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460

  一幅长达十几米的大横幅出现在江实电厂区的主干道上,横幅下面站立着一群工人。他们一个个都身穿着江实电的工作服,戴着工作帽,俨然一副工人阶级代表的模样,领头的一位横肉汉子,分明就是孙翔云。此时,他正举着一个电喇叭筒,对着前来围观的工人和家属们发表着讲话:
  “各位师傅们,咱们江实电是国家的企业,是咱们工人自己的企业,怎么能够卖给外国资本家呢?想当年,咱们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才把外国殖民者从中国的土地上赶走,结果呢,现在有些卖国贼,又把殖民主义者请进来了,要霸占我们的工厂,剥削我们工人,大家说,我们能答应吗!”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用眼睛看着众人,等待着众人发出雷鸣般的回应。可惜得很,现场的观众们一个个都心情复杂,他说的这些话根本无法唤起大家的激情,他一停顿,现场便陷入了一片尴尬的安静之中。
  “当然不能!”孙翔云只好自问自答地进行了总结,同时用眼睛恶狠狠地瞪了身边的王水金和潘林生一眼。王水金等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挥舞起拳头喊道:
  “对啊,当然不能!”
  “孙哥说得对,咱们不能答应!”
  “要卖也得卖个好价钱!不能便宜了洋鬼子!”
  “……”
  围观者中,有些人对于孙翔云的为人颇为了解,对他的话自然是听一半、信一半,不知道他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另外一些比较迟钝的人则隐隐有些被他说动了,他们站在远处对孙翔云喊道:“孙师傅,那依你说,咱们厂子就不卖了?”
  “当然不能卖,这是咱们中国人的厂子,怎么能卖给美国人呢?”孙翔云答道。
  “可是,我们怎么听说那家三和公司是华侨办的?”有人这样问道,在大家心目中,华侨和洋鬼子还是有点区别的,毕竟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嘛。
  孙翔云道:“华侨也是外国人,他们早就不在咱们中国呆了,他们会为我们中国老百姓着想吗?”
  有人反驳道:“孙师傅,你这话也不对,现在国家不是提倡吸引外资吗?我听说那些三资企业,也要给国家交税的,现在是搞改革开放的时候呢。”
  工人们大多数都是有文化的,没事会听听收音机、看看报纸,所以多少有点政策觉悟。大家可能对于什么政治、经济理论不太理解,但国家政策是什么,大家还是清楚的。孙翔云这一番言论,如果放在10年前,或许还能让大家接受,时至今日,大家已经不那么好糊弄了。
  “改革开放……”孙翔云有些语滞,他有心顺势批判一下改革开放的政策,可是又不敢。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是言论封锁的年代,学术界极左和极右的争论很多,大家说的话也很诛心,但孙翔云只是一个工人,他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他敢跟厂长犯刺,却不敢去挑衅国家政策。毕竟也是运动年代过来的人,因言获罪的事情,他见得多了。
  “改革开放的政策,当然是好的。可是咱们厂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咱们厂好端端的,就被几个贪官搞垮了,现在省里不愿意来帮助我们,还想把我们当成包袱甩掉,把我们交给美国人去剥削,我们能答应吗?”孙翔云继续开始煽情,他搞了这几年的斗争,嘴皮子倒是练得挺利索了。
  “孙师傅,我是南部经济导刊的记者罗姝,请问我可以就江实电合资的事情对你进行一个采访吗?”
  人群中突然传出来一个带着南方口音的声音,孙翔云循声望去,只见那是一位穿着入时的年轻女子,手里举着一个小麦克风,看起来的确像是个记者的样子。
  孙翔云对记者并不陌生,他们每次去轻化厅闹工资的时候,都能够看到记者的身影,而一旦有记者出现,轻化厅的干部们就会非常紧张,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和颜悦色,这使得孙翔云相信,记者对他们是有用的。
  不过,这一回他对于记者可是有些警惕,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造势,是想利用这种形势,对即将到来的收购者形成一种压力,从而迫使收购者与他谈判,这样他就可以开口要价了。如果把记者招来,万一把事情搅黄了,人家不收购江实电了,他还能讹谁去呢?
  其实,孙翔云比谁都希望这次收购能够成功,因为他知道,江实电现在就是一个无底洞,国家不可能无休止地往里面扔钱。轻化厅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还养着江实电,也是在等待着有人来兼并江实电,如果这件事没有希望,那么轻化厅完全可能直接宣布江实电破产,给大家发一笔买断工龄的费用,然后就了帐了。
  孙翔云对于江实电的几种结局进行过很精细的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让美国人来收购江实电,是他个人能够得到最大利益的方式。他知道美国人其实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可怕,作为外来的收购方,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所以很好欺负。如果换成南方的乡镇企业老板来收购,那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人家无论是白道还是黑道,都玩得谙熟,他孙翔云这点心眼,真不够跟人家玩的。
  想到此,孙翔云便觉得自己不能和这位记者过多纠缠了,万一说得太多,记者在报纸上呼吁一下,岂不就弄假成真,反而坏了事?
  “这位记者同志,对不起,我不能接受你的采访,我是一个党员,我的所作所为,都要和组织保持一致的。”孙翔云对罗姝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都哂笑起来,孙翔云是不是党员,大家并不清楚,但要说和组织保持一致,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幽默啊。轻化厅明确提出了要让外资兼并江实电,而孙翔云却带头拉起横幅来抵制,这就叫作保持一致?
  罗姝也有些纳闷了,她用手抠了抠自己的耳朵,确认自己并没有出现幻听,这才走上前去,问道:“孙师傅,你刚才说你要和组织上保持一致?”
  “对啊,我也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工人嘛,当然是要和党和国家的政策保持一致了。”孙翔云说道。
  “可是,你们这个横幅,是怎么回事呢?”罗姝指着那条巨型横幅对孙翔云问道。
  “我们这个是表达我们的意见。”孙翔云说道,“民主集中制嘛,我们这就是民主。”
  “可是……”罗姝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那么你们到底是支持省里的意见,还是不支持省里的意见呢?”
  “我们是在扞卫国家财产啊。”孙翔云道。
  “这么说,你们是反对外资兼并江实电的了?”罗姝道。
  孙翔云摇摇头道:“引进外资,是中央的政策,我们怎么会反对呢?”
  “那么你们是支持外资兼并的?”
  “这不就成了出卖国家财产了吗?”
  “那……”罗姝快要哭出来了,这可是她第一次独立出门采访啊,这位工人师傅的话,怎么那么让人觉得深奥呢?
  孙翔云也快要哭了,你这个记者怎么这么不合时宜啊,你问这么多干什么,我心里想的事情,能对你直说吗?
  “孙师傅,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的,你们不反对引进外资,但你们反对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出卖国家利益?”罗姝好不容易才整理出了一个思路。
  孙翔云连连点头道:“太对了,罗记者,你可真有学问。”
  罗姝见孙翔云终于赞成自己的观点了,也兴奋起来,小脸也变得红扑扑的,她继续问道:“那么,孙师傅,你觉得这一次三和公司对你们江实电的收购,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吗?”
  “当然损害了!”孙翔云说道,“尤其是,损害了我们职工的利益。”
  “具体有什么表现呢?”
  “比如说吧,他们要降低我们工人的工资,把大家的工资下降30%。”孙翔云说道。
  “啊!”现场的围观者全都发出了惊呼,这可是一个猛料。这些天大家只是传说三和公司要收购江实电,具体的条款没有任何人知道,孙翔云是从什么地方得到这个消息的呢?如果把大家的工资下降一半,这可就动了所有人的奶酪,届时恐怕不只是孙翔云这一帮人不答应,全厂的工人都不会答应的。
  潘林生等人也是被吓了一跳,作为孙翔云的亲信,他们也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消息。照理说,孙翔云有这样的消息,无论如何也是应当向他们透露的。如果说孙翔云是出于保密的需要,那么他又为什么会在这个场合说出来呢?
  其实,孙翔云自己把这话说出来看时候,也有些错愕的感觉,因为他自己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没错,这个消息就是他自己编出来的,而且是情急之下,根本没有过脑子就编出来的。没办法,罗姝逼问得太紧了,他如果没有一点猛料拿出来,今天就要露出马脚了。多年的斗争经验赋予了他编瞎话的才能,他甚至连草稿都没打,就把一个瞎话给编出来了。
  “孙师傅,你说的这个消息,确切吗?”罗姝如获至宝,这样的内幕新闻,可是最能抢眼球的东西,她一边在采访本上记录着,一边向孙翔云问道。
  “当然确切,不确切的事情,我能乱说吗?”孙翔云满脸正义的样子,让人觉得他就是掌握了真相一般。
  “那么,你是从什么渠道得到这个消息的?”
  “我的渠道,肯定不能讲给你听的,人家冒着风险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我,我能随便把人家交代出来吗?这不就是出卖人家了吗?”孙翔云振振有辞地说道。
  呃……罗姝有些郁闷了,合着整个消息没有任何一点出处,光凭孙翔云红口白牙这么一说了?但孙翔云给出的解释也是合理的,这种内幕消息,能随便说是谁提供的吗?
  “那么,孙师傅,还有其他损害咱们职工利益的条款吗?”
  “当然有了。”孙翔云道,既然已经开始编瞎话了,他也不在乎多编几条,反正是来自于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灵通人士,你上哪查去?至于说未来H&H公司会不会这样做,更是没法证实,H&H公司这样做了,就说明孙翔云的情报准确。如果它没这样做,那就是孙翔云带领大家斗争的结果,迫使美国公司取消了不平等条款,这足以在孙翔云的身上再加一道光环了。
  “他们还打算把老弱病残的职工都开除掉,一个人发240块钱生活费,然后就彻底不管了。”孙翔云说道,他没有说是200块钱,而说240块钱,这就是编瞎话的技巧了。编瞎话就要编得有细节,你说全国官员贪污了10万亿元,大家只是将信将疑,你如果说这是某某权威机构的秘密调查,全国官员一共贪污了10.79万亿,大家肯定就信以为真了。
  “还有,退休工人他们也不会管了,退休金也是一次性买断,一个人好像是1000几百块来着,我记不清了。”孙翔云作出一副懊恼的样子,好像自己忘记了这么重要的数据是对人民的犯罪一般。
  “他们如果敢这样,咱们就跟他们拼了。”围观者中终于有人的情绪被煽动起来了,孙翔云说的这些条款,也都是大家所担心的东西。坏消息的可信度往往都比好消息要高得多,大家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
  “各位师傅,大家放心,除非他们把我老孙抓到监狱里去,否则我就会带领大家和他们坚决斗争到底,无论如何,我都会帮大家争取到利益的。”孙翔云高声地对众人承诺道。
  几个小兄弟带头鼓起掌来,随后,围观者中间也有不少人开始鼓掌,另外一些心存疑虑的人则沉默不语。罗姝一边鼓掌一边对孙翔云说道:“孙师傅,你说得太好了,我们媒体一定会给你们撑腰的!”
第358章
进驻
  在孙翔云等人拼命折腾的时候,林振华带着自己的团队正呆在江实电厂区外一家招待所的房间里,商量着对策。有关厂子里的各种情况,都有专门派出的眼线进行及时的通报,那时候南都还没有开通手机网络,但对讲机这种东西还是有的。汉华重工经常要在外地做工程,林振华专门让人从国外进口了一大批对讲机,本来是在工地上用的,现在正好用来对付孙翔云一伙了。
  “这家伙是个人才啊。”项哲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孙翔云的现场演讲,不由得产生了几分敬佩之意。这种煽情的演讲如果出自于项哲之口,倒是合适,毕竟他是个MBA嘛,但孙翔云可是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工人啊,居然也有这么好的口才,以及如此缜密的思维,这就太不容易了。
  朱铁军轻蔑地说道:“什么人才,歪才还差不多。我当年在地方支左的时候,那些造反派比他能说的多得很,但真正要做事的时候,一个个都成了废物。”
  从缅甸回来的肖仁武笑道:“想不到啊,现在国内还这么自由呢,我们在缅甸的时候,看国外的媒体说国内很不自由的,大鸣大放都已经被取缔了,想不到现在又看到了。”
  肖仁武原本是缅甸知青连的一名排长,延安邦成立之后,他当了公安局长,在管理当地治安方面颇有一些建树。肖仁武出生于大城市,是上完高中才到云南去当知青的,文化水平很高。在缅甸的多年战争生涯,使他变得成熟干练,不再是当初出国时那种青涩懵懂的样子了。
  这一次,林振华让齐月和兰武峰给他派几个人过来,到江实电去冒充海外华侨,齐月就把肖仁武派回来了。他将在改制后的江实电担任厂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坐阵压邪,具体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自有汉华重工派来的几名干部,以及叶元才等江实电原来的干部来负责。
  这里也得说一句,齐月让肖仁武回国的主要原因,却不是为了给林振华帮忙,而是要解决一下肖仁武的个人问题。这些知青战士当年去缅甸的时候,都是20岁不到的年龄,在缅甸呆了近20年时间,又不愿意与当地人通婚,结果一个个都熬成了王老五。不过,知青连通过垄断延安邦的翡翠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人人有份,所以像肖仁武这样的,也属于腰缠几百万美金的钻石王老五了,回国来应当会有年轻漂亮的姑娘愿意投怀送抱的。
  听到肖仁武的感慨,一名叫戴裕彬的干部答道:“肖厂长,你有所不知,大鸣大放的确是被取缔了,但工人这样集会请愿的事情,还是允许的,法不责众嘛。”
  戴裕彬就是从汉华重工派来的干部之一,他原来是浔阳自行车厂的一名中层干部,为人正派,办事稳重,也颇有一些能力,这几年在汉华重工逐渐提升起来,已经是汉华家居公司的副经理了。这次林振华把他调到江实电来担任常务副厂长,负责全面的管理工作,未来等过渡期结束,肖仁武离开,戴裕彬就是正式的厂长了。
  “集会请愿自然是可以的,但他这样信口雌黄,也算是妖言惑众吧?如果搁在我们那里,我直接就让我手下的干警把他抓起来咔嚓掉了。”肖仁武恶狠狠地说道,在动荡地区当过公安局长的人,说话就是霸道。
  “老肖,你咔嚓过多少人了?”项哲好奇地问道,“听你这意思,你们那个延安邦应当是血雨腥风,一片白色恐怖的样子啊。”
  肖仁武笑道:“呵呵,说得夸张了。其实我们自从建立了延安邦之后,基本上没杀过人。你们也知道的,我们齐月主席是个女同志,有点妇人之仁。当然了,缅甸当地的百姓也比较顺从,轻易不敢闹事的。”
  朱铁军道:“小肖,你们那里的情况,和国内还是不一样。你们那里毕竟是敌我矛盾,我们这里是人民内部矛盾。像孙翔云这种人,要按法律来说,是可以抓起来判上几年的,但他背后有一群被他煽动起来的工人,咱们处理的时候就要非常谨慎了。万一我们把他抓起来,工人的情绪就会被激化,到时候我们就更难做事情了。”
  “朱厂长真是经验丰富啊,看来小林经理把你请过来坐阵是有道理的。”肖仁武由衷地说道,他今年是快40岁的人了,在林振华、项哲等人面前都可以充充大叔,但在朱铁军面前只能算是晚辈。
  朱铁军对于肖仁武的恭维没有特别在意,他转头对林振华问道:“小林,对于孙翔云这些人,你有什么考虑?”
  “先礼后兵吧,先谈判,谈不拢就开打。这种人,打一顿就老实了。”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
  项哲道:“先礼后兵是对的,不过开打倒没必要了,我们只要把他孤立起来就行了。我相信,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到位,让广大工人都了解我们的善意,大家肯定会站到我们一边的。这方面,叶师傅他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效果很不错啊。”
  叶元才刚才一直坐在旁边听众人说话,此时见项哲说到了自己头上,连忙客气地说道:“哪里哪里,我做得很不够,愧对林经理的信任了。主要是我们的身份问题,大家还是希望能够直接听到美国公司这边的承诺,我们说什么毕竟也不算数的。”
  “我觉得现在到时候了,咱们可以光明正大地进驻江实电,和工人们面对面交流了。”项哲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