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460

  带着失望的情绪,赫迪拉回到了自己的展台,他把弗雷德里克喊过来,对他问道:“弗雷德里克,我想问问你,如果你是世行的官员,关于戈马共和国赤道火电厂的这个项目,你会选择咱们ALK的设备,还是中国人的设备?”
  弗雷德里克道:“赫迪拉先生,我已经认真研究过中国人的技术资料了,而且也到他们的展台去和他们的技术人员交流过。我感觉,他们的设备在质量方面比我们略逊一筹,性能上超过了我们一些,所以综合水平和我们差不多。但他们的优势在于价格比我们便宜10%以上,而且承诺的设备交货期和建设周期也比我们要短得多。”
  “中国人干活有种不要命的劲头。”赫迪拉说道,“我还是听我父亲说过,我们德国人过去也是这样的,可是现在已经不行了。咱们的工程师们,如果一天没有两个小时喝咖啡的时候,据说就会灵感丧失,无法正常工作。”
  “呃……赫迪拉先生,工业设计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弗雷德里克尴尬地开始解释了,其实他就是那种画一会图纸就要跑去喝点咖啡的工程师,这在德国企业里并不罕见。
  “我知道,我知道。”赫迪拉赶紧打断弗雷德里克的话,他知道,再说下去,恐怕自己又要失去一个同盟军了。要说服他的同胞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团结一心去和中国人竞争,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现在就像一个独立挑战风车的唐吉诃德,在众人的眼里,他绝对是一个另类。
  “弗雷德里克,我是想说,你认为我们还有其他的机会吗?”赫迪拉问道。
  弗雷德里克想了想,说道:“我们唯一的机会,就是看中国人是否了解世行规则。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比他们丰富得多。”
  赫迪拉摇摇头道:“我也考虑过这一点,但我刚才了解了一下,汉华公司正在大规模地招聘欧洲有经验的工程师,包括各种精通国际市场规则的项目工程师。我想,他们会用他们组建的欧洲军团来打败我们的。”
  “这可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弗雷德里克装出一副担忧的样子说道。不过,在他的心里,却丝毫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过就是一个电厂的项目,满打满算,不过是几亿美元而已,ALK家大业大,还在乎这一个两个项目的得失吗?以往类似的项目,ALK和其他西方厂商竞标的时候,也不能保证每次必中,为什么这一次就需要如此在意呢?
  看来,是这个赫迪拉在中国人那里吃过亏,心里留下阴影了。唉,作为一名销售总监,心胸怎么会这么狭窄呢?这样不好嘛……弗雷德里克在心里暗暗地批评着赫迪拉,不过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赫迪拉从弗雷德里克漫不经心的回答中多少能够猜出一些对方的心思,他警告道:“我担心的不是戈马共和国这一个电厂的事情,而是担心中国人从此要开始染指非洲大陆的同类项目了。以他们的习惯,一旦在某一个领域上打开了缺口,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把这个领域全部吃掉,一点都不给别人剩下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阻止中国人获得这个项目。”
  “可是,赫迪拉先生,你认为我们能够如何阻止他们呢?”弗雷德里克摊着手问道。
  “这件事,还得从努扎马身上入手。”赫迪拉说道,“弗雷德里克,你现在就去把努扎马给我找过来。”
  “好吧,愿意为你效劳。”弗雷德里克没办法了,只好离开自己的展台,满展馆去找努扎马。好不容易,才在一家英国厂商的展台里找到了努扎马,当时这位仁兄正腻在人家那里,不知想骗点什么纪念品呢。弗雷德里克一把拽住他,把他拉回了ALK的展台。
  “努扎马部长,我的老朋友,我想和你谈谈你们那家电厂的事情,可以吗?”赫迪拉的脸上堆上了笑容,在他与努扎马交往的这些年里,他可是很少有如此和蔼可亲的时候。
  努扎马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连忙应道:“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愿意和ALK合作的,不过,你也知道,世行那边……”
  “走,我们到里面谈吧。”
  赫迪拉把努扎马让进洽谈间,又关上门,然后从身后的架子上取下两个礼品盒,递到努扎马的面前,说道:“努扎马部长,我们已经有多年的合作经历了,这两块瑞士表,是为了感谢你多年来对ALK的信任,请你收下吧。”
  “噢,太感谢你了,赫迪拉先生,我正需要一块表呢……嗯,我太太也需要一块,这真是太合适了。”努扎马的脸笑得像一朵花一般。其实这种公司里用来作为礼品的手表并不会太贵,太贵了就会有行贿的嫌疑,是会受到法律追究的。但努扎马就是这样一个人,所有能够捞到手的便宜,他都不会拒绝,哪怕只是一支签字笔,他都会喜滋滋地揣进兜里,当成重大的收获。
  赫迪拉也是知道努扎马这个习惯的,这也正是他看不起努扎马的原因之一。不过,现在他必须和努扎马建立统一战线,因此也就只能把各种鄙夷的情绪压在心底里了。
  “努扎马部长,我想你是非常清楚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德国人生产的设备是最出色的,中国人的东西除了价格便宜之外,其余一无是处。如果让中国人占据了非洲的火电设备市场,那么无疑将会使非洲的整体水平大幅度下降的。”赫迪拉说道。
  “呃……”努扎马开始支吾起来了,他一边把那两个礼品盒子紧紧地拢在自己手边,一边说道:“赫迪拉先生,我的确非常信任ALK的产品,不过,这两天我们和世行的官员交流了一下,他们非常倾向于选择中国人的产品。
  中国有好几个电厂是由世行贷款建设的,而这几个电厂使用的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设备,世行曾经去评估过,认为在技术上是合格的。所以,世行建议我们选择中国产品,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贷款的资金得到更有效的使用。”
  “努扎马部长,其实要让中国人输掉这个项目,办法是很多的,你有兴趣听一听吗?”赫迪拉决定不再和努扎马兜圈子,他需要直截了当地解决这个问题。
  努扎马装出为难的样子,说道:“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也会遭受损失的,你知道,中国人所报的价格比你们要便宜得多,如果使用中国设备,我们可以少支出至少2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可不是……”
  说到这,他用眼睛瞟了瞟那两个装手表的礼品盒,潜台词已经非常明白了:你赫迪拉想拿到这个项目也可以,但总不能用两块廉价的手表就把我打发了吧?
  “我们最近要启动一个帮助非洲儿童识字的项目,经费是100万美元。努扎马部长是否能够给我们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作为在非洲执行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呢?”赫迪拉说道。
  “当然可以。”努扎马像打了鸡血一般精神起来,“我认为一位教育专家,他是我的……呃,是我的亲戚。我敢保证,他的能力和人品都是完全可以信任的。我非常愿意推荐他来作为你们援助项目的负责人。”
  “好的,这件事我们就这样说定了,你回去之后,就让你的这位……教育专家,把他的简历发给我们吧,我们会来操办这件事。”赫迪拉道,“努扎马部长,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先来谈谈电厂的这件事?”
  “是的是的,这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非常有兴趣听听赫迪拉先生的建议。”努扎马爽快地答应道。
第609章
买办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除了利用技术上的优势来撬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大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手段,那就是在各个国家培植自己的代理人。在中国,类似于努扎马这样的西方国家代理人也是不少的,他们还有一个更文雅一点的名字,叫做买办。
  对买办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西方国家首先要在发展中国家找到值得培养的对象,然后资助他们到西方去留学,用西方思想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洗脑,让他们在情感上亲近西方。这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凭借学识上的优势以及与西方的亲密关系,往往很容易受到重用,并逐渐进入国家的各个重要岗位。
  到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就要开始利用物质手段来强化这些人对西方的依附感,使其正式成为西方的代理人。由于有各种反腐败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存在,西方国家一般不会采取直接行贿的方法来拉拢代理人,而是会以各种名目的基金、项目等方式,变相地给予这些代理人以好处。
  西方国家琳琅满目的各种基金会,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这些基金会中,虽然也不乏真正出于公益目的的组织,但大多数的背后,都有政府或者大企业在进行操纵,所谓非盈利的说法,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这些基金会资助谁或者授予谁什么奖励之类,都是有其讲究的,这其中的奥妙,连瞎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努扎马就是这样一个西方的代理人。对于努扎马,ALK曾经下过不小的本钱,这也是努扎马格外青睐ALK产品的重要原因。如今,赫迪拉一下子就许诺给他一个100万美元的援助项目,其中他能够捞到多少,那就看他的运作能力了。按照以往的潜规则,这100万以资助非洲儿童为名的经费,真正用来孩子们身上的,能有10万就非常不错了,余下的,自然就落入了大大小小的努扎马们的腰包。
  拿到了美元的大小努扎马们,自然也清楚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样的道理,他们必然会在各自所负责的领域中,为西方主子们大开方便之门。当然了,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说自己代表着西方利益的,他们一定会标榜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的。
  在收买欠发达国家的代理人方面,中国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初启蒙者。
  “赫迪拉先生,你觉得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让中国人输掉这次竞标呢?”努扎马非常诚恳地开始向赫迪拉求教了。
  赫迪拉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从性能、质量和价格等方面来打败中国人,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我倒有一个想法,你们可以在招标文件里对设备的交货期做出非常严格的限定,如果中国人无法在指定的时间交货,就作为违约处理。届时,你们就可以进行高额的索赔,让中国人难以应付。”
  努扎马摇摇头道:“赫迪拉先生,我认为交货时间是很难难倒中国人的。他们习惯于加班加点地工作,如果中国人无法按时完成这些工作,恕我直言,可能欧洲国家也同样无法做到。”
  赫迪拉笑道:“我当然知道这一点,中国人制造设备的速度,的确是非常快的。不过,努扎马部长,你有没有想过,从中国到你们戈马共和国,距离是非常远的,需要跨越整个印度洋,还要绕过好望角。这么长的运输距离,中国人能够保证按期交货吗?”
  努扎马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个恐怕也不是什么问题吧?过去我们也采购过中国的化肥设备,他们同样是绕过好望角运过来的。路上的时间虽然比较长,还有各种影响航行的因素,但只要他们充分估计到这些因素,提前留出足够的时间,就不会出现交货延迟的情况了。”
  赫迪拉道:“你所说的,是建立在整个航程一切顺利的基础上的吧?如果在航程之中,出了点什么变故……”
  “变故?”努扎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赫迪拉先生,你是说,他们会在海上遇到风暴吗?或者……呃,我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样的变故发生。”
  “变故会有的。”赫迪拉意味深长地说道。
  “嗯……好吧,我就按你说的办。”努扎马懒得去猜赫迪拉的哑谜,他说道,“赫迪拉先生,照你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并不能阻止中国人得到这个项目。他们即使遭遇到交货延迟的情况,也是在得到这个项目之后的事情了,这对于ALK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啊。”
  赫迪拉道:“努扎马部长,你要知道,中国人对非洲的野心,并非只是针对你们戈马共和国,他们是想拿到整个非洲的所有电厂项目的。我们如果能够在这个项目中让他们遭受挫折,那么他们要想竞争其他的项目,就会非常困难了。所以,他们是否得到这一次的项目,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他们成功地完成这个项目。”
  努扎马无语了,赫迪拉的这个设想,在打击了汉华重工的同时,也损害了戈马共和国的利益。如果汉华重工真的无法按期交货,戈马共和国向汉华提出索赔,将意味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在此期间,赤道电厂是无法投产的,吃亏最大的,其实恰恰是戈马共和国。
  要不要拒绝赫迪拉的这个疯狂的计划呢?努扎马在心里激烈地进行着斗争,不过,最终还是利益战胜了责任心,他点了点头,说道:“好的,赫迪拉先生,这件事,就按你的方案做吧,我希望,这会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赫迪拉道:“放心吧,努扎马部长,我们德国人做事,是有分寸的。另外,我可以向你承诺,无论这个项目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之间的友谊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我对此深信不疑。”努扎马说道。
  长达十几天的法兰克福工业装备展,终于落下帷幕了。在这次装备展上,收获最多的,自然是中国展团。受中国大使馆组织的中国日活动的影响,法兰克福掀起了一个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小热潮,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客商在看过《中国力量》的宣传片之后,都对中国的工业产品产生了新的认识,从而使得中国展团的成交量比往年上涨了50%以上,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尚待进一步洽谈的项目。
  在整个中国展团里,自然又要数汉华重工的收益最大。除了在展会上签订的各种销售意向之外,汉华重工还招募到了几百名人才,这其中除了一小部分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欧洲本地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在他们的脑子里,装着欧洲用几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的技术和经验。
  林振华根据这些欧洲人才的情况不同,把他们分成了两部分进行安置。
  第一部分是存在着家庭拖累,或者因为个人的偏好而不愿意去亚洲工作的。林振华同意他们可以留在欧洲本地工作,凭借这些人,林振华建立起了汉华重工的欧洲研究院,以及好几家售后服务中心,用以为汉华销售到欧洲来的设备提供维护服务。
  这家欧洲研究院以及几家售后服务中心,未来还会有中国员工来加以充实,这是汉华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进入欧洲市场,是汉华坚定不移的目标,毕竟这个市场上的利润才是最丰厚的。
  第二部分则是表示可以到亚洲去工作的,其中还有一些人心里充满了对秘密亚洲的好奇,把工作当成了一次旅游的机会。对于这些人,林振华决定把他们带回去,与中国的工程师、工人们一起工作,以便把他们的能力复制过来,全面提高汉华的技术实力。
  曾经与林振华畅谈过的那位黑格,已经被正式录用了,他与何飞以及星北重机派来的营销、技术等人员一道,迅速制订了一个参加戈马共和国赤道火电厂竞标的方案。据他自己说,按照这个方案,加上汉华重工和星北重机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这个项目肯定是会落入中国人之手的。
  程润和他的同学们也都被录用了,不过他们现在还不到毕业的时间,只能是先和公司签订一个协议,然后等学业结束之后再回国去工作。林振华交给他们一大堆课题,嘱咐他们利用在校的时间,认真地查一些资料,做一些预研的工作。当然,做这些工作也是能够拿到报酬的,这就尽以使这些穷学生们欣喜若狂了。
  类似于这样的手段,林振华在20年前就曾经用于华青大学的学生们,现在在这些留学生身上故伎重演,效果居然一点也没有下降。
  告别法兰克福,林振华与李默梓、顾嘉骅等人踏上了回国的航班,经过10个小时的空中飞行之后,终于回到了久别的京城。
第610章
无名英雄
  “林总啊,你这次风头是出够了,不过,你知道你给我们添了多少麻烦吗?”陈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林振华说道。
  林振华知道陈天的所指,这一次为了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林振华搞了一个《中国力量》的宣传片。这个宣传片对于中国来说,属于双刃剑,在让别人承认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威胁论提供了口实。从林振华的立场来说,当然是希望更多宣传中国的成就的,但站在陈天的立场上,就是恰恰相反,因为韬光养晦的政策,至今尚未过时。
  “没办法,陈局啊,如果我们不向世界介绍一下中国的成就,人家真的还以为我们的女人是裹脚的呢。我们是搞重工业的,背着这样一个形象,让我们怎么卖东西?”林振华解释道。
  陈天点点头道:“我理解,所以你要求我帮你找素材,我不是也给你找了吗?对于宣传口径的问题,我们和外交、宣传等部门也反复讨论了多次,大家倒也是部分地同意你的观点,中国的进步,总还是要一点一点向世界介绍的。咱们申办奥运会,也是出于宣传中国形象的需要嘛。”
  “那就是了,至于有什么负面影响,那就是你们这些领导们考虑的事情了,肉食者谋之,我们这些小草民可管不了罗。”林振华笑着说道,这些年,他和陈天打交道的机会很多,相互之间说话也是越来越随便了。他知道,陈天的原则性是非常强的,如果真的是什么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陈天肯定不会帮他。
  陈天也不示弱,他呵呵笑道:“我说林总,你这话可说得太早了,你以为你惹的麻烦仅仅是关系到我们吗?”
  “什么意思?”林振华诧异地问道。
  陈天从抽屉里掏出一份材料,递给林振华,说道:“你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林振华接过材料,仅仅扫了一眼材料上的标题,就被吓了一大跳,那标题写着:西方企业对本届法兰克福装备展中我国企业展现实力一事的反应综述。
  “不会吧,陈局,你们居然还搜集这样的情报?”林振华惊奇地问道。
  陈天道:“为经济工作保驾护航,一贯都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啊。”
  林振华也顾不上多说什么了,他翻开材料,一目十行地读了起来。这份材料中一开始的内容还比较平淡,说的不外乎是西方企业对中国企业所展现的实力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态度,有的是惊讶,有的是质疑,还有一些是略带几分嫉妒。这些其实也是林振华所预料到的,只是这份材料详细说明了各家企业的具体态度,对于汉华未来确定与这些西方企业的合作和竞争关系,是有很大帮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