食方面,不但是派遣军军粮的主要来源,还是帝国本土粮食需求的重要补充地,更支撑着沪市的生存口粮。”
“李仕群掌握着苏省的权力,金陵政府没有办法制约他,而他的言论和行为,也是帝国所不能忍受的,当然,如果他积极的配合皇军征粮,并且服从于帝国的意志,缓和与金陵政府的关系,柴山兼四郎也不一定会杀他。”
“假如他做不到,那柴山兼四郎的第二步,就是要把苏省省主席的位置换个人,他要是拒绝,那就是死路一条,连特工总部也会撤销,我为什么同意周坲海的意见,撤销警政部,为的就是警告他,绝不能和帝国的意志对抗,可惜,他没有吸取教训。”
“说起来也怪我,是我一手把李仕群推到这个层次,三年时间走了别人最少三十年才能走完的路,骤然身居高位,他没有历练没有沉淀,早晚都是要出事的,还不如当初只做一个特工总部主任,他好像才三十八岁吧!”影佐祯昭说道。
“将军阁下,这件事情怎么能怪您呢,这是李仕群自己做出的选择,也是他自己走的路,必然要承受对应的代价,要是换做我当苏省省主席,您瞧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陈明翔说道。
他确定了两件事,影佐祯昭对柴山兼四郎的判断不会出很大偏差,第一就是清乡委员会要被撤销,李仕群必然会狗急跳墙,第二就是想要铲除李仕群,粮食问题是要命的。
当天中午,影佐祯昭喝的很多,他和李仕群的交情到不了这个程度,关键是,李仕群是他在梅机关的机关长,汪伪政府最高军事顾问的身份上,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就如同汪经卫和日本政府的关系,旗帜倒了,一切全都失败了。
“陈君啊,警政司长已经是极限了,不要再去争夺更高的职位,哪怕是给你个省主席也不要去做,记住我的话,绝不离开沪市,主要精力放在为皇军做物资工作方面,你就能够永保平安。”
“柴山兼四郎为人阴险得很,做情报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以往那些越界的活动,要适当的收敛,免得被他抓住把柄,由于执行大本营的任务,他的权限比我可能还高。”
“你回去后,要向木下君申请一道书面命令,由派遣军总司令部、第十三军司令部和驻沪宪兵队司令部签发,给你明确的权限,与军统局这样的情报机构接触,默许是不行的。”影佐祯昭说道。
这是在送陈明翔上飞机的时候,他特意低声说的一番话,陈明翔已经是第二次来看他了,送来了最喜欢喝的茶叶,也有一笔可观的礼金,东西他不在乎,但这份情谊他非常看重,这种话,他不可能轻易说出来。
第八百八十三章
未到任先调人
“这次情报共享机制的建立,开局就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截止到目前,我们逮捕了四个地下党嫌疑人、两个军统和六个中统,这可都是潜藏比较深的情报人员,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定目标。”柳田元三少将笑着说道。
从影佐祯昭那里回到冰城后,陈明翔再次来到冰城特务机关本部,他在这里是有办公室的,顺便也询问了一下第一批档案的抓捕情况。
这个结果已经证明,地下党方面和军统方面都有所保留,没有把列为嫌疑人的情报员全部采取撤离或者转移的措施,这也导致几名同志被捕,柳田元三少将说的潜藏比较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想要在关外的伪满洲国打入敌人内部潜伏,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怀疑并不代表是彻底暴露,还有补救的可能。
至于中统被抓的六个人,陈明翔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估计局本部根本就没有通知中统,两家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没有落井下石就算很宽宏大量了。
在这样的时候,局本部想的还是内斗,这种做法陈明翔实在不敢苟同,内部倾轧,往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这么说,他们都已经招供了?”陈明翔问道。
“两个军统和六个中统都已经招认了身份,剩余的四个虽然不承认,到现在还喊冤枉,可我们判断就是地下党的,或许有失误,但基本上可以确认。”
“再说,军统和中统的行事风格,与地下党是截然不同的,遇到这种情况先保全自己再说,这四个人在经历酷刑之下居然就是不开口,我认为这肯定是地下党!”柳田元三说道。
军统和中统就没有死不开口的人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军统和中统宁死不屈的地下工作者也不在少数,可如果做个对比就能看出来,地下党是只有极少数人熬不住酷刑和威逼利诱而吐露实情,军统和中统是大部分遇到酷刑就开口吐露实情。
“可惜的是,我们这次行动的太晚了,让敌人探听到了消息,提前实施了转移和撤离,要不然抓到的抗日分子会更多。”陈明翔说道。
“陈君,这你的理解就有错误了,情报共享机制的战略意义,不是在于我们抓到了多少抗日分子,而是成为常态化的防范措施,把抗日分子驱赶出我们的内部。”
“跑掉了几十个人,这其实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他们空出来的这些岗位安全了,从保安局到警察局,连宪兵队的宪佐也有他们的人,难怪以前抓捕的时候经常失手,这么多的内线在,不漏风才是见鬼了!”柳田元三说道。
以伪满洲国警察系统和特务机关的现状,只要加强防范,敌人要想再打入进来,那也相当的困难,而且要得到一个实权职务,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整个关东军的情报系统和警察系统,对于这次的成绩非常满意。
“这些已经被抓到的抗日分子您打算怎么处理?继续审问、挖掘线索、扩大战果?”陈明翔笑着说道。
“没必要,他们身上榨不出多少价值来,从抓捕到现在也有几天时间了,该切断的都切断了,我准备后天让警察厅负责,直接把他们全部处决,一个都不留,这也是为了震慑那些抗日分子。”柳田元三很轻松的说道。
瞧瞧,这就是侵略者的逻辑,不管有没有确凿的证据,我认定你是抗日分子,不是也得是,就算杀错了,对他们这些丧尽天良的禽兽来说,也根本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陈明翔对这种事实在是无能为力,他明白地下党和局本部的苦衷,也能理解同志们的选择,为了抗日不惜生命和热血,但他没有办法把他们从敌人手里救出来。
关内的人干预关外的工作,这是触犯忌讳的,自身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好在,这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陈君,你看看这份人员档案,这是梅机关即将上任的机关长,柴山兼四郎中将向我要的人,三月中旬就要到沪市,担任梅机关的情报部门主官。”
“估计以后你们会经常见面打交道,你熟悉一下他的大致情况,但是记住,不要对任何人说起这件事,这可是严重违反特务机关纪律的行为!”柳田元三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档案说道。
梅机关的情报部门负责人,以前在影佐祯昭时期是晴气中佐,他调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担任参谋主任后,由小岛成子接任梅机关情报部门的负责人。
因为牵扯到和陈明翔掰手腕输了,她不但被松井中将撤了职,而且被川岛芳子的人干掉了,现在梅机关缺少一个部门主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