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460

  郁平有些恼了,不过有林振华在旁边,他也不便暴跳如雷,他对谢明诚说道:“小谢同志,你说这种话是要负责任的。我们如果不作为,怎么会把雁岭化工厂引进进来?你知道雁岭的同志们为了吸引这家企业花了多大的精力?还有,我们岳市长亲自到金陵去,请来了林董事长一行,让他们到荆西来投资建企业,这难道也是不作为吗?”
  “你们就是思维简单!”谢明诚直言不讳道,“好吧,我姑且承认你们是想改变荆西的面貌,想让荆西人民富裕起来。可是你们选择的方法是错误的。别的地方靠发展工业富裕起来了,所以你们也想吸引工业项目到荆西来。可是,你们替荆西的生态环境考虑过吗?荆西这样美的一个地方,马上就要被你们变成浓烟蔽日、无法生存的地方了。”
  “呃……小谢,说话不要太夸张吧?”林振华笑道,“我们浔阳的工厂比荆西多100倍也不止了,也没见我们那里无法生存的,你看我长得很像火星人吗?”
  “扑哧……”谢明诚被林振华逗笑了,她虽然是一个环保斗士,但也不过就是二十来岁的年龄,哪有那么深的城府。她笑过之后,迅速地板起脸,说道:“我是觉得,荆西完全没有必要走发达地区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以发展一些无烟产业嘛。”
  “你能举个例子吗?”林振华道。
  “比如说,旅游业啊!”谢明诚显然是有备而来,“荆西山高水美,数得上号的景点就有几百处,为什么不能大力发展旅游业呢?”
  “我们发展了旅游业啊。”郁平不忿地说道,“我们开发了好几条旅游线路,还在省电视台做过旅游广告,谁说我们没有发展旅游业了?”
  “这远远不够!”谢明诚道,“你看人家美国的黄石公园,那是举世闻名的旅游区。我去看过,它那里的风景绝对不如我们荆西好,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荆西建设成一个黄石公园那样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呢?”
  一直没有吭声的胡妫突然插话道:“小谢同学,我也是留美回来的,黄石公园我也去看过,你说的想法的确没错。不过,我想问你一点,据你估计,荆西如果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一年能够接待多少游客?”
  “多少……”谢明诚有些语塞了,她脑子里的确没有这样的数量概念,她支吾着说道,“我想,最起码,一年不会少于10万人吧?”
  “10万人,嗯,好吧,我给你算一下,每个人在这里旅游的消费,不外乎是住宿和餐饮两项,住宿费一天算50元,吃饭算50元。他们在这里玩3天,临走再买一点纪念品,算100元吧,人均消费是400元,对不对?”胡妫掰着手指头给谢明诚算道。
  “嗯,差不多吧。”谢明诚道,她也和朋友在国内旅游过,知道胡妫的算法大致没错,甚至还稍稍算高了一些。
  胡妫道:“这样算下来,10万人的旅游总消费是4000万元,分摊到荆西220万人口身上,每人从旅游业中得到的收入不超过20元,这还是毛收入,是没有扣除成本的。你认为,这样的一个收入,能够让荆西百姓脱贫吗?”
  “这……”谢明诚目瞪口呆,她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在算经济账方面,哪是胡妫的对手。胡妫这一番计算,天衣无缝,让她根本无法辩驳。
  “可是,如果我们这里的名气大了,也许一年就不是10万人了,可能是100万人呢?”谢明诚道。
  “那就是全市人均收入增加200元,这很多吗?”胡妫简捷地反问道。
  “那如果是1000万人呢?”谢明诚和胡妫骠上劲了。
  胡妫微微一笑:“如果是1000万人进山,每天就是3万人,这还不算荆西到冬季大雪封山带来的障碍。进山的道路能够承受得起吗?荆西的住宿设施足够吗?”
  “可以加宽道路啊……”谢明诚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了。
  果然,郁平好不容易得到了反击的机会,他冷笑道:“小谢同学,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加宽进山的道路,你知道要多少投资吗?随随便便算下来,没有10个亿根本就看不出效果。荆西一年的财政才不到2个亿,你让我们上哪去给你弄钱去?”
  “呵呵,小谢,你现在知道了吧,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林振华呵呵笑着说道。
  “别忙。”胡妫从对谢明诚的反驳中找到了快感,他很不礼貌地打断了郁平和林振华的话,继续对谢明诚说道:“小谢,也许你会觉得,谈钱太庸俗了,那我们就来谈环保吧。如果照你说的,荆西一年接待1000万游客,按每名游客在山里逗留3天计算,平均每天山里要容纳10万名游客的吃住。
  这10万人是主要集中于少数一些旅游景区的,你想没想过,他们的活动,会给当地的植被和动物带来多大的危害。他们所造成的生活垃圾,会给当地带来多大的生态压力?”
  “可是……”谢明诚有些溃不成军了,这也难怪,郁平这样的地方官水平不足为惧,但像林振华、胡妫这些人,都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经营经验,他们所思考的问题,远比谢明诚这样刚出校园的理想主义者要成熟得多。
  “那么,胡总,你认为黄石公园也是失败的吗?它怎么没有出现像你说的这种情况?”谢明诚问道。
  胡妫道:“小谢,你忽略了许多问题。首先,到黄石公园的游客都是欧美游客,他们的人均消费是中国游客的几十倍,所以黄石公园只需要接待我们刚才所算的游客人数的几十分之一就可以实现盈利了。其次,黄石公园所在的怀俄明州总共才不过50万人,而荆西地区有220万人,各自的负担完全不同。第三,怀俄明州本身也不是靠旅游来维持经济的,它有采矿业,还有炼油等产业,恰恰是这些产业为它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使其根本不需要指望黄石公园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
  林振华道:“小谢,你在西方接受了环保观念,想把它推广到中国来,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刚才胡总说的这些,你要认真体会一下。国情不同,有些东西是不能简单照搬的。西方国家不在乎GDP,是因为他们的GDP已经很高了,完全有资格不在乎。咱们中国现在虽然稍稍富裕了一点,但和西方国家相比,那还是穷光蛋。一个穷光蛋和人家百万富翁比潇洒,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谢明诚无言以对,好半天才有叹息般的声音说道:“按你们的说法,荆西除了被你们弄来的这些工厂污染掉之外,就没有别的出路了?”
第578章
化工厂的破绽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演进,是有规律可循的。先是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工业充分发展之后,才会进入第三产业主导的经济模式。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大谈发展第三产业,什么文化创意产业,什么旅游业之类,那是因为国家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百姓手里有钱了,几十块钱一场的电影也能看得起了。如果没有此前积累下来的经济实力,凭空搞什么第三产业是根本不现实的。
  当然了,也不能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是走这样的道路。我们的某个南亚邻国就能够跨过制造业充分发展的阶段,大谈什么软件业兴国以及金融业兴国。结果,一边是牛哄哄的所谓软件业大国,另一边是年轻一代的文盲率高达30%。当然了,也有砖家们解释说,那是因为人家国家的文化就是从容淡漠,人家就不乐意识字,人家管这叫做返朴归真,你不服?
  砖家的脑子啊,都是在恒河里泡过三天三夜以上的,这些神一般的理论,使用人类的智慧根本就无法理解。
  谢明诚不是那种脑袋进水的砖家,她不过是实践经验有所欠缺而已。听过胡妫有理有据的分析,她的信念开始松动了,但多年形成的本能,还是让她对于在荆西发展工业心存疑虑。
  林振华道:“小谢,其实你的话,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郁市长,我觉得咱们荆西市政府也应当认真地思考一下小谢提出来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可忽略环境保护。”
  他的后一句话是对着郁平说的,他现在是荆西最尊贵的客人,脑袋上顶着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的巨大光环,郁平哪敢反驳他的话,只能顺着他的话头说道:“林总说得非常对,小谢同学给我们上了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课,的确,我们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环境不受污染。”
  “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让雁岭化工厂继续建设下去呢?”谢明诚算是逮着理了,终于把话头引回了自己的初衷。
  “这家化工厂的环评是过关的。”雁岭环保局的副局长汤定方说道,“我们这里有它所提交的所有环评资料,投资方承诺,在生产期间,绝对不向环境排放超标的废水、废气。”
  “这一点能够做到吗?”林振华扭头向胡妫问道。他没有向汤定方发问,而是选择让胡妫来回答,是想从技术上评估一下投资方的承诺是否可信,有些投资者为了获得投资机会,往往会做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承诺,等到项目投产之后,则宁可接受罚款,也不愿意履行承诺。
  胡妫是搞工业工程的,擅长于对各种技术做出经济上的评估,而这种评估又往往可以用于对企业行为的预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如果治污的成本低于罚款的支出,那么企业就会愿意治污。反之,如果治污的投入超过了罚款,那么企业就会选择接受罚款而肆意排放。
  胡妫的眉毛皱成了一个疙瘩,他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面前的桌子,沉吟了许久,才说道:“刚才听郁市长说,这家企业是生产洗衣粉的,而且产品全部外销回美国。作为一家生产洗衣粉的企业,要确保废水、废气得到全面治理,倒也不难,这方面的技术目前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不高,所以,雁岭化工厂做出这个承诺,倒也是可信的。”
  “你看看,小谢同志,你不相信我的话,你总相信胡总的话吧?”汤定方得意地对谢明诚说道,他从刚才的对话中已经看出来了,胡妫具有说服谢明诚的能力,谢明诚对胡妫的话已经不敢质疑了。
  谢明诚回敬了汤定方一个白眼,说道:“汤局长,你先别把话说满,胡总还有话没说完呢。”
  果然,胡妫在说完上述的分析之后,眉毛皱得更厉害了,他迟疑着说道:“我只是有一点不明白,这家企业为什么要把一家生产洗衣粉的厂子,建到荆西这个地方来?”
  “这个说起来就话长了。”雁岭县长秦家伦感慨万千地说道,“胡总,你不知道,为了吸引这家企业到我们雁岭来投资,我们招商局的同志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啊。那个投资商叫封承志,也是从美国回来的,想在国内建这样一家中美合资的企业,生产新型洗衣粉。听说,国内很多地市都在找他,最后,他被我们招商局的同志感动了,毅然决定把厂子建在我们这里。”
  “这位封先生的精神,和林总、胡总是一样的,都值得我们荆西人民感谢啊。”郁平说道。
  “这位封承志,很有钱吗?”胡妫问道。
  “不算很有钱,他的生活非常俭朴,听说是自己在美国创业挣到了第一笔钱的。”秦家伦说道。
  “怎么,老胡,你觉得这中间有问题?”林振华听出胡妫心存疑虑,便问道。
  胡妫摇摇头道:“我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洗衣粉不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大,相反,其产品单位重量的价值偏低,所以对运输条件的要求非常高。像这样的产品,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布局在交通条件极为不便的区域,这个封承志把洗衣粉厂建在荆西,摆明了是只能亏损的。”
  “如果他的产品就在当地销售呢?这样运输成本就低了。”林振华反问道。
  “不是的,封先生说了,他的产品全部外销到美国去。”秦家伦替胡妫回答道。
  “这就是破绽了。”胡妫道,“首先是洗衣粉从荆西运到山外就非常困难,其次是到了山外还要运输几百公里才能到达长江港口,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产业布局。”
  林振华有点听明白了,联系到此前胡妫问的问题,他说道:“这样一说,的确有不合理之处。封承志并不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企业家,他是刚刚创业的人,这个时候不可能因为受到荆西领导同志们的感动而选择亏本的经营方式。如果是我们汉华这样的大企业这样做,还勉强能够理解,封承志这样做,完全不合理。”
  作为一位地级市的副市长,郁平只是知识水平欠缺一点,智商方面好歹也还过得去,他听胡妫和林振华这样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对头了。在此前,他看到的仅仅是雁岭化工厂能够带来投资和就业机会,未来投产之后还有财政税收,万万没有像胡妫他们那样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分析这桩投资的合理性。如今林振华和胡妫这样一剖析,他也跟着疑惑起来了。
  “老秦,你问过封先生了吗,他建的的确是洗衣粉厂吗?”郁平对秦家伦问道。
  “这个我肯定是问过的,他说他生产的就是洗衣粉,还说是什么新型的洗衣粉,有美国专利的。不过,具体技术方面,我就不懂了。”秦家伦答道。
  汤定方道:“这个问题不大吧,不管他生产的是洗衣粉,还是别的什么产品,只要他能够履行不排污的承诺,那就都是一样的。各位领导如果不放心的话,等他的企业投产后,我老汤就在他厂门口搭一个棚子,天天盯着。只要他排放超标,我马上就封他的门,你们看如何?”
  “我看可以。”郁平道,“林总、胡总,对了,还有小谢同志,如果你们觉得不放心的话,我们可以出台一个政策,只要这家企业的排放不达标,我们就封门,让它停产。它即使愿意交罚款,我们也不接受。不管交多少钱,我们也不能容许它污染我们荆西的环境,你们说是不是?”
  郁平的话说到这个程度,谢明诚也无话可说了。前面胡妫已经教育过她了,要让荆西百姓富裕起来,必须依靠发展工业,其他的所谓无烟产业、绿色产业之类,在今天的中国都为时过早,根本不顶事。既然要发展工业,那么少许的污染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政府真的有这样大的气魄,承诺但凡排放超标就一定封门,谢明诚也就找不到什么反对的理由了。
  “汤局长,我看你好像带着雁岭化工厂的环评资料吧?能给我看看吗?”胡妫向汤定方说道。
  汤定方知道今天的会是与雁岭化工厂有关的,所以专门带上了有关雁岭化工厂的相关资料。听到胡妫的话,他连忙把一个大档案袋顺着桌面推了过去,说道:“这就是雁岭化工厂向我们环保局提交的全部资料,里面有他们的生产线图纸,还有污水和废气处理设备的图纸,这些我们都是审查过的。”
  胡妫也不客气,直接接过档案袋打开来,掏出里面的图纸,摊在桌上。林振华和胡妫是坐在一起的,此时也站起身与胡妫一同察看图纸。汉华重工的一大产业就是化工设备制造,从早期搞化肥设备,发展到今天已经包罗万象,覆盖几乎所有的化工设备类型了,林振华和胡妫作为技术型的官员,对于设备图纸自然是门儿清。
  两个人对着图纸一打眼,便异口同声地说道:“封承志在撒谎,这哪是什么洗衣粉的生产线啊!”
第579章
民族罪人
  “什么,这不是洗衣粉的生产线?”郁平也有些懵了,他隐隐地感到,这件事或许有什么龌龊的背景,否则,封承志为什么要把一条别的生产线说成是洗衣粉的生产线呢?
  秦家伦反应慢一点,他分辨道:“封先生说了,他这种洗衣粉是新产品,和传统的洗衣粉不一样的,所以,这个生产线不一样,也有可能吧?”
  林振华摇摇头道:“秦县长,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我们化工设备行业的有些东西,你可能了解不深。严格地说,洗衣粉的生产属于过程性生产,这一套设备不能叫做生产线,而应当叫做生产装置。与生产装置相对应的,就是生产的工艺过程。不同类型的产品,生产过程是完全不同的,生产装置也完全不同。
  我们汉华重工也生产洗衣粉的生产装置,所以对全球各种类型的洗衣粉装置都有研究。这些装置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工艺流程是不会有太大区别的。
  洗衣粉的分子式很简单,合成过程也不复杂,最简单的时候,一个手工作坊就可以生产了。所谓新型洗衣粉,也不过就是在其中增加一些添加剂,不可能改变洗衣粉的基本工艺过程。但这张图纸看起来却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的反应过程众多,而且许多反应装置都有高压、耐腐蚀等要求,用这样的过程来生产洗衣粉,恐怕企业老板要赔得卖裤子了。”
  “啊?”秦家伦无语了,他哪懂得这么多的弯弯绕绕,从来没有听说过当县长还要先学两年精细化工的。
  “那么,林总,你能看出这是生产什么东西的装置吗?”谢明诚眼睛闪闪亮地向林振华问道,她预感到自己的抗争或许有了一些意外的收效。
  林振华摇摇头道:“我不太了解这些,看我们胡总能不能看出一点端倪来吧。”
  胡妫依然保持着皱眉头的表情,这时,随同他们前来的另一名叫作吕慎的汉华工程师也凑了过来,和胡妫一起琢磨这张图纸。两个人越琢磨,脸色越难看,到最后几乎是阴沉得像要下雨了。
  “老胡,什么情况?”林振华问道。
  胡妫对吕慎问道:“吕工,你有什么看法?”
  吕慎道:“我觉得,这好像有点像某种甲氧羰基衍生物的合成过程。胡总,你应当知道我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