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460

  林振华点点头:“杜向阳这个人,在政治立场上有点糊涂,但在做人方面,还是可以相信的。子飞,你去了解一下,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他一把,具体该怎么做。”
  甄子飞喜道:“林总,你答应帮助杜向阳了?”
  林振华道:“当然,如果能够帮上他,为什么不帮?且不说他还是我的朋友,就算是一个陌生人,他毕竟也是中国人吧?咱们既然知道了,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呢?”
  “那就太好了。”甄子飞道,“我的那几个朋友听说你在美国,都跟我说,只要林总愿意出手,杜向阳肯定能够化险为夷的,大家担心的就是你不愿意出手呢。其实大家都知道,杜向阳出国留学,是你提供的资助,他也算是背叛过你的。”
  “这话言重了,我提供那点资助,也不是用来买一个奴隶的。”林振华道,“爱国与否,是一种信仰,与金钱无关。如果因为拿了我的资助就必须如何如何,那倒反而显得我设立的留学基金太落俗套了,这样买来的爱国心,未免太廉价了。”
  甄子飞道:“我就知道林总是个大气的人,我马上去联系我那几个朋友去。”
第556章
雇佣西赛
  “西赛先生,非常感谢你专程来到底特律,为我的朋友担任辩护律师。”
  在一家咖啡厅里,林振华和西赛面对面地坐着,林振华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激动情绪,用平淡的证据对西赛说道。至于他为什么会激动,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解释的,如果你知道在自己面前坐着的人10年后会成为美国总统,恐怕你也无法平静下来吧。
  西赛却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感觉,他现在只是一个仆街律师,虽然能力很强,但很多时候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无法获得业务。他正在打算竞选州议员,但这需要一大笔钱,而他目前还没有找到募捐的渠道。面对着财大气粗的林振华,西赛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说明林振华给予他一些经济上的支持。
  林振华在听说杜向阳需要一名律师的时候,就想起了西赛。在此前,霍恩比曾经向他介绍过西赛的现状,在林振华看来,请西赛担任杜向阳的律师应当是比较合适的,因为这个案子里其实有相当强的种族歧视的成分,请一个黑人担任律师,恰好能够提醒法官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也更能够吸引媒体的眼球。
  当然,林振华想请西赛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和这位未来的美国掌门人拉上关系,这一点是不方便向别人透露的。
  林振华给霍恩比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帮忙联系一下西赛。西赛在听完关于这个案子的背景情况之后,便欣然同意担任杜向阳的辩护律师,并且立即赶到了底特律,来与林振华会面。
  “林先生,我已经了解过有关这个案件的情况了。你的朋友面临着53项指控,其中涉及到处理机密情报不当,以及间谍罪等等。不过,根据我的判断,联邦调查局方面并没有掌握什么确凿的证据,如果我来担任你的朋友的辩护律师的话,我有把握推翻联邦调查局方面的指控,甚至有可能为你的朋友争取到一些赔偿。”西赛说道。
  林振华对于西赛的能力是毫不怀疑的,一个能够把全美的选民都忽悠住的人,打场官司应当没什么大问题吧。他点点头,说道:“西赛先生,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杜向阳先生是一位中国人。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在卡特公司的核心实验室里,从事与杜向阳同样工作的工程师还有几十位,但他们都没有受到怀疑,仅仅是杜向阳的依据遭到了搜查。我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种族歧视的现象。”
  西赛笑着摆摆手,说道:“林先生,种族歧视在美国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杜先生的这个案子,并非一个简单的种族歧视问题,而是联邦政府对红色中国的一种担忧。如果杜先生不是一位中国人,而是……比如说斯里兰卡人,或者尼泊尔人,那么联邦政府是不会这样紧张的。”
  “哦?你是说……中国威胁论?”林振华问道。
  西赛道:“是的。林先生也许不清楚吧,在美国,关于中国威胁的话题近年来非常有市场。对了,有一个话题还和你们汉华公司有关系呢。”
  “是吗?”林振华惊讶地问道,“不会吧,我们汉华居然也能和中国威胁论扯上了?”
  西赛道:“不久前,你们承接了委内瑞拉的乙烯工程,最近又在替委内瑞拉建设几家大型的机械厂,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吧?”
  “嗯,这难道就是中国威胁了?”林振华问道。
  西赛道:“当然,你不明白南美对于美国的意义。南美洲一贯都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而如今,中国人开始涉足南美洲了,这让相当一部分美国政客感觉到不愉快。委内瑞拉的政局最近有一些变化,反美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贵公司与委内瑞拉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合作,当然会被视为对美国的一种威胁。”
  “是这样?”林振华心里打了一个沉,他迟疑地问道:“那么,西赛先生,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会是美国的威胁。”西赛说道,“恕我直言,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仅是美国的1/8,技术上普遍比美国落后20年以上,我认为,至少在30年内,中国不可能成为美国的威胁,相反,你们还会是美国重要的合作伙伴。”
  “我非常赞成你的看法。”林振华连忙附和道。他倒没有觉得西赛的这番表白是虚情假意,因为在当时的美国,中国威胁论也仅仅是存在于一部分人心目中而已,还有相当一些美国人的观点与西赛是一致的。他们把中国看成是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廉价商品的国家,而不是将其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产业结构与中国基本上是互补的,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中国人在兢兢业业地搞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美国人则忙着玩空手套白狼的金融业。想想看,有哪个银行的老板会认为门口卖茶叶蛋的小贩能够对自己构成威胁的?
  “西赛先生,我觉得,美国应当由像你这样睿智、有见识的人来管理,才是最合适的。让那些鼠目寸光的政客们来主导美国的运转,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太不相称了。”林振华对着西赛大拍马屁。
  “林先生过奖了。”西赛被林振华一通忽悠,说得眉开眼笑,他说道:“不瞒你说,我现在的确是在打算竞选州议员,如果能够选上的话,我会能够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一些影响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非常愿意给西赛先生提供一些支持。”林振华说道,“不过,我们汉华公司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如果向你捐赠竞选资金的话,恐怕会对你的声誉带来一些影响吧?”
  “这个……直接接受中国企业的捐赠,的确是不合适的。”西赛遗憾地说道。
  “那么,如果是间接呢……”林振华敏感地发现了西赛话里的破绽,进而追问道。
  西赛的脸上现出一些腼腆的神色,他支吾着说道:“这个倒不会有人去追究,间接的事情,毕竟是很难找到证据的,而法律上最重视的就是证据了。”
  “我明白了。”林振华心里有数了,“这样吧,西赛先生,现在我正式地替我的朋友聘请你作为他的辩护律师,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他身上,我们明天可以去和他谈一谈。你的律师费将全部由我支付,金额方面,我想应当能够让你满意的。”
  “那就多谢了。”西赛说道。
  瞧这事闹的,咱也能雇西赛干活了,荣耀啊,林振华在心里恶恶地想到。他接着说道:“至于你竞选议员一事,我是非常支持的。就冲你反对中国威胁论的这个立场,我就认为你是一位值得我们支持的议员。既然我们不方便直接向你提供支持,我会请泰戈公司的霍恩比代我为你提供一些竞选经费的。”
  “如果我能够当选州议员的话,我一定会大力促进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与技术交流,帮助双方尽早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西赛不愧是一名政客,听到林振华的承诺之后,连忙投挑报李,也向林振华做出了自己的承诺。
  第二天,林振华带着西赛来到了警察局,会见了正在羁押之中的杜向阳。杜向阳乍一见到林振华,不由得百感交集,许多话不知从何说起。
  “林哥,你怎么来了……”杜向阳道。
  林振华道:“向阳,我这次是来美国谈业务的,正巧听说了你的事情。我知道你是无辜的,放心吧,大家一定会帮助你洗清冤屈的。”
  杜向阳淡淡一笑,道:“林哥,谢谢你。其实,冤屈不冤屈,我心里是最明白的。这件事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也不是偶然的,早在我……鬼迷心窍选择留下来的时候,这个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洗清与洗清,又有什么区别呢?”
  “向阳……”林振华欲言又止,他当然能够听出杜向阳满腹的悔意,但这个场合实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地方。他指了指自己身边的西赛,说道:“向阳,过去的事情先不要提了,我们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好吧。我向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从纽约来的著名律师西赛先生,我和他讨论过你的事情,他非常愿意担任你的辩护律师,你看你觉得合适吗?”
  “哦,你好,西赛先生。”杜向阳礼节性地向西赛点了点头,然后又对林振华说道:“林哥,这位西赛先生既然是著名律师,费用方面应当会比较高吧?我……”
  “放心吧,向阳,西赛先生的律师费用,你不用操心,我会全额支付的。”林振华说道。
  杜向阳苦笑道:“林哥,我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觉得过意不去。我过去是接受你的资助才能来美国留学的,结果后来也没能为汉华出一点力气。现在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惹上了官司,再用林哥你的钱来请律师,我实在是没脸了。”
  林振华道:“向阳,你不要想太多了。我帮助你,并不是为了让你对汉华有什么贡献,而是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有难,自己人不管,还能让谁管呢?”
第557章
疯狂的竞争
  林振华帮杜向阳找律师,而且承诺支付所有的律师费,这是他的善意。但对于杜向阳来说,接受这种善意比拒绝这种善意更艰难。
  杜向阳知道,在许多人的眼睛里,自己就是一只白眼狼,愧对于林振华多年来的照顾,也愧对于国家对自己的培养。面对着众人的质疑,他可以替自己辩白,说自己只是希望有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可以说技术是无国界的,还可以说国家仅仅是一个符号,爱国没什么必要。但站在林振华的面前,他知道所有这些话都是苍白的,他没有脸为自己辩护。
  林振华从来没有要求过杜向阳什么事情,在杜向阳表示自己毕业后想留在美国的时候,林振华也表示了理解。但就因为林振华如此宽容大度,才更让杜向阳觉得内疚。
  由于在卡特公司工作,杜向阳拥有了较为丰厚的收入。他一直都没有结婚,一个人生活的开销也不大,所以手头比较宽裕。他开始学着林振华的样子,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那些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他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来减轻自己内心的那种歉疚感,让自己在朋友们面前能够抬起头来。
  这一次的事件,给了杜向阳一个沉重的打击,它彻底摧毁了杜向阳对于美国的良好印象,也让他对自己当初选择留在美国的决策感到了懊悔。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欠林振华的,不仅仅是那些留学经费,还有那真诚的规劝。他突然明白了,林振华希望他回国去工作,并不只是出于为汉华公司着想,更是为他杜向阳的前程着想。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杜向阳觉得自己更是无脸去见林振华了。
  怕什么就来什么,杜向阳万万没有想到,林振华这个时候居然会在美国,而且会专门前来探视他,同时还为他找到了辩护律师。这种不计前嫌的帮助,让杜向阳如何能够坦然接受?
  但是,在这一刻,杜向阳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绝林振华的帮助,也没有资格拒绝林振华的帮助。在林振华面前,他如果为了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拒绝对方的好意的话,那只能是错上加错。
  “林哥,我有愧啊。”杜向阳说道。
  林振华道:“向阳,不必这样说。既然你称我一声林哥,那你就是我的小弟。你和马杰,都是小芳的同窗好友,虽然你最终没有成为我的妹夫,但在我心里,从来都是把你当成自己的亲人的。亲人之间,还需要说什么愧不愧的?”
  杜向阳道:“林哥,在我心里,也一直都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哥哥的。我们同学三人,现在马杰和小芳都已经成了你的左膀右臂,不但为汉华做了大量的贡献,也为国家做了大量的贡献。唯有我,一点事情都没有替林哥做过。林哥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你要帮我,可是我自己……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祖国是一个人最后的庇护所。”
  “知道这点就行了。”林振华不想继续刺激杜向阳,他说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向阳,我在美国呆不了几天,在此,我就把你托付给西赛先生了。如果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你可以请西赛先生帮你联系汉华在美国的办事处,他们会尽全力帮助你的。”
  “我明白了。”杜向阳点头应道。
  杜向阳的案子不是一两天就能够有结果的,林振华自然不可能在美国一直等着,毕竟国内还有一大摊子事要他去处理。他向西赛支付了一笔律师费,让西赛全权代理杜向阳的辩护,随后又给霍恩比、贝琳达等人分别通了个电话,拜托他们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他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些了,至于杜向阳最终会收到什么样的判决,这已经超出了林振华的知识范围,他只能是拭目以待。
  在离开美国之前,林振华又去看望了杜向阳一次。在交谈的时候,林振华委婉地问起来,如果这一次的官司结束了,杜向阳能够免于牢狱之灾的话,是否有意回国去工作。杜向阳只是笑了笑,给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回答。
  林振华的这一趟美国之行,除了杜向阳这件事还悬而未决之外,可以算是大有所获。通用公司在经过方案的比较之后,正式通知汉华赢得了四条冲压生产线的生产合同,合同总金额达到了3.5亿美元。
  今天的汉华,几亿美元的大合同也签过不少了,尤其是化工设备那边的订单,动辄就是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但拿下这四条生产线,对于汉华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此前汉华拿到的订单,主要来自于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一回,却是承接了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的订单,这其中的象征意义是无与伦比的。
  林振华是一个擅长于借势的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他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早在离开美国之前,他就吩咐汉华的驻美国办事处开始炒作此事,花了一笔不小的公关费用,让几家大新闻集团拿出黄金版面和黄金时段,宣传中国企业拿下通用公司订单的事情。
  新闻学上有一句话,说的是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放到汉华这件事情上,也是适用的,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提供生产线,那的确不算新闻,但如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开始为发达国家企业提供生产线,这可就是天大的新闻了。
  中国汉华为美国通用提供生产线,这件事情自然也触动了那些“中国威胁论”者的敏感神经,有政策砖家以及什么学者之类的,开始撰文,大谈这一事件如何反映出中国实力的上升,如何会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等等。更有人翻出当年日本收购美国帝国大厦的事例,来证明这种潜在的竞争者是如何可怕。
  在林振华的暗示下,以西赛为代表的另一派势力也活跃起来,在各种场合反驳中国威胁论者的论调,讽刺他们是杞人忧天,指责他们的言论主要是为了哗众取宠,以便捞取选票。
  有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美国公众也就陷入了糊涂之中,他们无法判断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只能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在一旁看热闹。结果,什么中国威胁之类的观念没有传播开来,中国汉华的形象倒是在美国人心里逐渐高大起来了。
  借着这样的舆论东风,负责海外销售的褚红阳、舒曼、左治义雄等人开始发起了一场新的推销攻势,以通用公司为案例,向全球的汽车企业推销汉华重工设计的冲压生产线。不得不说,通用公司的示范效应是非常大的,那些巴西、印度、南非的汽车厂商,本来就对发达国家的生产线那高昂的价格腹诽颇多,如今看到汉华提供的物美价廉的生产线,如何能够不心动。
  西乎公司早在丢掉通用的订单之时,就意识到了这不仅仅一个订单的问题,而是有可能带来全球市场的洗牌。田中永嗣一行回到日本之后,立即敦促公司抓紧巩固传统客户,避免被汉华撬了墙角。为了与汉华的产品相抗衡,良濑昭二苦干了几个月,拿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松下永三和其他的销售人员就拿着这份方案以及足以令西乎公司赔得吐血的低价,飞往全球各地,阻击汉华的进攻。
  两家企业这种挥泪大甩卖一般的竞争,得益者自然是全球的汽车厂商,而其中又尤其以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上的厂商为主。在松下永三等人的努力下,西乎公司争取到了一些汽车厂商的订单,但每拿到一份订单,松下永三的心就抽搐一下,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订单对于公司来说,完全就是鸡肋,工作量不小,利润却微乎其微。
  汉华拥有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销售时不但能够压低生产线本身的价格,还能够承诺提供丰富的售后服务。西乎公司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进,给予客户以同样的承诺。松下永三暗中捏着一把汗,他根本就不知道公司能不能支撑得起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负担。
  除了冲压生产线这样的成套设备之外,在单件的机床产品方面,西乎公司也被中国企业带进了泥潭。大量廉价的中国机床充斥着市场,拉低了整个市场对于机床价格的心理预期。诚然,多数中国机床的性能和质量与西乎公司提供的机床根本无法相比,但你架不住人家的价格低得惊人。客户直接拿着中国人的报价单找西乎公司的人侃价:中国人一台机床是3万美元,你们一台是30万,这样的价格合理吗?你敢说你的报价里面没有暴利?
  没办法,那就只好跟着降价吧。30万一台的设备卖不动了,就降到25万,20万。回收研发成本之类的事情已经不敢想了,西乎公司的高层只能盯着眼前的毛利,同时暗暗地计算着,中国厂商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他们哪里知道,中国厂商的潜力还没有全部展现出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