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460

  林振华摆摆手道:“这是你看得见的,还有你看不见的呢。这些年,我们国家在机床、家电、汽车、造船等领域一直都在挤压日本企业的空间,日本经济已经持续10年零增长了,再拖上几年,日本经济就要彻底完蛋了。”
  从1991年开始至2001年,日本经济基本上是零增长,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至于说日本人的生活还是非常富裕,那不过是因为当年经济起飞时期积累下来的家底十分雄厚,还能经得起折腾。如今,已经进入了2002年,日本经济依然没有什么起色,有专家已经预言,日本将迎来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一个国家,有多少个十年能够失去呢?
  “照你这个思路,我们对新加坡,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策略啊?”陈天说道,“新加坡的优越感,就来自于它的经济,如果我们能够削弱它的经济,让它成为一个‘旧加破’,它还能强硬得起来吗?”
  林振华笑道:“陈局,你可是政府官员啊,你说话是要代表政府的。咱们一直都声称要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这种削弱别人经济的事情,好像不是我们该做的吧?”
  陈天道:“林总有所不知,我们的政策是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这不假。但我们的政策里还有一句,叫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对于那些愿意和中国友好的国家,咱们当然不能欺负人家。但这种上赶着来欺负我们的国家,不给它两个大耳刮子,实在是对不起祖宗啊。”
  “唉,希望咱们国家的政策一贯如此就好了。”林振华感慨道,发完感慨,他换了一副认真的表情,说道:“陈局,其实这些天我也在找新加坡经济上的破绽,琢磨着怎么能够收拾它一下。但新加坡和日本的情况不同,日本是个一亿多人口的大国,需要有许多个产业才能支撑起来,我们随便切掉它几个产业,它就无法应付了。
  但新加坡是一个小国,随便一个小产业就足够养活它了,咱们再怎么做,也不可能把它所有的路断掉的。它目前的很多产业,像电子、炼油、修船等等,都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相关。它卡在马六甲海峡口上,这个地理位置实在是太优越了,我们要想挤垮它的产业,缺乏地利的优势啊。”
  陈天点点头道:“现在想不出办法,不代表未来也没有办法,不着急,振华,慢慢来吧。”
  “也只能如此了,我相信,时间在我们这边。”林振华说道。
第658章
趁火打劫的吉拉篷
  陈天完成了在新加坡的调查工作,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便决定启程归国了。林振华本来就是陪着来打酱油的,自然也是和陈天一道返回。过去,他每次来新加坡都要顺便开拓一些业务,至少是要去拜访一下某些重要的企业和政府部门里的人员,但这一次,他有些心灰意冷,把这个环节也给免了。
  两个人收拾好行李,一人拉着一个拉杆箱,来到宾馆大堂,准备结账离开。正在等候的时候,一位同样在办理离店手续的客人偶然间一回头,看到林振华,立即满面春风,哈哈笑着便走了过来,伸开双臂,打算给林振华一个熊抱。
  “林先生,真是巧了,想不到这里碰上你了。”那人操着一口英语,对林振华喊道。
  “吉拉篷先生?”林振华也认出了对方,连忙走上前,和对方拥抱了一下,又热情地握了握手,问道:“老朋友,我现在应当是称呼你厅长,还是部长呢?”
  面前这位,原来就是林振华在泰国认识的政府官员吉拉篷,当年林振华找吉拉篷推销大化肥设备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处长,后来因为政绩而不断得到提升,前两年林振华听说他已经当上了厅长,正在向部长的宝座发起冲击。不足为外人道的一点是,吉拉篷的升迁,与林振华或明或暗的支持是有一些关系的,这也使得吉拉篷对林振华颇为亲近。
  “快了,快了。”吉拉篷装出几分神秘的表情,小声地说道,“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估计明年年初,我就有希望当上正部长了,现在还是副的。”
  “恭喜恭喜,到时候我一定去给吉拉篷部长贺喜,送上一份大大的礼物。”林振华说道。
  “那我就先谢谢了,我知道,林先生送礼,从来都是非常慷慨的。”吉拉篷毫不掩饰地说道。
  林振华最早与吉拉篷合作,是用贿赂开道的。在此后这十几年的合作中,吉拉篷从林振华以及汉华的业务代表那里拿到的回扣不少,有些回扣被他用来作为向上司行贿的资本,这也是他能够不断升迁的原因之一。
  不过,随着吉拉篷的职位越来越高,他对于政绩的追求日渐超过了对钱财的追求,林振华跟他说的大大的礼物,其实是指帮他做一些能够成为政绩的工程,至于吉拉篷个人能够从工程中得到多少经济上的好处,反而不在他们讨论的范围内了。也正因为此,所以吉拉篷可以大大方方地当众声称感谢林振华的礼物。
  寒暄过后,林振华把陈天介绍给了吉拉篷,不过他并没有透露陈天的真实身份,而是说陈天是一家大型贸易公司的高管,是他的好朋友。吉拉篷的小眼睛对着陈天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里多少已经有数了。陈天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实在不像是一个商人。如果说是商人,那必定是比林振华还要成功的一个,但这样的人,在中国好像也数不出几个来吧?
  吉拉篷非常聪明地没有说出自己的质疑,他和陈天握了握手,然后对二人问道:
  “林先生,陈先生,你们这次到新加坡来,是来做什么业务吗?原来你们一直都住在这家酒店里,我在这里住了三天,竟然没有碰上你们。”
  林振华看看周围也没有其他闲人,便小声地说道:“唉,不瞒吉拉篷部长,我们这次来,纯粹是因为新加坡在找中国的麻烦,你有没有听说过,新加坡有一群政客在扬言要封锁马六甲海峡,把中国困死在南海。你想,我们汉华重工的出口产品,一半以上要走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搞这样一手,不是把我们汉华给坑了吗?”
  “有这样的事情?”吉拉篷目瞪口呆,“这也太歹毒了吧?还有,这样做,是不是违反国际规则了?”
  “当然是违反了国际规则。当然,现在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还没有付诸实施呢。”林振华说道,他刚才的话也有些夸大其辞了,新加坡只是扬言要对中国的军舰进行封锁而已,并没有涉及到商船。
  吉拉篷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的情况,我倒也听说过一二。对了,这次我到新加坡来,是参加东盟10国商务部长会议的,在会上,新加坡的商务部官员倒也流露过这样的意思,想联合东盟各国抵制中国的势力。”
  “是抵制东盟十加一的方案吧?”陈天在一旁淡淡地插话道。
  东盟十加一是指在东盟十国与中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一个方案,东盟一共是10个国家,加上中国,就是“十加一”的概念。这个方案是由中国提出来的,目的是强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算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在此时,这个方案还是刚刚提出来,东盟各国也正在进行讨论,吉拉篷说的,应当就是指新加坡对于这个方案的反对意见了。
  东盟也不是铁板一块,像这样的消息,陈天当然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的。
  “真是失心疯了。”林振华嘀咕道,“东盟十加一,并非只对中国有利,对于东盟各国同样有利。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欧洲和美国打破脑袋想挤进这个市场,东盟如果拒绝和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那才真正是傻蛋呢。”
  “谁说不是啊。”吉拉篷深有同感。这些年,泰国从中国采购了不少机器设备,同时也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农产品和电子产品等,还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人到泰国旅游,创造出不少所谓“绿色收入”,这些都是被记入了吉拉篷的政绩单子的。他是对于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持积极态度的人。
  “在东盟,除了新加坡之外,其他各国对于十加一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东盟的产业和中国具有互补性,像菲律宾,光向中国大陆卖香蕉就能够养活好几十万人,你说他们怎么会反对十加一呢?”吉拉篷显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其中的情绪是真假参半,假的那部分,自然就是为了讨林振华的欢心了。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做做新加坡政界和商界的工作,让他们放弃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取向。可惜啊,我们转了一大圈,也没找到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人,看来,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是铁了心要和中国作对了。”林振华道。
  吉拉篷脸上露出同情的神色,心里却是暗自称爽。东盟十国,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新加坡经济发达,在东盟经常摆摆有钱人的架子,吉拉篷早就看他们不爽了,如今得知林振华也对新加坡有意见,他岂能不偷着乐呢?
  “林先生,那你们这一趟岂不是一无所获?”吉拉篷火上浇油地问道。
  “可不是吗?”林振华道,“不过,能够在临走之前遇见吉拉篷部长,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我知道,吉拉篷部长一向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泰国人民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吉拉篷脸上笑得像一朵狗尾巴花一样灿烂,他说道:“林先生,你这话说得太好了。不管新加坡对中国的态度如何,我们泰国和中国绝对是友好邻邦。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会站在中国一边的。”
  林振华笑道:“可惜啊,如果马六甲海峡是在泰国就好了,我们也不用操这份心了。吉拉篷部长,你能不能回去让历史学家考证一下,证明马来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完全属于泰国的,你们干脆出兵把新加坡收复了吧。”
  “玩笑了,玩笑了。”吉拉篷连忙摆手,林振华可以胡说八道,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可不敢这样说,否则就要引起国际争端了。不过,林振华的前一句话却说到了吉拉篷的心上,他阴阴地一笑,小声地说道:“林先生,其实马六甲海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我觉得,如果新加坡真的和你们中国闹翻的话,你们的船完全可以不走马六甲海峡的。”
  “不走马六甲海峡?难道让我们绕道走巽他海峡吗?”林振华问道。他的地理知识不算很好,但作为一家有着大量海外业务的集团公司的老总,他对国际航线的分布还是有所了解的。从南海到印度洋,如果不走马六甲,还可以绕道巽他海峡或者龙目海峡,这两条海峡都在印尼的几个大岛之间。走这两条路线比走马六甲海峡的距离要多出几千公里,会导致运费的增加。
  其实,由于马六甲海峡的水深不足,目前25万吨以上的大型油轮也的确是这样绕道的,但在此吨位以下的油轮和货轮还是走马六甲海峡更为经济。
  吉拉篷大摇其头:“走巽他海峡就绕路了,时间上和运费上都划不来。我是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海运大国,每年前往印度洋的船只这么多,是不是可以考虑投资修建克拉地峡运河的事情了?”
  “克拉地峡?什么意思?”林振华一头雾水。
  站在林振华身边的陈天却咧着嘴呵呵地笑了起来,吉拉篷的这番话,让陈天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个老狐狸,还真有点趁火打劫的本事啊。
第659章
克拉地峡运河
  在亚洲大陆的南端,有一个狭长的半岛,把泰国湾和安达曼海隔开,这个半岛被称为马来半岛。正因为马来半岛的存在,从南海前往安达曼海的航线就不得不绕一个大弯,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通过。
  马来半岛上隶属于泰国的地带有一段十分狭窄,最窄处仅50多公里左右,从地图上看,几乎如同蜂腰一般纤细,这个地段便是克拉地峡。早在400年前,就有人提出过设想,要在克拉地峡开凿一条运河,连接泰国湾和安达曼海,使轮船不再需要绕行马六甲海峡。
  有关开凿克拉地峡运河的讨论在过去几百年间时断时续,随着从中东到东亚的石油运输日益增加,泰国政府对于修建运河的兴趣也与日俱增。
  1972年,泰国石油提炼公司和石油化学公司委托美国研究院的一个工程协会,对克拉运河的经济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后来,联邦德国不来梅海洋运输经济研究所也参与了这项工作,当时研究机构估算的开凿费用高达60亿美元,这样一笔巨款是泰国政府无力承担的,这个项目因此而搁置下来。
  2001年,泰国政府再次提起克拉运河的事情,并且得到了日本的支持。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这一次项目的预算达到了200亿美元,被媒体称为“世纪工程”。
  按照泰国政府方面的设想,克拉运河将在克拉地峡最窄处附近开凿,全长约102公里,宽400米,水深25米,最多可以通行总载重量50万吨的油轮船队。据测算,如果克拉运河修成,从波斯湾前往东亚的油轮可以节省700英里的航程,缩短航行时间2-5天,每一趟能够节约30万美元。此外,马六甲海峡因为航道淤积的影响,只能通行25万吨的船队,这一点也是无法与克拉运河相匹敌的。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之外,克拉地峡还有其他的一些优势,尤其是航运安全优势。马六甲海峡长达1000多公里,两岸分属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政府在该地区的控制能力都比较弱,导致海盗横行。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一半的海盗袭击事件发生在马六甲海峡区域,而且海盗们最喜欢光顾的,就是那些体积庞大、速度缓慢的大型油轮。
  克拉运河的修建,可以使油轮避开这段危险的海域,因此而避免的国际贸易损失高达百亿美元以上。作为对波斯湾石油具有严重依赖性的日本,对于开凿这条运河的兴趣一直是非常高涨的。
  在中国,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在讨论克拉运河的问题,随着进出口贸易依存度的提高,中国取代日本成为马六甲海峡航运最大的客户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开凿克拉运河对于中国的意义,越来越多地被政府相关部门、航运企业和学术界所认同。
  有关这些事情,陈天是非常清楚的,但林振华却有些后知后觉。即便他是一个穿越者,在他穿越的年代里,克拉运河也还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新加坡的反对。
  克拉运河是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者,一旦克拉运河建成,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即使不说会全部改道,至少也会减少一半以上。其中,大多数的油轮都有可能会放弃马六甲航线,选择从克拉运河通过。
  新加坡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处马六甲海峡咽喉地带的优势。由于每年有上亿吨的石油从这里通过,新加坡成为全球三大油品贸易中心之一,成品油冶炼等产业十分发达,并且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泰国政府力推克拉运河方案,也是因为眼红新加坡从石油转口贸易中获得的巨额利润。早在1972年的方案中,泰国政府就提出了要依托克拉运河,建设一个南部工业区,包括化肥、钢铁、石油化工、出口加工贸易、修船等等产业,所有这些产业,都是对新加坡现有产业的替代。
  在2001年的方案中,泰国政府更是毫不掩饰地提出要在克拉运河的两端建设大型炼油厂、油料储存库等设施,这是打造一个油品交易中心的基础。在泰国政府的鼓动下,美国的优尼科、美孚、壳牌,日本的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井公司等,都向泰国表达了有意投资建设石油贸易和精炼中心的意思。
  面对着泰国政府这种“劫胡”的行为,新加坡政界和商界大惊失色,他们一面在媒体上大肆否定克拉运河方案,称这个方案其实并不能挣钱,甚至扬言哪个国家如果要对克拉运河方案投资,就要做好资金被泰国官员贪污的准备。另一方面,又展开了穿梭外交,联合各个国家集体抵制克拉运河方案。
  中国作为东亚新近崛起的国家,对克拉运河的兴趣并不亚于日本,因此也成为新加坡进行游说的重要目标。出于维护所谓“中新友好关系”的考虑,中国对克拉运河方案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即不明确地表示反对,也不公开加以支持。至于泰国政府所期待的中国投资,自然更是杳无音讯了。
  林振华没有听说过克拉运河这回事,也是由于国家在舆论方面的刻意低调处理。此外,国内还有一些拿着新加坡薪水的教授,以及刚刚萌芽的网络水军,也在不断地给克拉运河方案泼冷水,这也使得对这个方案的讨论在中国根本就无法形成气候。
  吉拉篷作为泰国政府的高官,脑子里始终都绷着克拉运河这根弦,如今听林振华说起在新加坡吃瘪的事情,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他知道林振华是一个在中国颇有一些能量的企业家,因此希望能够借这个时机把克拉运河的想法灌输给对方。
  看到林振华茫然的样子,陈天忍不住把他拉到一边,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向他介绍了一遍。林振华听得一愣一愣的,全部听完后,他长吁了一口气,问道:“陈局,原来你一直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啊?”
  “废话,我是干什么的?克拉运河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国际政治问题,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陈天不满地说道。
  林振华道:“既然你早就知道,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呢?如果吉拉篷不提,莫非你就彻底不想提这件事了?弄得我还蒙在鼓里。”
  这回轮到陈天愣住了,他问道:“振华,你不会想说你真的对这个方案感兴趣吧?”
  “为什么不行?”林振华反问道。
  陈天想了想,说道:“克拉地峡的修建,对新加坡的经济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必然招致新加坡的强烈不满,所以……”
  “所以我们就害怕了?”林振华毫不客气地说道:“这帮孙子口口声声说要封锁马六甲海峡的时候,怎么不考虑我们不满呢?人家压根没把你当亲戚,你还上赶着替人家考虑。人家不满了,你就不敢干了,你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13亿人的大国吗?”
  “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和平共处,不干涉他国内政,这个原则是老一代领导人提出来的,到今天也还不过时吧。”陈天解释道。
  “陈局,我记得前两天是你自己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现在新加坡都已经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还提什么和平共处,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林振华道。
  陈天皱着眉,他开始意识到,林振华的话可能是对的,国家在许多事情上力图表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对于周边宵小的骚扰一直是采取忍耐的态度,在进行什么重大决策的时候,也都要努力避免对周边国家造成损害。现在看起来,领情的国家自然是有的,但给鼻子上脸的国家也不少,对这种以怨报德的国家,我们真没有必要给他们太多的机会。
  “不过,我们国家不参与克拉运河的建设,除了政治方面的考虑之外,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吧?”陈天自己给自己找着台阶,“我们曾经找专家来进行过论证,专家认为,克拉运河建成后,只能节约1000多公里的运输路程,相比动辄上万公里的航程来说,节约的幅度不大。修建克拉运河投资不小,要收回这些投资,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不具有可行性。”
  “我呸!”林振华鄙夷地说道,“你们安全部门去查查这些专家的老底吧,我估计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拿着新加坡资助的商用文人。200个亿的投资能有多大?用200个亿为我们国家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这其中的安全价值怎么计算?照他们的理论,海军去亚丁湾护航,消耗的油费比商船被海盗打劫的损失还大,难道我们就不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