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6/561

日本商人在苏省收购的粮食,不单纯是给陆军作为军粮,也有海军的一部分,因为军部的要求是以战养战,国内不会给华夏的驻军军粮。
但看到沪市出现粮荒的可怕场面,看到每天大街上都在饿死人,听到公共租界的居民中不断因为饥饿而嚎啕大哭的声音,方面舰队司令部毫不犹豫的下达了指令,在华夏的日本海军,必须要有一部分储备粮食。
这也是因为陆军和海军的矛盾,所导致的必要动作,在陆地上陆军自然是占尽了优势,遇到粮食危机的时候,陆军会不择手段的抢夺份额,海军是争不过陆军的。
“陈君,你要尽可能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牧田将军撑不了多久了,按照他的军龄,可能很快就会被调回国内过渡一下,然后转入预备役,我们海军陆战队顶多两到三个月就会有新的司令官。”小野中佐说道。
你们这些鬼子是要折腾人啊!
陈明翔当然知道小野中佐的意思,是要他早点完成粮食采购任务,然后给牧田觉三郎一笔分红,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回家养老了。
可是这样一来,自己就赔大了,牧田觉三郎走的时候肯定要送程仪,这是自己的“惯例”了,在日本驻军的上层是个人就知道,重情义的名声好不容易树立起来,决不能因为这几万块美元就坍塌了。
为了延续和海军方面的“友谊”,利用海军陆战队的势力,他对新来的司令官也得给一份丰厚的见面礼,关系又得从头来打造,真够糟心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糟心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莫秘书想接手这六千吨粗粮?你没和我开玩笑吧?”陈明翔刚到市政府,就被莫果慷给拉住了。
他虽然有直接到陈恭波办公室的权力,但不是遇到急事,也愿意遵循市政府内部的游戏规则,通过陈恭波的秘书莫果慷来安排汇报。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贪婪的女人,居然盯上了这六千吨粗粮。
粗粮的价格要比大米差很多,可粮食这种商品靠的是数量,一吨哪怕赚两千块钱,一千吨就是两百万,六千吨就是一千二百万,这笔利润也不算小了。
“明翔,现在粮食才是沪市最紧缺的物资,拿着钱都买不到,你也知道我的开支比较大,手里难免有些紧张,如果我把这些粮食交给粮商出售,他们不但欠我个人情,而且必然要分我点利润,你就当是帮我个忙,行吗?”莫果慷笑着说道。
缺钱似乎对她这种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实际上呢,她最近手头还真是够紧张的,比如买化妆品、衣服、珠宝等奢侈品,别墅的十几个佣人、司机和花匠,吃着山珍海味,日常生活的费用相当高。
这都不算事,生活开销只是九牛一毛,关键是她还操作着别的。除了要承包市政府的工程,还在几家公司入了股,趁着沪市的乱象,大肆购买房产,还收藏古董字画等,这些才是真正花钱的地方。
如果这六千吨粗粮落在她手里,百分之百的要全部卖给投机商,她最少能够赚取三四百万的分红,至于沪市的老百姓,关她什么事?
“莫小姐,可能你不太明白,这件事我答应都没有用,单纯利润方面,我还真不是故意和你争,问题在于,驻沪宪兵队和驻沪总领事馆,已经把具体的操作办法定好了。”
“四千吨粗粮直接拨给指定的粮商,按照规定的平粜价格配给市民,仅限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其余的两千吨粗粮,一千吨要运到闸北的慈善救济站,光是救济站的两万多人,一天就得消耗十吨,另外一千吨运到南市,供贫困人口平价购买。”陈明翔貌似苦笑的说道。
“那那就算了吧,有日本人的关注,我不会让你为难的。”莫果慷顿时泄气了,她哪敢得罪日本人?
“其实这件事也很好办,这批属于沪市特别市政府采购的救济粮,而且粮食的价格这么高,操作的空间非常大。这样,每吨我给你留出两百块钱的利润,只是市长的签字和市财政局拨款方面,就需要你来负责了。”陈明翔笑着说道。
虽然有日本人作为借口,莫果慷也不会怪到自己头上,但这个女人大多数时候能当陈恭波的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和她打好关系,对以后也有帮助,反正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
“就知道你对我最好,签字和拨款都没有问题,交给我来处理就是了,走,先到我的办公室把价格改一改,然后我们再去找市长汇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粮食来源,钱倒是次要的。”
“沪市的粮荒已经严重影响到金陵政府和市政府的形象,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鉴于事态紧急,过两天就会采取严厉措施,对沪市粮食市场加以大规模整顿,财政部次长已经来了沪市。”莫果慷笑着说道。
第九百五十八章
粮食既命脉

跟我玩心眼卖关子?想用这样的消息来对我示好?
拜托,我在你眼里得混的有多惨啊,连这样的消息都不知道?
“宪兵队司令部的木下将军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牧田将军,都已经告诉我这个消息了,甚至我也可能被安排到联合调查组,担任两边的联系人。”陈明翔微微一笑说道。
“知道你厉害,我是要告诉你注意,不要在公开场合和别人谈论这件事,目前为止,联合调查组的事情还是保密的,这次日本方面盯得很紧,所有参与调查组的部门负责人,都受到了严厉警告,不能泄露任何信息,避免那些重要目标逃离沪市。”
“沪市无论对日本方面还是对金陵政府方面,都是难以替代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商业中心,听市长说,这次两边下定决心要抓一批投机商,震慑整个沪市的粮食市场。”
“宪兵队的特高课和海军陆战队的情报处,还有市警察局和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察部,正在秘密搜集投机商的情报,等这份名单出炉,立刻开始抓人。”莫果慷说道。
连你都知道了,还保密个屁!
陈明翔笑了笑没再说话,莫果慷和沪市商人的那些私下交易,他不是不清楚,这个聪明却没有用到地方的女人,隐隐约约成了投机商在市政府的耳目,眼看就要成为代言人了。
陈明翔坐在莫果慷的办公桌后面,重新抄了一页申请,涂改数字显得很不正规,但他感觉有点难受的是,莫果慷靠的有点紧,两人的面部出现几次碰触,他又不是傻子,这个女人肯定是故意的。
莫果慷自然是美女,否则陈恭波也不会看中她,但她把自己魅力估计的太高了,陈明翔身边可是从来不缺美女资源。
“在市政府最困难的时候,你能想着为我分担一部分压力,这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沪市大面积缺粮,已经影响到社会秩序了,甚至出现了抢粮的恶性事件,我作为市长,对此感到深深的担忧。”
“其实这是普遍现象,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情况,我几次向粮食部下指示,要求他们为沪市解决一部分粮食,但都没有什么效果,现在是五月底了,只能等七月中旬粮食上市再说。”
“可这个局面必须要缓解,一部分投机商掌握着大量的粮食,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给市政府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打击投机行为,日本方面和我们将会展开一次合作,明天就要成立米粮投机联合调查组,这次你来担任调查组的秘书长,负责具体工作的联系和落实。”陈恭波说道。
对莫果慷递来的六千吨粗粮采购和分配申请,他扫了一眼具体数字,翻到最后一页看到莫果慷的印章,就直接签字了,根本就没有询问这个事。
陈恭波不是对这批粮食不关心,而是操办的具体经手人,一个是陈明翔一个是莫果慷,说起来都是嫡系,价格比市面要高一些,但不算离谱,他就没必要听汇报了。
“敢做投机买卖的商人,背景没有一个简单的,他们和一部分高层的达官显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是不愿意得罪他们的。”陈明翔说道。
“你这个秘书长不用亲自出面,调查组由财政部次长陈志硕和驻沪总领事堀内于城负责,出了事那些人也找不到你头上,但疏通关系还是有可能的。”
“你主要负责把查抄的粮食送到日方华中米粮配给机构,三成给日本侨民,其余的七成全部用到户口米配给,但愿这些投机商手里的大米,能够勉强维持到七月份。”陈恭波皱着眉头说道。
陈恭波当然知道这些投机商背后的势力是何等的强悍,因为他就是其中之一,可眼下日本人下了决心要收拾这批人,他也没有办法。
为了避免有人求情,明天他就会带着莫果慷去金陵躲一躲,相比陈明翔办事的老练成熟,莫果慷的火候还差了点。
不是她不够聪明,关键是她的性格太贪,没法把握好分寸,很容易被卷进漩涡,引起日本人的强烈不满。
从市政府出来后,陈明翔就到了云华酒楼找郑同辉,他感觉再给敌人们施加一点压力,效果会更好。
“你和沪市的同志们想到一起了,特别是日本商人的那些工厂,现在工资少的可怜,有些只发一点豆类和粗粮,就抵消了每天的报酬,别说是吃饱饭,饿死人的事情天天在发生,形势暂时没法改变,我们要进行自救。”
“沪市的同志制定了一份罢工计划,准备发动各个行业的工人,与这些日本商人谈判,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吃饭,条件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其中的火候把握,我希望你能给出建议。”
“罢工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敌人实行高压手段,那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我们不能让工人们流血甚至遭受屠戮,你是最为合适的中间人。”郑同辉很是严肃的说道。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工人们必须要团结起来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可是没有强大的支撑,策略就很关键了。
陈明翔与负责经济事务的驻沪总领事馆,以及负责暴力手段的宪兵队,都有很特殊的利益关系,他能及时掌握事态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
“我可以肯定的说,目前这个阶段发动罢工,对地下党和工人们是没有风险的,也是最佳的机会,因为沪市的粮荒问题影响到了整个工业生产,连日本人自己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沪市对目前的日本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像是炼钢厂、制铜厂、钢精厂和辗铜厂等有色金属冶炼制造业,橡胶厂、化工厂、染料厂和酒精厂等化工企业,船舶修造、轧花机制造、缫丝机制造、纺织针织机修配和印刷机制造等机械制造业,还有享誉全东亚的纺织业,这都是日本视若珍宝的资源,对战争有着重要作用。”
“日本要的是一个能够源源不断为战争输血的制造基地,不是人口流失社会混乱饿殍遍地的城市,战争对日本已经很不利了,这种局面下,他们不敢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原因就是需要维护自身的利益。”陈明翔说道。
有事,两章)
第九百五十九章
埋钉子

对于伪沪市特别市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的情况,陈明翔敢说自己比任何人都了解,他就在敌人的内部潜伏,而且接触到的是高层,要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还做出错误的判断,他早就死一百次了。
“既然你有这样的分析和判断,我会尽快和沪市地下党的负责人联系,把情况告诉他们,综合所有的信息做出决断。”
“苏省那边的同志刚才来过,说你把周海文免职了,但采购运输线的负责人,已经启动了安全措施,停止向根据地输送物资,他目前负责和国统区做交易,积攒资金和物资,等到事态缓和,再恢复输送工作。”郑同辉说道。
苏省、国统区和根据地之间的采购运输线要暂停,周海文被踢出了陈明翔的产业,这么重大的事情苏省方面肯定要汇报给上级。而上级领导立刻派人通知了郑同辉,他是陈明翔唯一的地下党方面联系人。
周海文在陈明翔的产业工作,对采购运输线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物资运输的安全,完全能够得到保障,移动许可手续办理的很快,因为日伪知道他是丰华公司的分公司经理,陈明翔的人。
再有,地下党的经费没有什么固定来源,从来都捉襟见肘,周海文的公司也时常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上级有时候需要从公司抽调资金,给别的地区作为经费,或者是做别的工作。
换做以前,周海文能够从丰华公司的财务暂借,等货物送到国统区赚了钱,然后再归还,这样不至于让货物交换陷于停顿,但现在就没有这么方便了。
“你也不用试探我,免职的事情就是我教育周海文的一种策略,他的经验有些缺乏,对地下工作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很容易坏事,在目前的大环境,我不能允许这样的潜在威胁。”
“尽管我关闭了两家纺织厂,一家纺织厂、两家缫丝厂、两家丝织厂、两个茶厂、四个茶园、两个烟厂、两个盐场和一个精盐厂,仅仅这些加起来就有三万多个家庭靠着我吃饭,还不算华通贸易公司、航运公司、华丰公司、煤炭公司和盐业公司的职员。”
“我一旦出了问题,被日军情报机构发现和地下党有联系,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早就有很多人对我的产业垂涎三尺,恨不得我出点事,所以,我不能把自身的安全寄托在周海文身上。”
“他离开我的产业,有些事情反而方便操作,即便帮助你们运输或者是采购物资,那也是被‘蒙蔽’了,我完全能够承担这样的失误。”陈明翔说道。
郑同辉听到陈明翔这么说,就知道事情没法挽回了,周海文早晚都会被踢走,这是必然的结果。陈明翔说的也没错,他不能让几万个家庭的生活因为周海文遭受风险,地下党方面也肯定不希望。
“沪市粮食价格上涨的太快了,老百姓买不起粮食,也买不到粮食,哪怕是平时不习惯吃的粗粮,明翔同志,我得到消息说,你的船正从镇江港口往沪市送粮食?难道说这种局面很快就能得到缓解?”郑同辉问道。
“你们的情报工作做的很到位,的确是这样的,但不要抱太大希望,这次我从苏省运来的只有六千吨粗粮,五千吨是配发给租界和南市的平粜粮食,闸北的救济站,会有一千吨棒子面用于救济,但是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这点粮食只是杯水车薪。”
“我也没有渠道搞来粮食,只能等着七月份各省粮食成熟后,再考虑怎么操作。当然,你们地下党的同志要是有困难,我可以帮帮忙,有需要尽管向我开口,再多我也做不到了。”
“金陵政府和日本人联手,正准备打击投机商,这个动作虽然是正确的,可我认为效果不大,价格从一千五百块涨到两千块,已经没有疑问了,随着中储券的币值越来越低,情况只会越来越糟。”陈明翔说道。
就在两人谈工作的时候,北泽平也在偷偷摸摸的找人谈话,是在一家茶楼的包间里,放着竹帘子,他能看到外面,外面却看不到他。
即便是在这样私密的场合,对面坐着的女人也没有摘下眼镜,上衣的布料很朴素,下身穿着黑色长裙,一派知识女青年的样子。
“你的进展怎么样?”北泽平端着茶杯看着窗外。
“上次我在工部局警察部搜查印刷厂的时候救了他一次,他对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好感,但地下党的纪律森严,想要靠这样的手段快速切入,那是不可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6/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