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1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460

  卫景文问道:“老刀,你们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我怎么觉得你要的这些东西,都挺偏门的。好像天上飞的、海里游的,你都涉及到,不会有哪个企业做的业务这么杂吧?”
  老刀呵呵一笑,说道:“我也不知道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的客户向我要这些东西,我自然就得拿走了。至于他们拿走之后干什么去了,我可不清楚。”
  老刀一边说着,一边伸出电烙铁,奔着那枚芯片的各个引脚而去。他虽然体型看起来胖得像头熊,但手脚却十分麻利,卫景文自讨,自己拆卸芯片的技术,是远远比不上老刀的。
  “好了,这块板子上,我只要这块芯片。”老刀把芯片拆下来,装进防静电的袋子里,然后对卫景文说道:“卫老师,别不满意了,你看,这块板子上还有5个大功率管,这两个电解电容也是很贵重的,都归你了。至于其他的,就不值什么钱了,可以扔掉了。”
  卫景文把板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一边,对老刀说道:“我可不像你那么挑食,这几个管子和电解我要,其他的电阻、电容什么的,我也都要。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瓷片电容,德国货的品质也好得很,我可舍不得扔。”
  老刀诧异道:“卫老师,你不会是要告诉我说这些板子上的每一个元件你们都要拆下来用吧?”
  “为什么不呢?”卫景文反问道。
  “呃……你们电子研究所才几个人,要把这些板子全部拆解掉,你们打算干到什么时候去?”老刀真切地替卫景文操心道。
  卫景文笑道:“老刀,看来也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哦。我们林经理已经安排好了,你看那边那个车间没有,那就是我们的旧电路板回收车间。林经理说了,对旧电路板的拆解,要走工业化的道路,我们要建起一条拆解生产线呢。”
第277章
环保
  “不行,这个车间不能投产!”
  浔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内科副主任李惠站在电路板拆解车间的中间,一脸严肃地对林振华说道。
  自从发生了郎冬中毒的事件之后,林振华便把劳动保护问题提到了公司的重要位置上。应林振华的邀请,婆婆嘴、豆腐心的李惠被聘请为公司的高级卫生顾问,负责指导全公司的职工医疗保健工作,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保护工作。
  电路板拆解车间建成后,林振华把李惠请到工作现场,让她评估一下污染问题。李惠拿着几台仪器测了半天,最终给出了一个结论:污染严重,不能投产。
  电路板的拆解流程,是先用酸性溶液对废旧电路板进行清洗,洗掉上面的污垢。然后用电烙铁除掉元件上粘的焊锡,使元件与电路板分离。随后,生产线上的工人将用镊子把元件一个一个地摘下来,分门别类地装进托盘里。
  在拆解工作完成后,后面还需要有人对这些拆解下来的元件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是否损坏。所有测试合格的元件,就可以重新用于生产电子器材了。现代社会所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众多,回收这些电子垃圾不但不用花钱,甚至还可以收取一笔垃圾处理费。而拆解这些电子垃圾所得到的元件又有很高的价值,所以这项业务可谓是一本万利。
  在当时,国产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不过关,一些高端元器件更是无法实现自给。通过拆解国外的废旧电路板,能够得到大量优质和稀缺的元器件,其意义更是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的。
  然而,拆解电路板所产生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焊接过程中使用的焊锡和助焊剂都有一定的毒性,在拆解过程中,这些有毒物质受热蒸发,会对操作工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那个年代里,能够认识到这种环境危害的人并不多,但林振华以及他手下的那一群海归们是有这种意识的。在林振华提出建设电路板拆解车间之后,项哲非常严肃地与他谈了一次,核心内容就是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职工的权益。项哲把这件事上升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让林振华无法回避。
  为了消除车间里的污染,林振华投入了几十万元,在车间里加装了空气过滤、除尘等设备,已经把污染降到很低的水平了。不过,即使是这样的低水平,在李惠的眼里,也仍然是带毒作业,是不可容忍的。
  “李姐,你的标准是不是太高了一点?”林振华问道。其实,按李惠的年龄,林振华应当叫李惠为阿姨才对的。
  “小林,你知不知道,这种电路板拆解的项目,发达国家是根本不允许开展的。”李惠说道。她看过的外文期刊不少,对于国际卫生标准了解很多。
  林振华连连点头:“我当然知道。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这样多的废旧电路板流到我们这里来,李姐,你可不知道,这些电路板上的元件,都是宝贝啊。”
  “宝贝又怎么啦?人的生命健康难道还比不上这些元件的价值吗?”李惠瞪着眼睛训斥道。
  林振华道:“我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投入了重金进行治理。你看,流水线上方有专门的通风设备,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吸走,送到处理装置里去进行净化。现在我们这个车间的污染水平,在国内其他同类车间里,绝对是最低的。”
  “这一点我承认。”李惠道,“但即使是这样,我刚才测过,你这个车间里空气中镉、铅、砷等元素的深度还是超出标准十几倍了,工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会导致慢性中毒的。”
  “那怎么办?”林振华问道。
  李惠看看车间的设备,叹了口气道:“小林,你们已经搞起了这么大的摊子,现在我让你们把这个项目下马,恐怕你们也无法接受吧?我真想不通,这种在西方国家已经被淘汰的产业,我们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会如此热衷呢?”
  林振华道:“很简单,这是因为咱们国家穷啊。”
  “再穷,人命的价值是一样的。”李惠说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李姐,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在医院里工作,有没有遇到过因为缺钱而放弃治疗的病人?”
  李惠愣了一下,沉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有的,有些病人,如果能够使用一些高档药品,就能够救过来。可是,他们用不起这样的药品,我们就只能看着他们死掉了。有些时候,我们医生恨不得自己拿出钱来帮助他们,可是,这样的病人很多,靠我们医生义务捐助,也帮不了几个人的。”
  林振华道:“这就对了,如果我给你1万元,让你去购买这些高价药品,你就可以挽救一个甚至于好几个病人的生命,所以,他们的生命的价值,就是一万元,甚至是几千元。李姐,你说对不对?”
  李惠沉默了,作为一个医生,她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她从来没有想过人命其实是有价钱的。她不得不承认,林振华说的话听起来残酷,但却是实情。她曾经许多次地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名病人因为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而被迫放弃治疗。
  国营单位上的职工虽然有公费医疗或者劳保医疗,但高价药品是不能报销的。有时候,用几毛钱一支的普通抗生素无法医治的疾病,换一支几十元的进口抗生素就能够解决问题,但又有多少个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这种进口药品呢?
  谁说生命是无价的,因为缺少几百元或者几千元,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会消失,这就是生命的价格。
  “小林,你说得对。我在非洲呆过,在那里,一支青霉素就能够救一条命。可是,那里的人们却穷得根本买不起一支青霉素。那里的人,能够活到30岁就非常不容易了,原因就是医疗条件太差了。”李惠说道。
  林振华道:“李姐,你现在明白了吧,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要让百姓健康,就必须挣钱,而挣钱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污染,又会损害百姓的健康。这就是一个矛盾。”
  “可是,不污染也同样可以发展经济啊,你看人家西方国家。”李惠反驳道。
  林振华道:“我们没有他们的技术。如果有那种又清洁、附加值又高的产业,西方国家肯定会攥在自己手上的,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根本竞争不过他们。作为后起国家,我们只能选择这种又脏、又累的产业。”
  关于发展经济与避免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后世曾有过大量的讨论。站着说话不腰疼者认为,宁可不发展,也不能有污染,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对于这样的观点,林振华是不能接受的。非洲倒是没有污染了,但非洲人民的生活很幸福吗?GDP崇拜固然不对,但没有GDP,你拿什么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拿什么去提高人民的福利?
  即便是西方国家,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能够过上如此舒服的生活的,他们今天的富裕,也是建立在昨天的艰辛之上的。伦敦也曾经是雾都,芝加哥、伯明翰这些老牌工业基地,曾经都是烟囱林立,烟尘蔽日的人间地狱。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规避的代价。
  “照你这么说,我们就永远都得做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了?”李惠问道。
  林振华道:“放心吧,李姐,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我向你保证,最多20年时间,我们就能够和西方国家平起平坐了,到那个时候,咱们也可以把防治污染放在最最重要的位置上,有污染的产业坚决不做。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必须忍受这一切。”
  李惠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小林,我发现你永远都有一套说法。我也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不过,作为一个医生,我还是不能允许你让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
  林振华苦着脸问道:“李姐,我说了半天,全白说了?”
  李惠想了想,说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我提两个要求,如果这两个要求你能够做到,我想对于这个车间里的工人受到的损害将可以降到最低。”
  “没问题,别说两个要求,100个要求都可以。”林振华信誓旦旦地说道。
  李惠道:“第一个要求,所有的工人工作期间必须戴专门的口罩,口罩的夹层中要有活性炭,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有毒物质。”
  “完全可以。”林振华道,“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去采购一批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倒没必要。”李惠笑了起来,眉毛弯成了一道好看的弧形。她对于林振华总的来说还是挺满意的,汉华重工的劳动保护在浔阳市的各家企业里做得是最好的,林振华身为常务副总,还亲自站在这里和她商量劳动保护问题,这就非常难得了。
  “第二,工人的工作时间要严格限制。每班工人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0小时。”
  林振华点点头:“这个也没问题,我让他们上半段在这个车间工作,下半段换一个工种就是了。”
  “第三……”李惠继续说道。
  “李姐,不是说只有两个条件吗?”林振华笑着问道。
  李惠道:“这个不算条件,只是一个建议。你们应当把这个车间的工作定为有毒作业,要给工人发健康津贴。此外,建议在这个车间工作的工人,要经常吃猪血、绿豆等,这些都是有助于排毒的。还有,每隔三个月,你要让他们接受全面的体检,如果发现有中毒征兆,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好,我全盘接受。”林振华欣然应道。
第278章
有声有色
  进入1986年的夏天,何海峰预言的经济硬着陆终于发生了。
  当年的中国,处于一个新旧体制转轨的时期。一方面,国家放松了对地方的管辖权,允许地方拥有投资、外贸、劳动用工等权力;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尚未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经济主体,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其缺乏预算约束,不管花多少钱,最终都是要由中央政府来买单的。
  有投资权利而且没有预算上的约束,从经济理论上说,地方的投资将趋于无穷大。在1985年的中国,恰恰就是这样的情况。各地政府竞相上马各种项目,在地方官员的脑子里,根本就不存在“缺钱”这样的概念。银行是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它们不敢违逆地方官的指令,因此不惜以透支的方式不断地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导致投资规模远远超出了经济可承受的范围。
  何海峰曾向林振华说起过,一部分学者提出了软着陆的设想,希望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各地方政府能够主动地压缩基建规模,使经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但事实上,这种设想仅仅是一种空想而已,没有一个地方的政府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大家都希望别人压缩,这样自己就能够从压缩中受益。当所有的人都这样思考问题时,经济学中著名的囚徒悖论就出现了,其结果就是整个经济的热度持续上升,直至崩溃。
  经济崩溃的原因是很简单的,那就是资源的约束。预算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可以趋向无穷,但这些预算最终必须变成建设所需要的钢材、水泥。当这些物资无法保障的时候,庞大的基建就不得不停止了。在这个时候,市场上物价飞涨,外汇严重短缺,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原材料而无法进行生产,从而出现了严重的亏损,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困顿之中。
  在其他企业面临严重困难的时候,汉华重工几乎是一枝独秀般地表现出了勃勃生机。
  汉华家居公司以运动型自行车为主打,继续保持着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态势。在国内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林振华采取以商养商的方法,用出口产品所获得的外汇,从国外购入原材料,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汉华化工设备公司的出口设备生产进展也非常顺利,在亚非拉各地,汉华重工同时铺开了六七个工地,一船船的设备漂洋过海,赚回大量的利润。由于这些工程的示范效应,一些后续的项目也陆续到来,形成了良性循环。
  业务繁多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销售处的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褚红阳和舒曼两口子成天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和各地客商签订合同,以至于连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了。褚红阳的父母为这事,没少埋怨林振华。
  机床公司所生产的百余种机床附件目前在国际上已经颇有声誉,被列入了几十家知名机床企业的推荐附件名录。胡妫给机床公司搞了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使得机床附件的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早已正式挂牌,乔海从德国弄来一大批废旧机床、电器,在废旧金属回收公司经过翻新改造后,重新进入了市场。这些几百美元一台买来的旧设备,稍加修复就能卖到几千甚至上万美元,利润率高得惊人。乔海本人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没事就在心里偷着乐。
  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汉华重工的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
  项哲、胡妫等人的加盟,开启了海归进入汉华重工的大门。许多在单位上郁郁不得志的留学归来人才,受到项哲等人的示范效应影响,纷纷从原单位辞职或者停薪留职,来到浔阳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成为汉华重工的一员。
  这些人的学历是如此辉煌,你如果没个什么麻省或者耶鲁的双料硕士学位,都不好意思显摆。在汉华重工的厂区里,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能够听到,连省里搞外事接待的时候,都要跑来向林振华借几个小语种的人才去帮忙。
  国内高校的毕业生也大量地涌过来了,与前两年相比,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更开放,对于编制之类的问题看得更淡了,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他们发挥作用的天地,当然,汉华重工许下的优厚待遇,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随着技术人才的增加,林振华把韦东齐的技术处和卫景文的电子研究所合并,建立了汉华研究院,统一管理汉华重工的所有技术工作。韦东齐担任了院长,卫景文和范世斌担任副院长,马杰、方延武、许伟等人分别担任不同研究室的主任,麾下各有一个非常壮观的团队。
  40万吨大化肥设备、家用冰箱压缩机等几个主打产品的研发搞得轰轰烈烈,在若干个关键环节上都取得了突破。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也都做得有声有色,各种专利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浔阳这片土地上萌发出来。继机械系之后,华青大学的化工系、精仪系、电子工程系等都将汉华重工列为自己学生的实习基地,双方的合作项目最远签到了10年以后。
  在管理方面,项哲、胡妫等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的管理手段,为汉华重工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整个公司的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管理都变得井井有条,不再是过去那种凭感觉管理的状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