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460

  “那是当然。”常清波笑道,他也大声地吟起诗来:“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哎,小林,小林,你怎么了……”
  林振华没有听到常清波的问话,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车窗外不远处的街道。他分明看到,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一幢高大的建筑物门前。
  那建筑物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瑞士银行”。
第203章
缅北飞地
  “齐月,得手了,快走。”
  兰武峰从曼谷瑞士银行的大门走出来,对等在外面的齐月说道。两个人警惕地向左右张望了一下,便匆匆忙忙地赶回了暂住的旅馆。兰武峰没有注意到,一辆载着欣欣公司代表团成员的大巴车,就从他的身边擦肩而过。
  旅馆的房间里,知青连副连长宋启源正带着几名知青战士在焦急地等候着,看到兰武峰和齐月进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怎么样?”宋启源问道。
  “钱取到了,一共是5万。”兰武峰答道。他打开随身带着的包,从里面取出厚厚的五叠美钞来,这让围观的知青们都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叹。
  在此前,知青连常年在丛林里作战,靠着缴获和向富裕地主征税来维护生活。如果不算手里那些陈旧的五六半自动步枪,他们一个连队的资产连100美元都值不了。现在一下子拿到了5万美元的现钞,怎么能不让人心旌摇荡。
  “你那个林哥给你的账号竟然是真的?”宋启源惊讶地说道。
  兰武峰不满地白了他一眼,说道:“老宋,你说什么呢,林哥和我是兄弟,他怎么可能骗我。”
  刚才,兰武峰在银行里已经查过帐了,林振华告诉他的这个账户上,实实在在地存着10万美元。他没有把这些钱全部取走,而只是取出了一半,这笔钱是要用来更新知青连装备的。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兰武峰已经逐渐地融入了知青连,与这些年龄比他大出近10岁的兄长们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也与那位比他大4岁的小姐姐之间萌生出了一些不明不白的男女私情。
  知青连在缅北不断地与缅军周旋,小规模的战斗接连不断。然而,装备上的欠缺使得知青连在与缅军作战时始终处于下风,若非靠着知青们的勇敢与顽强,恐怕他们早已被缅军完全击溃了。
  鉴于这种情况,兰武峰向齐月建议,是否可以考虑联系一下东南亚地区无所不在的黑市军火商,购买一批先进的装备,来提高知青连的战斗力。齐月轻叹一声,她哪里没有想过这条路,可是要购买装备,钱从哪来呢?
  这时候,兰武峰想起了自己珍藏在身边的那个账号和密码,那是在他出逃之前,林振华交给他,让他自由动用的。
  兰武峰把账号的事情告诉了齐月和宋启源等几名干部。干部们的看法不太一致,有人相信兰武峰说的话,也有人认为这完全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齐月现在与兰武峰关系甚为密切,对他在国内的过去了解不少,因此对这件事有了八成的相信。
  就这样,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心态,齐月等人乔装改扮,在泰国北部反政府游击队的帮助下,混过缅泰边境,来到了曼谷。兰武峰和齐月去找瑞士银行取钱,宋启源等人则负责与军火商接洽。大家对于兰武峰能不能拿到钱,一直都有几分疑虑,现在,看到这五叠绿莹莹的美钞,大家心中的疑云完全消散了。
  “怎么样,老宋,装备这边的事情联系好没有?”齐月问道。
  宋启源满脸兴奋之色:“联系上了,我们已经去看过了,AK47,40火箭筒,手雷,步话机,真是应有尽有啊。还有很多东西,我们过去在电影里都没有见过的。”
  “价格怎么样?”齐月问道。
  “非常便宜。”宋启源道,“AK47一支才200美元,40火箭筒是300美元,弹药之类的也都不贵,我已经把价目表抄回来了,咱们一会可以规划一下,看看如何采购比较合适。”
  “这些武器都是从东南亚各国的军方流出来的,属于赃物,所以价格不贵。”一位名叫肖仁武的知青插嘴道。
  宋启源不好意思地说道:“其实吧,也不能说不贵,这要放在国内,一支AK47就是一个干部一年的工资呢。不过,我刚才看到峰子带回来的这5万美元,心里就踏实了。有了这5万美元,咱们可以装备起一个营呢。”
  肖仁武叹道:“唉,咱们的钱还是不够啊,如果钱再多一点,我看到那个军火商那里还有毒刺导弹呢,2万美元一枚,听说是从阿富汗流出来的。”
  这帮知青虽然天天窝在丛林里,对于天下大事倒也不是不知道,毒刺式导弹在阿富汗战争中一战成名,其名气也传到知青连的耳朵里了。这伙知青当年有很多人都属于大院子弟,见多识广,随便什么事情只要听到一两句就能悟出个所以然来的。
  “毒刺导弹用来对付缅甸反动派,太浪费了。”齐月不屑地说道,“缅甸反动派的战斗力,如果放到咱们国内,连一个郊区公社的民兵连都比不过。咱们用四零火足够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了。”
  “好,咱们马上行动。”宋启源说道。
  半个月后,满满一卡车的军火和其他装备穿过泰缅边境,运到了知青连的营地。知青们欢呼着,把身上破烂不堪的草绿色军装扔到地上,换上全套美式迷彩服,戴上了暗绿色的钢盔。莫非手上拿着的武器是AK47和RPG7等苏式装备,他们活脱脱就成了一队美国大兵了。
  “连长,咱们这是不是丢掉革命本色了?”宋启源担心地问齐月道。
  齐月道:“这算什么,咱们的老前辈不都是穿缴获的敌人制服的吗?我老爹就有一张穿美国鬼子军装的照片呢,那套军装是他亲手在朝鲜战场上缴获的。”
  “真的?”肖仁武羡慕地问道,他老爹是知识分子,与战场无缘的。
  齐月道:“我老爹倒霉就倒在这张照片上了,红卫兵就是凭着这张照片,认定他是特嫌,把他打了个半死。”
  宋启源是当过红卫兵的,年轻时也没少干这种打人的事情,他尴尬地笑道:“齐月,你那时候还小,不懂事。我们当年……咳,其实我们那时候也不懂事。”
  “唉,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如果能够再来一次,打死我也不会对那些前辈不敬啊。”肖仁武也叹道,“不管了,咱们现在毕竟也是在给祖国守卫西南边陲嘛,算是将功折罪了。可惜了,这次没买个照相机,要不,给咱也拍一张武装到牙齿的照片。”
  大家在那闹闹哄哄,齐月走到兰武峰身边,对他轻轻说道:“峰子,谢谢你。”
  兰武峰微微笑道:“这算什么,我们都是战友了,连命都可以互相给,何况这点钱。”
  “你那个林哥,不会怨你吧。”齐月问道。
  “不会的。再说,我在国内也有一些钱,如果我能回去,我就用那些钱还他就是了。”
  齐月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峰子,其实,我谢你不是因为你出了钱。”
  “因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借机脱离我们的队伍。”齐月说道。
  兰武峰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齐月的意思。这一次,他们从缅北到了曼谷,如果兰武峰想脱队,是完全有机会的。他手里有美元,不像知青连里其他人那样一无所有,如果脱离部队,拿着那些美元,应当是能够过上很舒适的生活的。
  然而,兰武峰一丝一毫也没有动过脱队的念头,他取出美元就交给了连队,用它们购置了武器,并且自己也跟着回到了丛林,继续过这种枪林弹雨中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非常难得的。
  兰武峰笑笑,说道:“齐月,你放心,我峰子本事不大,但不是那种没有担当的人。我当年跑出来,是怕平白无故地连累了雁子。对了,齐月,在曼谷的时候,我想给家里或者林哥发一封信,报一个平安,你为什么不同意?”
  齐月说道:“我怕你这样做,真的会连累了他们。你想想看,咱们的亲人在国内,如果收到一封海外来信,而且咱们的身份又是这种从国内偷渡出境的人,他们能不受到牵连吗?”
  兰武峰点点头道:“你说得对,我也是担心这一点。不过,我出来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家里,还有雁子,真的会牵挂的。”
  齐月黯然道:“峰子,咱们既然已经选择了这种生活,就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家里的事情,就不要去考虑了。”
  “齐月,你不想你爸爸和你哥哥吗?”兰武峰问道。
  “不想!”齐月决然地说道,她扭头看看热闹非凡的领枪场面,说道:“走吧,峰子,咱们也去挑一支好枪吧,咱们要让缅甸反动派尝尝咱们的铁拳了!”
  三个月后,缅北中国知青旅主力在与缅军的作战中被打散,延安连大量收容溃兵,利用从黑市中购买来的装备进行重新武装,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开始向缅军发起反攻。
  经过激烈战斗,装备精良的延安连击溃了缅军的两个营,收复了孟固等五个县城,开始建立地方政权,形成武装割据的态势,并且不断地骚扰邻近的缅甸城镇。
  缅甸政府在几次围剿失利之后,被迫与知青连进行谈判,达成停火。齐月将孟固等五个县城合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延安邦,自任主席,宋启源、兰武峰担任副主席,其他知青也纷纷担任了政府各个要害部门的负责人。
  知青连在延安邦进行土地改革,并建立了机械、纺织等小型工业,同时严禁毒品生产,当地经济迅速得到了恢复。许多流落缅北的中国知青闻讯纷纷前来投奔,知青连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根据地愈发巩固。一片缅北的飞地就此形成。
第204章
联营
  林振华一行依然取道香港回国。回国后,他首先随着常清波以及海军方面的另外几个人去了北京,向张智方汇报了此行的成果。
  这一趟,对于海军方面来说,可以说是满载而归。泰国方面订购了两条护卫舰,单舰的最终成交价格是5500万美元,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了张智方原来的预期。更何况,这两条舰还是按林振华所定义的经济适用型的标准建造的,未来如果要升级换代,还要支付另外的费用。
  当然,在这个交易过程中,包括吉拉蓬在内的一干人等,都是要雁过拔毛的,这些费用就统一由林振华负责处理了。其中的细节,除了张智方以及一些上层的高级领导之外,对其他人是保密的。
  林振华最终只带着海军方面发的一张立功证书回了浔阳。在这笔交易中,除去各种营销费用之外,欣欣公司能够得到近600万美元的利润,但现在这些钱还拿不到。泰国军方的人士还要前来考察,然后才能最终签约,签约之后也只是支付一部分款项,全部款项的付清怎么也要两年以后了。
  “小伙子,干得不错。”临离开北京之前,张智方拍着林振华的肩膀这样夸奖他道。
  林振华谦虚道:“哪里哪里,张部长,其实我只是牵了一下线而已,后面的事情我基本上就没有参与了,要说起来,还真是没什么功劳啊。”
  张智方道:“这次对方的底价,是你了解到的,这个功劳还不够大?光这一个底价,给咱们多挣到了几千万呢。还有,如果不是你牵线,这笔交易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呢,说不定就被美国佬或者德国佬抢走了。”
  “这倒也是。”林振华呵呵地笑道,“对了,张部长,我替海军卖军舰,也给私人挣了点钱,这些钱算是合法收入吧?万一纪律部门来查我,张部长可得替我说几句公道话。”
  张智方道:“谁敢找你的麻烦,就让他来找我好了。”
  “呵呵,有您这句话,我就踏实了。”林振华欣然说道。
  常清波是与林振华一同离开北京的,只不过林振华是回浔阳,常清波则是回上海。两个人一同去火车站的时候,常清波不好意思地偷偷对林振华说道:“小林,这次去泰国,你前后给了我1200美元,我已经请示过张部长了。他说就当成装备部给我发的奖金好了,不过,他也说了,下不为例的。”
  “下次再说吧。”林振华笑道,“对了,你不是说要买进口冰箱的吗,怎么没买啊?”
  常清波道:“我不用在国外买的。上海有出国人员服务中心,我只要拿出国指标和节余的美元去那里买就可以了,一个人可以买一个大件和一个小件,价钱都是不含税的。”
  林振华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纸片,递到常清波的手上,说道:“你这样一说,我倒真想起来了。这是我的出国指标,我也不打算买什么进口货,索性送给你吧。”
  常清波问道:“小林,你家里不需要买大件吗?”
  林振华道:“我现在就一个人,需要买什么大件?再说,未来几年内,我估计怎么也得再出几趟国了,想买什么有的是机会。”
  常清波大喜,他接过林振华递给他的证明,小心翼翼地揣起来,说道:“其实,保星把他的指标也给了我,他是当兵的,也用不上。我也买不了那么多大件,我是打算匀给其他同事用的。”
  北京与浔阳之间没有直达的火车,林振华只能先回南都,再从南都换车回浔阳。到了南都,林振华先去轻化厅见谢春艳,这次签回来四套大化肥订单,林振华有了一些想法,需要去与谢春艳沟通一下。
  “哟,我们的大功臣回来了?”谢春艳一见林振华便这样说道。
  林振华乖巧地答道:“这主要是在谢厅长的英明指导之下才取得的成绩,功劳是领导的,错误都是我们这些下属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