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460

  林振华道:“这种事,我也没办法。我和杨欣也是青梅竹马,我们订婚的时候,岚岚才十一二岁,我总不能对这么小的姑娘有什么想法吧?”
  “可是现在呢?”张琼问道,“现在何岚都过30了,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结婚,可就是老姑娘了,你说你该不该负责?”
  “可是,我怎么负责啊?”林振华苦恼地说道。
  “何岚真是瞎了眼!怎么就看上你这么负心郎了。”张琼也想不出一个让林振华负责的方法,只能这样嘟嘟囔囔了。
第612章
反倾销
  “算了算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也不是我们外人能够干涉的。”黄岗见林振华一副窘迫的样子,连忙打着圆场,“林哥,其实,我见过几次何师妹的。她跟我说,她觉得现在这样很幸福,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长相厮守的。”
  “你这是劝我吗?”林振华懊恼地说道,“你越这样说,我越觉得自己对不起岚岚了。唉,造化弄人啊。”
  “不说这个了,林哥,说说你们这次法兰克福展会的事情吧。我也看到了一些报告,说这一次法兰克福展会上,中国展团风头很盛啊,成交额比往年增长了50%有余。”黄岗岔开了话题,谈起工作来了。
  张琼原本是想多和林振华谈谈何岚的事情的,见丈夫不肯再说下去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坐在一旁听这两个胸怀全局的男人谈国家大事。
  林振华把这次展会上的事情向黄岗又介绍了一遍,并且就制作宣传片期间黄岗给予的帮助表示了感谢,最后,他说起了陈天给他看的内部材料,问黄岗对此事有何看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们汉华重工这些年在国际市场上颇有一些咄咄逼人的表现,西方厂商对你们心存嫉恨,也是正常的。”黄岗说道。
  林振华道:“不遭人嫉恨的人,是庸才。不遭人妒恨的国家,是失败的国家。中国要想崛起,这种遭人嫉恨的事情,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
  黄岗道:“是啊,中国的崛起,必然损害到西方国家的利益,西方国家不反对我们才反而不正常呢。对了,最近美国流行一本书,叫做《谁动了我的奶酪》,我想,咱们动了人家的奶酪嘛,人家当然不高兴了。”
  “林哥,你记得我们第一次去黄岗他们宿舍的事情吗?我还记得,你当时说过一句话,你说:他们现在还有些技术,不过他们终归要输。我当时还真的不太相信,可是这些年走过来,我慢慢地有点信了。”张琼在一旁插话道。
  那还是87年的事情了,那一次黄岗大战专家于建,批驳了于建提出来的放弃整个产业链、只做一个产业环节的大循环理论。后来,林振华带着何岚、张琼二人到黄岗宿舍去畅谈天下大事,乐观地预言在20年后西方的经济将会被后起的中国所赶超,届时西方国家将会无路可走。
  一晃十几年时间过去了,当年被认为是狂言的这些话,如今已经越来越接近于现实了。
  黄岗关切地问道:“林哥,你认为陈局他们搞到的情报,能有几分真实性?他们警告说西方厂商会联合起来对抗中国企业,你觉得有可能吗?”
  林振华道:“陈局他们是搞情报工作的,完全捕风捉影的事情,他肯定不会这样郑重其事地拿出来跟我谈。赫迪拉这个人,我打过交道,他是一个信奉日耳曼民族种族优势的人,对于中国的崛起,绝对是带有敌意的。所以他到处串联想遏制中国,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至于其他西方厂商,我想随着我们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他们也会逐渐开始警惕我们的。事实上,日本厂商这些年对我们的封锁就比过去要强了,起因也是由于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竞争压力。
  再说到西方厂商联合起来这件事,我觉得倒也不用太担心。企业之间没有什么信誉可言,一切都是围绕着利益转的。他们即使能够在表面上形成一个联盟,背地里也还是各自存着自己的小心思。到时候我们打一批、拉一批,不愁他们不会被分化瓦解。”
  “那么西方国家的政府呢?你认为他们有没有可能对华实施遏制?”黄岗继续问道。
  “政府这个层面就不好说了,要看各个利益集团在政府中的力量吧。这方面,小黄,你有什么信息吗?”林振华反过来问道。
  黄岗点点头道:“今年以来,的确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欧盟发起了对中国出口纺织品、塑料制品、自行车等商品的反倾销调查,美国也提出了好几项反倾销的动议,这样大规模地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在过去是没有出现过的。”
  “呵呵,终于来了。”林振华对于黄岗说的事情并不觉得惊讶,他只是抱以轻松的一笑。
  所谓倾销,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或者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
  打个比方说,一件中国产的服装如果在中国市场上卖5块钱,在美国市场上卖4块钱,那就属于倾销。众所周知,一件产品运到国外市场上去销售,成本肯定会比在国内市场更高的,但如果在国外市场反而卖得更便宜,自然是为了抢占市场,挤垮对方的同行。这种做法在国际贸易中是属于违反规则的,受害国可以对涉及倾销的产品加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以抵销其降低价格带来的影响,这种反制措施是受世贸规则保护的。
  要说起来,反倾销这件事情非常无厘头,一个国家的东西卖得便宜,对进口国而言,不是更有利吗?少花钱的事情,难道也不乐意?其实,这中间的事情真不是这么简单的。
  曾有不少砖家对我们忽悠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卖得特别便宜,这是替外国人打工,是吃了多少多少亏。这样的言论一般都能够得到众人的喝彩,以为他们就属于那种特别“有良心”的学者,是真正为百姓着想的。
  这些砖家无法自圆其说的一点在于,既然卖廉价商品是亏了中国、惠及美国,为什么美国政府反而要对中国的廉价商品进行反倾销呢?莫非美国政府心疼中国百姓,哭着喊着非不让我们吃亏不可?
  砖家们不明白,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一点在于,其实即便是倾销的产品,对于出口国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举例说,一只中国生产的鼠标,出口的时候卖5个美元,据说一个只能挣到10美分。殊不知,在这10美分之外,还有企业上交的税收,工人拿走的工资,这些也都是中国这个整体所赚到的。
  如果你因为价格便宜而拒绝生产这只鼠标,那么这些工人就会失业,他们本来可以每天工作8小时,挣到50块钱的工资。现在他们只能坐在马路边上晒太阳,同样8个小时,一分钱也挣不到。
  砖家们的逻辑是这样的:你不应当把这只鼠标卖5美元,而应当卖50美元,这样中国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而现实却是另一个样子:你或者按5美元卖,或者丢掉这个订单,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印度……有无数国家的企业正虎视眈眈地等着抢这个订单呢。
  砖家们都是一帮被惯坏的孩子,他们从来都是按照自己虚构的世界去描绘他们的理论蓝图,他们不改行去写网络YY小说,真是可惜了那份天分了。
  在早些年,发达国家其实是很喜欢发展中国家搞倾销的,那时候发达国家还很富有,他们不在乎丢掉这些工作机会,觉得能够从发展中国家那里买到更便宜的东西,是非常愉快的事情。
  林振华在80年代初最早搞国际贸易的时候,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那时候,汉华实业公司生产的风扇在国内市场卖200多块钱一台,在国际市场上卖40多美元,按汇率换算成本币,也就不到150块钱。
  当时,带着21世纪残留记忆的林振华特别担心这样的价格会招致西方国家的反倾销,结果,当他把这样的疑虑说给其他人听时,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嘲笑。大家都认为他的脑子出问题了,东西卖得便宜,人家怎么会不高兴呢?
  现在,他担心的事情终于成为现实了。中国用短短20年时间变成了世界工厂,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拥有多达2亿制造业工人的单一经济体。这2亿制造业工人生产了全球一半的工业品,其中诸如录音机、自行车、电视机、微波炉之类的家电和五金产品,往往能够达到全球80%以上的份额。
  这样一来,全球的就业机会就大量的流向了中国,西方国家的失业率开始持续攀升,并且诱发出各种社会问题。在21世纪的头两三年,西方国家还只是刚刚感受到中国崛起的压力,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中西之间的矛盾也就日趋白热化了。
  “怎么,林哥,你对这件事不觉得意外吗?”黄岗见林振华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不由得好奇地问道。要知道,这种反倾销调查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鲜话题,计委里为这件事可专门讨论过许多回了,官员们都觉得是了不起的大事,需要认真应对的。
  林振华道:“一点也不意外啊。自由贸易这面旗帜,是西方国家最喜欢扛的,因为他们可以举着这面旗帜迫使发展中国家敞开大门。不过,当他们发现自己在自由贸易里不但占不到便宜,而且还会吃亏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这面旗帜扔到厕所里去,另外祭出各种贸易保护的手段来。反倾销,不过是饭前的甜品而已,真正的大菜,还在后头呢。”
第613章
历数贸易摩擦
  黄岗对于林振华的预言一向是非常信赖的,这大概也是得自于他的导师何海峰的真传吧,何海峰在与林振华长达20多年的交往中,屡次折服于林振华的准确预言,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听到林振华说反倾销不过是西方国家饭前的甜品,黄岗认真地问道:“林哥,那依你来看,未来我们还有可能遇到西方国家的哪些制裁措施呢?”
  “这个要算起来就多了。”林振华说道。在他穿越之前的那几年,西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林振华虽然只是一个机械系的研究生,耳濡目染地也听说过不少事情,现在正好拿出来向黄岗说说,没准也能起到一个未雨绸缪的作用吧。
  “首先就是这个反倾销了。你们觉得现在我们面临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很多,其实这才是刚开始呢,未来这样的案件还会越来越多,国家不但要做好应诉的心理准备,更要做好应诉的知识准备和制度准备,要把应对反倾销制度化、常态化。”
  黄岗点点头道:“这件事,我们的确已经在着手准备了。其实,前些年我们国家的产品也遭遇过反倾销调查,也曾被征收过反倾销税,但那时候的案件数量少,波及范围也小。这几年,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力度不断加大,案件数量每年以2位数增长。看来,以后真的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应付这样的事情了。”
  “除了反倾销之外,西方国家常用的还有一个手段,就是搞与标准、认证相关的非贸易壁垒,包括什么环保标准啊、社会责任标准啊、技术标准啊,总之就是巧立名目限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的产业。在这方面,咱们政府方面估计也还一点经验都没有吧?更不用说企业了。”林振华继续说道。
  黄岗问道:“林哥,你说的这些这个标准,那个标准的,有现成的资料没有?不瞒你说,我们的确是听说过这些事情,不过具体到细节上,可就一无所知了。外贸部那边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我们多一点,但也非常有限。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在内,都认为我们只要加入WTO了,就万事大吉了,不会再有什么贸易摩擦了呢。”
  “呵呵,所以有一句古话说得好啊,最重要的,是教育领导。”林振华感慨地说道。
  “这是古话吗?”张琼笑着质疑道。
  林振华本来也是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他对张琼笑了笑,然后接着对黄岗说道:“这样吧,小黄,我回头让我们集团特聘的法律顾问钱元平先生去给你们讲讲课,他是个香港律师,这些年一直都在研究贸易政策问题,对于各种贸易战的事情非常有心得。
  还有,我去年在荆西市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专门搞社会责任研究的海归,叫谢明诚,现在我们集团正在委托她帮我们搞一些国际标准认证工作,也是为了应对非贸易壁垒的,改天你们最好也能邀请她去给你们讲一讲。”
  “嗯,很好,这些人我都预定了。”黄岗连忙掏出工作日记本,把林振华说的这两个人记下,还让林振华把他们的手机号也报了一遍,打算改天约他们到计委去聊一聊。如果他们真的如林振华说的那样神的话,安排他们给官员们统一讲讲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黄岗,我觉得,咱们也不能总是指望着林哥给咱们推荐人才来解决问题吧?我们是不是可以找人民大学,还有外经贸等学校,让他们搞搞相关的研究。这都是咱们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应当充分发挥学者们的智慧来研究嘛。”张琼在一旁给黄岗出着主意。张琼是正宗计划专业毕业的,如今也在计委工作,只是和黄岗不在一个部门而已。
  黄岗道:“这是肯定的,我正准备向领导打一个报告,请示组织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这方面的课题研究,这应当属于软科学的范畴吧。现在咱们先听听林哥有什么建议,我觉得,林哥的很多想法,比高校里的专家可要高明不少呢。”
  “嗯,那我就接着说吧。”林振华道,他一向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中国工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黄岗作为计委的官员,有时候一个政策就能够影响到数以万计的企业,所以林振华还是非常愿意和他多交流一下的。
  “西方国家还有一招杀手锏,那就是强迫人民币升值。这一招在1985年的时候,已经对日本用过了,那就是广场协议。广场协议之后,由于日元迅速升值,导致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度下降,日本经济从此一撅不振,直到今天还半死不活的。”林振华道。
  关于广场协议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黄岗是专门研究过的,知道林振华所言不虚,他说道:“咱们国家是政府管制汇率的国家,只要咱们坚持人民币不升值,西方国家也没什么办法吧?”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林振华道,“再何况,人民币的币值本身也的确是低估的,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8.3比1。而实际上8块钱人民币在中国能够买到的东西,比1美元在美国能够买到的东西要多出好几倍,所以,如果西方国家指责人民币的币值低估,也是有道理的。届时如果西方国家把这件事提到世贸组织去作为争议要求解决,世贸组织即便不会完全偏向西方,至少也不会偏向我们吧?”
  “嘿嘿,这倒也是。”黄岗笑了起来,作为计委的官员,他当然清楚人民币的真实币值。人民币估价偏低,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也属于公开的秘密了,虽然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出现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但照林振华刚才所说的情况来看,也许过上几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就会出现了。
  林振华道:“中国要想全面进入国际市场,有些游戏规则还是要遵守的,人民币币值的问题,迟早都要暴露出来。所以,这个问题也是需要事先做好准备的。”
  “倾销、非贸易壁垒、币值,事情还真不少呢。”黄岗掰着手指头算道,“如果西方国家真的把这些手段都用上,可也够我们喝一壶的。林哥,你说了这么多困难,那么,有什么好的对策没有?”
  林振华笑道:“黄司长,做人不能太黄岗啊。你是政府官员,我是做企业的。我能够给你介绍这么多问题,已经算是在尽义务了,你居然还让我提供对策,这也太得寸进尺了吧?要不咱俩换换,你去汉华当董事长,我到计委去坐你的办公室?”
  “换就换,这可是你说的,谁不换谁是小狗!”黄岗毫不犹豫地答应道。在林振华面前,他算是一个小师弟,耍耍赖也是无妨的。
  “呃……”林振华被噎着了。他这个汉华董事长的位置,还真比黄岗这个计委副司长要实惠得多,别说和黄岗换,就算当年何海峰当计委副主任的时候,想和林振华换换,他也不会干的。林振华一向是一个比较自由散漫的人,在他看来,政府官员除了表面上有些风光之外,论做事的自由度,真没法和一个企业董事长相比。
  “算了,我认栽吧。”林振华只能食言而肥了,“我早就应该知道你们这些政府官员脸皮厚的,和你们讲道理,只能是自讨没趣。”
  “是吗?我怎么听到刚才是某位董事长自己说话不算数啊?”张琼揭着林振华的短,替黄岗助威。
  黄岗道:“张琼,不要对企业的同志要求太高,他们成天在市场上尔虞我诈,说话不算数是他们的职业要求,可不比咱们政府官员,说话是要算数的。”
  “我说不过你们。”林振华连忙举手告饶,他把话头引回正题,说道,“我们还是说正事吧。我认为,要应对西方国家可能发起的贸易战,最关键的,还是全面提高我们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我们的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那些歪门邪道的贸易摩擦,是很难击败我们的。”
  “你说得对,我们计委最近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国内企业增强自身实力,尤其是要加强产品开发,掌握核心能力,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单纯地拼数量、拼成本。”黄岗说道。
  林振华又道:“第二个方面,就是国家要给企业以支持,在面对国外各种贸易制裁的时候,政府要出面给企业撑腰。他们如果对中国企业进行贸易诉讼,咱们就要积极进行反诉讼。反正贸易规则这种东西,弹性也是非常大的,咱们的态度坚决一些,世贸组织也会有所收敛的。”
  黄岗连忙记下,同时说道:“这个也很重要,我们的确缺乏和发达国家打官司的经验和勇气,总是想着息事宁人,现在看来,一味退让也不是好的选择,该硬气的时候,还是要硬气一些的。”
  林振华向黄岗拱了拱手,笑着说道:“有黄司长这话,我们企业可就要烧高香了,黄司长真是我们企业的万家生佛啊。”
  “岂敢,岂敢,像林总这样的大企业家,那可是我们国家的栋梁,是我们政府官员的衣食父母啊。”黄岗也笑呵呵地应道。
  两人说笑完,林振华继续说道:“还有第三条,也是我们所缺乏的,那就是我们应当在西方国家积极地培养自己的代言人,让他们替中国说话,从而从内部分化他们的力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