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460

  姆拉克问道:“你们租借这块土地,是为了建设港口吗?”
  “正是如此。”林振华道。
  “那么,如果港口建好了,因为港口而获得的收益,归谁所有呢?”姆拉克问道。
  林振华笑道:“港口是我们的产业,所产生的直接收益,当然是归我们所有的,这也是我们用来收回投资的主要来源。不过,我们在经营的时候,是会照章纳税的,我想,这一笔税收应当会是非常丰厚的。
  此外,如果有远洋货轮在这里停靠,船员们下船来休息,必然会对圣戈加群岛当地的旅游服务业带来极大的促进,这部分收入,我们就不插手了。”
  “这真是太好了!”姆拉克欣喜地说道。
  林振华提出来的要求,迅速地被提到总统办公会议上去进行讨论了,随后又成为国会辩论的议题。这么一个小国,居然还五脏俱全,除了总统之外,还有众参两院,虽然每一院也就是十几个人,但辩论起来也是极其严肃认真的。
  科佩奇尼本人对于林振华的要求是举双手赞成的,作为总统,他太明白这样一项投资对于国家的意义了。可以这样说,除了林振华之外,这个世界上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愿意来圣戈加群岛投资的,更不用说是如此大手笔的一项投资。
  众参两院的讨论也表现出一边倒的阵势,虽然有人提出来是不是可以再抬抬租地的价格,或者再增加一些约束性的条款,但这样的建议迅速地被姆拉克等人给否定了。开玩笑,圣戈加群岛具备和投资商讨价还价的实力吗?2亿美元的投资,相当于圣戈加群岛150年的外汇收入总和,你拿什么去和人家讲价钱?
  圣戈加群岛本身就没多大,几个中国人在这里逡巡,不可能不引起众人的关注。随着国会辩护的开始,媒体也得到了消息。记者们把林振华他们下榻的宾馆围了个水泄不通,天天缠着林振华等人问长问短。报纸上则开始长篇累牍地分析这一项大投资会对圣戈加群岛带来的影响,主流舆论一致认为,这是圣戈加群岛面临的重大契机。
  “林先生,我非常荣幸地通知你,你们汉华重工提出来的租借海湾以及岸上土地的申请,已经得到了总统和国会的批准,我们可以正式签约了。租地费用每年是30万美元,第一次需要一次性缴纳10年的费用。”姆拉克来到林振华等人下榻的宾馆,向他们通报着这个喜讯。
  “非常感谢,我们会很快把费用支付过来的。”林振华答道。
  “对于贵公司在所租借土地上的经营行为,我们的要求是,不能违反我国的法律。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干预的。”姆拉克继续说道。
  林振华似乎是很随便地问道:“那么,哪些行为算是违反贵国法律的呢?”
  姆拉克道:“比如说,从事毒品交易、色情交易、洗钱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
  “我们对这些业务没有兴趣。”林振华说道,“对了,对于我们的港口所停靠的船只,你们有什么具体的管理规定没有?”
  “嗯……”姆拉克挠着头皮开始思考了,此前圣戈加群岛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港口,自然不会去操心这样的事情。现在,林振华要建大港口了,那么,什么样的船可以停靠,什么样的船不能停靠呢?
  “我想,如果是运载了危险物品的船只,肯定是不能在这里停靠的。”姆拉克想了半天,只想出了这样一条。
  “如果是军舰呢?”林振华图穷匕见,开始直入主题了。这个问题不事先说明白是不行的,万一你把港口建好了,人家说依据本国法律,外国军舰不能停靠,那不是白瞎了工夫吗?
  “军舰?”姆拉克愣住了,看着林振华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他突然明白了,原来这几个中国商人的兴趣根本就不在于港口的经济收益,他们真实的目的,是想在圣戈加群岛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真是好大的一个圈子啊!姆拉克在心里暗暗地叹息道,把我们都装在里面了。
第647章
又见殖民地
  “你是说,中国人是想在我们这里建设一个军事基地?”
  科佩奇尼在听到姆拉克带回来的消息后,也是大吃了一惊。不过,细细一想,他反而踏实了。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前,他一直都没有想明白中国人在这里投资的原因,总觉得其中有一个什么大阴谋。现在谜底揭开了,他至少不再有那种怕被人暗地里算计的担忧了。
  “这是唯一能够解释他们投资目的的理由。”姆拉克说道,“这些天,我和我的属下进行过投资收益分析,无论如何也计算不出他们有收回投资的可能性。如果他们本来的目的只是想把港区变成他们海军军舰的补给基地,那么这项投资的价值就可以理解了。为了建设一个海外的军事基地,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投入2亿美元是不在话下的。”
  “那么,大家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科佩奇尼对一屋子的政府高官们问道。
  “我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农业部长特雷克首先发飚了,“这个姓林的中国人,实在是太不诚信了。既然他要建的是一个军港,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向我们说清楚呢?如果早知道他要建的是军港,我们根本就不会和他谈判的。”
  “特雷克,我不赞成你的观点。我们并不在乎他建的是军港或者民用港口,只要他能够向我们交纳租金,同时能够为我们创造就业机会,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呢?”姆拉克反驳道。
  特雷克道:“中国人在我们这里建设军事基地,不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如果他们想进攻我们的话……”
  科佩奇尼用怜悯的目光看着特雷克,说道:“特雷克先生,你认为中国如果想进攻我们,需要事先建一个基地吗?”
  圣戈加群岛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国防部,科佩奇尼以总统的身份直接兼任了武装力量的总指挥,是整个国家唯一对军事问题有发言权的人。在他看来,特雷克的话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中国和圣戈加群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人家如果想对你不利,还用得着绕这么多弯子吗?
  特雷克也有些窘,不过他还是强辞夺理道:“我是说,允许中国人在我们国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就意味着我们成为中国的军事合作伙伴了,这将极大地得罪印度人和美国人。我认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应当是奉行中立原则的。”
  “谁说中国人在我们这里建立军事基地了?”姆拉克说道,“林一直都说建的是一个商港,他只是希望我们允许中国军舰偶尔来停靠一下而已。军舰在海外的港口靠岸补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他们的停靠请求。”
  科佩奇尼点点头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直到现在才提出军舰停靠问题的原因,他们的确一直都说自己建设的是一个商业港口,只要我们不说什么,印度人也罢,美国人也罢,都是无法说什么的。”
  “可是,总统阁下,即便印度人和美国人不说什么,难道我们就能够容忍中国的军舰随意开进我们的港口吗?”特雷克坚持说道。
  姆拉克道:“如果我们拒绝了林先生,那我们根本就不会有港口,更不用提谁停靠港口的问题了。”
  “我觉得,我们宁可没有港口,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特雷克道。
  “晚了。”科佩奇尼摇摇头道,“这件事情,现在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据我所知,民间和许多官员都对这个中国人建的港口存有很大的期待。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突然停止这个项目,恐怕首先就无法向民众交代。”
  众人都默然无语了,心里暗暗地骂着林振华等人无耻。这几个人刚来的时候根本不提什么海军的事情,只是拼命地忽悠大家,给大家画出一个美好图景。等到大家的期望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才假装是附加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要求这个港口能够为海军提供服务。这个时候,大家还能怎么反对呢?
  如果坚决地拒绝中国人的要求,那就意味着这个港口项目告吹了,这样一来,公众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就会被浇灭,政府将会承受极大的政治压力。
  其实,也不止是公众对于这个项目有期待,目前坐在总统办公室里开会的这些官员们,又何尝没有期待呢?作为政府官员,都是希望能够做出一些成绩来的,圣戈加群岛的资源状况就是如此,一张白纸,连颜料都没有,根本就画不出什么美丽的图画。就在大家觉得无计可施的时候,从天上掉下来这么大一个馅饼,哪有白白推出去的道理?
  像特雷克那样声称宁可不要港口的官员,是少而又少的,人家在你这里驻军又有什么了不起?人家的军舰停靠一下,除了给你带来经济收入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影响吗?作为一个小国,根本没必要像大国那样敏感,说难听一点,谁给一口奶,就喊谁当娘,有何不可呢?
  总统办公会议最终做出了决议,维持原定的向中国人出租海湾和2平方公里港区用地的方案,未来港区的管理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决定,当然,前提是中国人必须遵守圣戈加群岛的法律,不能做出危及圣戈加群岛安全的事情。
  关于安全的定义,也被郑重地写在双方草拟的协议之中了。其中特别规定,在非战争期间,中国海军的军舰可以停靠伊哈洛斯港进行补给,允许不多于100人的中方武装人员长期驻扎在港区,保护港区设施。当然,这些武装人员如果要离开港区进入市区,将不得着军装和佩带武器。
  上述的“非战争期间”也是一个障眼法,双方口头约定,这只是指圣戈加群岛未参与战争的情况,如果是中国与第三国发生战争,并不在此项的限制之内。中国与圣戈加群岛发生战争的概率,恐怕小于土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再说,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么这个协议还有效吗?
  “明天就要签约了。”林振华半躺在宾馆的床上,两只手垫在脑后,做出一副非常舒服的姿态,“这些天,我跑前跑后,可真是累坏了。我说老卢,你们海军方面,该放过我了吧?”
  卢栋林正在电脑前噼噼啪啪地敲着键盘,向国内报告此行的成果,请示下一步的行动。也难为这样一个孤悬于大洋之中的岛国,居然还能连得上互联网,这就方便了卢栋林与总部之间的联络。
  听到林振华的抱怨,他呵呵一笑,心道:你这些天累什么了?每天下午都跑到海边上去游泳,美其名曰“体验民情”,这些具体的考察、谈判等工作,都是我和何飞做的好不好?
  不过,心里虽然这样想,卢栋林并不会表现出来,林振华到这里来的作用本来也是干具体事务的,人家能够抽出这么长的时间来帮海军办事,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到国内另找一个巨型企业的老总,耽误他半天时间试试?
  “林总,瞧你说的,海军上下,一直都是非常尊重你的。我们装备部的老部长过去开会的时候,经常要表扬你的,说你是非常难得的拥军模范。这一次,你能够帮我们海军拿下这个大港口,我们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卢栋林乖巧地回答道。
  “唉,老卢,说实话,我做这件事,心里有压力啊。”林振华得了便宜便开始卖乖,他叹着气说道。
  何飞知道林振华的脾气,便笑呵呵地在一旁说道:“林总,你能有什么压力啊?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林振华坐起身子,说道:“各位,你们看看我们和圣戈加群岛签的这个协议,有没有什么眼熟的感觉?”
  “眼熟?”卢栋林有些诧异,“不会吧,我们这可是第一次在海外建设基地啊,过去没有签过这样的协议。”
  “使劲想。”林振华道,“往回多想几年,比如说,1842年……”
  “我晕……”卢栋林手捂着额头,真有一种想晕倒的感觉。1842年,那好像是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时间吧?
  “咱们这是殖民行径啊!”林振华道,“咱们租借的这2平方公里港区,就是租界了。协议规定,咱们在港区里的所有行动,圣戈加群岛都不能干涉,这不就相当于治外法权吗?咱们居然还在这里驻军,我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有点帝国主义者的样子了。”
  何飞装出一副严肃的嘴脸说道:“林总,听你这样一说,还真有点这个意思啊。咱们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要不,我给姆拉克打个电话,咱们还是不签这个协议了。”
  “这可不行!”卢栋林连忙阻止,他哪知道汉华的这帮人平时都是开玩笑开惯的,没事就满嘴瞎忽悠。
  “林总,老何,我觉得,殖民不殖民的,应当是领导们考虑的事情吧?咱们的任务就是签下这个协议,然后把港口建设起来。……如果你们实在觉得对当地人民不太平等的话,要不我们多付一点租金吧?”卢栋林用商量的口吻说道。
  没等林振华说什么,李金宝从外面走进来了,他脸色看起来很平静,但一张嘴就把大家都给吓着了:
  “林总,老卢,老何,出事了。有一群当地的大学生,把总统府给包围了,抗议政府和我们签订卖国协定。”
第648章
公公学者
  林振华万万没有想到,在圣戈加群岛这样一个才20多万人口的小国,居然还有大学生……
  听李金宝一解释,林振华就明白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圣戈加群岛再小,它也毕竟是一个国家啊。20多万人口,相当于中国内地的一个小县,县里有一两所中专学校,也不算是奇怪的事情吧?
  圣戈加群岛也是如此,早在20多年前独立的时候,这里就已经建起了一座国立大学,每年招收500名大学生,分为工农商学兵等若干个专业。既然是大学,自然也就有人模狗样的教授,据说其中不少人还是海归。此外,大学里的有些专业是从专门印度请教授来教的,这就属于外教了。
  至于像这样一个经济严重欠发达的国家,培养出这么多大学生干什么,李金宝也弄不明白了。不过据他暗中调查了解到,他们住的这间宾馆,连扫厕所的都是国立大学毕业的,学的是环境保护专业。
  关于汉华在圣戈加群岛租借土地建立港口的事情,这些天在国立大学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与官员们不同,大学生思考问题很少从经济方面出发,而更多的是考虑政治、尊严、自由啥的。总之,所有能够洗净了放进锅里去煮着吃的东西,都是难以进入象牙塔的东西;越是玄虚、高深,甚至在当地方言里找不到,必须用英语单词才能表达出来的概念,那都是大学生们的最爱。
  在这样一个氛围之下,这个港区建设方案能够得到的待遇自然可想而知了。在大学里,无论是资深教授,还是刚入学的新生,无不对这个方案口诛笔伐,将其上升到丧权辱国的高度,这一点倒是与林振华的玩笑话不谋而合了。昨天,从内阁传出消息,说总统已经批准了这个项目,中国人不日就将运来建筑材料和设备,开工建设新港口。照大学生们的说法,海湾的这2平方公里土地,从此就将被割让出去了。
  不到2000人的国立大学里,一夜之间冒出了好几十个爱国团体,每个团体都在狂热地号召学生们抗议政府的决定。今天一大早,国立大学的学生几乎倾巢而出,一路高呼口号走向总统府,把总统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就差要冲进去揪出卖国贼来挫骨扬灰了。
  值得庆幸的是,当年中国的汽车工业还不发达,外销的数量很少,整个圣戈加群岛找不出一辆中国汽车,这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了。
  科佩奇尼总统是军人出身,倒也有几分胆气,在几名卫兵的保护下,他走出总统府,开始回答学生们的质疑,与教授和学生的代表在总统府门前展开了辩论。这一辩就是大半天时间,国立大学的食堂直接把午饭送到了辩论现场,大家啃着咸鱼饭团,斗志丝毫没有消减半分。
  “我们的前辈经过几十年的抗争,才换来了圣戈加群岛的独立与自由,而政府签订的这个卖国协定,将使圣戈加群岛重新沦为殖民地,唯一的区别,只是由英国殖民地变成了中国殖民地而已。”
  一位鬓角上有几根白发的大学教授站在一辆汽车的顶篷上,挥舞着手臂大声地喊道。他的另一只手上举着一个小型扩音器,这使得他的声音能够传到很远的地方。他每说完一句,周围的学生们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为他助威。
  科佩奇尼站在另一辆汽车的顶篷上,这倒不是想破坏公物,只是不站在汽车顶上就无法让大家看到他,汽车顶篷就相当于临时搭起的主席台吧。科佩奇尼张开双手,试图让众人安静,反复了好几次,总算是把大家的呐喊声给压下去一些了。他也举起一个扩音器,对众人说道:
  “各位,我想大家对于这件事是有些误会的,政府从来没有说过要把土地割让给中国人,我们即将签订的协议,不过是允许中国人在伊哈洛斯岛建设一个大型港口而已,这个港口项目将为我国创造不少于500个工作岗位,这还不算未来大型货轮停靠时,船上船员可能为我们带来的消费收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