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460

  老刀道:“没错,芯片也是受限的,不过,只要他们想向我们提供,总是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林振华好奇地问道。
  “他们可以向我们提供一批不受巴统管制的工控芯片,这批芯片只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就可以实现五轴联动的控制。这些芯片的资料我已经看过了,其实就是把一片五轴控制芯片拆成了几片,每一片独立来看都不构成敏感产品,但合并起来就厉害了。”老刀呵呵笑着说道。
  “看来,钻政策空子这种事情,也不光是中国人会干啊。”林振华叹息道。
  老刀道:“我和他们的技术人员谈过,他们对巴统都很不屑。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政府和我们国家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里根总统明确宣布,将与中国合作开展和平典范计划,帮助我们改造歼八II型的机载雷达和火控系统。相比之下,斯皮舍尔公司给我们提供五轴控制芯片,实在算不上什么过分了。”
  80年代中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在这个时期,中国从西方国家那里得到了包括LM2500燃气轮机、黑鹰直升机、先进炮瞄雷达等一批先进的机电装备,开阔了国内科研工作的视野。
  和平典范计划是1987年由里根推动的一项中美军事合作,主要内容是由美国向中国转让航空方面的一系列技术,包括向中国提供50套机载雷达、火控系统和5套备份,总价值5.5亿美元。和平典范计划虽然终因两年后的政治风波而中断,但中国的航空界在这项合作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战机设计理念,对中国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美国政府带头向中国转让尖端技术,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打起了擦边球。斯皮舍尔公司敢于向汉鲁机床转让数控模块技术,甚至包括五轴芯片在内,也是与此有关的。
  “太好了,这回你可立功了吧?”林振华问道。他知道军方一直都希望获得五轴联动机床,用于进行军品的加工制造。现在虽然没有弄到机床,但弄到了芯片,也是非常可喜的。
  “斯皮舍尔公司提出,他们提供的这些芯片,只能用于民品生产,不能用于军事工业。”老刀补充道。
  林振华道:“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芯片到了中国,我们怎么用,它能管得着吗?”
  老刀道:“这是人家的规定,至于我们执行不执行,人家就管不着了。”
  林振华哈哈大笑:“这就叫美国特色的形式主义吧!”
  老刀道:“林经理,这一次如果能够弄到五轴芯片,你是首功啊。部里应当会给你记功的。”
  “罢了罢了,我就不掺和你们的事情了。”林振华连连摆手说道,“我就是一个商人,给我记功,还不如给我一个订单呢。”
  老刀神秘地说道:“林经理,你想要订单其实很容易啊。”
  “什么意思?”林振华问道。
  老刀道:“斯皮舍尔公司向我们提供五轴芯片,是提供给汉鲁机床公司的。国防科工委那边需要的是机床,而不是芯片,汉鲁机床公司恰好是造机床的……剩下的,还需要我说吗?”
  林振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老刀的暗示其实很明白,林振华拿到这些芯片,可以直接用于在汉鲁机床公司生产五轴联动机床,然后再卖给国防科工委系统。有机床在手上,还愁科工委不掏钱吗?鲁中机床厂在传统机床方面优势明显,五轴机床除了控制部分之外,也还是需要传统机床的制造工艺来支撑的。
  “老刀,你替我估计一下,一台大型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向科工委要200万,他们不会拒绝吧?”林振华笑着说道,其实他倒不是真要老刀给他出主意,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绝对没问题,再贵点他们也会要的。”老刀说道,说完,他话锋一转,建议道:“不过,林经理,我倒觉得你不要向科工委开太高的价。科工委系统在数控机床的研究和制造方面是有大量积累的,我觉得你可以用五轴机床作为条件,和他们开展合作,把他们的经验学到手。借助于这一次与斯皮舍尔公司的合作,你完全可以把汉鲁机床做成国内数控机床的领先企业的。”
  “老刀,你可真够黑的,如果科工委知道是你把他们给卖了,他们可要恨死你了。”林振华笑道,在内心里,他也认为老刀的建议非常不错。他现在不是很缺钱,如果能够把国防科工委系统掌握的数控技术交换过来,可是能够吃一辈子的。
  老刀装出一副愤愤然的样子,说道:“谁让他们不给我开工资呢,我现在拿的是汉华重工的工资,当然得替汉华重工多考虑考虑了。”
  “好,老刀,回去以后我给你涨工资。”林振华欣然说道。
第337章
国籍
  由于增加了泰戈工厂的合作项目,在随后的几天里,众人变得更加忙碌了,两边的事情都需要进行联系和洽谈。不过所有的人都觉得这种忙碌是值得的,如果这两项合作都能够实现,汉华重工的整个业务又将会有一次全面的提升。
  能够承接泰戈电冰箱组装业务的,肯定是江实电。林振华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会把这项业务拉回去直接送给江实电,事实上,以江实电目前的混乱状况,是不可能吃下这项业务的。林振华的打算是,先把江实电收购过来,然后利用泰戈的订单来促成江实电的内部整顿,让江实电重新崛起。
  考虑到金建波此前对自己的警告,林振华决定不以汉华重工为主体来收购江实电,而是用此前在美国注册的H&H公司来作为收购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用一项洋帽子来搪塞江实电现有职工的各种要求,避免在收购过程中被各种无理要求搅了局。
  关于这个方案,林振华在国内的时候就与谢春艳讨论过。谢春艳也认为,如果是一家国有企业来收购江实电,工人们必然会在收购中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与国家讨价还价的习惯,知道自己闹得越凶,能够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反过来,如果收购方是一家私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工人们就会老实得多,他们清楚对方是资本家,是不会容忍自己的各种无理要求的。
  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一个在国企里习惯于迟到早退的工人,一旦下岗之后到私企去工作,马上就会脱胎换骨,变得规矩本份。其实,如果他们当初在国企的时候也能这样守规矩,这些国企也不至于走到衰败的境地吧?
  林振华把H&H公司以及江实电的情况都向霍恩比进行了介绍,霍恩比虽然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要绕一个这样大的弯子,但也没有太多的异议。双方约定,在林振华返回中国时,霍恩比将派几名管理人员随他去江南省考察一下江实电的情况,如果条件合适,双方就签约开始合作。
  林振华到美国来办事,自然不会不通知在美国留学的妹妹小芳。林芳华去的学校是普林斯顿大学,离纽约只有一小时的车程。她抽了一个周末的时间,专程跑到纽约来与哥哥见面。凑巧的是,得到消息的杜向阳也在这一天从西海岸赶过来了。林振华于是把他们俩带到唐人街的一家高档饭店,请他们吃中国大餐。
  “太好了,总算又吃上中餐了,我吃西餐真是吃腻了。”林芳华看着一桌子中国菜,兴奋地喊起来。在哥哥面前,她是不用装什么淑女形象的。
  这一桌子菜,外观看起来勉强有些像是中餐,但味道可就差多了。林振华吃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大摇其头道:“这都什么呀,还不如咱们华青的食堂炒得好呢。”
  听到林振华把华青叫作“咱们华青”,林芳华和杜向阳都呵呵笑着看着他,因为他恰恰是没有资格自称华青人的。两个年轻人自然不知道,林振华其实也是正宗的华青学生,只不过比他们要晚了20年。
  “林哥,美国的中餐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在这里开中餐馆的,很多只是华裔,他们都不一定回过中国。还有,很多中国的调料在美国市场上都买不到,要想做出正宗的中餐也是很困难的。”杜向阳解释道。
  林振华点点头,他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在美国的中国人远没有后世那么多,所以中餐也就没有后世那样兴旺了。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杜向阳,问道:“向阳,看不出来,你对美国的中餐还挺熟悉的。”
  杜向阳道:“哪里,只是在旧金山那边也有唐人街,我们中国留学生里面也有在中餐馆打工的,我是听他们说起来的。”
  “你在外面打工吗?”林振华问道。
  杜向阳道:“我也打过一些工,不过不如其他同学那么多。这一点要多谢林哥提供的留学基金了。”
  林振华道:“出来读书不容易,有时间多学点东西更好吧。打工也可以适当地打一点,不过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下美国社会。怎么样,给你们的留学基金够不够用?”
  杜向阳道:“完全够了,我们这些受基金资助的同学,在中国同学里都算是富翁了,有时候我们还要资助一下那些生活比较艰难的同学的。”
  “那就好。”林振华点点头,“向阳,你是我这个基金会的干事,有什么建议要随时向我提出来。我正在考虑要把基金的规模再扩大一点,争取能够多资助一些留学生呢。”
  “嗯,好的。”杜向阳答道。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林芳华一直在埋头吃菜。听到他们说话告一刻落,林芳华才抬起头来,笑着说道:“哥,你可不知道,现在杜向阳在我们留美同学里面名气可大了,我在新泽西都经常听到他的名字呢。”
  杜向阳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的名气其实就是林哥的基金会的名气,我们几个基金会的干事经常要联系一下全美的中国留学生,了解一下哪些人的生活最困难,然后向他们提供帮助。一来二去的,大家就都认识我了。”
  “你当着这么大一个干事,也不到新泽西来看看我?”林芳华撅着嘴抱怨道。
  杜向阳看着林芳华俏丽的脸庞,只觉得一阵温情涌上心头。他说道:“小芳,其实我一直都想来看你的,可是,基金会的钱都是林哥拿来帮助同学们完成学业的,我怎么能够滥用。这一次如果不是林哥叫我过来,我也舍不得买机票到纽约来的。”
  林振华道:“向阳,在用钱方面,你倒不必太拘束了,该花的钱还是可以花的。这一次请你到纽约来,主要是想向你了解一下目前留美学生的情况。实不相瞒,我们汉华重工现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我急于要从美国招募一些留学生回去充实各个岗位。”
  杜向阳脸上掠过一丝尴尬的神色,不过他迅速地把这种神色给掩饰住了。他说道:“林哥,这两年,我们基金会在向中国同学提供资助的时候,都同时对汉华重工的情况进行了推介。直接与我们联系过的同学已经有很多了,他们都有意向在毕业之后去汉华重工工作的。”
  说到这,他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一叠纸,交给林振华,说道:“这是这些同学的基本情况,他们的专业背景不同,有学工业的,也有学商业的,还有一些是学政治学、社会学之类的。他们对于汉华重工的机制非常欣赏,认为这是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
  林振华接过这叠资料,稍微翻了翻,脸上露出了喜色:“向阳,你的工作干得不错。对了,我打算聘你当我们在美国的猎头代理人,以后就直接给你发工资了。”
  “工资倒不必了,我也是受基金资助的,做这些事情是应当的。”杜向阳答道。
  林芳华问道:“对了,杜向阳,你把别人都推荐到我哥的公司去了,你自己是怎么打算的?你明年就该硕士毕业了吧,我哥刚刚收购了一家大机床厂,正缺你这样的人才呢?听我哥说,马杰现在可牛气了,都当了中层干部了呢。”
  杜向阳的脸一下子变得有些僵硬,他嗯了一声,看着林振华,欲言又止。
  林振华看到杜向阳的表情,心里咯噔一声,隐隐有了一些答案。他微微一笑,说道:“向阳,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无所谓的。”
  杜向阳低声说道:“林哥,其实,这件事小芳不提起来,我也想跟你说的。我在美国的导师,对我的看法不错,他希望我能够继续读他的博士……”
  “这是好事啊。”林振华淡淡地说道,“多读点书又不是坏事。”
  杜向阳道:“我导师是美国最大的机床企业卡特公司的顾问,他有意让我在读博士期间,能够到卡特公司去实习,未来……”
  “未来留在卡特公司工作,是吗?”林振华听出了杜向阳的潜台词,直接替他说出来了。
  杜向阳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林芳华愣了一下,用不敢相信的口吻问道:“杜向阳,你的意思是说,你未来打算到卡特公司工作?”
  “我还没有答应。”杜向阳道。
  “什么没有答应,我看你就是这样想的。”林芳华不满地说道。尽管与杜向阳已经有两年没有见面了,但林芳华还是保留着在华青时与杜向阳说话的口气。那时候,杜向阳和马杰两个人都围着林芳华转,林芳华对他们俩说话一向是毫不客气的。
  杜向阳的心思被林芳华点破了,脸上的尴尬之色更重了。他讷讷地说道:“卡特公司在全球都是知名的大企业,如果能够在卡特公司工作,对于发挥我的专长……应当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国?”林芳华继续问道。
  杜向阳道:“我的导师说,他能帮我很快拿到绿卡,如果我提出申请的话,他还可以帮我拿到美国国籍。”
  “什么!”林芳华啪地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杜向阳,你再说一遍,你竟然想拿美国国籍?”
第338章
信仰
  听到林芳华的质问,杜向阳更慌乱了。对于林家兄妹俩,他都有所畏惧。对林振华的畏惧,是因为他一直受到林振华的留学基金的资助,最终他没有选择回去为汉华效力,有些不仁不义的味道。至于对林芳华的畏惧,自然是因爱而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服从了。
  “我还没有答应他。”杜向阳再次这样回答道。他倒也没有撒谎,其实他一直都在犹豫,犹豫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不知道林振华的意见。杜向阳觉得自己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拿了林振华的资助到美国读书,如果林振华要求他回去,他是不能拒绝的。但从他的内心来说,他的确想留在美国。
  “你不用这样说,我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在想什么。”林芳华愤愤地说道。
  林振华拍拍妹妹的手,微笑着说道:“小芳,冷静点,听向阳把话说完吧。”
  杜向阳见林振华没有责备他,胆子稍稍壮了一些。他说道:“林哥,我知道我这样做有些不合适,当年如果不是林哥你帮我联系学校,又为我提供资助,我也到不了美国……”
  林振华摇摇头道:“向阳,不必这样想,我设立这个基金,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你不必觉得有什么亏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