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460

  “拿我们当学费!”马胜凡这回算是听明白了,他当即就炸了:“王市长,你拿我们鲁机当学费,问过我们鲁机1000多名干部职工没有?我们鲁机是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是谁给你权力拿我们当学费的?”
  别看王旭瑞是个副市长,在马胜凡眼里,可真没把他当棵葱。再说,就算他真是一根葱,咱们山东大汉最爱吃的就是你这棵葱。像鲁中机床厂这种国家重点企业,平日里与国家各大部委也都是有走动的,真要闹起来,马胜凡也吃不了什么亏。
  “马厂长,你误会了。”王旭瑞瞪了林振华一眼,连忙转过头去安抚马胜凡,“学费这个说法,是口误,口误。市里的考虑,是要树一个中外合资的典型,而林总经理这边,毕竟还是内资嘛。市里需要的不是美元,而是要打开一个中外合资的局面,你们明白吗?”
  “什么内资外资,如果老子的鲁机没困难,你们是不是也打算把我们强行给卖了?”马胜凡直接就出言不逊了。
  林振华倒是冷静下来了,开始思考王旭瑞的话。他不得不承认,王旭瑞的想法,是符合当下的社会背景的,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几家中外合资企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土气,没沾着洋味。
  举个例子来说吧,汉华重工在浔阳发展得那么好,但浔阳市政府最感兴趣的,反而是他们与乔海搞的那家中德合资企业。在浔阳市的宣传材料里,汉华重工的篇幅,还不如下属的中德合资乔氏金属回收公司的篇幅多。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中德合资这几个字里沾着一股洋味吗?
  不要怪王旭瑞崇洋媚外,这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你这个地方有了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那么就能够吸引到后续的投资商。如果你没有第一家,那么其他家也不敢来砸钱。像汉华重工这种有钱的内资企业毕竟是少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引进外资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像鲁中市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城市,对于引资的需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老马,你不要冲动。”林振华想到此处,不由得伸出手去,按住正在暴跳的马胜凡,然后对王旭瑞说道:“王市长,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也非常理解市政府的考虑。我想再多问一句,如果换另外一家外资企业来与鲁中机床厂合资,市政府是否支持?”
  王旭瑞点点头道:“林总经理能够理解就好。你说另外一家外资企业,是什么意思呢?”
  林振华道:“王市长,因为业务的关系,我们汉华重工在国外的合作伙伴比较多。如果我们能够替鲁机找到另外一家外资企业,开出来的条件比现在这家日商更好,市政府能否考虑?”
  “这应当是可以的。”王旭瑞谨慎地说道,他没有把话说得太满,因为他还是没明白林振华的意思。
  林振华接着问道:“比如说,是一家港资企业?”
  林振华首先能够想到的,自然是香港律师钱元平那边,让他在香港弄家小企业,直接把鲁中机床厂盘过来,应当难度不大。
  “港资……”王旭瑞拖着长腔道,“我们已经有一家港资企业了,香港比较也是中国领土嘛,这个说服力不太够。”
  “外资?倒也有,缅甸算外国吧?”林振华灵机一动,想起兰武峰了。为了瞒天过海地搞锡雅部落那个项目,他让兰武峰在缅甸注册了一家“风林化工设备公司”,现在借这个公司的壳来用用,应当问题不大。
  “缅甸……”王旭瑞又拖起了长腔,他没有进一步解释,但马胜凡和林振华都能听得出来,他还是不满意。人家都是中美合资、中日合资、中德合资,最不济也是个中澳合资啥的,你弄个中缅合资,走出去怎么有脸跟人打招呼呢?咱要的是洋味,缅甸这个地方,算什么洋呢?
  林振华长叹一声,今天算是开眼界了。这个王旭瑞的确不招人喜欢,但他的想法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林振华从他身上得到了许多启发。
  古语说,扯虎皮做大旗,这是有道理的。你弄几块兔子皮缝巴缝巴,做成的旗子,有谁会服气呢?自己这些年闷头搞技术,搞生产,却忽略了作秀、造势,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啊。汉华重工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也到了需要一张虎皮的时候了。
  “我明白了,王市长,你别急,给我两个月时间,我帮咱们鲁机拉一家美国企业过来合资,你看如何?”林振华拍着胸脯说道。
  “此话当真?”王旭瑞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林振华。花200多万美元来进行合资,并不是一笔小数目。鲁中市为了找到现在有意向的这家日商,也是花了不少心血的,林振华随便张口一说,就能够拉到一家美国公司,这不会是吹牛吧?
  林振华微微一笑,算是给了一个回答。再往下聊也没什么意义了,王旭瑞勉强答应下来,给林振华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届时他无法找到一家美国公司或者别的发达国家的公司来投资,那么鲁中机床厂就要与日商合资了。
  王旭瑞这样承诺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与日商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涉及到职工安置的问题,市领导中间还有一些不同意见,要把这些意见协调一致,也得一两个月的时间了。
  林振华和马胜凡离开市政府的时候,林振华满心轻松,马胜凡却是一脸郁闷。走到市政府外,马胜凡急不可待地对林振华问道:“小林,你是什么意思,你们不打算和我们合作了?”
  “谁说的?”林振华笑着说道。
  “你不是说要找一家美国公司来合作吗?找美国公司和找日本公司有什么区别?还不是把我们厂给卖了。”马胜凡说道。
  林振华小声道:“马厂长,你放心吧,我答应王旭瑞的这家公司,其实就是我们汉华重工的美国公司,我出国拐个弯再回来和你们合作,让他落一个中美合资的名头,还不是一回事吗?”
  马胜凡这才明白过来,他惊讶地问道:“你们汉华重工有美国公司?”
  “目前还没有。”林振华承认道,“不过很快就会有了。不就是注册一家美国公司吗,我随便找个律师,交个几百美元,一星期之内我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小林,我真是佩服你了。难怪你们汉华重工搞得这么好,你的鬼点子,可真是太多了。不行不行,以后我们鲁机和你们合作,我可得多留个心眼,别让你把我们给卖了。”马胜凡开着玩笑说道。
  林振华哈哈大笑道:“你放心吧,合资之后,鲁机和我们汉华重工就是一家了,哪有自己人卖自己的道理?马厂长,你就踏踏实实等着吧。对了,这两个月,你可得抻住了,别让姓王的抽冷子就把你们给卖了。”
  马胜凡牛哄哄地说道:“他敢!他如果不通过我们厂就跟日本人谈判,我带着工人把他市政府给拆了。”
第314章
假冒合资
  在林振华的记忆中,弄个假合资企业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在90年代中后期,中国有大批的富人跑到什么百慕大之类的地方去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再折回国内来投资,混一个三资企业的牌子。王副市长既然喜欢这个,那就给他弄一个这样的合资企业来。如果他还觉得不过瘾的话,那就英德法日意一样来一个,让鲁中市的800万人民坐在家门口就能够围观八国联军,看他还有何话讲。
  林振华的如意算盘打得挺美,谁知到北京去与何海峰一聊起此事,何海峰给他当头浇了一瓢冷水。
  “把国内的钱转到国外去注册公司,然后再回来与国内公司进行合资,这就是你想出来的办法?”何海峰瞪着眼睛看着林振华,不解地问道。
  林振华道:“没错啊,老何,你不觉得这个点子非常不错吗?”
  “谁允许你们汉华重工到海外去开设分公司了?人家都在引进外资,你们好不容易有点外汇,还到国外去投资,哪个部门敢批准?”
  “这个……”林振华语塞了。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层,他记忆中的事情,是中国外汇逐渐过剩之后才有的情况,现在外汇紧缺得很,谁能同意他们去海外投资?要把大笔的外汇转到海外去,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我不要他们批准不行吗?”林振华强辞夺理道,“我们不直接把外汇转出去,我们可以在每次采购设备的时候,多付一点钱,然后转到一个单独账户上去,这样不就可以绕过监管了吗?”
  何海峰伸手就去探林振华的脑门:“小林,你没事吧?”
  “没事呀。”林振华道。
  “没事你就敢说胡话了!”何海峰恼火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是公然抽逃外汇的行为,而且有贪污公款的嫌疑,一旦被查出来,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林振华同志,你现在是一家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做事的时候要时刻记着党纪国法。”
  “我这不是被他们给逼的嘛!”林振华叫屈道,“老何,你去看看鲁中机床厂的情况,好端端一个厂子,我们想要,人家就不给,非得披一身洋装才行。你说这算个什么事?你们体改委就是这样搞改革的?”
  何海峰道:“这件事,一码归一码。现在各地的确存在过于看重招商引资,追求政绩的倾向,这是不对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在海外设立假公司来进行假合资的情况,其实质是为了骗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对于这种假合资的情况,国家是要进行严肃处理的。小林,你想做事,这一点是对的,但可别栽在这件事情上。”
  对何海峰的话,林振华嘴上会辩驳几句,但内心还是非常信服的。何海峰不是那种思想僵化的人,他说一件事不能做,就肯定是有很大的政策障碍,任凭什么人也无法突破的。林振华的思想超前于这个时代有20多年,有时候很容易会犯一些与时代脱节的错误,何海峰对他的劝诫,是非常中肯的。
  “这么说,这件事没法办了?”林振华无奈地问道。
  何海峰想了想,说道:“汉华重工是国有企业,去搞这种歪门邪道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别的主体,比如说你在美国或者香港的朋友,让他们去注册一家公司来做,还勉强说得过去。不过,你在海外的朋友,能够筹措到这么多的资金吗?”
  “能!”林振华点了点头,“其实,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想着让汉华重工介入的,作为一家国企,各种各样的羁绊太多了。明明是一件好事,却要考虑各种各样毫无必要的影响,这样下去,国企怎么可能有活力?”
  事实上,正如林振华所说的,他根本就没有必要让汉华重工去出面搞什么海外公司。兰武峰现在就在海外,而且手里掌握着属于林振华名下的几千万美元。
  当年知青连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由兰武峰动用了林振华存在瑞士银行的5万美元,购买装备,一举转败为胜。事后,知青连的战士们一致同意,在知青连的全部产业中,给林振华分配两成的股份。按延安邦现在的资产来算,这两成的股份已经有几千万美元之巨了。
  林振华一开始并不打算用自己名下的这笔钱来与鲁中机床厂进行合资,他现在一心把汉华重工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像收购鲁中机床厂这样的事情,他的第一个念头是应当由汉华重工来完成的。但现在看来,这个想法的确有些不合实际,汉华重工至少在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是国有股,谢春艳和苏宝成都不会跟着他胡闹的。相反,如果他索性以自己的名义来收购鲁中机床厂,反而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林振华想定了主意,便开始运作了。他回到浔阳,首先向公司管理层通报了与王旭瑞谈话的情况,以及何海峰所说的意思。谢春艳等人的想法果然与何海峰一致,认为以汉华重工的名义到海外去注册公司,是违反原则的事情,万万不可做。项哲等少壮派虽然认为林振华最初的想法有可取之处,但也知道政策的厉害,不敢轻举妄动。
  在众人都觉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林振华提出了新的方案,即请海外的兰武峰去美国注册一家公司,然后与鲁中机床厂进行合资。在拿到控股权之后,美国公司再促成鲁中机床厂与汉华重工进行合作,所有合作的内容与此前商定的一致。
  对于这个新方案,谢春艳、朱铁军等人多少存了一些疑虑,这个疑虑主要是针对兰武峰这个人的可靠性的。林振华对兰武峰自然是充分信任的,但在谢春艳和朱铁军等人眼里,兰武峰实在不具备成为一个合作伙伴的特征,他太年轻,出国前没有正经职业,出国又是偷逃出去的,这样一个人,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林振华也懒得去跟这些老人们解释了,毕竟他也拿不出什么特别过硬的证据来证明兰武峰的人品。他的信心,只是来自于他自己与兰武峰之间的感情。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仅凭一点私人感情就把这么大一件事情交付出去,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了。
  不过,现在也没有其他的方案可以选择了,与其让鲁中机床厂廉价地落入日商之手,还不如让林振华去赌一赌兰武峰的人品。更何况,即使谢、朱等人反对又能如何,兰武峰怎么做事,汉华重工是干预不了的。
  公司管理层勉勉强强地点了头,林振华立即与兰武峰取得了联系。兰武峰得到林振华的召唤,马上扔下手头的事情,从缅甸飞回国内,听从林振华的调遣。
  注册美国公司的事情,最终是由香港的钱元平律师去办的。公司的名称叫作H&H,看起来很有点洋味,其实就是“汉华”二字的拼音缩写。公司法人代表自然是由兰武峰担任的,但背后的大股东却是林振华自己。这家公司未来将有可能要承担大量类似的业务,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林振华必须在法律上把公司的控制权拿在自己手上。
  除了林振华和兰武峰之外,这个公司还有一个股东,那就是美国斯皮舍尔公司的亚洲区经理福特,这位仁兄与林振华已经有七八年的交情,林振华对他的为人也已十分信任,便把他吸收进来,让他出了5%的股份。在公司股东里包含一个美国人还是有不少好处的,至少万一公司未来在美国遇到什么麻烦,人家也得顾及一下美国股东的情绪,不敢乱来。
  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林振华再次踏上了鲁中市的土地。这一次,在他身边跟着两位外商代表,一位是高鼻子蓝眼睛的福特,另一位长相完全是中国人的模样,但护照上却写着是缅甸国籍,这自然就是H&H公司的法人代表兰武峰了,不过,他现在有个英文名字,叫做兰博。
  鲁中市没有机场,所以林振华一行是从北京坐火车抵达的。一下火车,林振华就吓了一跳,只见在火车站台上,早已铺上了红地毯。地毯两旁站着两排身着白衬衫蓝裤子的小学生,每人手里都捧着鲜花,整齐地喊着口号:“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没等林振华回过味来,王旭瑞带着一群政府官员已经涌了上来。他们无视林振华和兰武峰的存在,直奔福特而去。王旭瑞一见福特便热情地用半生不熟的英语问道:“请问,您就是美国H&H公司的兰博先生吧?”
  “哦,不,我不是兰博先生,我是兰博先生的助手,我叫福特。”福特耸耸肩,做足了一副下属的样子。
  “怎么,兰博总经理没来吗?”王旭瑞诧异地左顾右盼,在站台上,他只看到一个洋人,莫非兰博总经理内急,上厕所去了?
  兰武峰人模狗样地走上前去,用带着浓烈缅甸口音的汉语说道:“这位就是王先生吧,在下就是兰博。”
第315章
花落谁家
  “兰博先生是一位爱国华侨。”看到王旭瑞那狐疑的眼神,林振华连忙上前解释道,“他姓兰,名博,和电影里那个兰博没什么关系。”
  “他是在美国长大的?”王旭瑞把林振华拉到一边,小声地询问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不是,兰先生是在大陆长大的。他祖父是国民党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解放前跑到缅甸去了,把兰先生的父亲留在国内。几年前,兰先生的祖父去世,他去缅甸继承了遗产,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了。”
  这就是说瞎话的境界了。韦小宝曾经指出,说瞎话一定要在所有的细节上都是真实的,只在关键的一个问题上造假,这样人家就发现不了漏洞。林振华弄出来这样一个美资公司,别人不可能不去查一查底细。现在林振华给出的这个解释,看起来十分合理,也是能够经得起检查的。
  王旭瑞恍然大悟道:“这么说,你和兰先生是在大陆的时候认识的?”
  林振华很认真地说道:“是的,过去兰先生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在国内受过一些迫害。当时我家里帮助过他家,所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王旭瑞连连点头。关于缅甸金三角地区有国军残部的事情,他也是听人说起过的,这位兰博先生到那里去继承了遗产,然后到美国开个公司,再来帮林振华的忙,从逻辑上说是完全合理的。再看旁边那位洋人更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那年代还没有租个外国流浪汉来假冒外商的事情,所以看到福特,王旭瑞也有了信心。
  又有华侨,又有洋人,市里的接待规格自然是非常高的。当天晚上,鲁中市在市里最好的餐馆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兰武峰和福特一行,林振华、马胜凡都只能以陪同的身份参加,坐在大桌子的下首位置上。兰武峰端坐在主宾位上,看着林振华被轻视的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只是不敢表露出来。
  “兰先生,关于鲁中机床厂的情况,林总经理是否向你详细介绍过了?你对这个项目,有何考虑?”
  酒过三巡之后,王旭瑞把话题引到了合资问题上。市委书记和市长在敬过酒之后,都已经借故离开了,现在酒桌上的主人就是王旭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