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460

  “我必须为我的采访对象保密,这是我的职业道德。”罗姝喊道。
  “职业道德?”林振华不紧不慢地插话了,“这位女士,你不觉得职业道德这四个字出在你嘴里,显得那么滑稽吗?在新闻发布会上,其他的记者朋友都在按着主持人的安排提问,而你却可以无视这种规则,这就是你标榜的职业道德?
  还有,刚才大家是在谈论证据问题,你一边说自己有证据,一边又说不能出示这些证据,这是不是意味着你认为你自己的话就是证据?身为记者,能够膨胀到把自己的言论强加给别人,还说是证据,这样的职业道德,是不是太奇葩了?”
  一席话又把罗姝堵了个哑口无言,她讷讷地嘀咕道:“反正我就是有证据……你们想抵赖是办不到的。”
  林振华的挤兑,也就是占点嘴巴上的便宜。罗姝说自己有证据,而且是当事人亲口说的,这一点,在场的不少记者还是隐隐有几分相信的。汉华的态度更强硬,毕竟是自己企业的事情,说出来的话别人多少要打点折扣的。
  毕敏看了看正在交头接耳言论的记者们,轻轻笑了笑,说道:“为了反驳各种针对我企业的谣言,我们今天专门请来了参加中国铁路设备谈判的外方代表,德国吉森公司的马尔科先生,请他给大家说说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吧。”
  她刚说完,报告厅前排的门就被推开了,马尔科在两名中国人的陪同下,满脸堆笑地走了进来,径直走上主席台。有心人发现,马尔科虽然表面上带着笑,但笑容却是僵硬的,看上去比哭还难看。
  “马尔科先生,最近有谣言说中国政府向某些外国公司施加了压力,把获得铁路设备订单与转让技术进行捆绑,请问您所在的公司是否遭遇过这样的事情?”毕敏对马尔科问道。
  马尔科接过马杰递给他的一支麦克风,无声地叹了口气,然后对着一屋子的记者说道:“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是德国吉森公司的副总裁马尔科,应汉华重工……林振华先生的邀请,前来替汉华重工和中国发改委澄清一个谣传。
  近日,有某些媒体的记者称,中国发改委向我们这些外国企业施加压力,强迫我们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以换取铁路设备订单。我想,这可能是一个误解。
  我们的确是有意向中国企业转让一部分技术专利,但这不是出自于中国政府的压力,而是……我们的一项售后服务政策。为了保证中国在获得吉森公司提供的设备之后,能够自己进行必要的维护,我们需要向中国企业转让这部分技术。”
  马尔科这一番话,可谓是一块石头扔进了池塘里,立即激起了满天的水花。记者们也都是人精,哪里听不出马尔科话里透露出来的信息?很明白,铁路设备订单和转让技术之间,的确是存在着捆绑的,马尔科的话与此前南导的报道相比,只有一点区别,那就是自愿与被迫之分。
  可是,如果没有政府的压力,吉森公司凭什么愿意向中国企业转让技术?大鼻子的国际友人并不是没有,但这种白求恩式的好老外,是非常稀缺的。马尔科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如果说就是为了给中国提供售后服务,恐怕连猪都不会相信的。
  但相信与不相信,都不重要了,既然马尔科亲口说了这不是政府的逼迫,至少发改委方面就没有责任了,各家媒体也无法拿这件事来炒作了。人家都说了,这只是售后服务,谁不知道德国人是最讲究售后服务的?网上不是说了吗,德国人100年前在中国修的下水道里,还埋着几个油纸包,里面有用来维修的配件,更邪乎的是,有一个油纸包里还包着一个冰镇着的管道工人呢……
第685章
仿佛平淡
  马尔科硬着头皮说完了上述的话,然后转过身来,向林振华走去。林振华也连忙站起来迎上去,两个人就这样在主席台上当着无数记者的面,一边热烈地握手,一边回转头向着记者们绽出笑容。至于马尔科的笑容与林振华的笑容有什么区别,大家就不必去考究了,人家是老外,也许笑的时候就是带着点哭相的,人家乐意喜极而泣,你管得着吗?
  “我宣布,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与德国吉森机床有限公司,正在进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谈判。谈判已经取得了建设性的成果,汉华集团将向吉森公司注资,并获得部分股权。吉森公司也将向汉华机床公司注资,获得对汉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所有对于汉华公司与吉森公司之间存在矛盾的说法,都是不负责任并且别有用心的。”
  林振华笑吟吟地向众人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重大新闻。
  这就涉及到这几天来所发生的变化了。
  马尔科自作主张把铁路设备谈判的事情透露给了南导,给中国发改委和汉华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改委雷霆震怒,通过自己的渠道把状直接告到了吉森公司的总裁鲁茨那里。
  中国官方要想告状,渠道和手段都是非常充足的,这一回的事情,属于私底下的交易被泄露的问题,所以发改委没有走正式渠道,而是通过中间人向鲁茨表达了一个意思:如果吉森方面不主动出面来挽回影响,那么发改委将宣布吉森公司在这项招标中永远出局,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这个消息传到鲁茨的耳朵里,把他惊得如五雷轰顶一般。在欧洲人的眼里,中国人在其他的事情上都是可以通融的,唯有涉及到面子的问题,那是顶顶重要的,绝无商量余地的。马尔科的愚蠢举动,显然伤害了中国政府的面子,中国政府放出这样的最后通牒,恐怕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
  从此前的谈判来看,吉森公司即使不肯答应中国方面的要求,最终也不至于完全拿不到一点订单,只是额度不尽人意而已。最关键的是,只要挂着一个尚在与中国进行合作的名头,吉森公司就可以在股市上维持一个还有希望的形象。如果中国方面公开宣布将吉森公司排除在未来的合作范围之列,鲁茨有理由相信,吉森公司的股票将会崩溃,届时政府就会出面来要求吉森公司进行重组了,那将是吉森公司的噩梦。
  想清楚了这个道理,鲁茨哪里还敢让马尔科去胡闹,他给马尔科打了一个长途电话,先是结结实实地把马尔科骂了十几分钟,然后勒令马尔科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修复与发改委和汉华之间的关系。
  吉森公司表现出了合作的态度,双方的谈判便有了新的进展。在经过一番气氛友好的讨价还价之后,吉森公司答应了向中国转让全部技术专利的要求,换取了汉华向吉森公司注资1亿欧元的承诺。1亿欧元对于吉森公司糟糕的财政状况来说,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但这笔资金来自于风头正劲的中国汉华重工,其意义就不大一样了。它意味着吉森公司拥有了与中国官方的对话通道,而中国……早在500年前欧洲人就知道这是一个黄金遍地的国度了。
  吉森公司向中国转让的技术专利,受让方自然就是汉华。为了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专利采取了折股的方式,由汉华机床公司拿出一定比例的股份,交给吉森公司,作为获得这些专利的代价。至于折股的比例,那是需要进行认真测算的,双方都会请过硬的会计公司来办这件事,在几天的时间里,双方还谈不到这样的细节上。
  专利的问题谈妥了,铁路设备招标的事情自然也就很好谈了。发改委方面已经明确表示,在这一轮招标中,吉森公司至少可以获得10亿欧元的份额,这笔钱足够让吉森公司暂时起死回生了。至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无论是鲁茨还是马尔科,都顾不过来了。
  马尔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林振华请来“辟谣”的。作为一位自诩接受过民主教育的德国人,马尔科要把自己说出来的话再咽回去,这种灵魂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他对南导说的事情,完全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他亲口说出来的。现在,他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甚至当着当初采访自己的那位南导女记者的面,矢口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这实在是有悖于他的做人原则了。
  但他也知道,所谓原则,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与企业的生死存亡相比,节操这种东西根本就一钱不值。更何况,像中国发改委讹诈吉森公司的这种事情,在商场上并不罕见,他把商场上的幕后交易拿到台前来讨公道,这本身就是一种无节操的行为。
  记者们都被这一轮逆转吸引住了,闪光灯再次爆闪起来,记录下了林振华与马尔科亲切握手的场面。有些网络记者在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快讯,要知道,两大巨头的携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重大新闻啊。
  罗姝坐在那里,脑子里空空如也。她以为自己捏住了汉华的痛脚,可以借此要挟汉华一番,谁知,汉华却釜底抽薪,直接把吉森公司给摆平了。看马尔科那一脸尴尬的样子,可以知道吉森已经服软了,汉华取得了全胜。
  当然,对于南导来说,在这场闹剧中并没有损失什么。这就是媒体的优势所在了,说对了可以博一个仗义执言的名头,说错了也无所谓,只要自己不吭声,公众是非常健忘的。南导过去说错的事情多如牛毛,甚至被人当面打脸的经历也有不少,但只要南导自己不说,谁又会记得呢?
  看着同行们闹闹哄哄地上前去采访林振华和马尔科,罗姝觉得好生寂寥。她默默地收起采访本,站起身,走出了会场。
  会场外,阳光明媚,照得罗姝的眼睛有些生疼。她抬起手遮住阳光,向四周望了望。就在这里,她感觉到有个什么东西轻轻地碰了自己一下。
  “同志,看书吗?”
  站在罗姝身后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满脸奸诈神色的男人。那男人手里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刚才,他就是用这本书拍了拍罗姝的手臂。
  “走开走开,我从不看这种地摊书。”罗姝恼火地说道,现在摆地摊卖书的居然也这么嚣张,还敢直接找人推销了。
  那男人嘿嘿笑道:“同志,我这书可不是地摊书,里面全是猛料呢。”
  “你走不走!”罗姝威胁道,地摊书没有一本不是猛料,要么是什么五女争一男、人兽相恋之类的,要么就是什么高层内幕。罗姝自认为自己够能编段子了,但与这些地摊书相比,那还是差得远了。
  那男人见罗姝没有兴趣,似乎也泄了气,他把书皮向罗姝抖了抖,嘀咕了一声,便转身欲走。
  “站住!”罗姝像被电了一下似的,下意识地大喊了一声。
  “怎么啦?”那男人回过脸来,问道:“你不会告诉我说,你又打算买我的书了吧?”
  “你再给我看一下书名……”罗姝嘴唇哆嗦着说道。
  那男人把书又递了过来,这一回,罗姝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在那书皮上,赫然有四个大字:《南导揭密》。
  天下可以叫南导的机构并不少,甚至于人名也可以叫做南导,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南导只有一个,那就是罗姝所在的南部经济导刊。
  如果说这个书名的指向还有些疑义的话,封皮上的图片就再直接不过了。图片的背景是一份一份的南部经济导刊,有刊头有证。前景则是一群形容猥琐的人物,手里拿着采访用的话筒,表情里透着浓浓的阴损之气。不用说,这些人的原型就是包括罗姝在内的南导记者,其中有一个披着长发的女子,没准就是罗姝本人。
  “你这本书是写什么内容的?是南导上面的文章的汇编吗?”罗姝问道。
  南导以揭密见长,这本书叫《南导揭密》,自然可以解释成南导所进行的揭密了。所以罗姝的第一念头,就是有人盗了南导的版,把南导上发的文章结集出版了。结集也不是不行,可是你配的都是什么图片啊!
  那男人嘿嘿一笑,说道:“非也,非也,这本书是专门揭南导的密的。我看你也像个文化人,听说这楼里面在开新闻会,你恐怕也是记者吧?你知道吗,南导就是靠编瞎话起家的,它编的那些瞎话,在我这本书里都一笔笔地记载着呢。”
  “你胡说!”罗姝再也忍不住了。你可以侮辱我的人格,我也欢迎你侮辱我的身体,可是我绝对不能容忍你侮辱我的职业!南导有没有编过瞎话,罗姝是再清楚不过了。这年头,不编瞎话哪有关注度呢?可是,话又说回来,我们编瞎话的动机是正义的,我们编瞎话是为了倒逼真相,这种正义的行为,岂容他人亵渎。
  “什么胡说?”那男人也恼了,看起来,他对于这本书还挺维护的,他随手翻开其中一页,说道:“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南导某年某月某日某版的文章说,某地一名乡村女教师因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在业余时间从事色情活动来养家,而当地教育部门对此不闻不问。而事实上,这位女教师是因为一夜情被撞破而编出来的谎言。其他报纸对此事进行澄清之后,南导没有进行就此报道进行过任何解释。”
  “这个事情嘛……”罗姝语塞了,这件事其实就是她报道的,在文章中,她还用了几个排比句“拷问”当地政府。在事后发现自己摆了乌龙之后,她就再没有就此事吭声了。道歉这种事情,南导是从来不屑于做的。
  “还有这个……”那男人又翻过一页,“南导某期报道说某地政府未经住户同意,强迁了他们的住房,并且配发了图片。而事实上,图片上显示的被拆除的房子,并不是报道中的那户人家的房子。由于南导的报道,当地政府决定不再拆迁那户钉子户,现在他家的房子还在原处,周围的住户都已经乔迁新居了,代之而起的,是当地新建的一座火葬场……”
  “别说了!”罗姝恼羞成怒。这件事恰好也是她报道的,当时她向报料人承诺,当地政府肯定扛不住南导的压力,最终一定会答应他家的天价补偿要求。谁知,当地政府也够倔强,直接绕开了那处房子,不拆了,弄得那家报料人至今只能与死人为邻。网络上还因此而编了一个段子,说是造谣一时爽,全家火葬厂……
  “这本书多少钱,我买了。”罗姝说道。
  “100块。”那男人呵呵笑道。
  “你抢钱呢!”罗姝尖叫道,“就这本书的厚度,就算在书店最多也就卖20块钱,你这肯定是盗版,还敢开这么高的价?”
  这倒不是说罗姝出不起100块钱,而是她实在无法接受被人讹的感觉。一本揭自己短的书,还要自己出100块钱去买,这实在是太冤了。
  那男人可不干了,他把书往怀里一藏,说道:“同志,你怎么说话的?什么叫盗版,我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好不好?这本书是没多厚,也就是300多页,可是我采集上面这些资料容易吗?”
  “是你写的?”罗姝瞪大了眼睛,看眼前这位,实在不像是能够耍笔杆子的样子,罗姝甚至怀疑他识不识字。
  那男人发现自己被蔑视了,不由得也恼火起来,他从怀里重新扯出那本书,指着书名旁边的四个小字对罗姝说道:“你看见没有,这上面写着四个字,仿佛平淡,嘿嘿,这就是我的笔名。”
  “仿佛平淡是你的笔名?那你的真名叫什么?或者……你过去用过别的笔名吗?”罗姝半信半疑地问道。恍惚间,她觉得眼前这人有些眼熟,一时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莫非他是某家报社的记者,异或是一位什么作家?现在倒也有些作家长得像庄稼汉似的,别看貌不惊人,细一打听,人家没准还拿过诺奖呢。
第686章
以毒攻毒
  “本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原江南省实华电器厂下岗工人,孙翔云!”那男人拍着胸脯,牛哄哄地对罗姝说道。
  “孙翔云……”罗姝脑子里灵光一闪,一则多年以前的记忆突然被触动了,“你就是那个反对林振华收购江实电的工人!”
  “你就是那个骗我和林总做对的罗记者!”孙翔云也蓦然想起了对方,虽然时隔多年,但这件事给孙翔云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经过这十多年的沉淀,孙翔云越来越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与林振华为敌,如果当初没有这个记者在一旁挑拨,那自己也不至于走得那么极端吧。
  孙翔云与林振华做对,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当时他试图在汉华收购江实电的过程中敲诈一把,结果反被林振华算计了,弄了个偷鸡不成反蚀米。在江实电并入汉华之后,孙翔云恶习不改,屡屡违反劳动纪律,终于落了一个被除名的下场。
  其实,在那一场闹剧中,罗姝也没赚到便宜。因为对这件事情的报道,南导得罪了林振华,招来全国家电企业联合停止投放广告的报复。为了平息林振华的怒气,南导的主编唐笛不得不将罗姝从南导除名,时隔多年之后才偷偷地把她重新招收回来。也正因为有过这样一段经历,罗姝至今还能记得孙翔云的名字。
  在离开江实电之后,孙翔云申请了一个下岗证,在南都市摆了一个卖彩票的摊子,生意也还算不错,足够养活自己一家人了。但与还留在原企业里的同事们相比,他的生活水平就差得很远了。江实电自从并入汉华之后,改名叫作汉华制冷设备公司,除了为美国的泰戈公司做冰箱的外包之外,主打产品是大型制冷设备。这几年,制冷设备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企业里的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每年都在上涨,让还住在公司家属院里的孙翔云羡慕得两眼放光。
  十多年前的孙翔云,只是一个30来岁的愣头青,脑子里只想着如何能够捞钱,说不上有什么正义感,也不懂得什么人情世故。经过这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他开始越来越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了。如果没有与林振华为敌,如果不是成天想着不劳而获,那么现在可能自己也已经是一个车间里的小干部,能够拿高薪、分大房子,何至于一天到晚守着一个彩票摊子看别人的冷眼呢?
  想通了这些事情之后,孙翔云便开始厚着脸皮去和公司领导讲和,申请重新回到制冷设备公司来。但出去容易,回来就难了,汉华在江南省是排名第一的大企业,福利待遇让公务员都看着眼馋,每年想进汉华工作的人足够从浔阳一直排到南都。别说孙翔云还是有前科的,就算是与汉华毫无瓜葛的人,以他的年龄和学历,也已经不能达到汉华招聘的要求了。
  不过,公司领导层里也有几位是老江实电提拔上来的,与孙翔云多少有点旧情。虽然不能网开一面把他重新招回公司来,但照顾照顾他的家属还是可以的,孙翔云的女儿大学毕业之后,能够跨过千军万马竞争的独木桥被招进公司工作,自然也就是那些老弟兄们给使的劲了。
  返回公司的申请被拒绝之后,孙翔云原本以为自己与汉华的瓜葛就此了结了,反正他也已是50来岁的人,再卖上几年彩票,就可以退休去拿养老金了,没必要多想什么。谁知,前几天公司里的老刀突然找到了他,还带来了一位戴着墨镜、颇有几分神秘感的人物。
  “老孙,给你一个机会,不但能够挣点钱,还能让林总念你的好,你干不干?”老刀笑嘻嘻地对孙翔云问道。
  孙翔云在老刀面前始终有种畏惧感,当年他编排老刀的老婆罗咏梅的段子,被老刀结结实实揍了一顿,那可是他这辈子被打得最狠的一次。这些年,他在公司的家属院里偶尔也会遇着老刀,大家见面之后会互相点头笑笑,也算是不计旧怨了。现在老刀亲自上门来给他提供机会,这可让孙翔云觉得受宠若惊了。
  “刀经理,你太客气了,你吩咐的事情,我哪敢拒绝呢?至于说让林总念我的好,我可更不敢想了,能够让林总消消气,原谅我过去的冒犯,我就非常感谢了。”孙翔云连声地说道,老刀在汉华的职务是个什么部门经理,所以孙翔云喊他刀经理是没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