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460


第374章
计委副主任
  从石油部出来的时候,韦东齐和贺诚山都像喝醉了酒一样,满脸通红,激动得不能自已。一走到大街上,韦东齐就拉住了林振华的手,说道:“林经理,你今天说的这些,真的能够实现吗?”
  “当然能够实现。”林振华平静地说道。
  “我怎么觉得像是做梦一样。”韦东齐脸上露出一种陶醉的神色,“即使是梦,也是一个美得让人不愿意醒来的梦啊。”
  林振华只觉得鸡皮疙瘩掉了满地,他讨饶道:“喂,老韦,你能不能正常点,你这一诗性大发,我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啊。”
  韦东齐哈哈笑道:“林经理,你不知道吧?我读大学的时候,是学校里青年诗社的成员呢,不过,我都30多年没有写诗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贺诚山老爷子也开始诗兴大发了,老一辈人都是有点古文功底的,张嘴来句诗不算什么。
  “二位,二位,你们不至于高兴成这个样子吧?”林振华郁闷地说道。今天谈的事情,对于汉华重工来说,也的确是一件大事,但不至于让两个加起来120多岁的老工程师高兴到这个地步吧?
  韦东齐道:“林经理,我加入汉华已经三年多时间了,我亲眼看着在你手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所以我相信,只要你说出来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实现。80万吨乙烯,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可是听你的意思,最多10年时间,咱们就要把它搞出来了!”
  “怎么,你觉得我浮夸了吗?”林振华问道。
  韦东齐摇摇头道:“完全没有。刚才你和两位司长讨论的时候,我和贺老也在分析你说的思路,我们两个人觉得,如果你说的全国大协作能够搞成,再加上咱们汉华重工一贯的做事风格,10年之内冲击80万吨乙烯,是完全可能的。”
  贺诚山也说道:“没错,我已经认真分析过了,虽然还有不少困难,但这些困难应当都是我们能够解决的,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有信心。”
  “好,你们二位有信心,那我就放心了。”林振华道,“咱们需要安排一下,抓紧时间接收ALK公司的技术资料,同时开始和各家预想中的协作单位进行接触,了解一下他们的技术实力。老韦,贺老,你们二位都是石化系统的老人了,你们把各家企业的情况梳理一下,最好再想想有没有什么熟人,我们马上就要开始和他们联系了。”
  “没问题!我们马上就去准备。”韦东齐和贺诚山一齐答道。
  因为时间还早,林振华便交代韦东齐和贺诚山先回宾馆去休息,自己则坐车到了何海峰的办公室。
  “嗬,小林,今天脸色不错,怎么,谈判的事情成功了?”何海峰一见林振华便这样问道。这些天林振华一直没有时间来看望何海峰,不过两个人一直都有电话联系,对于谈判的进程,何海峰了解得不少。
  林振华笑道:“成功了,ALK公司的谈判代表已经正式通知我们,他们同意在这一次江北石化的技改项目中,向我们转让30万吨乙烯装置的关键性技术资料。我们汉华重工是技术的受让方,唯一的受让方。”
  “太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国家的乙烯装备水平,该出现一个大的飞跃了吧?”何海峰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他虽然不懂化工设备,但对于大型乙烯装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是有所认识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对工业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自己身边的消费品,例如汽车、手机之类的。但真正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却是那些重工业装备。以家用小轿车为例,它说到底不过就是一种代步工具,10万元或者100万元的汽车,在功能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能不能造出全球顶尖的汽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但重工业装备就不同了,大型发电设备、大型输变电设备、大型石化设备等等,都是关键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东西。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制造这些装备,那么就只能伸着脖子任人宰割了。
  乙烯装备就是这样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装备。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聚乙烯、合成橡胶、涤纶、维纶、合成洗涤剂等,都是由乙烯生成的。据资料显示,2010年全中国乙烯的年需求量达到2500万吨,至2020年更是将要达到4000万吨以上。
  为了满足国内的乙烯需求,中国至少需要建设30套以上百万吨级的乙烯成套装置,而到2000年前后,国内一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总投资一般在200亿元以上,其中设备部分为70亿元左右。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掌握乙烯装备的制造能力,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何等重要。
  “拿到ALK的技术资料,只是一个开始,要真正形成装备制造能力,还有许多障碍要克服的。”林振华低调地说道,“不过,现在倒是有一个很好的机会,顾嘉骅和左济民两位司长已经原则上同意,给我们一套乙烯设备的订单。我们打算利用这套订单,来形成一个乙烯设备的战略联盟,把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捆绑起来,共同冲击这个技术难关。”
  “怎么样,有把握吗?”何海峰关切地问道。
  林振华点点头道:“难度肯定是有的,但已经不是什么无法克服的难关了,只是花的时间多少,以及花费的投入多少的问题。过一段时间,我打算带上老韦、贺老他们,去各家大型石化企业串串门,再摸一摸大家的底。”
  “嗯,应该去实地考察一下。”何海峰说道,“对了,如果下去的时候遇到什么障碍,你可以和我联系,也许我能帮上你们一些忙的。”
  林振华笑道:“巧了,我还正打算问你这件事呢。我听左济民向我透露,说你有可能到国家计委去当副主任,此事可当真啊?”
  何海峰道:“他说的没错,现在这件事基本上定了,我现在正在移交手里的工作,估计很快就要到计委那边去上班了。”
  林振华问道:“老何,去国家计委这件事情,是上面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
  何海峰道:“主要还是我自己的意思吧。计委那边过去也联系过我,他们认为我在中央领导身边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政策的把握比较好。不过,我此前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要过去。”
  “现在怎么又下定决心了?”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微微一笑,说道:“这件事,其实和你还有一些关系呢。”
  “和我有什么关系?”林振华有些糊涂。
  何海峰道:“上次你在我这里,跟我说了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你说我们体改委是风口浪尖上的单位,思想碰撞非常严重。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的。其实我自己也一直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而且也一直都在努力地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立场。但现在看来,要想继续不偏不倚恐怕很难做到了。”
  “怎么……呃,算了,这些事我也不需要知道吧。”林振华有心追问一句,不过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在80年代末的这个时点上,关于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最终模式,有着许多的争论,这种争论也同样体现在高层中间。何海峰说自己已经很难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指的就是这一点。高层争论的结果,林振华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其实也已经是非常清楚的,他没有必要让何海峰向他透露这种具有一定密级的信息。
  “到国家计委去也挺好的,其实我一直希望能够做一些实务工作。政策方面的理论研究,我已经做了六七年,也快做腻了。”何海峰用轻松的口吻说道。
  “不过从我个人来说,倒是很希望你到国家计委工作哟。”林振华说道,“我们马上就要搞全国性的大协作了,有你这位国家计委的副主任给我们当后盾,我的底气就更足了。”
  何海峰道:“后盾不后盾的,可不敢说。不过,我对于计委的工作倒也有一些想法,到时候肯定还得请你给参谋参谋。上次你跟我说起的打通长江黄金水道的设想,我和计委的同志已经讨论过了,大家都觉得很有启发。近日计委就会与交通部、水利部等部门联合发出一个通知,规定未来长江上自宜昌以下的江面上,任何新建桥梁的净空都必须控制在40米以上。”
  “太好了,老何,我代表长江中游四亿人民感谢你。”林振华说道。
  “你不觉得自己代表的人有点多吗?”何海峰调侃道,“你要感谢,就感谢你自己好了。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沿海开放,谁也没有考虑到20年以后长江中游的发展问题,是你最早提醒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的,所以,要说功劳,主要的功劳还在于你自己呢。”
  “老何,我的原则是:第一,功劳永远都是领导的。第二,如果功劳是我自己的,请参见第一条。”林振华嘻皮笑脸地说道。
  何海峰哈哈大笑:“小林,你现在也是一个副总经理了,说话的时候,嘴上是不是也该有个把门的?老是这样没正形地说话,大家会觉得你不够稳重的。”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闲天,林振华闪烁其辞地提醒何海峰,要注意未来一两年内国内和国际政治上的突发情况,何海峰神色凝重地记下了。他虽然不知道林振华所指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林振华是根据什么而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但他明白一点,林振华不会无缘无故地说这些话。
  “好了,老何,我告辞了。你的升官酒,我就不去喝了,改天何副主任如果有空,欢迎到我们浔阳去指导工作。”林振华站起身向何海峰告辞。
  何海峰起身相送,说道:“怎么,小林,也没空到家里去坐坐吗?”
  林振华摇摇头道:“没时间了,和ALK的技术转让协议还要进一步讨论,此外,我们还要去找协作厂家交流。对了,今天晚上陈天还帮我约了一个人呢,我也得去见见。”
  “干什么的人?”何海峰随口问道。
  “一个倒爷。”林振华道,“不过,是一个国际倒爷。”
第375章
国际倒爷
  陈天约林振华见面的地点,是在王府井的东来顺。林振华赶到的时候,陈天和他要介绍的人已经先到了,正坐在一张餐桌边上聊着天。那人中等身材,西服革履,看起来像个成功人士的样子,不过从他那黝黑的肤色中,林振华还是能够看出,这位仁兄应当也是吃过苦,受过累的。
  “不好意思,二位,我来晚了。”林振华走上前去,带着歉意说道。
  “没有没有,我们也是刚来。”陈天带来的那人连忙站起身来和林振华打着招呼。
  陈天没有站起来,以他和林振华的交情,已经不需要这样的客套了。他指了指那人,对林振华介绍道:“吴杰,沈阳达瓦贸易公司总经理。”
  “哈哈,我这个总经理是个光杆司令,和林总这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总经理相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兵小卒了。”吴杰哈哈笑着说道。陈天在事先向林振华介绍时,说过此人是一位国际倒爷,现在看起来还真有点这个意思。他和林振华是初次见面,却表现得热情异常,一看就知道平时是习惯于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
  两个人谦让了一下之后,分别落座了。服务员走过来,问道:“各位,吃点什么?”
  吴杰看了看林振华,说道:“林总定吧?”
  林振华摆摆手道:“可别让我定,我最不擅长于点菜了。”
  “林总太客气了。”吴杰说了一声,然后转向陈天,说道:“要不,陈总来决定吧?今天说完了,最后我付帐,谁也别跟我抢,谁跟我抢,我跟谁急。”
  陈天笑道:“我才不跟你抢呢,我和振华都是替国家当差的,企业有再多的钱,也不是我们的。只有你吴总是自己挣,自己花,不让你付帐,还能让谁付帐?”
  “陈总这话真是太客气了,正因为你们二位都是给国家当差的,我才没法和你们比呢。个人再有钱,能跟国家比富吗?不过,今天是我诚心诚意请二位,二位能够赏光,我都觉得是祖坟上冒烟了,哪敢让二位付账。”吴杰非常谦恭地说道。
  陈天作为一名官二代,从来都不知道啥叫客气。从他的角度来看,能够替吴杰联络林振华,还在百忙之中陪吴杰吃饭,的确已经是非常给吴杰面子了,哪里还有抢着付帐的道理。他抬起头对服务员说道:“你也甭问了,到东来顺,自然是吃涮羊肉,半斤一盘的羊肉,先来10盘,不够再加。”
  “再来两瓶二锅头。”吴杰补充道。
  “呃……好吧,客随主便吧。”林振华无语了,反正自己无财无色,一切就听陈天安排吧。
  酒和肉很快就端上来了,铜火锅里的炭火烧得正旺,三个人一边涮着肉吃,一边喝着二锅头,几杯酒下肚,聊天的气氛便热烈起来了。
  “听陈哥说,吴总是做贸易的,具体做些什么贸易?”林振华试探着对吴杰问道。
  吴杰道:“我算搞什么贸易,我就是一个国际倒爷而已,主要是跑苏联。你看我的公司名字,叫做达瓦贸易公司,在苏联,我这个公司就叫做达瓦里虚公司。达瓦里虚,在俄语里就是同志的意思。”
  “原来是这么个达瓦。”林振华点了点头,“吴总原来就是在外贸部门工作的吗?”
  吴杰摇摇头道:“我是个工人出身。我父母都是当工人的,钢铁厂的工人。我最早是顶替进了厂,每个月拿300多大毛,刚够自己吃饭,加上抽烟喝酒。烟都不敢买好烟,一买好烟就超支了。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了,索性就辞了职,自己干了。”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他想起了熊立军当年的样子,和吴杰还真有得一拼。熊立军下海是受到林振华的鼓动,不过,现在看来,即使没有林振华这样一个穿越众,熊立军最终也会下海的,正如面前这位吴杰一样。
  “我最早下海的时候,就是倒腾点电子表、蛤蟆镜啥的。那时候还抓投机倒把的呢,我也不敢公开卖,就找个小街小巷的,托在手上卖。就这样,干了好几年,也存下了点钱。”吴杰继续说着自己的发家史,“前两年,咱们国家和苏联的关系改善了,有几个哥们跑到满州里那边去和苏联人做边贸,赚得挺凶的。我一看,这也是一个门路,也就跟着他们跑起来了。”
  “然后你就注册了个贸易公司?”林振华问道。
  吴杰道:“是啊,生意越做越大,没个公司也不像样。我一开始是做边贸,后来就通过做生意时候认识的苏联朋友,帮忙搞到了签证,直接把生意做到苏联国内去了。这两年,我在苏联可跑了不少地方呢。”
  听吴杰说到这里,林振华心念一动,不由得向陈天投去一束目光。陈天坐在那里,似乎是专心致志地涮着羊肉,看到林振华向自己看来,他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点了一下头,意思是说自己给林振华介绍这个朋友,的确是有原因的。
  早在几年前,林振华就在打苏联的主意。3年前在法兰克福装备展上,他刻意地联络上了几位苏联的军工专家,甚至还误打误撞地邂逅了日后叱咤风云的皮尤津。事后,他把这几位苏联军工专家介绍给了刘向海,并交代刘向海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
  除了军工方面的渠道之外,林振华也一心想打通与苏联的商业往来,为此,他专门还与陈天探讨过这件事。不过,这几年他四处奔波,日理万机,也的确没有时间专门去实施自己的苏联攻略。现在陈天把这个吴杰介绍给他,其实就有帮他建立与苏联的联络这一想法。
  “吴总和苏联这边做贸易,主要是做哪些方面的产品?”林振华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