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7/460

  “对对,不要毒害青少年嘛。”林振华也找到了台阶,他端起酒杯,笑着敬了马杰一下,说道:“没办法,女同志到了这个岁数,这个情绪上就容易有点失控,我们理解,是吧?”
  “林振华,你说什么呢!”林芳华又把矛头对准了哥哥,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哥哥,居然敢说自己得了更年期综合症!
  大家嘻嘻哈哈笑了一通,林芳华这才回到了正题上,对林振华说道:“哥,你们交付的研究课题,我们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上周,我们刚刚完成了高速精密轴承材料的实验,我们在实验室制作出来的轴承钢球,各项指标均超过了法国拉杜尔公司的同类产品,完全可以实现替代。”
  “太好了。”林振华道,“这个拉杜尔公司,也是此次参加封杀行动的欧洲厂商。他们生产的含油高速精密轴承,是我们机床公司生产精密五轴联动机床的重要配件。据我们采购部门反馈的消息,拉杜尔公司已经放出了风,说他们最近要进行设备检修,轴承产量会大幅缩减,准备减少向我们发货的数量。这其实就是一个托辞,其目的就是想利用这种轴承来卡我们的脖子。”
  林芳华皱着眉头说道:“那可有点麻烦。我们这边刚刚完成的是轴承钢球材料的实验。如果是含油轴承的话,其中用到的润滑油也是一个大问题,而润滑油的研究方面,我们并不擅长。”
  林振华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是搞石化设备的,全球的石油化工企业和我们都有业务往来,润滑油的问题,应当是很容易解决的。”
  林芳华道:“哥,你先别这样乐观。我们也分析过拉杜尔的含油轴承,他们使用的润滑油,与市面上的普通润滑油不同。因为轴承是在高速条件下使用的,工作状态下钢球的温度很高,其中的润滑油既要能够保持在高温条件下的润滑性能,还要有一定的传导热量的能力,它的配方和生产工艺都不简单。”
  “嗯,好,这个问题我记下了。小芳,回头你把你们的分析结果发一份给我,我拿去给石油化工专家们看看,让他们研究一下。”林振华说道。
  马杰插话道:“哥,我建议你把小芳的分析结果也送一份到科工委那边,我过去也关注过这方面的资料,目前关于这种高速轴承用润滑油的资料,在公开渠道上没有什么披露。但在我国的军工领域,应当有过这方面的应用,你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同类润滑油,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或者是不是军工方面已经掌握了炼制这种润滑油的工艺。”
  林振华道:“这不困难,我这趟来,肯定要去找找洪丰和宋定祥他们的,我们帮了科工委不少忙了,这个时候,也该让科工委还还人情了。”
  说起轴承,马杰不由得回想起了往事,他问道:“哥,你最近有没有去看过郎厂长,不知道他现在身体如何了?”
  马杰此问,说的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马杰和杜向阳一起在汉华实习,正值汉华研制高档运动型自行车。时任厂长的郎冬带着马杰和杜向阳一起开发自行车轴承钢球的表面热处理工艺。由于热处理实验要经常接触有毒气体,临到正式实验的时候,郎冬总是让马杰和杜向阳回避,他自己亲自操刀,结果导致了身体的严重损伤。
  林振华答道:“你是知道的,老郎因为身体原因,几年前就办了病退,现在住在公司的老干部别墅区。春节的时候,我去他家拜过年,听郎师母说,老郎现在还是喜欢自行车运动,经常骑着车子出去锻炼,身体看起来还不错。”
  “那就好,我这两年没有回过浔阳,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他,等你回去的时候,千万记得替我给他带个好。”马杰说道。说完郎冬,他自然又想到了当年一起做实验的另一个伙伴,他看了林芳华一眼,然后对林振华问道:“那么,哥,你有杜向阳的消息吗?”
  听到马杰问起杜向阳,林芳华也放下了筷子,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林振华。当年,马杰和杜向阳都追求过林芳华,他们三个人有点三角恋的关系。不过,现在都已经20年过去了,这些事也不再需要避讳了。其实,马杰也知道妻子一直都有些牵挂杜向阳,但又不便直接向林振华询问,所以他就替林芳华把这话问出来了。
  林振华沉默了片刻,对马杰问道:“马杰,你是搞情报的,北美有一份《瀚河工业评论》,你关注过吗?”
  马杰和林芳华对视了一眼,马杰迟疑着说道:“哥,这么说,我和小芳听到的传言,是真的?”
  “你们听到什么传言了?”林振华反问道。
  马杰道:“我听在北美那边的校友说,向阳出狱以后,丢掉了工作,而且其他的美国机床厂商也不愿意录用他,于是他就去了杂志社,当了一名工业记者。他供职的杂志社,据说就是这家《瀚河工业评论》。”
  林振华点点头道:“没错,的确如此。不过,你们知道他在这家杂志社是干什么的吗?”
  马杰摇摇头道:“不清楚。我和小芳还专门查过这家杂志社的网站,也认真研究过这份杂志,都没有看到向阳的名字,甚至连一个姓杜的都没有找到。”
  林振华道:“这很简单,因为杜向阳改了名字,他现在的名字是……平图梓。”
  “平图梓!”林芳华失声道,“这不是《瀚河工业评论》的创始人兼总编吗?他竟然就是杜向阳?”
  林振华道:“没错,就是杜向阳。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前年在法兰克福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他,这是他亲口对我说的。他现在长相上也变化了很多,头发掉了很多,腰也有些弯了,显得很老气。”
  林芳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我曾经在网上看过平图梓的照片,我当时也觉得有几分像杜向阳的样子,就是显得太老气了,我根本不敢相信那就是他。更何况……”
  说这话的时候,林芳华有些黯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40岁上下的人,看起来并不显出什么老态。但化名平图梓的杜向阳,从照片上看,却显得像是50多岁的样子,可以想见他承受过什么样的磨难。
  马杰接过话头说道:“更何况这个平图梓的政治立场非常反华,他的所有的文章,只要涉及到中国方面的问题,必然是冷嘲热讽。中国人做出来的成就,到了他的嘴里就是一钱不值。去年他有一篇文章说中国的燃气轮机技术是完全从乌克兰剽窃来的,中国自己并不具备生产高速低振动叶片材料的能力。”
  “这不纯粹是胡扯吗?”林芳华心中对杜向阳的怜悯立刻就变成了愤怒,她说道:“咱们汉华的燃气轮机叶片,分明就是使用了我们实验室研制出来的材料,这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杜向阳怎么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呢!”
  “哼哼,也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林振华也觉得心里好生难受。他不知道为什么杜向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替美国人做事也就罢了,还成天这样诋毁中国的成就,难道真的是想卖国求荣吗?
  “哥,你有没有看过平图梓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国即将崩溃》?”林芳华意犹未尽,接着又向林振华问道。她的脾气还和小时候一样,嫉恶如仇,遇到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就喜欢向哥哥唠叨唠叨。
  林振华道:“这么著名的文章,我怎么可能没看过呢?这篇文章通过列举中国煤炭产量、用电量、民航客运量等方面的数据,证明中国2002年的经济增长率是虚假的,实际的经济增长率只有国家公布数字的一半甚至更低,从而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衰退。文章中还引用了大量道听途说的关于中国社会的传言,说什么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之类的,最后声称,最多到2008年底之前,中国就将完全崩溃。”
  “没错没错,就是这篇文章。”林芳华道,“我还专门拿着这篇文章去请教过经济学方面的专家呢,他们的评价是:一派胡言!”
  “可不就是一派胡言吗?”林振华道,“可是你们知道吗,这篇文章在美国国内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据说布什本人就对这篇文章非常推崇,还推荐给他的幕僚们去研究。还有,据陈天说,美国敢于从亚洲投身,发起伊拉克战争,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影响。美国政界认为,一个即将崩溃的中国,并不构成对美国霸权的影响。在中国问题上,美国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中国的崩溃。”
  “我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马杰叹道,“其实,我一直认为向阳比我有才气,他在卡特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如果回国来,肯定能够做出很大的成就的。就算他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回国,在美国也无法从事机械方面的专业研究,即使是做一个专业记者,也可以做得很好的。
  我看过《瀚河工业评论》上那些署名平图梓的文章,凭心而论,在涉及到专业的问题上,他的眼光非常敏锐,他所披露的国外工业发展的情况,对于我们非常有启发,所以我们一直是把这份杂志当成重要的信息来源的。
  但在涉及到政治的问题上,他就显得非常幼稚,而且非常偏执。他似乎是对中国有很深的仇恨,所写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章,一律都是偏颇的。我觉得,这好像不能仅仅用为了保住饭碗这个原因来解释吧?”
  林振华道:“也许这家杂志的出资人,就是一个极端反华的机构吧。凭杜向阳个人,应当是办不起这样一份杂志的,他的背后一定有其他的出资人。”
  “等我下次去美国开会,一定抽时间去找找他,我敲敲他的脑袋,问问他还是不是中国,是不是华青毕业的学生。”林芳华怒气冲冲地说道。
  “没必要吧。”林振华道,“小芳,人各有志,何苦强求。更何况,陈天有一次跟我说过,杜向阳的这些文章,尤其是这篇《中国即将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有一些积极的意义呢。”
  “积极意义,什么意思?”林芳华诧异地问道。
  林振华道:“如果没有这篇文章,美国很难下定把战略重心转向中东的决心。而正因为相信中国会自然崩溃,所以美国放松了对中国的遏制,这对于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比如我去年在新加坡宣称将支持泰国开凿克拉运河,美国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作出强烈的反应,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亚太事务采取了放任的态度。陈天分析说,如果理想的话,杜向阳的这篇文章,能够给中国带来10年的战略机遇期呢。”
  “这么说,杜向阳是坏心办了好事了?”林芳华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微笑。
  马杰皱了皱眉头,问道:“哥,那你觉得,杜向阳是不是有意写这样一篇文章的呢?”
  “有意?”林振华微微一愣,“他……不至于会想得这么深吧?”
  三个人都沉默不语了。如果陈天在场,他会知道,马杰的这一句话,其实是揭开了事情的真相。在此前,陈天有意向林振华透出美国政界对杜向阳所写文章的态度,也是试图在给林振华一些暗示,可惜林振华没有充分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亦无,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那些无名英雄,有谁能够听到他们心底里吟唱的那一曲忠诚的赞歌。
  “来,喝酒吧。”林振华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向林芳华和马杰举起杯,说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世事岂能尽如人意,吾辈但求无愧于心。”
第677章
军地合作
  吃过饭,林芳华陪着林振华到华青的几个学院去转了一圈。现在华青大学里承担汉华委托课题的,可不止是机械学院一家,什么汽车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学院、环境学院等等,都在帮汉华做各方面的研究。林振华在华青的知名度,丝毫不比华青的校长更低。
  在计算机学院,林振华在与老师们讨论了一阵有关数控机床控制指令集的开发进程问题后,还专门了解了一下小黑的学习状况。老师们既又几分头疼,又有几分自豪地告诉林振华,这位兰翔的各位功课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他不喜欢的课程,一律是60分,有几科甚至是老师睁只眼、闭只眼才勉强过关的;而对于他喜欢的数据结构、C语言、编译原理之类,他每一门都是全班最高分。
  老师们还介绍说,鉴于兰翔在编程和数据安全方面的天赋禀异,学院破格允许他参加原本只有研究生才有资格参加的科研课题,他在课题组里年纪最小,但能力却远在许多师兄师姐们之上。
  “陈局长他们也经常让兰翔同学过去帮忙,好像是涉及到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课题,请他一起参加的。”一位老师说道,他说的陈局长,自然就是指陈天了。兰翔是由陈天以委托培养的名义塞进来了,计算机学院本来就和安全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孩子,父母是两个初中生,他自己居然有这么高的造诣,真是邪门了。”林振华大摇其头,同时为好朋友的孩子有如此出息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第二天,林振华按原来的计划,来到了科工委。在约好的时间,科工委机械工业司的司长宋定祥专程下楼,来到大楼门口,等待着林振华。像这样的待遇,只有上级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能够享受到。如果是其他部委的官员,哪怕是副部或者正部级的领导,也很难让宋定祥如此客气。
  “林总,欢迎欢迎啊,你可是有一段时间没到我们这里来指导工作了。”见到林振华走上台阶,宋定祥笑呵呵地迎上几步,伸出双手与林振华握手致意。
  林振华一边握住宋定祥的手,一边故作惊讶的姿态说道:“宋司长,我好像没什么事情得罪你吧,你这是明着欢迎我,实则要赶我出门啊。”
  “此话乍讲?”宋定祥问道。
  林振华道:“从身份上说,你宋司长是官,我是民;从商业上说,你宋司长是客户,我们汉华是为你们服务的供应商。你亲自到大门口来接我,还口口声声说我是来指导工作,这不是打我的脸吗?我哪还有脸再往里走啊。”
  宋定祥哈哈笑道:“哈哈,下来接你一趟,是应当的。我们还有一层关系,你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我们是朋友啊。朋友之间,接来送往不是非常正常的礼节吗?”
  林振华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知道,宋定祥对他这样客气也是有理由的。以汉华目前的规模,按照国内企业的行政级别来套,他也相当于有副部级的行政级别了,到各省去联系工作的时候,人家也要出一个副省长来接待的。宋定祥虽然传说马上要升副主任,但目前还是司局级,下来迎接他一下也不算过分。
  此外,汉华这些年与科工委的合作范围非常广,宋定祥在很多时候还指望着汉华帮他们解决一些难题,所以对林振华客气有加,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寒暄过后,林振华便与宋定祥一起,向楼上走去。随他一起来的机床公司总工刘兆华紧随其后,宋定祥的秘书陪着他,也是十分客气的样子。
  林振华来科工委,事先约好要见的人是科工委的老副主任洪丰。宋定祥直接把林振华和刘兆华带到了洪丰的办公室,还亲自当起了服务员,要帮二人倒水。刘兆华虽然是个技术宅,但这点眼色还是有的,赶紧抢过杯子,自己去饮水机那里接水。
  宋定祥客气了一句,便在林振华身边身边坐下了。刘兆华给大家端过水来,然后找了一个靠边的位子坐着,掏出本子准备记录大家的谈话。别看他平时在公司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总工,在这里,就只能屈尊当个记录员了。
  洪丰端坐在他的办公桌后面,笑呵呵地等着众人坐定,然后用带着几分责备的口吻对林振华说道:“小林,你可是有很长时间没到我这里来了,是不是财大气粗了,看不上我们这个庙门啊。”
  林振华笑道:“洪主任真是冤煞我了,我只是这段时间事情太忙,没有及时来向洪主任汇报工作而已。我们汉华可是一直都在为科工委做事啊,前不久,你们把我们汽轮机公司的总工张逸华扣下了,说搞什么氦气轮机,至今也不让他回公司工作,说是什么涉密。另外,你们还诈走我们2个亿,整整两个亿呢,如果买成馒头,够撑死我们全公司的职工好几回了。”
  “哈哈,果然还是过去那个满嘴怪话的小林。”洪丰笑着对宋定祥说道,“我还刚说了一句呢,他就准备好了一大套话等着我。”
  “林总始终都是这样朝气蓬勃啊,也只有这样充满朝气的领导,才能带领汉华这样一家大企业不断走向新的辉煌啊。”宋定祥接着洪丰的话头说道。
  “二位领导就是别嘲笑我了,我现在可是腹背受敌,这不,急忙赶到京城来向你们各位求援了。”林振华说道。
  “嗯,你们的事情,我听小陈说过了。”洪丰点点头说道,“欧洲厂商想利用配件、专利来卡你们的脖子,其实也是想卡我们整个国家工业的脖子。主席早就说过,帝国主义忙我之心不死,他们过去就曾经卡过我们的脖子,这些年在高技术出口方面,也一直都在卡我们,但我们怕了吗?没有!帝国主义这只纸老虎,你越怕它,它就越凶狠;反之,你如果不怕它,那么它就只会虚张声势而已。”
  “呃……”林振华无语了,刚才洪丰还嫌他罗索,殊不知洪丰自己罗索起来,也是够骇人听闻的。毕竟是当惯了领导的人,一张嘴就是一套大道理,林振华还真有点不适应。
  “洪主任,其实吧,我们也不是害怕,而是这个这个……主席不是说过吗,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这次来科工委,就是想请洪主任给我们一些战术上的支持。”
  林振华索性也学着洪丰的口吻,背起语录来了,这也都是小时候背熟的话,现在说起来,还真有几分亲切感。
  “嗯,你说的也对。”洪丰点了点头,“那么你说说看,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战术支持?”
  林振华道:“我们梳理了一下目前面临的困难,包括一些配件的提供,以及一些技术专利等,我们想看看科工委这边是不是有这些方面的技术储备。如果有的话,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加强一些合作。”
  听到林振华这样说,刘兆华连忙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份清单,正犹豫着该递给谁的时候,宋定祥伸手接了过去,展开先看了起来。如何给汉华提供支持的事情,是由洪丰来决策的,但到具体的技术层面,只能是宋定祥来负责,所以他接过这份清单去看,也是最合适的。
  “这些问题,有些我们的确可以帮助解决,有一些嘛,就涉及到国防机密,可能不太方便把技术提供给你们了……”宋定祥一边看着清单,一边一会点头、一会摇头地说着,看到含油高速精密轴承那里时,他迟疑了一下,说道:
  “这种含油高速精密轴承,你们说目前已经解决了轴承用钢的问题,障碍主要是润滑油,你们怎么知道,我们能够提供这种性能的润滑油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7/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