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460

  高祖兴摇摇头道:“目前他们还在谈,不过,从北方省报过来的用汇额度看,他们打算出到1200万美元。”
  “这都是农民的血汗钱啊,将来都是要摊到化肥成本里去的。”林振华用悲天悯人的口吻说道,他忘了自己当年是如何坑害泰国农民的了。
  高祖兴道:“这没办法,北方省自己有出口产业,他们自己创造的外汇,有一定比例留成的,我们只能是提出指导意见,不能进行干涉。”
  “这么说,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林振华问道。
  “几乎是没有办法。”高祖兴说道。
  “那么,你们对这件事就打算不吱声了?”林振华又逼问道。
  高祖兴无奈地苦笑起来:“小林,你可真是个愣头青啊。这样吧,这件事情,外贸部会向北方省表示一个意见,建议,记住,是建议他们考虑设备国产化的问题,节省用汇。你如果有精力,可以请其他部委,包括国家经委、计委等部门,也表达一个这样的意思。大家都这样说了,北方省方面自然也就有压力了。然后你们再想办法去公关吧,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缝隙钻进去。”
  高祖兴说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很够意思了,林振华也不能再指责他什么。按行政级别算,汉华重工算是一个副厅级的单位,林振华作为常务副总,也就是一个正处,而且企业的级别与行政级别相比,还要略低半格。高祖兴作为一个副部长,能够这样对林振华推心置腹地说话,林振华应当觉得受宠若惊才是,还能再提什么极端的要求呢?
  带着失望的心情,林振华找陈天喝酒去了。在酒桌上,陈天听着林振华哭诉这一条血泪斑斑的上访之路,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不过,笑完之后,陈天还是真心地替林振华考虑起来,他说道:“振华,实在不行,咱们给他来点硬的吧?”
  “来什么硬的?”林振华问道。陈天这厮,在强力部门呆惯了,说话就是显得横。
  陈天道:“我爸当年的警卫员,现在在中纪委工作,我去请他出面。这个刘副省长这样卖力地替尼宏重工说话,没准屁股上就有点不干净的东西,咱们把这事给他挖出来,直接给他按下去,你看如何?”
第290章
老狐狸的劝诫
  “不行!你们真是太幼稚了!”
  何海峰用坚决的语气对林振华说道。
  这是在何海峰的家里,林振华把自己与陈天商量的方案向何海峰做了一个汇报,结果就换来了何海峰的这样一句评价。
  陈天的提议,让林振华颇为心动。在他的内心里,对于贪腐官员一直是有着一种痛恨之意的,虽然在日常工作中,他不得不经常与这样的官员打交道,虚与委蛇,但如果有一个机会能够打击打击这些人,他是会坚决支持的。
  北方省这个项目,从林振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直都是刘副省长在背后力挺,不给其他企业留下任何机会。从这点来说,林振华与他有着很深的私仇。如果真的发现他在这个项目里与尼宏重工之间有什么勾搭的话,那么公仇私仇一块报,把刘副省长弄下去,顺便把大化肥项目弄到手,这是何等愉快的事情。
  至于陈天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这一点,林振华想得不多。对于安全部门以及中纪委的能量,林振华并不很了解,印象中,这两个部门似乎都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
  然而,当林振华把这个想法说给何海峰听时,却受到了何海峰的断然否定,从何海峰脸上的表情来看,他似乎对于林振华与陈天的这个设想很是不满。
  “为什么呀?”林振华郁闷地问道,他就像是个捏出了一个漂亮泥人的小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给大人们看,满心希望得到几句夸奖,结果大人们却给了他一通呵斥,说他不该把衣服弄得那么脏。
  “对呀,爸爸,为什么呀?”何岚站在林振华身边,不满地看着父亲,替林振华抱不平,“爸爸,现在社会风气多坏啊,连我们同学都在议论,说当官的贪污腐败太厉害了。像这样的官员,为什么不严厉地打击一下?”
  何海峰摆摆手道:“岚岚,你复习功课去吧,大人说话,你别搀和。”
  “我都成年了。”何岚抗议道,“我明年就上大学了。”
  林振华只好出言相劝了:“岚岚,别闹,听你爸爸说。”说完,他又转头对何海峰说道:“老何,你说说看,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敲打敲打这个姓刘的。就算他没有问题,敲打他一下,至少也能让他老实一点吧?”
  何海峰叹了口气,说道:“小林,你们实在是太幼稚了。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当上这样一个大企业集团的副总的。”
  林振华挠挠头,脸上露出一个傻笑。没办法,在何海峰面前,他只能装老实,因为何海峰实实在在是看着他长大的,而且,作为局外人,何海峰对他的批评,远比谢春艳、朱铁军等人要深刻得多。
  “我跟你说,首先一点,纪律检查部门不是你们手上的工具,尽管你说陈天与他们有一些关系,但这样滥用公权来为一家企业服务,是非常忌讳的。”何海峰说道。
  “嗯。”林振华点点头,表示认可,并这个理由并不能完全说服他。
  “其次,刘副省长未必就有什么问题,即使是与外商有一些私下的交往,收受了一些价值不太高的礼品,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自我要求不严的问题,你们不可能把他扳倒。打蛇不死,后必伤人,这个道理你懂不懂?”
  “这个……”林振华还真没想到这一层,现在被何海峰一点出来,他才觉得自己真是太幼稚了。也许是前生看穿越小说太多,觉得作为一位穿越者,扳倒个把省部级干部易如反掌。现在细一想,自己加上陈天,能量还真没有这么大。
  “还有,我们再退一步来说。假定你,加上陈天,加上陈天的背景,大家一起拼命,舍得一身剐,真把这个刘副省长拉下来了,你觉得你就能拿到这个项目吗?”何海峰层层深入,开始给林振华讲课了。
  “老何,你的意思是……”
  “这个项目和当年五叶风扇专利权的项目不同。专利权那个项目,是人家侵犯了你的权利,抢了你本来应当赚到的钱,大家是理亏的。所以你闹得天翻地覆,别人也无话可说,甚至会觉得你这个人有能量,有本事,对你只是佩服。
  但这个项目呢,是人家北方省的项目,愿意给谁,是人家北方省的权利。你一个外乡人跑过来抢项目,一言不合就把人家的副省长掀翻了,你觉得北方省的干部会如何想?他们会支持你吗?”何海峰说道。
  “这……我还真没有想到这一层。”林振华只觉得汗流浃背。
  的确,如果自己真的把刘副省长弄翻了,那么,所有北方省的官员,甚至于全国各地的官员,会对他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所谓兔死狐悲,即使是刘副省长的政敌,在这个问题上也会站在刘副省长的一边,把林振华视为自己的威胁。可以这样说,林振华如果打赢了这一仗,那么他将输掉全部的未来。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官相护吧?”何岚插话道。小姑娘聪明伶俐,又是从小生活在干部家庭,对于这些事本来也懂得不少,现在听何海峰这样一分析,她也开始明白何海峰的担忧了。
  林振华颓然地说道:“老何,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我光想着打打杀杀了,却没有想到这么深的事情。看来,我也罢,陈天也罢,都是太幼稚了。”
  何海峰道:“陈天的情况和你不同。首先,他背景比你硬,他如果做点离经叛道的事情,大家都能理解,而且也不敢惹他。其次,他在北方省没有自己的利益,把局搅黄了,对他没有损失,而你就不一样,你是想在北方省卖设备的,把人得罪光了,尼宏重工拿不到单子,你也同样拿不到。”
  “其实,陈天也是为我着想。”林振华替陈天辩解道。
  何海峰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林,你和陈天这样的人交往,对你会有一些帮助,但这种帮助也是双刃剑,你千万要小心。别人得罪不起陈天,但人家不怕你。事情闹大了,吃亏的是你,明白吗?”
  “我明白了。”林振华拼命地点着头,心里对何海峰充满了感激之情。何海峰这两年官运亨通,已经升到了正局级,在体改委属于有一定份量的人物了,但他还能够这样开诚布公地跟林振华说话,这份交情实在是很难得。
  “这么说来,我只能是放弃了?”林振华问道。事到如今,他已经斗志全无,只想鸣金收兵了。如今的他可不比当年初出道的时候,那时候一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现在他手上有一个庞大的企业,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意气,而让企业受到连累。如果汉华重工在国内官员心目中留下一个吃相难看的印象,这个企业就离崩溃无远了。
  何海峰摇摇头道:“放弃倒是没有必要。你们的想法也是对的,在重大装备方面,我们国家还是应当立足于自己。你们的诉求本身是没错的,应当坚持下去。”
  “可是,我们已经跑了这么多部委,大家都说管不了,你让我们怎么办?”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道:“小林,你先不要急,我们来理一理这件事。你说你们跑了很多部委,这些部委是什么态度?”
  “大家都在口头上支持我们,但在行动上表示无能为力。”林振华道。
  “也就是说,你们在名义上是得到了支持的,是不是这样?”何海峰道。
  “嗯,可以这样说吧。”
  “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了。”何海峰道,“你们现在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基础,继续努力,争取能够撬开一条缝。”
  林振华哑然失笑道:“老何,我发现你和外贸部的高部长说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是不是你们这些当官的都时兴这样说空话啊。”
  何海峰也笑了,不过他是被林振华给气笑的:“小林,你还要不要我给你出主意?如果不要,我可就要送客了。”
  “要要要。”林振华连忙求饶,开玩笑,现在何海峰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他哪敢放手。当然,他也知道何海峰只是说句玩笑话,以他与何海峰之间的交情,何海峰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你们指望部委直接出面给你们支持,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部委做事,讲究师出有名,这样地方上也好接受一些。现在这个项目的事情还没有公开,一切都是你们在运作,部委自然不要直接说是受你们委托来说话的。最好你们能够给部委找到一个理由,让他们无法回避,这样他们顺势说几句话,也就比较方便了。”何海峰循循善诱。
  “爸,这也太麻烦了吧?你们平时做事也是这样的?”何岚皱着眉头对何海峰问道。
  何海峰点点头道:“这就是政治的艺术,岚岚,你现在还不懂这个,不过,小林应当是懂的。”
  林振华点点头,他其实早就该懂了。以美国那么牛的一个国家,要打伊拉克之前不还要编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吗?
  “老何,我懂了,我马上就去制造借口去。”林振华说干就干,起身向何海峰告辞。
  “借口方面,最好编得立意高一点,如果编得好,我也可以向书记处汇报一下,争取从最高层给你们争取一点政策。”何海峰笑眯眯地说道。
  “你们简直是太黑暗了!”何岚跺着脚抗议道,“我爸是一条老狐狸,小华哥是一条小狐狸,我不和你们同流合污了!”
第291章
全球大循环
  何海峰的建议,给了林振华一个启示。北方省与尼宏重工洽谈引进大化肥设备的事情,一直都是秘而不宣的,属于暗箱操作。林振华要想从中插进一杠子,就要把暗箱变成明箱,让整件事情在透明的环境下来进行运作。林振华有这样的自信,只要一切都公开透明,汉华重工是不会输给尼宏重工的。
  想通了这一点,林振华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带上韦东齐、何飞,直奔新华社,找他的老朋友,新华社记者徐海皓。
  徐海皓其人,原来是新华社驻江南省记者站的记者,几年前,因为汉华机械厂工人姜铁梅写匿名信状告林振华侵占职工住房,他专门去汉华机械厂做过采访。在这次采访中,他认识了林振华,并且对林振华形成了好感。后来,他写的关于林振华承包劳动服务公司的内参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并最终促成了劳动服务公司的股份制改革。
  在那之后,林振华与徐海皓成了不错的朋友,两人经常有些电话或者信件上的来往。去年,徐海皓调回了新华社总社,还当了一个小部门的负责人,林振华来北京时,也曾拜访过他。
  这一次,林振华决定再请徐海皓出手帮忙,为汉华重工参与北方省的大化肥项目制造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这样的事情,已经不能算是新闻了。”徐海皓听完林振华的介绍后,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其实,你说的这位刘副省长,叫刘什么来着?”
  “刘永乾。”林振华说道,这正是那位刘副省长的名字。
  “嗯,对,刘永乾,我接触过他。”徐海皓道,“其实吧,要说他跟日本人有什么幕后交易,我看倒不一定有。他主要的问题就是非常崇拜日本人和日本技术,我在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咱们国内有不少这样的官员,他们对于国产技术完全没有信心,恨不得连一把钳子都要从国外进口才踏实。”
  “照他们这样的想法,咱们自己就不用搞装备制造业了。”林振华说道。
  徐海皓笑道:“还真让你说对了。现在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中国不应当搞装备制造业,中国应当专注于搞产品组装,什么电风扇啊、洗衣机啊、自行车啊,这些是中国人该搞的东西。”
  林振华也笑了:“这不都是我们汉华家居公司的产品吗,看来我又有先见之明了……对了,我为什么要说又?”
  徐海皓道:“人家这可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叫做全球大循环理论,据说还是个叫李嘉图的洋人提出来的。”
  何飞道:“这事我知道,最近报纸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都是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它认为全球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每个国家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相当于工厂里的前后工序的关系,所以叫做全球大循环。
  这个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应当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选择大循环中的恰当的位置。比如说,技术领先的国家,就应当专注于发展技术,提供装备;资源丰富的国家,应当专注于提供资源;像中国这种技术落后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就应当专注于从事加工工业。从国外进口设备和原料,利用中国的劳动力进行加工之后,再卖到国外去。
  至于它的理论基础嘛,用的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是18世纪末的英国经济学家,名气很大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