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460

  “爸,你说吧。”林振华道。
  “第一,你不许亏待菲菲,以后分家产的时候,她必须要分到三分之一,不能因为她是女孩子就少分。”杨春山说道。
  这是哪门子事啊?林振华在心里暗暗嘀咕,不过,他是戴罪之身,也不敢像往常一样说俏皮话,只能认认真真地答道:“爸,你放心吧,肯定不会的。”
  “第二,你不许亏待小欣,她是你的原配,是这家的女主人,这是不能变的。你如果敢对小欣不好,我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打断你的腿。”杨春山说出了他的第二个条件。
  “爸,你怎么这样啊!”杨欣不干了,“为什么不能亏待菲菲是第一条,不能亏待我是第二条?你不能这样偏心吧。”
  如果不是要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林振华早就笑倒了,原本以为杨欣该吃何岚的醋的,谁知道她却先吃起林菲的醋来了。人家是你爸不假,但人家也是林菲的外公啊,隔代亲的道理,你也不懂?
  心里觉得好笑,林振华还是得做出一些表示的,他拉着杨欣的手,做出一个亲热的样子,对杨春山说道:“爸,你放心,这次的事情,只是我一时糊涂,我肯定不会背叛小欣的。”
  “嗯,你能够做到这两条,这次的事情,就这样算了。”杨春山说道,看着杨欣还一脸不愤的样子,他劝道:“小欣,你也别跟小华别扭了,他不是说了吗,他只是一时糊涂,人非圣贤,哪有不犯错的时候。”
  “可是,这个错也太大了,如果不给他一点教训,他以后还会继续犯错的。”杨欣低声说道。其实,在来父母家之前,她已经原谅林振华了,现在只是要做一个生气的姿态而已。如果连生气都不会,那就是傻瓜了。
  杨春山也看出了女儿心里已经接受这件事了,他转过头对林振华说道:“小华,这件事,既是坏事,也是好事。你不知道,我和你妈妈心里一直都有一块心病,就是菲菲毕竟是一个女孩。你是家里的独子,现在又有这么大的家业,没个男孩子,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这下倒好了,一下子就有了两个。”杨欣恨恨地说道。
  “其实,我一直都不太在乎这件事情的。”林振华苦着脸道,“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男女都一样的。”
  “我们得在乎啊!”杨春山道,“我和你爸是多年的老同事,你爸把你交到我手上了,我怎么能不管这件事情呢?现在好了,这两个男孩子虽然不是小欣生的,但毕竟是你们林家的根,我以后到了地下,也有脸去见老林了。”
  林振华和杨欣对视一眼,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杨欣一边笑一边再次捶打着林振华:“我知道,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故意的!”
第670章
海滨小镇上的密谋
  圣特罗佩是位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风景秀丽的法国小镇,这里拥有号称全法国最美丽的海滩。每到夏季,有无数的富豪、名流云集于此,海面上星星点点地布满了私家游艇,空气中似乎都飘荡着奢华的气息。
  时下还是冬末时分,圣特罗佩尚未迎来它的黄金旅游季,小镇上显得有几分冷清。在靠近海边的一所供游人租住的别墅里,这几天住进了一群神秘的客人。说他们神秘,是因为这些人从欧洲各地赶到这里来,却不是为了欣赏海上的风景,而是一来就扎进了这套被人提前租下的别墅,偶尔出来一趟,也是步履匆匆,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这些人,是欧洲二十几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高管,他们是应德国ALK集团市场总监赫迪拉的邀请前来的,目的是讨论如何应对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对手的威胁。在几天的闭门磋商中,被高管们反复提及的一个名字,就是中国的汉华重工。
  “两年前,我就提醒过各位,汉华重工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对手,它将对我们欧洲的企业构成严重的威胁。非常遗憾的是,在当时,大家对于我的忠告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的这种傲漫所带来的恶果,如今所有的人都已经能够看到了。”
  在别墅的大客厅里,赫迪拉用他那德国人惯有的直率对满屋子的同行们说道。
  赫迪拉不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他有着过度的自信。他把这种自信称为自己的预见,并且经常借口这种预见而对下属、同僚以及其他公司的同行指手划脚,甚至有时候还矛头直指他自己的老板。
  在两年前的法兰克福装备展上,赫迪拉的确向如今坐在屋子里的这些同行们提起过要警惕汉华重工的问题,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这种提醒在所有人那里都遭受了冷遇。今天,他旧话重提,颇有一些秋后算账的味道,让人觉得郁闷的是,大家这一回无法再无视他的话了,因为他的预言的确成真了。
  在过去两年中,欧洲装备制造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对它们的市场份额进行蚕食鲸吞的,便是来自于中国、印度、巴西等所谓“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同类企业。其中,尤其以来自于中国的企业实力最为强劲,而且吃相也最为难看……
  中国企业在抢占欧洲企业市场的时候,有两大法宝,一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原则,第二自然就是低廉的价格。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这也是欧洲企业时时挂在嘴边上的话,但在实际执行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说,非洲的一个国家要向欧洲企业采购一套设备,欧洲企业除了谈论技术、价格之外,有时候还要加上一些其他的要求,比如说,设备的使用需要周边居民的许可,当地的地方政府需要承诺什么自由、什么权利之类的。
  对于欧洲企业来说,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欧洲是代表着人类普世价值的地方,卖设备的时候,自然也要顺带着把普世价值也推销出去,否则,怎么能够让那些落后民族领悟到我大欧洲的先进呢?
  可是一旦换成中国企业,上面这些麻烦事就都没有了。中国企业喜欢说“在商言商”,从来不把设备销售和政治捆绑到一起。其实这种想法也是很正常的:我就是一个卖设备的,去掺和政治干什么?当地政府买设备,建企业,老百姓高兴不高兴,这是人家的内政,我们管得着吗?
  这样一来,那些从欧洲企业那里买不到设备的国家,就纷纷转向中国企业了。欧洲厂商见此情形,破口大骂,说中国厂商不履行社会责任,中国厂商的销售代表索性装作文化程度低,听不懂欧洲那些鸟语,你爱说啥就说啥,我只知道挣钱才是硬道理。
  关于价格,就更是中国厂商的大杀器了。不管什么样的好东西,只要中国厂商在销售,就能够直接卖成一个白菜价。像什么机床、化肥设备、石油设备、发电设备啥的,价格都让中国人给压成了渣。按这样的价格,欧洲人别说利润,就是成本都收不回来,谁还有兴趣去生产?
  在十几年前,欧洲厂商和中国厂商之间,还有比较大的技术落差。很多产品是中国人无法制造出来的,亚非拉的那些发展中国家,想要买这样的设备,就只能伸着脖子等欧洲人去宰。但如今,中国人的技术发展起来了,产品替代能力不断提高,有些技术虽然还达不到欧洲企业的水平,但勉强也够用了,再加上价格便宜、服务又好,各国用户自然就转向中国了。
  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之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这两年也开始受到中国人的入侵。性能差不多的两台机床,中国产的卖10万欧元,欧洲企业生产的卖50万欧元,该买哪一台,用户心里还能没个衡量吗?你当然可以说中国机床寿命没那么长,精度没那么高,使用起来没那么舒适,可是对于一家普通小厂子来说,这些要求有那么重要吗?
  没有谁知道中国产品到底是如何一步步侵蚀市场的。从各个种类产品的销售排行榜上看,中国厂商占据的可能只有前10名中的三两个位置,欧洲厂商仍然占据着大头。但如果把所有产品的名单汇集在一处,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中国人几乎是一个市场都不肯放过,每种产品都能找到来自于中国的供应商。
  最为可怕的是,如果把这些销售排行榜做一个年度间的比较,就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排行榜上的排名,一直都处于上升的态势,每年提高一个名次。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它们冲到榜首的位置也是指日可待的。
  市场份额的下降,带来的自然就是营业收入的下滑,接着就是亏损的出现。曾经风光无限的ALK公司,在去年终于出现了账面上的大幅亏损,正是这种亏损,惊醒了还沉睡在老欧洲迷梦中的ALK总裁,于是,就有了赫迪拉的这次圣特罗佩之行。
  接到ALK公司的邀请来到圣特罗佩的这些企业,这两年的处境与ALK颇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是市场逐渐萎缩,企业由盈转亏。各位高管们想起赫迪拉在两年前的警告,再认真查看了公司的销售报表之后,终于形成了一个共识:到了该遏制一下中国企业扩张的时候了。
  “赫迪拉先生,我承认在两年前你的确提醒过大家要注意中国汉华重工的问题。但你说大家对此事没有重视,却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所有的欧洲企业在过去两年中都没有放弃技术研发,而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强化与新兴经济体国家对手的竞争,应当说,这些措施都是有效果的。”德国吉森公司的副总裁马尔科皱着眉头对赫迪拉反驳道,他实在受不了赫迪拉这种说教的口气。
  “你们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吗?”赫迪拉道,“据我所知,吉森公司上一个财年也出现了亏损吧?虽然是小额亏损,但这是吉森公司过去20年中第一次出现亏损。”
  马尔科道:“你说的是实情,但你们ALK公司的亏损不是更严重吗?赫迪拉先生,既然你对这个问题有如此高明的预见,为什么没有让ALK摆脱困境呢?”
  “我们采取了措施,但是……”赫迪拉没有再说下去了。
  他想起了自己去年让人策划的袭击汉华设备船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能对别人说起的。中国船员居然敢对海盗的袭击进行抵抗,这是赫迪拉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听说海盗袭击失败,以及参与袭击活动的海盗遭到报复性杀戮的消息之后,赫迪拉惊得几乎有一个月都没有睡好。他担心自己已经败露,当他在德国街头看到一个中国人的身影时,就忍不住心惊肉跳地担心那是前来寻仇的中国特工。
  在经过一番痛苦的煎熬之后,赫迪拉不得不承认,自己仅仅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销售人员而已,玩这种暴力游戏,实在是太嫩了,打死他也不敢再玩一次了。
  “我当然是早就看出了中国人对欧洲企业的威胁,包括对我们ALK集团的威胁。可是,我仅仅是一名销售总监而已,我们的董事会并没有接受我的警告,正如各位没有接受我的警告一样。ALK的亏损,为我们大家都敲响了一个警钟,它也证明,我的警告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赫迪拉硬着头皮说道。
  “好了,我们不要争论这个问题了。”法国拉杜尔工业集团的副总裁朱利安发话了,“赫迪拉先生,你把大家请到这里来,不是为了向大家炫耀你的高明的吧?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竞争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一点已经无须你向大家说明了。如何应对来自于它们的竞争,才是我们在这里应当讨论的事情。”
第671章
共同行动方案
  “要遏制中国人的崛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联合!”对于朱利安提出的问题,赫迪拉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恕我直言,我们当中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是中国人的对手,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够战胜来自于中国的竞争。”
  赫迪拉也真是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这番话一说出来,整个客厅里的高管们全都躁动起来,火辣辣的目光一齐集中到赫迪拉的身上。虽然时下冬天还未过去,但赫迪拉还是感觉到了浑身的燥热。
  “怎么,各位觉得我说得不对吗?”赫迪拉迎着众人的目光问道。
  “赫迪拉,我觉得你的话是不是有些太绝对了?”马尔科讷讷地反驳道,“不管怎么说,我们这些企业仍然是居于世界500强行列的企业。我们吉森公司的规模稍微小一点,但你们ALK的规模,可是比汉华重工要大得多的。汉华重工去年的产值还不到300亿欧元吧?而你们的规模是600多亿。你怎么会认为你们单独一家企业无法与中国人竞争呢?”
  马尔科话虽这样说,但底气却是很不足的。他所在的吉森公司一年也有200多亿欧元的产值,说起来与汉华差不多少,但马尔科心里明白,如果两家企业要单挑,吉森公司铁定是要死翘翘的。
  其他公司的那些高管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赫迪拉的话听起来让人非常难堪,但细细一想,似乎还真有那么一点道理。中国人撬市场墙角的能力,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在多少次国际招标中,自己的企业就生生被中国企业给打垮了,眼睁睁地看着大额的订单落到了中国企业的手里。
  大家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但在中国人那变态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闻着点钱味就猛扑上去的敬业精神面前,这些欧洲大爷们想出来的办法只能是徒增笑耳。莫非真的像赫迪拉说的那样,大家除非联合起来,否则就必定无法翻身吗?
  “我不得不承认,我们ALK集团是无法单独战胜中国人的,即使只把汉华重工作为竞争对手,我们也没有胜算。”赫迪拉肯定地说道。
  朱利安插话道:“赫迪拉说的,也有一点道理吧。事实上,中国人也不是独立和我们竞争的。我们拉杜尔集团曾经和中国人就印度尼西亚的炼油厂项目进行过竞标,他们参加竞标的机构,是一个叫做中国化工设备联盟的组织,包括了中国最大的十几家石油化工设备企业。非常不幸的是,在那次竞标中,我们失败了。”
  “谢谢你举的这个例子。”赫迪拉对朱利安道,“中国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经济的国家,他们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机构,叫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这个机构会把全国的企业都组织成一个庞大的联合体,而与我们欧洲企业进行竞争的,就是这个庞大的联合体。”
  赫迪拉话音未落,高管们便纷纷地发出响应了:
  “赫迪拉说得对,我们也曾经遭遇过这样的事情。”
  “没错,这完全就是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来和我们这些企业进行竞争,这是违反自由市场原则的。”
  “这简直是太无耻了!”
  “中国人嘛,一贯都是如此的!你们记得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吗?”
  ……
  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对手的无耻,这是一件失败者们喜闻乐见的事情。在众人叫嚣了一阵之后,赫迪拉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然后说道:“怎么样,各位,你们现在该承认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战胜中国人的竞争了吧?”
  “赫迪拉,你的想法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我们应当怎么联合呢?难道,你认为我们应当建议欧盟也成立一个计划委员会吗?”马尔科问道。
  赫迪拉道:“如果可能的话,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这是不可能的,这违反我们自由社会的原则了。”马尔科断然地说道,“你应当知道的,在一个拥有计划委员会的国家里,企业不过是国家的一颗棋子,完全没有自由。而自由,毫无疑问是我们欧洲社会的基石。”
  “我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赫迪拉叹着气说,“但你必须承认,这是自由世界的悲哀。在欧洲的历史上,自由国家永远都不是集权国家的对手……”
  “这是哲学家应当思考的问题吧,我想,我们还是说点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吧。”朱利安打断了赫迪拉的感慨,同时在心里暗暗地把赫迪拉和历史上某个长着小胡子的德国人画上了等号。
  “好吧,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联合的问题吧。”赫迪拉悻悻地收回了自己打算铺陈的长篇大论,对众人问道:“各位,关于我们大家必须联合起来这个问题,谁还有什么异议吗?”
  “没有!”众人乱哄哄地回答道。
  “好!”赫迪拉满意地说道,“既然大家都认为我们应当联合起来,那么我们就应当商议一个共同行动方案,这个方案应当对今天参会的各家企业都具有同等的约束力,除非所有的企业一致表决同意,否则任何一家企业不能独自采取与方案的要求不相符合的行动。”
  “这个……”
  所有的高管们都支吾起来。联合应对来自于中国的竞争威胁,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但涉及到约束自己的行动,那大家就要认真地想一想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小算盘,谁也不愿意放弃本企业的自主权,而服从于一个莫名其妙的什么共同行动方案。
  赫迪拉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不过,这一回他只能在心里叹气,表面上还不敢表现出来。他知道,要把20多家全欧洲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捏在一起,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大家至少还没有公开拒绝共同行动,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各位不用担心,我说的共同行动,肯定是以不会损害各家企业的现实利益为前提的。”赫迪拉道,“我们的合作,目的只是为了遏制中国企业的竞争。如果能够把中国企业挡在欧洲的大门外,我想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的。”赫迪拉说道。
  “你还是说说具体的方案吧。”朱利安不置可否地说道。
  赫迪拉掏出一个小本,翻开到某一页,然后对众人说道:“各位,在来圣特罗佩之前,我做了一些准备,草拟了几个条款。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一,我们各家企业应当加强技术方面的合作,包括共同开发和共享专利技术,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我们欧洲企业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避免被中国企业迎头赶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