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2/460

  “我明白了,韩总。”潘继龙躬着身子退出了韩育仁的办公室,到了外面之后,他撇了撇嘴:吹什么牛逼,让人家挤兑得连门都不敢出了,还什么以静制动呢!唉,算了,谁让自己跟了这样一个窝囊老板呢?
  不提韩育仁在那自欺欺人地以静制动,这边林振华也没闲着,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外,他居然还不知从哪搭上了一个20来岁的漂亮姑娘,此时正跟着对方在星北市的小巷子里转悠呢。
  “姑娘,你打算把我带到哪去啊?”林振华笑呵呵地问着身边的姑娘,有美人在身边,他一点也没觉得这样逛街有什么辛苦的。
  “快了。”姑娘简单地答道。
  在转过若干条小胡同之后,他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这是一处建于60年代的旧单元楼,他们要去的那户人家住在6楼。
  “我们到了,林总,这是我小姑家,我爸在屋里等着你呢。”姑娘拉开房门,对林振华说道。
  屋子很小,不过看起来很敞亮。在客厅里,坐着一位60岁上下的老人,看到林振华进来,他连忙站起身迎上前来,抱歉地说道:“您就是林振华林总吧?我是张钰泉。”
  “呵呵,张工,我总算见着你了,你瞧,弄得像特务接头似的。”林振华笑着与张钰泉握了握手,然后双方分宾主坐下。
  张钰泉的妹妹也跑出来和林振华打了个招呼,给他们倒上了水,然后便躲回里间屋去了。
  “林总,我听说你一直在我们星北重机门外等着我,等了五天了,我非常感动啊。唉,没办法,韩总这个人,你也是知道的,我不好直接顶撞他。这不,我让丫头去找你,把你带到这里来见面,如果你直接到我们公司家属区去,让别人看到了,传到韩总耳朵里,对我有点麻烦啊。”张钰泉解释着自己的举动。
  林振华道:“张工,是一机部的沈部长向我们推荐了你,说你是搞水压机的权威,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你。至于等上五天,算不了什么。”
  “沈部长谬赞了。”张钰泉谦虚道。不过,听说沈鸿一直都记得他,张钰泉还是非常自豪的:“当年搞万吨水压机的时候,我给沈部长打下手,他教了我很多东西。其实,当年参加那个项目的专家还有很多,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差不多都退休了。我算是最年轻的,过上两年也得退了。”
  “张工,客气的话咱们也不必多说了,我只想确定一点,这么多年了,你的专业有没有扔下?换句话说吧,1.5万吨的水压机,你有没有把握搞出来?”林振华开门见山地问道。
  张钰泉道:“这几天,听说林总因为这件事找我,我虽然没有出来见你,不过在家里也把一些资料好好地看了看。我觉得,如果还按当年上海那台水压机的设计,只是把压力从1.2万吨提高到1.5万吨,我还是有把握的。”
  林振华微微一笑:“你刚才说的如果,那如果是另一种设计呢?”
  张钰泉道:“上海那台水压机,在当年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但从今天的技术来看,还是有很多遗憾的。我觉得,如果我们要新建一台水压机,而且压力比原来的大出25%,最好能够修改一下设计。”
  “张工请讲。”林振华道。
  张钰泉把面前的茶几推开,然后从身后拿出一张图纸,直接摊开在地上。林振华见状,也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张钰泉身边,和他一起蹲下来,察看着这张图纸。
  这是一张水压机的结构略图,这种“三梁四柱”的外观,对于林振华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的外观之下所蕴含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张钰泉向林振华解释了:
  “林总,你看,在咱们老的万吨水压机上,采用的是圆型立柱。这种立柱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但缺点在于间隙不可调节,导向精度低,导致动梁的定位精度差,这会直接影响到锻件的精度。我从资料上看到,国外从70年代后期以来,已经出现了方立柱平面可调间隙导向结构,它的略图我标在这里了。”
  说着,张钰泉指了指图纸的一角,让林振华看他所设想的方形立柱的剖面。
  林振华琢磨了一下,然后说道:“张工,我是这样理解的,你看对不对。锻机和其他的加工设备不同,那就是锻件是高温状态的,在锻机上会散发出强烈的热辐射,导致锻机的结构件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的效果,立柱间原有的间隙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锻压作业的精度。而你设计的这个方形立柱,是间隙可调的,这样无论冷作业还是热作业,只要重新调整间隙,就能够保证精度不变了。”
  “没错,林总真是内行啊!”张钰泉激动地拍着林振华的肩膀,这一刻,他才真正把林振华当成一个知音了。
  林振华摆摆手道:“张工过奖了,我只是从你刚才介绍的情况联想起来的而已,如果你不讲,我根本就想不到这些的。”
  “林总年纪轻轻,能够把一个企业搞得这么红火,而且在技术上也如此精通,真是难得的人才啊。唉,可惜了……”张钰泉摇着头说道。
  林振华当然能够猜出他说的可惜是指什么,他应当是感叹星北重机没有一个像林振华一样出色的老总吧。林振华看过韩育仁的资料,知道他其实年轻的时候也还是颇有一些闯劲的,只是官越做越大之后,慢慢地就有了惰性了。由于星北重机在国内装备制造行业拥有很高的地位,韩育仁骄气日盛,既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也不愿意与兄弟单位进行合作,星北重机的境况已经有些在走下坡路了。
  “张工,你接着往下讲吧。”林振华道。
  “嗯,我接着讲。林总,你看,这两个,是水压机的上下横梁,原来我们是用分体式结构,分别铸造出各个部分,然后拼接在一起。分体式结构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强度不足,组合间之间的接触部分长年累月地进行高强度的碰撞,最终必然会出现破损。这一根横梁是300多吨,如果出现结构性的破损,轻则导致水压机无法使用,重则就是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啊。”
  “那么,依你的意思,是想把它做成一个整体结构?”林振华问道。
  张钰泉道:“没错,把上下横梁全部做成整体结构,300多吨重的一整块铁,怎么冲击也不会出问题。”
  “张工,这个难度好像有点大哦。”林振华像牙疼似地咧着嘴说道。
  300多吨的一个整体构件,当然只能是通过铸造的方法来形成。对于铸造,林振华是一点也不陌生的,不外乎是把融化的铁水倒进砂模里,待其冷却之后,清除型砂就可以得到铸件了。可是,这300多吨的铸件,铸造的时候光铁水包就得四五个,砂型长十几米,高和宽分别是四五米,相当于农村里的一套平房大小了,这样的铸造能行吗?
  张钰泉看出了林振华的想法,他说道:“这种300多吨的大铸件,过去咱们搞不了,现在有些厂子已经能搞了。我们星北重机也搞过3包合铸的铸件,200多吨重。所以,我觉得技术上已经不成问题了。”
  “行!既然有人做过,咱们就可以试一试,大不了算是交学费吧。”林振华咬着牙说道。
  张钰泉严肃地纠正道:“林总,这可不能抱着交学费的心态。铸造这种几百吨的大型部件,如果不严密地设计工艺,是有可能会出大事故的。那可不仅仅是几百吨铁的问题,万一发生爆炸,整个车间都可能毁了。”
  “你放心吧,我们如果真要铸这么大的工件,肯定会找专家反复论证的。”林振华保证道,“好吧,张工,你接着说。”
第515章
决断
  张钰泉越说越起劲,林振华也越听越认真。从张钰泉的讲述中,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位老人的经验非常丰富,技术功底也相当了得。此外,还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老人是真心地热爱水压机,他在讲述的时候,简直就像在介绍自己的孩子一般。
  “如果有可能的话,控制方面,最好能够采用数控。”张钰泉指着图纸说道,“你看,过去我们在锻造的时候,工人要顶着几百度的高温辐射走到锻件附近去测量尺寸,而且还很难测准。我看国外的大型锻机,现在都是使用激光测量了。咱们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也能够用上。”
  “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肯定要实现全部数控。”林振华答道。
  “这方面的技术……咱们汉华能解决吗?”张钰泉问道。
  林振华试探道:“如果不是汉华,而是星北重机来搞,这样的测量和数控技术,能解决吗?”
  张钰泉道:“我们的技术积累差不多都够了,如果领导重视的话,努一努力,应当能够实现的。不过,林总,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寄希望于星北重机来帮助你们解决数控问题,韩总这个人,对于技术是非常吝啬的。”
  “我们不需要他帮忙。”林振华道,“张工,你放心吧,类似于这样的技术,我们已经有了。不瞒你说,我们去年并购了浑北锻压机械厂,现在我们正在开发一套大型冲压设备,其中就用到了你说的激光测量方法。我们在这方面的积累,比星北重机要丰富得多。”
  “浑锻压被你们收购了?那可真是太好了!他们在搞锻压机方面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张钰泉感慨道。像这样的消息,他平时如果不特别关心的话,是不可能了解到的。不过,对浑锻压他是很熟悉的,毕竟都是搞锻压设备的同行。
  林振华道:“张工,我们汉华重工这一次造1.5万吨水压机,就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去的。结构方面,我认为你说的非常对,我们回头安排人再检索一下国外的资料,务必要在结构设计方面达到最高水平。数控技术方面,这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我们这台水压机将采用锻造操作机来代替锻造天车,以保证锻造过程的精确和快速。总之,我们要做的,不是过去旧水压机的翻版,而是一台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新型水压机。”
  “这辈子如果能够参加这样一台水压机的建造工作,那可真是值了。”张钰泉喃喃自语地说道。
  林振华坐回自己的位子上去,张钰泉也把图纸叠了起来,然后坐回沙发上,下意识地掏出了一支烟点上。他想向林振华递烟的时候,林振华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会抽。
  张钰泉猛抽了几口烟之后,哑着嗓子问道:“林总,你这次专程来找我,你想让我做什么?”
  林振华道:“坦率地说吧,沈部长向我们推荐了你,但我对你的情况还不了解,沈部长也说已经与你多年没有联系,不知道你的现状如何。所以,我到星北来,首先是想来了解一下你的能力的。”
  张钰泉微微一笑,继续抽着烟,等着林振华说下去。
  林振华接着说道:“刚才听了你的讲述,我已经完全相信了,你的实力还在,这么多年,你一直没有放弃在水压机方面的专业,而且比当年又前进了一大步。”
  “前进了多少,不好说。不过,干了这么多年,经验是有一些的。”张钰泉自信地说道。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像你这样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工程师。鉴于这种情况,我想聘请你担任我们水压机研制项目的首席顾问,对所有的环节都拥有审阅的权力。至于项目的总工程师,我会让我们一位叫刘兆华的工程师负责,他比较年轻,只有30多岁,精力方面可以有保证。”林振华说道。
  张钰泉点点头,他知道林振华这样安排是对的,毕竟,像这样大的一个工程,涉及到的事情千头万绪,只有年轻一点的总工程师才能够撑得起来,到张钰泉这个岁数,精力上就有些不济了。不过,张钰泉还是有些迟疑,他无法绕过韩育仁这一关。
  “林总,听你这样一说,我真有些忍不住就想扔下一切跟你去浔阳了。可是,难啊。我们公司的人都知道,韩总和你不对付,谁如果跑去帮你们做事,韩总肯定得记恨的。我一家有好几口人都在星北重机工作,我即使是退了休,将来退休工资、医药费什么的,还得靠着公司,我毕竟不像你们年轻人那样无牵无挂的。”张钰泉说道。
  “退休工资之类的,不成问题。”林振华道,“张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把你的关系转到我们公司去。如果你觉得我们公司是股份制公司,不太踏实的话,我也可以请机械委出面,把你的关系转到机械委下属的那个研究所去,你的待遇等等,都不会改变的。至于你的家人,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我可以把他们安排在我们汉华的下属企业里。”
  “林总,你们汉华集团,有在上海的企业吗?”张钰泉的女儿张莺站在里屋的门口,对林振华问道。她刚才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父亲和林振华的对话,现在涉及到与她有关的话题了,她便冒出头来了。
  林振华笑道:“当然有,我们在上海有一家生产喷水推进器的公司,那可是有军方的股份的,绝对的铁饭碗。”
  “我不在乎铁饭碗。”张莺受到林振华的鼓励,索性走了出来,坐在父亲的身边,认真地说道:“我也不喜欢在工厂里工作了,我想去商业企业里工作。还有,星北这个地方太闭塞了,我想去大城市。”
  “那太容易了。”林振华道,“上海的大熊家电商城,你听说过吗?我记得它在你们星北市也有连锁店的。大熊家电的老总是我的朋友,我帮你推荐一下,你去他们公司工作,肯定没问题的。起薪嘛,我估计不少于2000块钱。”
  “真的!”张莺两眼放光,她拉着父亲的手,说道:“爸,你就答应林总吧?咱们家在星北还没呆腻吗,再说,韩育仁总是给你气受,你还不趁这个机会把他炒了。”
  张钰泉沉默不语。这是这一代人的特点,在任何时候,他们都怀疑自己对别人是否有这么大的价值,是否真的值得别人花这么大的力气来挖自己。他们担心万一自己让对方失望了,那么得了别人那么多的好处,实在是无脸见人。
  除此之外,另外的一份犹豫就来自于旧土难离的情绪了。张钰泉并不是星北本地人,但他在星北重机工作了这么多年,有着无数的老同事、老朋友,让他抬腿走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他还真是有些舍不下。
  “林总,要不,我还是和韩总再谈一谈吧。我跟他说,我就是去你们那里临时帮一下忙,算是请事假,这件事对公司也没什么妨碍的。”张钰泉支吾着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点点头:“张工,我尊重你的选择。不论你是留在星北也好,或者愿意调到汉华去也好,我们都不勉强。另外,不管我们之间是不是能够合作,你今天给我们提供的这些思路,对我们的帮助已经非常大了。为了感谢你的帮助,我保证,我刚才跟张莺说的话,一直都算数,只要张莺想去上海,我可以负责联系,一定给她找一个满意的单位。”
  “这不合适吧?”张钰泉说道。
  “合适,当然合适!”张莺拼命地摇着父亲的手臂,“人家林总都说合适,你一个副总工程师,还能比林总更正确?林总说合适,就是合适!”
  “呵呵,没错,这个问题上我说了算。”林振华笑道,“这一路上我和张莺聊了不少,我觉得这姑娘很聪明,也很懂事,人长得又漂亮,到我朋友那边去工作,他肯定会非常乐意接受的。还有,这事与张工去不去我们汉华工作是没有关系的,就算是我和张莺是好朋友,我帮自己的朋友做点事情吧。”
  “谢谢林总。”张莺忙不迭地说道,张钰泉见此情景,也只能是微笑着摇头叹气了。他知道,林振华虽然说此举与他去不去汉华无关,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笼络他。面对这种笼络,张钰泉是无法拒绝的。人老了,想的事情也就是如何给儿女多做一点事情,女儿想去大城市,林振华能够帮助她,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对于林振华来说,给张莺介绍一个工作,不过是举手之劳。大熊家电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几百家连锁店,在上海的总部已然是一个庞然大物,随便哪个部门塞不下一个人?这种在林振华眼里属于小恩小惠的事情,对于对方来说就是天大的恩情了,他相信张钰泉肯定会涌泉相报的。
  “我今天就去找韩总摊牌,他如果再不同意的话,我就豁出去了,跟你走。”张钰泉终于下了决心,“我也没几年蹦跶的了,临退休之前,能够再搞出一台大型水压机来,就算韩总未来给我小鞋穿,我也值了!”
  “他敢给你小鞋,你就索性把鞋脱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咱们还怕他不成?”林振华笑着补充道。
第516章
图穷匕见
  与林振华的这次私下会面,让张钰泉终于下了决心。此前,林振华托人向他传话,说要请他去造1.5万吨水压机,他就已经是颇为心动了,只是碍于韩育仁的阻拦而不敢去和林振华接触。如今,他亲身感受了林振华从善如流的工作作风,听到了林振华向他描述的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设想,他再也无法遏制住内心的冲动了。
  人一辈子,总有一些难以割舍的东西。对于张钰泉来说,他做了一辈子的水压机,水压机就是他难以割舍的东西。这一次,有一个这样好的机会出现在他的面前,如果错过了,他恐怕就要抱憾终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2/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