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60

  朱铁军当然听出冯旭的意思,像林振华这样一个人才,居然只是一个搬运工,说出去怎么也是不好听的,朱铁军倒是挺佩服冯旭的机智了。
  “没错,小林是金工车间的技工班长。本来我们还打算给他安排一个更重要的岗位的,不过他自己说自己还很年轻,又刚从部队退伍回来,还是多在基础做一些工作为好。”朱铁军半真半假地说道,关于想在基层多做一段的话,的确是林振华的意思。
  谢春艳点点头:“不错,不错,年轻人有能力而不骄傲,非常不容易。不过,现在中央提出要尊重人才,放手提拔年轻有为的同志,像小林这样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的人才,你们厂应当大胆地予以使用,这一点,轻化厅也是会支持的。”
  何海峰站在谢春艳身后,微微笑着向林振华表示着无声的祝贺,有了谢春艳这番话,林振华未来在汉华厂的前途可就有保障了。
  朱铁军把话题转了回来,他问谢春艳道:“谢处长,你留小林下来,具体是有什么工作?”
  谢春艳把引进国外设备却没人懂得专业英语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朱铁军面带不满地说道:“谢处长,轻化厅太偏心了,什么好东西都留给石化机。像你说的这个什么数控机床,什么时候也能给我们配上一台啊?”
  谢春艳露出一个职业的笑脸:“朱厂长,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其实作为轻化厅来说,也是希望全面提高下属各企业的技术水平的。不过,你也知道,我们国家经过十年浩劫,现在家底很薄,外汇非常短缺,所以进口设备的数量十分有限。要知道,这一台数控机床就要13000美金,可不是青菜萝卜,可以人人有份的。石化机毕竟是骨干大厂,轻化厅的想法,也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嘛。”
  “唉,谢处长,手心手背都是肉,轻化厅也不能每次有好东西都忘记我们吧?”朱铁军拖着长腔说道。
  这也是一种向上级伸手要条件的技巧了,虽然明知像数控机床这样的东西是要不到的,但你还是得坚持不懈地表示不满。这样下一次再有什么机会的时候,上级就不得不考虑你的感受了。如果你每次都心情愉快地表示服从上级的安排,那以后也别想有得到好东西的机会。
  “不会的,不会的。”谢春艳敷衍道,“以后如果再有什么进口的设备,我们会尽量考虑一下像你们汉华机械厂这样的企业的。”
  大家打了一阵哈哈,便握手告别了。朱铁军看着谢春艳等人走远,才回过头来对范世斌问道:“范科长,刚才谢处长说的那个数控机床,是怎么回事?真的很高级吗?”
  范世斌把数控机床的原理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感叹道:“唉,我也只是从杂志上看到过,真正的数控机床是什么样子,我还没见过呢。听说现在外国的工厂里,都是这种数控机床,工人只要按电钮就能完成工作,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们啊。”
  朱铁军给他打气道:“别抱怨了,咱们国家穷嘛,以后总会改善的。”
  林振华站在一旁听着两位领导唉声叹气,不由得呵呵笑道:“朱厂长,范科长,你们是不是真的特别想要一台这样的数控机床啊?”
  “废话,好东西谁不想要。”朱铁军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那好办,我想办法给厂里弄一台来就是了。”
  “你?”范世斌惊讶地问道,旋即,他就恍然大悟似地说道:“小林,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可以自己造一台数控机床?怎么,你连数控机床的图纸也会画?”
  我会,我当然会,林振华在心里说道,前提是你给我一个CAD工作站,还有什么Catia,UG,Pro/E之类的。你总不能让我拿着鸭嘴笔去画数控机床的图纸吧?
  不过,这些话只能是在心里想想。对于范世斌的话,林振华摇摇头道:“自己造的难度大了点,咱们没有电脑芯片,还有什么伺服电机之类的,也不是咱们现在能搞出来的。我的意思是说,我想办法让美国人送咱们一台。”
  “小林,你这可真是开国际玩笑了。”冯旭笑道。
  朱铁军却当了真,他看着林振华问道:“小林,你不是开玩笑吧?莫非你真有什么办法能够从美国手里弄到一台数控机床?”
  林振华道:“我现在还不确定。石化机进口的这台机床,叫作MK800,我过去也听说过的。谢处长让我当美国人的翻译,我想办法和他多交流一下,说不定他一高兴,真的赞助咱们一台,也是有可能的。”
  “哪有这么容易。”范世斌大摇其头,“你没听谢处长刚才说的吗,这一台数控机床,要一万三千美元呢。现在虽然官方价是一美元换一块七毛钱人民币,黑市上已经换到一比十了,也就是说,这一台数控机床合着黑市价要十三万人民币呢,你能说得他送我们一台?”
  朱铁军倒是对林振华更为了解一些,他知道林振华虽然花花肠子多,但说话还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他想不透林振华能够如何说服美国人送一台机床给汉华厂,但他总觉得没准林振华真能办到。他看着林振华,说道:“小林,我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做,不过,如果你真的能够帮厂里弄到一台数控机床,我会为你记功,到时候,不管你想要什么,我都会在厂务会上给你争到。不过,你可千万不能犯错误,那种有损国格的事情,绝对不能做,知道吗?”
  “没问题,你们就等我的好消息吧。”林振华说道,他转向杨春山,说道:“杨叔,我明天不能跟你们回去了,麻烦你照顾一下小芳,要不,让杨欣到我家去住几天,陪一下小芳吧。”
  杨春山见林振华风光无限,心里比自己出风头还美,听到林振华这样说,他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了。”
  朱铁军也对林振华说道:“小林,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有什么困难,让你妹妹跟厂里说。你毕竟是代表我们厂来给轻化厅帮忙的,厂里不会亏待你的。”
第037章
讹诈
  第二天,朱铁军一行离开石化机,坐着解放牌卡车返回汉华机械厂去了。林振华在韦东齐的带领下,来到精密加工车间,开始给外国专家福特担任翻译工作。
  福特是斯皮舍尔公司在亚洲区的售后服务经理,虽然年龄只有二十五六岁,却已经是公司里的资深工程师了。早些年,他一直都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负责公司产品的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工作,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来工作。
  福特从香港过境进入广东宝安,随即便被请上了一辆大客车,颠簸几个小时到了广州,接着坐火车来到江南省,随后再换汽车到了石化机。在一路上,他所乘坐的车辆都拉着窗帘,而且陪同的中国人非常委婉地建议他不要拉开窗帘观看外面的景色。出于对神秘中国的敬畏,他接受了这个建议,晕晕乎乎地来到了石化机。
  进入石化机之后,他获得了在厂区活动的自由,但离开厂区仍然是被劝阻的。他知道,这里的主人不愿意让他看到社会上贫困的一面,对于这一点,一些来过中国的美国新闻记者已经披露过了。事实上,关于红色中国,在美国有许多传闻,比如说有人认为在中国有许多的情报人员,他们会在任何场合监视外国人,同时还会监听外国人的电话。出于对这类事情的担心,福特很自觉地不在电话中谈论任何机密的事情。
  福特对于自己受到的限制并没有什么抱怨,他觉得中国人这种要面子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他是那种很率真的美国人,在他的眼里,中国是一片很有人情味的土地,他在石化机的家属区走动的时候,选择性地忽略了工人们生活的简陋,却对人们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十分欣赏,他觉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是发达的工业国家所缺乏的。他甚至有些觉得不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不保留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非要搞什么现代化呢?
  江南省轻化厅对于他这个外宾十分重视,石化机也给他安排了最好的住宿条件和最好的伙食。其中,住宿一项并不能让福特满意,最起码,他希望自己的房间应当是带卫生间和沐浴装置的,但石化机最好的客房也达不到这个要求。伙食方面,则让福特赞不绝口,中国菜本来就比西餐更为精美,而使用的肉类、蔬菜也是不含任何激素和化学肥料的,这让福特的味蕾得到了极大的享受。有时候,福特会认为中国才是真正的发达国家,而美国更像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人天天能够吃这种绿色无公害的蔬菜,美国人却不得不忍受高科技带来的味同嚼蜡的生活。
  在石化机的这些天,唯一让福特无法忍受的事情,就是中方派出的翻译人员蹩脚的英语。先前安排的那位女教师,应付点日常会话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英语从她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总带着些南都方言的味道。为了翻译机械专业的英语,中国人据说是从邻省请来了一位姓何的专家。这位何专家只是在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学过英语,在给福特当翻译时,何专家经常要停下来紧张地翻手上的一本辞典,而福特就不得不停下来等着,那种感觉就像是听一盘不断卡带的音乐一般,让人痛苦不堪。
  突然之间,一个姓林的年轻人出现了,他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国英语,而且谙熟机械专业的冷僻词汇。在他的帮助下,福特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培训效果的提升十分明显。这还不算,福特发现,这位林先生对于MK800这种机型似乎早就接触过,他在机床上的示范有时甚至比福特本人还要熟练。
  “林,非常感谢你的工作,有了你的帮助之后,我觉得工作变成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了。”在一天的培训完成后,福特用美国人的方式向林振华表示着感谢。中国人说话一般都会比较含蓄,而美国人是非常直白的,甚至于是比较夸张的。比如说,他明明只是想说林振华的翻译做得好,但话从嘴里出来的时候,就让人觉得林振华简直伟大到极点了。
  他们此时正走在石化机的林荫道上,两边来来往往的工人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小声议论。这种情况在每一次福特出现的时候都会发生,只不过过去大家议论的是福特,现在议论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林振华。石化机许多人都知道了,汉华厂有一个很牛的小伙子,能够给美国专家当翻译,水平比从湘平省轻工厅请来的一个处长还高。
  林振华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也没有被福特的夸张言语所倾倒,他微笑着回答道:“福特先生,这是我应该做的。”
  “林先生,我们这些天的培训效率非常高,我想,再有三天时间,我的工作就可以完成了,到时候,我就可以返回香港去了。”福特说道。
  林振华装出惊讶的样子,说道:“是吗?真是太可惜了,福特先生,这些天我光忙着给你做翻译工作,有一些原本想请教你的问题,还没来得及问呢。”
  “哦?是什么方面的问题?”
  “当然是关于MK800的操作方面的一些问题。”
  “操作方法的问题,在培训的时候不都已经说过了吗?你是担任翻译的,难道还有什么不理解的?”福特好奇地问道。
  林振华的脸上泛着一种人畜无害的笑意,他拿出一张纸,递给福特,说道:“是这样的,其实我的问题很小,我在使用MK800,按这组参数加工27齿的齿轮的时候,发现各个齿的分布不是均匀的,你能告诉我,我的操作在哪里有错误吗?”
  福特一开始还在微笑着,但当他听到林振华说起27个齿的时候,他的笑容就僵住了。他接过林振华递过来的参数看了一眼,不由得声音颤抖地问道:“林先生,你是怎么知道MK800存在这个缺陷的?”
  林振华心中暗笑,早在他听说石化机买入的数控机床是MK800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MK800的控制芯片是大名鼎鼎的Z80,这款芯片堪称是工控芯片中的里程碑,有不少数控机床都是使用这款芯片的。然而,斯皮舍尔公司在推出MK800的时候,编程人员所编写的控制程序出现了几处严重的BUG,当参数设定为某几个特殊值的时候,程序会出现错误,导致加工出来的零件尺度出现偏离。特定参数下27齿齿轮的加工就是其中一种出错的情况。
  由于这一组参数的组合比较特殊,许多企业并不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MK800的这个隐性BUG便长期不为人所关注,有些企业即使出现了差错,也往往是归因于操作人员的失误,而很少想到这是机器本身的缺陷。在时隔几年之后,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把问题捅到了机械学报上,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斯皮舍尔公司不得不花费巨资召回一大批MK800,同时在声誉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作为斯皮舍尔公司内部的工程师,福特自己是知道机器存在缺陷的,因为在某一次偶然的内部测试中,这种错误已经出现过了。斯皮舍尔公司把这件事当成核心机密,禁止知情者向外泄露,同时偷偷地组织人马研究出错的原因,试图在问题曝光之前在内部进行解决,然后再以系统升级的名义,把卖出去的MK800机器上的程序芯片换掉,从而避免一场丑闻。
  福特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跟他嘻嘻哈哈的这个年轻人居然掌握了这样隐密的信息,而且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向他提了出来。他当然不会相信林振华只是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的,那张纸上的参数设定与斯皮舍尔公司内部测试时设定的完全相同,世界上哪有这样凑巧的事情?更何况,从林振华的脸上,他看不到一点求教的意思,更多的,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表情。
  “林先生,你把这件事向谁透露过吗?”福特提心吊胆地问道。
  “福特先生,我们是朋友,我怎么可能把这样的事情先向别人说呢?”林振华表现得颇为仗义。
  福特松了一口气:“哦,那太好了,这件事,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
  “不过……”林振华继续说道:“我听说国际机床学会有一份刊物,叫作《数控机床》,如果我写一篇论文讨论一下MK800的设计缺陷问题,并且提供出详实的数据,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感兴趣?”
  “不行!你不能这样做!”福特脱口而出,引得周围路过的几名工人侧目以视,不知道这个老外和那个外厂来的年轻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纠纷。福特喊完之后,才发现自己过于冒失了,连忙压低声音说道:“林先生,你应该知道的,如果这样一篇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出来,我们公司将会遭受什么样的损失。”
  “我想,损失也不算很大吧?”林振华装傻道,“我记得你说过,MK800到现在为止,卖了也不到一千台,也就是1300万美元左右,贵公司全部召回,应当也能承受吧。”
  “1300万还不是大事?”福特苦着脸说道,“更何况,这不单是召回MK800的问题,我们公司所有的产品都会受到质疑,公司的品牌损失将会远远超过1300万。”
  “那你说怎么办?”林振华一脸天真烂漫的表情。
  福特道:“林先生,你能不能把你要写的这篇论文卖给我?然后就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曾经发生过。价钱方面,你是可以随便开的。”
  林振华问道:“怎么,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斯皮舍尔公司打算出钱让我封口?”
  “这……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福特说道,“不过,我们只是希望你能够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现在正在组织人员修正这个问题,我相信,在此期间,这个问题不会给贵国的工业带来什么损失的。当然,对于让你保持沉默这一点,我们觉得十分歉疚,所以我可以请求公司给你一笔非常丰厚的补偿费,比如说,两千美元。”
  两千美元在当年可就是一笔巨款了,黑市上美元已经卖到了1比10的比价,林振华如果拿到这两千美元,一转手就可以在黑市上换回两万元人民币,一下子变成双万元户。福特对于中国工人的收入水平是有所了解的,他相信,这样一笔巨款,一定能够让林振华心动的。
  可惜的是,福特遇到的,是一位穿越人士,到了2011年,两千美元对于一个中国白领来说,已经构不成什么诱惑了,更何况,林振华知道,自己掌握的这个秘密,价值远在两千美元之上,如果以两千美元就卖掉了,那不是傻瓜了吗?
  “福特先生,我是讲原则的人,收钱封口这种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林振华大义凛然地说道。
  “我知道……可是……”福特语塞了,除了花钱,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林振华沉默。杀人灭口这种事情,福特从来没有干过,也不敢往这个方向去想。在他印象中,中国人都是练过功夫的,在中国杀人灭口……脑子生锈了?
  林振华摆摆手:“为了中美人民之间的友谊,同时也出于对贵公司的崇敬,我决定分文不收,暂时不发表我的论文。”
  “这太好了!”福特恨不得抱着林振华亲上一口,“林先生,我们不会用钱来污辱你的人格的,不过,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可以请公司对你和你的家人提供一定的生活资助。”
  “我还没有说完。”林振华打断福特的话,继续说道:“事实上,我不但发现了贵公司的产品中存在着缺陷,而且对于缺陷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成果。我为你们的控制系统重新写了一段程序,能够完美地解决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问题。我很想知道,贵公司是否有兴趣购买我编写的这段程序?”
  “你是说,你找到了程序中的BUG,而且给出了修正的补丁?”福特惊讶地问道,他随即大摇其头道:“这不可能,我们的程序源码从来也没有发布过,你不可能知道代码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林振华又拿出一张纸,递给福特道:“福特先生,你不要过于主观了。这是我发现的一处BUG和我设计的补丁,你可以发给你们的软件编程人员看看,如果他们认为我的观点正确,而我设计的补丁也有效,那么我们再来讨论交易的问题,如何?”
  福特接过那张纸,迟疑地问道:“林先生,你就这样放心地把你的成果交给我?你不怕我失信吗?”
  林振华道:“我知道美国人是最讲信用的,和美国人做生意,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吗?”
  福特欣慰地笑道:“是的,是的,我们当然是讲信用的。”
  林振华话锋一转:“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是不会让自己冒风险的。事实上,我在贵公司生产的MK800的控制程序里,一共发现了四处BUG,涉及到四种不同的参数设定。现在我提交给你的,只是其中一处而已。其他三处,我会在我们之间签订合同之后,再提交给你们的。当然,你们也可以拒绝与我合作,我想,国际数控机床杂志的编辑们,对于与我合作还是有一些兴趣的。”
  “不不,林先生,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虽然是一月份的天气,但福特觉得汗流浃背,眼前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恐怖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讹诈啊。不管怎么说,自己的痛脚被人家捏住了,人家想怎么讹诈都可以,自己只有认栽一条路。
  “我会给贵公司三天时间的,我想,测试一个程序补丁,应该花不了这么多时间吧?”林振华说道。
  “多谢林先生,我马上就把这些内容传回公司去!在此之前……”
  “放心吧,福特先生,我们是朋友,我不会让朋友为难的。”林振华和蔼可亲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