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460

  在刚刚由石油部改制而成的石油总公司,对于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意见认为,目前的情况只能是等待,西方对于中国的制裁也不可能持续太久,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制裁总是会结束的,到那时候再重新启动这个项目也不迟。另一派意见则认为,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与其这样受制于人,不如自己拼一拼,说不定自己拼成功了,就能够反过来打ALK一记耳光。
  能够打ALK的脸,自然是大家乐于看到的事情。但也有人担心,中国连30万吨乙烯都搞不出来,直接跳一步,搞45万吨乙烯,风险太大了。万一没有搞成,那就是打脸不成,反而自取其辱了。
  总公司的这些讨论,汉华重工自然也有所耳闻。毕竟在去年的时候,林振华、韦东齐等人是陪着石油部的顾嘉骅参加过与ALK的谈判的,而且还向石油部申请了要承接一个30万吨乙烯的项目。顾嘉骅目前的职务是石油总公司化工设备工程部的部长,45万吨乙烯改造项目,就是由他负责。他是属于主张自己建设的那一派,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想法能否实现,一半的希望在于汉华重工的身上。
  林振华从项哲那里了解到了国家石油总公司的态度,又与韦东齐、贺诚山等人一起进行了几天的讨论,全面分析了承接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和主要技术难点,随后,他便带着一个班子启程前往北京了。他打算说服石油总公司,把这个45万吨乙烯的项目交给以汉华重工为核心的国内企业来做。
  古人说,祸兮,福之所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对中国是一种损害,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在非常时期,国家会采取一些非常的举措。有些平时办不到的事情,在这种特殊时期往往很容易做办到。兔子急了也跳墙,中国平时像是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但急了眼的时候,也是会露出獠牙的。
  林振华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决定冒险一搏,接过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项目。韦东齐等人已经替他全面评估过了,以目前国内的技术力量,如果有足够的投入作为保障,要攻克45万吨乙烯设备,胜算还是比较大的,当然,成本可能也会非常高。林振华打定了主意,不惜代价也要拿下这个项目,因为这项技术如果被突破了,国内后续的45万吨以下乙烯项目就都在汉华重工的囊中了,这个利润可是不可估量的。
  林振华一行来到北京,首先是到了石油总公司。总公司对此事非常重视,专门派了一名副总来听取报告,然后答应把汉华的想法拿到总公司的办公会议上去讨论。汉华方面的人,只能是留在北京,等着听回音。
  趁这个工夫,韦东齐、贺诚山等技术人员便赶往香山脚下的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去研究那些堆积如山的苏联技术资料。苏联在大型设备的建造方面是很有经验的,也积累下了许多资料,通过分析这些技术情报,能够与ALK提供的资料相印证,甚至有可能对其技术方案加以修正。项哲、何飞等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则前往各部委、各相关企业去拜山头,联络感情。林振华拎了几件从非洲带回来的纪念品,来到了何海峰的家里。
  何海峰的夫人范雪芬给林振华开了门,刚把他让进屋,没等林振华坐下,何岚便闻讯从自己房间里跑出来了。一见林振华,她不管不顾地一头扑进林振华怀里,哇哇地哭了起来。
  “岚岚,岚岚,怎么回事?”林振华被何岚的举动弄了个莫名其妙,同时也尴尬万分。此时的何岚,早已不是他最早见过的那个10岁的小萝莉了,而是年满20的大姑娘。这么一个青春勃发的身体,扑在他怀里,让林振华情何以堪。更何况,这姑娘的父母就在边上看着呢,那眼神看起来十分复杂。
  “岚岚,快放开,这么大的女孩子了,这像什么样子?”何海峰在一旁斥责道。不过,他的话对于女儿几乎没有效果,何岚还是把脸贴在林振华的胸前,不停地抽泣着。
  林振华向何海峰夫妇送去一个无奈与无辜的眼神,意思是说自己并无意占你家闺女的便宜,实在是……那啥。唉,人家的闺女就扑在自己怀里,自己说啥也说不清楚了。传说中的越描越黑,指的就是这件事吧。
  范雪芬叹了口气,走上前,接过林振华手里的东西,然后钻进厨房去了,这也就是眼不见为净的意思吧。林振华腾出手来,在何岚的背上轻轻拍了拍,说道:“岚岚,好了,别哭了,受什么委屈了呀?”
  何岚哭了一鼻子,感觉好了一些,这才觉得自己的举动有些不合适了。她红着脸放开林振华,脸上依然带着泪痕,说道:“小华哥,你怎么才回来啊。”
  “怎么?有什么事情吗?”林振华拉着何岚坐下,对她问道。
  何岚一边掏手绢拭着眼泪,一边说道:“这一次的事情,你不知道吗?”
  林振华这才舒了一口气,原来何岚是因为这件事而觉得委屈。在此前,他已经与何海峰通过电话,知道何岚在这次事情中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由于林振华事先的提醒,何岚总体来说参与不深,所以也没受什么影响。不过,作为一个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突然被人兜头浇了一瓢凉水,那份委屈是可想而知的。
  “唉,这丫头,谁的话也不听,就听你的话。”范雪芬站在厨房门口说道,“这些天,天天念叨着问林哥什么时候回来。”
  “你们年轻人之间共同语言多一点,你劝劝她吧。”何海峰摆摆手说道,这也就是给林振华开通行证的意思了。好吧,看在我女儿非得你来劝的份上,你就和她亲近一会吧。
  林振华只好扮演起一个知心大哥的形象了,听何岚讲她经历过的事情,然后给她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劝解,好不容易算是把何岚给哄好了。其实,何岚的一些偏执想法,也是许多年轻人都有的,林振华毕竟是两世为人,很多事情看得更透彻,如此这般地对她一说,何岚也就接受了。正如何海峰说的,年轻人的事情,还是得由年轻人来解决。
  倒是何海峰和范雪芬两口子,看着女儿对林振华如此信赖,心里难免咯噔一下。
  “岚岚,一开学,你就是大三的学生了,对于未来,你有什么打算吗?”林振华岔开了话题,开始问起何岚的前途问题了。
  何岚道:“我想通了,我毕业以后要出国,再也不回来了。”
  “你敢!”何海峰大怒道,“其他事情你再怎么胡闹都可以,但如果你敢背叛国家,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
第399章
黑名单
  何海峰有三个孩子,但他对何岚一向是最宠的,几乎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什么严厉的话。但这一次,何海峰是真的动怒了。在当年,出国不回的人很多,何海峰对于这样的人一向是非常不屑的。现在何岚居然也扬言要出国,再也不回来,这已经触到了何海峰的底线,也就难怪他会生气了。
  听到父亲的喝斥,何岚愣了一下,嘴巴一扁,眼泪又落下来了。林振华坐在何岚身边,连忙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说道:“岚岚,你现在还年轻,有些事情不必说得那么早。你现在可能觉得这个国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千千万万像我和你爸爸这样的人,也在为这个国家做事情,让它变得更美好呢?”
  “就算你们是好的,可是别人呢?”何岚低声嘟囔道,被何海峰吼了这一嗓子之后,她再也不敢口出狂言了。
  “相信吧,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林振华说道,“你现在刚刚进入大三,在学校里还有两年时间,你的决定,等到两年以后再做也不迟,是不是这样?其实,你要出国也不难,我在国外有不少关系,帮你联系一个奖学金不在话下。”
  何岚对林振华一直有一种崇拜的感觉,年轻人就是这样,对父母多少有些逆反,但对于同龄的强人,则很容易形成崇拜的心理。她认识林振华是在十年前,那时候她还只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林振华年轻英俊,又满腹经纶,一下子就被小姑娘当成了心中的偶像。这么多年来,林振华不断地创造出奇迹,这又不断地强化着何岚对他的崇拜。
  其他人说的话,何岚也许听不进去,但林振华说的话,何岚几乎是言听计从的。现在,林振华让她先不要做决定,她自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岚岚,你回自己房间去吧,我和小林谈点工作上的事情。”何海峰换了比较和缓的口气,对何岚说道。
  “我要听你们说话。”何岚说道,听到父亲的口气缓和下来,她又开始撒娇了。她用一只手抓着林振华的胳膊,作出一个不肯离开的姿态。
  “让她呆着吧。”林振华微笑着对何海峰说道,“她是学经济的,了解一下经济上的事情也好。”
  “唉!”何海峰默默地叹了口气,他叹气的原因,一是因为何岚刚才的言论,二则是因为何岚对林振华这种毫不见外的关系。20岁的姑娘,拉着一个已婚男人的手,这算个什么事?的确,女儿与林振华一直都很要好,过去林振华每次来的时候,女儿也是这样和林振华亲密无间的。可是,那时候女儿还小,现在都20岁了,还这样拉拉扯扯,怎么看都觉得不和谐吧。
  “老何,我们这次来北京的目的,我在电话里已经跟你讲过了,你是怎么看的?”林振华把话头引到了正题上。
  何海峰道:“接到你的电话之后,我和石油总公司那边联系了一下,他们现在的态度也是比较犹豫。能够自己把45万吨乙烯的改造工程完成,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不但经济上有收益,最重要的是,政治上也能产生出非常大的影响。自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以来,中央领导一直都非常担忧制裁带来的损失。如果石油总公司方面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这样一个工程,使西方的制裁破产,这在政治上就给了中央领导一个很大的支持。”
  “其实我算的也是政治帐。”林振华说道,“我们技术上落后于西方,西方从来都是把技术当成一根大棒来敲打我们的。如果我们这次能够把ALK留下的烂帐补上,让ALK看到技术制裁对中国不起作用,未来他们再想用这样的手段,就要掂量一下了。”
  “是啊,如果能够成功,未来再和ALK合作的时候,我们就有谈判的资本了。”何海峰说道。
  林振华咬牙切齿道:“老何,我倒不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不管我们这次能不能成功,计委都应当出面,宣布ALK为不受欢迎的企业,在中国大陆彻底封杀ALK。”
  “彻底封杀!”何海峰一怔,“这是不是太狠了?”
  林振华道:“我了解过,这一次德国政府对中国实行制裁,ALK是跳得最欢的。据说,ALK的总裁在媒体上公然号召整个西方世界的企业联合起来,对中国施压。像这样的企业,如果我们不有所表示,未来就谁都敢跳到我们头上拉屎了。”
  何海峰点点头:“这倒是一个思路。不过,我一个人说了不算,不对,我们计委一家说了都不能算数,这需要上级领导决策才行。就我个人而言,倒是挺赞成你这个想法的,像这种铁了心反华的企业,我们的确不能给它好脸色。”
  林振华道:“反正我们汉华重工已经把ALK列入黑名单了。”
  “怎么,你们打算不再和ALK合作了?”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摇摇头道:“不是,ALK提供的技术,我们还会继续消化吸收,这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说的列入黑名单,是指我们未来会把ALK当成不死不休的竞争对手,20年之内,挤垮它!”
  何海峰吓了一跳:“小林,你没开玩笑吧?你们居然还想着要挤垮ALK?”
  “ALK很厉害吗?”何岚在一旁问道,她虽然话里话外对现实有颇多的意见,但涉及到林振华的企业的事情,她还是非常关心的,而且立场也是站在林振华一边的。
  林振华对何岚说道:“它的确是挺厉害的,它一年的产值,能够达到500亿美元左右。”
  “那你们汉华重工呢?”何岚问道。
  林振华道:“不到30个亿。”
  “才30个亿?”何岚道。
  “呃,而且是人民币。”林振华呵呵笑道。
  “那不是还不到8亿美元?”何岚眼睛瞪得老大,“你们才8亿美元的公司,就想挤垮人家500亿美元的公司?”
  林振华道:“光靠我们汉华重工一家,至少就目前的实力来说,还无法和ALK去抗衡。不过,我们可以把国内其他企业也拉上,群狼噬虎这个说法,你听过没有?再说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现在无力和它抗衡,不代表说20年后我也收拾不了它。”
  “呵呵,上了你小林的黑名单,我倒是真替ALK捏一把汗哦。”何海峰道,“我记得过去有家日本企业,叫尼宏重工的,好像也是上了你的黑名单的吧?怎么样,你们现在和它还有接触吗?”
  林振华道:“没错,尼宏重工是最早上了我的黑名单的,我们一直都在追踪它的情报呢。去年我们在北方省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投产之后,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和尼宏重工争夺这个级别化肥设备的订单了。褚红阳和舒曼在南亚、拉美等地,一口气抢了尼宏重工四五个订单,已经快把它憋屈死了。”
  尼宏重工真是汉华重工的老对手了,林振华说它是上了黑名单的,也并不夸张。
  尼宏重工的传统业务就是化肥设备,林振华当年在泰国一口气抢了尼宏重工四套10万吨化肥设备的订单,后来以褚红阳、舒曼这对雌雄双煞为首的汉华销售团队又接连出击,跟在尼宏重工的屁股后面抢生意。尼宏重工的设备缺乏价格优势,汉华一出手,几乎一抢一个准,彻底剥夺了尼宏重工在10万吨级设备上的机会。
  尼宏重工无奈,只得投入资金又开发了40万吨的大化肥设备。谁知林振华也盯上了这个市场,差不多是同步地开展了研发工作。制造40万吨大化肥设备需要一些先进的机床、焊机等装备,有些装备本身就是日本企业生产的。尼宏重工曾经与这些装备制造企业联络,希望他们不要把最先进的装备销售给汉华重工,但这样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对于这些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汉华重工与尼宏重工之间的竞争,与他们何干呢?
  就这样,汉华重工与尼宏重工同时搞出了40万吨大化肥设备,汉华重工在国内北方省的招标中,击垮了尼宏重工,拿到了第一个订单。在北方省的项目完成后,汉华重工凭借这个成功范例,开始向海外推销这一技术。在两家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价格自然就成了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在价格方面,尼宏重工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汉华重工匹敌的。
  林振华把这些情况简单地向何海峰介绍了一下,何海峰道:“日本从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一直到80年代中期,产品风靡全球,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它的成本优势。但自从1985年的广场协定以来,日元升值极快,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日本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目前日本国内的经济主要是靠虚拟经济在支撑,尤其是像房地产的价格上涨非常快,东京几乎是寸土寸金了。我们委里的专家判断,日本经济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可能发生崩溃。”
  林振华道:“可不是吗,现在日本的国内物价比美国还高,尼宏重工的40万吨大化肥设备,成套的报价是2000多万美元,我们只有它的三分之一,它拿什么去和我们竞争?它还有一些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化工方面的业务,现在我们也正在抢。即使是抢不下来的,也会迫使它把价格压到几乎无利可图的地步。再这样挤下去,估计它很快就要破产了。”
  “尼宏重工的产值是多少?”何岚又问道。
  “它一年大概是10多亿美元吧。”林振华说道。
  “哦,这么小啊。”何岚嘀咕道。没办法,ALK的例子在前面放着,她也的确不把10多亿美元产值的企业放在心上了。
  “呵呵,岚岚,你口气真够大了。它现在10多亿美元,已经超过我们汉华重工的规模了。我们的化工设备公司,一年也才不过2亿多美元呢。”林振华笑着向何岚解释了一句,然后转过头对何海峰说道:“对了,老何,你刚才还没说完呢。”
  “嗯。”何海峰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虽然大家都看到了自己来搞这个45万吨乙烯的项目具有诸多好处,但其中的风险也是不可小觑的。咱们国家过去搞过11万吨乙烯的攻关,后来失败了。目前在搞30万吨的技术,主要是依托于你们汉华重工,能不能成功也还是一个问号。现在直接一步就想搞45万吨,实在是太冒险了。”
  “古语说,富贵险中求啊。不冒险,怎么能显出他们的魄力呢?”林振华调侃道。
  何海峰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古语还有一句,叫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来说,他们已经有富贵了,何必再去冒这种风险呢?做成了当然好,但万一失败了,可是要承担领导责任的。”
  “这么说,石油总公司这边,是怕担责任了?”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道:“目前公司的主要领导都表示要听基层同志的意见,他们不轻易表态。态度比较坚决的,就是顾嘉骅部长,他的信心,有一半是来自于对你的信任。他专门和左济民一起来找过我,说如果这件事你愿意承担的话,他们愿意支持。”
  林振华哑然失笑了,他知道,顾嘉骅和左济民与其说是信任他,还不如说是信任何海峰,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与何海峰的关系非同寻常。如果他们真的是相信他,那么就应该会主动打电话与他联系,而不是在何海峰面前说这些便宜话了。
  “老何,这二位,是在将你的军啊。如果你把我找来承担这个项目,未来出了问题,负责任的,就是你了。”林振华直接挑开了这层窗户纸。
  何海峰道:“我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不过,只要你小林有信心,能够向我做出保证,我就敢支持你。”
第400章
会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