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460

  这就是许毅不了解情况的结果了,其实,关于封杀ALK的想法,林振华在几年前就已经向何海峰说起过了,而且得到了何海峰的赞同。在这个问题上,何海峰和林振华的意见是高度一致,这两个人都是民族情绪非常强烈的人,看到谁得罪了中国,他们是会记恨一辈子的。
  “李司长,你刚才说ALK想收购我们两家重型机械企业,这两家企业是什么情况?”林振华对李默梓问道。刚才李默梓在说起外资收购国内企业时,颇有一些愤愤然的样子,这让林振华觉得李默梓也是自己人,与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李默梓道:“这是两家搞发电设备的企业,都是几千人的大厂,但过去几年一直都效益不好,亏损非常严重。ALK不知道从哪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向我们提出来,说要整体收购这两家厂子。不过,他们给出的收购费用非常低,我们机械委是不太赞成的。”
  “发电设备……”林振华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是发电设备,我们还真是爱莫能助。目前我们的资金也比较紧张,一部分资金要投入到燃气轮机上面,另外一部分资金要重点用于机床产品的开发。”
  “唉,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啊。”李默梓苦恼地说道,“像这种老牌的大企业,都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我们也知道不能随便让外国企业拿走。可是,如果不让外国企业拿走,它们这样连年亏损下去,我们机械委也扛不起。这两家企业,已经有一半多的职工下岗了,在岗职工也只能拿到一半的工资。这样拖下去,我们也不知道还能拖多久。”
  “何主任,咱们计委这边,难道对此就无动于衷吗?”林振华把矛头指向了何海峰,“看着咱们装备制造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一家家破产倒闭,或者被外资并购,难道国家就一点想法也没有?”
  何海峰道:“想法当然是有的,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企业经营困难,依靠银行贷款来发工资,这么多年一点起色都没有,我们计委又能如何?”
  “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从人的方面来说,是领导思想僵化,不擅长经营。从物的方面来说,就是企业技术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这两个方面,你们计委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呀。”林振华说道。
  “愿闻其详。”何海峰诚恳地说道,“如果有好的办法,我们是不会拒绝接受的。”
  “管理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应当全面地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嗯,大致是这样几点吧,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能够做到这几点,企业的活力应当是能够重新焕发出来的。”林振华说道。
  “呵呵,不错啊,小林,理论功底见长啊。”何海峰笑着夸奖道。
  林振华说的这一套,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何海峰也曾听一些专家介绍过。这些想法说起来简单,但要真的执行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比如说产权明晰这一条,就涉及到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形式进行根本性的调整,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情。何海峰知道,关于这些思路,即使在中央领导那里,意见也还没有统一,更不用说计委这样具体做事的部门了。
  林振华谦虚道:“这些都是我们集团总经理项哲没事的时候给我讲的,我觉得挺有道理,就记住了。我考察过我们江南省的一些国有企业,发现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产权不明晰,挣了钱是国家,亏了钱也有国家管着,长此以往,谁还有动力去改善管理呢?”
  “嗯,这个问题的确值得认真研究一下。”何海峰道,“你刚才说的是管理方面的问题,那么技术方面的问题呢,你有什么想法?”
  林振华道:“技术方面,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国优势。我们这次大乙烯会战的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如果国内各个行业都能够学习石化行业的模式,以企业联盟的方式,互相取长补短,集中攻关,那么在短时间内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也是完全可能的。”
  “林经理,你什么时候能够把你们的经验到我们机械行业来推广推广吧?”李默梓不失时机地鼓动道。看到石油总公司因为林振华的牵头而取得了45万吨大乙烯会战的成功,机械委内部也是充满了各种羡慕嫉妒恨啊。想当年,林振华到石油部去谈大乙烯项目的时候,还是机械委的朱晋文帮他牵的线,早知道林振华有如此大的能量,把他留在机械委弄个什么大项目做做,岂不是更好?
  林振华道:“李司长,这件事你不提,我也要专程去找你请示的。我们汉华重工集团,未来几年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机床,所以,我们想向机械委提出申请,能不能设立几个机床方面的重大专项,把国内的机床企业联合起来,突破技术瓶颈,冲击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可以啊!”李默梓满口答应,“林经理,你有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好了。你们打算搞哪些方面的重大专项,只要把报告报过来,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报告送到主任那里去,尽快办妥。咱们就模仿顾部长他们那样的模式,搞一个机床大会战,怎么样?”
  “小林经理,按隶属关系算,你们原来的汉华机械厂,可是属于我们化工系统的,你不能连娘家的事情都不管吧?”化工部的一位叫陆家琴的副司长也发话了,“咱们化工系统,目前也很困难啊,你看是不是也关心一下,给咱们搞个什么会战之类的?”
  “这个嘛……”林振华直翻白眼,哥们什么时候成了个香饽饽了,莫非搞了一个乙烯会战,我就成了会战专家了?化工……要说起来其实也不难,目前石化搞的这些东西,也都是可以移植给化工设备企业去做的。不过,化工设备企业一般规模都相对小一些,实在不行,就从日本尼宏重工的专利库里搞几个产品出来,让国内的化工企业去做一做吧?
  何海峰坐在一旁,看着顾嘉骅、李默梓、陆家琴等人围着林振华转,心里好生感慨。林振华这个人实在是太有魅力了,各家部委都把他当成救星来捧着了。林振华目光远大,处事清廉,敢于承担责任,而且行事还经常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手段,说起来,倒的确是一个组织大项目会战的好手。但是,一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总不能指望着他一个人来搞吧?他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呢?
  “小林,你们这一次搞乙烯会战的经验,要抓紧时间整理出来,我回头会同国家经委的有关领导,一起议一议,争取把你们的经验向全国进行推广。搞工业化,不能光靠你一个人,还是要靠广大干部群众的。”何海峰说道。
  “没有问题,杨欣那边已经整理出了一个材料,随时可以提交给你。”林振华说道。
  “对了,何主任,我倒有一件事要向你汇报一下。”李默梓插话道。
  何海峰问道:“什么事情?”
  李默梓道:“刚才林经理也说到了,我们机械行业目前的状况非常不容乐观,许多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停留在50年代末的阶段,完全缺乏国际竞争力。如果要像林经理说的那样,搞几个重大专项,同时借着重大专项的机会改善各企业的技术,恐怕需要相当大的一笔资金。这笔钱,计委方面能不能和财政部商量商量,支持一下?”
  何海峰断然地摇了摇头,说道:“李司长,你提出的这个要求,基本上没有可能性。咱们目前财政非常困难,每年的财政收入用来支付教科文卫、国防、支农,再加上各单位的人头费,基本上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像你们机械委这样希望获得财政支持的部门,少说也有二三十个,我们计委也是照顾不过来的。”
  “这可就难办了。”李默梓愁眉莫展,“如果财政不能提供支持,光靠我们机械委四处化缘,恐怕凑不出多少钱啊。顾部长他们是借着大乙烯项目的资金,搞成了大会战,我们可是什么资金也没有啊。”
  “关于这个问题,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各位领导有没有兴趣听一听?”林振华在一旁嘻皮笑脸地说道。
  “你又有什么鬼点子,快说出来吧,别卖关子了。”何海峰说道,他看到林振华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会是一个让人觉得意料之外的好点子。他有时候都觉得奇怪,林振华这家伙,怎么就有这么多奇怪的想法呢?
  林振华道:“我的想法是,既然财政没有钱,为什么我们不能从民间筹钱呢?”
  “你是说企业上市吧?”何海峰问道。
  林振华摇头道:“上市也是方法之一,不过,上市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企业,不适用于像机械委这样的主管部门。我的想法是,国家是不是可以通过发行彩票的方式来筹措资金,至于名目嘛,就叫做中国工业彩票好了。”
第466章
工业彩票
  彩票这种东西,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只是名称上还不叫彩票而已,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思想观念方面的局限,有意避免使用“彩票”这样一个带有市场经济色彩的名称。据考证,早在1984年的时候,北京和福建就分别发行过体育运动奖券;1987年,中国福利彩票的前身——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券正式发行。
  在座的官员们自然也都是知道彩票这种东西的,对于林振华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大家都是一愕,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合适,但又说出来。这里面反应最快的莫过于许毅,他微微地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
  许毅的这个小动作没有逃过何海峰的眼睛,他笑着对许毅点了点头,说道:“小许,我看你对小林的这个提议似乎有些不同意见,是不是给大家说一说?”
  许毅刚才在何海峰那里吃了瘪,心里正有些不平衡,听到何海峰叫他说想法,他也就不客气了,阴阳怪气地说道:“我听说林经理在搞工业方面很有一些天赋,不过,说到宏观经济这方面,可能就有一些不太了解情况的地方的。当然,人无完人嘛,谁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懂的。”
  许毅这话,很明显就是带着一些不愤的情绪在内的。不过,有这么多职位比他高的官员在场,他一个小处长还敢这样得瑟,这让包括何海峰在内的其他官员都对他产生了几分恶感,觉得这个年轻干部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何海峰也是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不过,倒没有直接训斥许毅,而是点点头,说道:“嗯,那你就说说看,他哪些地方不够了解情况吧。”
  许毅道:“林经理提出发行彩票来振兴工业,是完全不了解彩票的作用。彩票作为一种筹集资金的工具,是用在公益性项目上的,比如社会福利、体育运动等等。因为这些项目不能产生经济收益,所以无法在事后对投资者提供回报,无法用金融工具来完成筹资。但工业就不一样了,搞工业是有回报的,像这种有回报的项目,应当用股票、债券等方式来筹集资金,这也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运用得非常成熟的手段了。”
  许毅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刚才听到林振华说到彩票的时候,大家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也就在于此,听说过体育彩票,听说过福利彩票,好像没有听说过工业彩票啊。听许毅这样一解释,似乎还真有点道理。
  林振华一时也觉得窘了,他所以会想到发行工业彩票,是因为在前一世的时候,他曾在网上看到过有网友倡议发行航母彩票,他觉得这个创意挺不错的,于是就直接套用过来了,脑子里还真没有想得太多。许毅这样一说,让他觉得自己这个提议还真有挺大的问题的。航母和工业毕竟还是两码事,前者是国家军事投资,也可以算是一种无回报的公益支出,后者则完全是经济行为了,发行债券可能效果更好。
  林振华想通了这一节,正打算举手纠正自己的失言,李默梓抢在他前面说话了:“许处长,我倒有另一些看法。”
  这是李默梓今天第二次反驳许毅的观点了,这让林振华觉得很是有趣,也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就犯上冲了。既然有人反驳许毅,林振华也就乐得不吱声了,他并不忌讳当众承认自己考虑不周,但在许毅面前认错,他多少是有些不情愿的。
  “关于发行工业债券的问题,我们机械委也曾经向财政部打过报告,但报告被驳回来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李默梓对许毅问道。
  这就是明显的欺负人了,许毅和机械委没什么业务往来,哪知道他们的报告为什么被驳回来,他学着西方人的样子耸了耸肩,表示自己回答不上来。
  李默梓道:“那我告诉你吧,原因在于我们也不敢承诺能不能偿还这些债务。要发行债券,发行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但未来如何偿还呢?具体到某个项目上,是可以搞债券的。但我们有一些长线的项目,从投入到有收益,起码要有20年时间,这样的项目,怎么筹资?”
  李默梓这番话,一下子提醒了林振华,让他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提出彩票这样一个方案。其实,他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完全是下意识的,自己也没有把事情想清楚。现在听到许毅和李默梓两方的意思,林振华算是把思路理清楚了。他欣欣然地发现,其实自己提出的彩票这个想法,还是挺靠谱的。
  “李司长说得对。”林振华既然已经想明白了,心态也就轻松起来了,他说道:“刚才听许处长介绍彩票和债券的区别,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像我这样不懂宏观经济的人,是应当多向许处长这样精通宏观经济的人多学习学习。不过,承蒙刚才许处长的夸奖,说我搞工业有一些天赋,那我就从工业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我的想法吧。”
  众人都在心里偷笑了,这真是六月债,还得快啊。从内心来说,在座的这些官员都是倾向于支持林振华的,所以都盼着他能够说出一些道道来。
  林振华看着脸色变得有点难看的许毅,说道:“许处长有所不知,我们国家在工业技术方面,存在着基础科研薄弱的问题。基础科研所需要的投入巨大,周期漫长,而直接回报却非常少,有许多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有收益的项目。可以这样说,基础科研就属于公益性的项目,通过彩票来筹措资金是完全合理的。”
  “林经理说得对!”李默梓拍掌道,“现在国内的基础研究基本上都是靠国家拨款,企业根本不愿意掏钱。而国家的拨款又非常有限,分配到工业领域,就剩不下几个钱了。像什么材料力学、工程力学之类的研究,现在都处于步履维艰的状态。”
  “就算是应用科学方面的研究吧,同样也存在着公益性质。”林振华继续说道,“有些应用技术,国外已经搞出来了,我们如果从头开始再搞一套,要花很多钱,而如果直接去买设备,或者买专利,花的钱反而不多。但这样的应用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培养研究力量、积累研究经验的过程,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直接的经济效益。像这样的项目,如果政府不出钱当成公益项目来做,又有几家企业能够主动去做呢?”
  “小林说的这个情况,我深有体会。”顾嘉骅说道,“在这一点上,我是非常佩服小林的。我们这一次大乙烯会战能够迅速地取得成绩,小林是首功。大家可能不知道吧,小林所在的汉华重工,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在进行大乙烯的知识储备了。不但如此,他还花了一大笔钱,从前苏联买进了一大堆技术资料。我亲眼见过这些资料,总数嘛,相当于……”
  说到这里,他用手比划了一下,想找个例子来类比一下,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
  “如果堆在这间房子里,能堆多大面积?”陆家琴好奇地问道,她是一位40来岁的女干部,颇有一些八卦之心。
  “堆在这间房子里?开玩笑,这一间房子哪堆得下啊!”顾嘉骅得意地说道,“最起码,也得几十间这样的房子才能堆下吧。我说的能够堆下,可不是摆在书架上的那种放法,而是拿箱子一箱一箱实实在在地塞进去。”
  “居然有这么多资料!”陆家琴吃惊地说道,“那……那得花多少钱啊?”
  “所以说嘛,搞工业是要花钱的,而且这些钱,一时也不一定能够回收回来。”林振华呵呵笑着接过了陆家琴的话,对于花了多少钱,却闭口不谈。这些资料几乎都是以买废纸的价格买回来的,但这样的事情,他会随便跟别人说吗?要知道,当初他可就是以买资料花了很多钱为由,要求在大乙烯项目的预算中多分一些份额的。
  “这件事我也听说了,科工委那边的人说,他们也经常到林经理他们的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去查阅资料,里面有很多非常珍贵的实验数据,那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李默梓附和道。
  “那,小林经理,到你们那里查资料,要付费吗?”陆家琴继续她的八卦之旅。
  林振华装出一副苦恼的样子,叹了口气,说道:“那可是科工委,我敢收费吗?唉,当初要花钱的时候,我去请他们参一股,他们都不干。现在我把东西买回来了,他们就上门来吃白食了,我真是敢怒而不敢言啊。”
  科工委到汉华技术情报研究所去查资料不给钱,这是事实。但有另外一个事实是林振华没有说出来的,那就是在当初从前苏联往回搬运这些资料的时候,国家机器可没少出力,否则,他哪有这个本事把一列车一列车的珍贵资料运回来?就这个问题,陈天是专门和林振华谈过交易的,条件就是林振华向科工委系统开放他的资料库。
  陆家琴哪里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听说林振华出钱买资料,科工委无偿看资料,她颇有一些愤愤不平:“这太不像话了,国家的事情,哪能就让企业来承担成本啊?对了,何主任,这件事你们当领导的,是不是也该关注一下了?”
  何海峰知道林振华是在瞎叫苦,所以也不以为然,他嘿嘿地笑道:“支援国防建设,也是公民应尽的职责嘛,小林一向都是大公无私的人,这点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啊。”
  “得了,有何主任这句话,我看小林这个哑巴亏是吃定了。”陆家琴笑着对林振华说道。
  “不过,刚才小林的话,倒是给了我一些启发。”何海峰接着说道,“我们国家计委这一段时间也在讨论自己的定位问题,现在中央提出来搞市场经济,有些同志说,我们计委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该解散了。我倒觉得,不管我们搞的是什么经济,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就比如小林刚刚说到的工业基础科研,以及具有带队伍性质的应用研究来说,依靠企业自发地去搞,至少在目前这种市场环境下,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宏观管理部门来牵头完成了。小林提的工业彩票这个想法非常不错,回北京以后,我会专门和财政部的同志商量一下这个事情。
  如果工业彩票能够发行,通过彩票所筹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周期长、回报不明显、具有较明显公益性质的工业科研项目。在这方面,在座的各位都是来自于各个部委的,你们回去以后,也抓紧时间商量一下,列出本领域内的重大课题,一并报到计委来,我们争取用彩票资金来解决这些问题。”
  “好!”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应道。何海峰的这个表态,对于各家部委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啊。哪个领域里没有一些重大课题,可是各家部委都拿不出钱来搞攻关。如今,计委承诺发行工业彩票,利用彩票资金来支持工业研究,这将能够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
  彩票资金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是不需要回报的,这可以使得各部委在安排研究任务的时候,不用过于追求现实利益。谁都知道,要搞出有份量的东西,就必须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耐心,彩票项目恰好就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林振华兴致勃勃地说道:“何主任,如果计委真的要发行工业彩票的话,我建议彩票的票面可以用咱们国家的重点工业项目的图片来装饰,什么十万吨级巨轮啊,什么百亿次的计算机啊,还有……”
  “还有你们刚刚完成的大乙烯工程吧?”何海峰笑着调侃道。
  “这个肯定要有的。”林振华大言不惭地说道,“这样搞,一是可以向老百姓宣告咱们国家的工业成就,二是具有收藏价值。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每年发行的工业彩票都印上当年最有代表性的工业项目,20年后,这套彩票可就是一部中国工业史啊。”
  “不错不错,这个提议不错。”顾嘉骅道,“何主任,我觉得这个方案完全可行。现在社会上流行追什么歌星、球星、影星,有几个人关心咱们工业的?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就可以把咱们工业战线上的成就充分宣传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