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460

  如今,风机制造商联合提出了双反请求,这不亚于在他这个总统的脸上扇了一巴掌。
  “我不认为通过双反调查来打击中国风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西赛懊恼地对能源部长特温说道。
  特温问道:“为什么呢?”
  西赛道:“我看过这些风机制造商提交的证据,我认为这些证据是牵强附会的。也许中国政府的确对中国的风机制造商有补贴,但这种补贴是通过税收减免、土地无偿划拨等方式提供的,而这方面的认定一直是世贸协定的空白。事实上我们也在对风机制造商减税,这与中国人的做法没有什么区别。”
  特温道:“总统先生,你要知道,我们提出双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暂时限制中国风机的进口,为我们的风机制造商提供缓冲的机会。调查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有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了。”
  西赛更加恼火了,他说道:“我知道这一点,所以我才反对这个双反调查。我认为,我们应当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上下工夫,而不是把希望建立在非贸易壁垒上。自由贸易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原则,我不希望看到美国成为一个贸易保护国家。”
  “总统先生,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面对现实吧。”特温看着西赛,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
  “你说的现实,是指我们的风机产业无法与中国人抗衡?”西赛反问道。
  特温耸耸肩膀:“的确是这样,虽然承认这一点让人觉得不太愉快。”
  “这怎么可能?你们告诉过我的,我们的技术远在中国人之上。”西赛追问道。
  “那是曾经……”特温道:“我们的技术的确曾经比中国人更好,但过去两年中,中国人投入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发展风机产业,他们的生产设备已经比我们更先进了,生产成本也比我们要低得多。
  他们拥有的用于加工风机叶片的大型机床,是全球最大的,在这样的机床上,他们可以一次性地完成一个叶片的加工。而我们使用的是更小的机床,要加工一个叶片,需要分成几次才能完成。
  以往中国人主要是靠低廉的人工成本来降低产品的成本,但现在,他们除了人工成本依然低廉之外,在技术上也已经超过我们了。凭借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他们同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全球最大的设备,居然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在美国?”西赛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完全颠覆了他的常识。美国难道不是世界第一强国吗?怎么可能中国人拥有的设备,而美国人却没有呢?
  商务部长福特道:“总统先生,这是事实。中国人拥有许多世界第一流的设备,而我们美国却没有,这种情况在1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这几年尤为严重。中国人喜欢追求世界第一,这一点你是知道的。过去他们没有钱,也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所以做不出来。而现在,他们只要做什么设备,就一定是朝着世界第一的目标而去的。”
  特温补充道:“上个月,中国人制造出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风机叶片,全长62米,最大弦长4.5米,预弯1.5米……呃,这么说吧,这种叶片是用于海上5兆瓦风机的,目前能够制造这个等级风机的只有丹麦的维斯塔斯,和中国的汉华风机公司。”
  “我听到一个消息,汉华有意收购维斯塔斯,如果这个传闻属实的话,那么……地球上将没有哪家企业能够Hold住汉华了。”福特笑眯眯地加上了一句,丝毫不顾西赛的脸色变得更黑了。
第737章
无可奉告
  “关于汉华收购维斯塔基的传闻,我能够告诉诸位的,只有一句话:无可奉告。”
  面对着一屋子记者,林振华笑呵呵地给了大家一个很不厚道的回答,激起了记者们的一片义愤之声。当然,大家也就是口头上喊几嗓子而已,与其说是向林振华表示抗议,还不如说是在向林振华卖萌。
  自从汉华下重手整垮了南部经济导刊之后,全国的媒体对汉华都有了几分敬畏。所有派去采访汉华的记者,临出门之前,总编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不要招惹汉华,不要得罪汉华的任何人,哪怕是一个普通工人。
  其实,林振华和项哲对于媒体的态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前提是对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找汉华的茬。由于汉华的业务繁多,动辄就是很大的动静,所以汉华索性建立了一个定期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每次发布会的前半段是向记者披露汉华的新动向,后半段就是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今天这个发布会,不知什么原因,所有的记者都盯上了汉华的风电业务,从遭遇美国的双反调查,到收购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的传闻。也难怪,这些事情在坊间都已经传得有板有眼了,但汉华自己却一言不发。
  “林总,美国政府最近启动了对中国输美风机产品的双反调查,作为向美国出口风机产品数量和金额最多的企业,汉华风机公司对此有什么评论,这项调查对于汉华的风机业务是否会带来严重的影响?”一名记者换了一个问题,向林振华问道。
  “关于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风机启动双反调查一事,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强烈谴责美国政府的这种贸易保护行径。我们认为,贸易保护无助于提高美国风机产品的竞争力,对于全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更是一种严重的挑战。国内风机制造企业已经联名向我国商务部提出报告,要求商务部就此事与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必要时,商务部应当采取报复性措施,以保护我国风机企业的合法权益。”
  林振华装得像只大尾巴狼似的,冠冕堂皇地说着外交辞令。不过,记者们对于这样的外交辞令同样是不会放过的,一群人对着笔记本电脑噼噼啪啪地打着字,有些网络媒体已经把特稿发出来了:
  《汉华董事长林振华称:不排除对美国采取报复性措施》
  《汉华将对美国双反调查进行强烈报复!》
  《面对美国双反调查,林振华怒了!》
  《西赛魂飞魄散:林振华称将对美国进行核报复!》
  ……
  在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年代里,要求媒体正正经经地说话已经是一种奢望了,幸好,读者的心脏也已经越练越强悍,寻常一点夸张,根本都没人会在意了。
  “那么,美国的双反调查会不会影响到汉华风机对美国的出口呢?”记者继续问道。
  林振华果断地摇摇头道:“我想,应当是不会的,事实上,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已经停止向美国出口风机了。”
  “什么?汉华已经停止向美国出口风机了?”记者们一阵骚动,这和大家了解到的情况完全不同啊。谁不知道中国风机已经占据了美国风机市场的20%以上,而中国出口风机最多的就是汉华,这二者合在一起,难道还不能证明汉华是向美国输出风机的大户吗?
  可是,林振华好歹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了,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可能睁着眼说瞎话吗?
  林振华说完这些,就笑着退场了,接替他的,是汉华集团的总部办公室主任毕敏。对于毕敏,记者们要熟悉得多,纷纷围上来向毕敏打听林振华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毕敏微笑着给大家发了一本汉华年度报告,告诉大家说,大家关心的事情都在报告上写着呢。
  记者们翻开报告一看,发现林振华还真的没说假话,自从去年10月开始,汉华对美出口风机的数量就骤降到了0,在这个时候,美国还没有启动双反调查呢。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汉华主动放弃美国市场了?这不像是汉华的风格啊。”
  众人议论纷纷,这时,有一位记者终于在报告上看出了端倪,他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大家认真看一下汉华风机出口的国别统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
  奇怪的现象?记者们还真有点求知精神,纷纷认真地察看着手上的报告,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问题:
  “1.2亿美元的风机部件,销往乌桑国……这个乌桑国是什么地方?”
  “好像是非洲的一个国家吧。”
  “这个国家很富有吗?为什么要采购这么多的风机部件,而且还不是整机。”
  “这个国家我似乎听说过,好像是去年的时候,汉华在那里建过一个分厂。”
  “什么分厂,是汉华和乌桑国的合资企业好不好,业务好像就是风机装配。”
  “我明白了……”
  众人的脸上都绽出了笑意,大家觉得自己已经猜出了问题的关键。美国启动双反调查,这是对中国的风机产业而言的,但如果风机是从非洲销售到美国去的,就不会受到双反调查的限制了。汉华把风机设备拆成散件,运到非洲去装配成整机,再卖往美国,虽然多花了一些运费,但却绕开了美国的制裁。难怪林振华言之凿凿地说,汉华根本就没有卖风机给美国。
  这样的伎俩,属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企业干这样的事情可不是第一次了。
  以往,美国和欧洲为了限制来自于中国服装,曾经搞过贸易配额,规定每一年中国向欧美出口的服装只能达到多少金额。结果,中国服装企业就在越南、孟加拉之类的国家设一个分厂,把国内生产的服装拿到那里去贴上标签,再卖往美国,这样一来,占用的就是这些国家的配额,与中国的配额无关了。中国不做生意则矣,一旦开始做生意,智慧绝对是无敌的。
  当然,汉华通过在乌桑国设厂来规避美国双反调查的做法,也并非那么简单。在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中,有关于“原产地”的一些规定。汉华必须保证在乌桑国的生产是对产品的“实质性改变”,以证明乌桑国才是产品原产地,而不是转口国。另外,汉华还要使乌桑国国内的风机价格低于向美国出口的价格,这样就不算是倾销了。
  这些复杂的名堂,林振华是玩不转的,汉华现在拥有一个庞大的律师团队在帮助处理这些事情,舒曼和钱元平两位就是这个律师团队的负责人。
  记者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江南日报的首席记者宋莹留在最后,她拉着毕敏的手问道:“毕主任,咱们是老朋友了,关于维斯塔斯的事情,你就不能透点内幕消息给我吗?”
  毕敏呵呵笑着道:“宋姐,你可不能让我犯错误哦,维斯塔斯的事情,是公司最核心的机密,我就算知道,也不能透露出去啊。”
  “这个林总,现在官升脾气涨了,有什么重要新闻还瞒着我呢,真是太不讲义气了。”宋莹愤愤然地说道。
  “呵呵,宋记者,说我什么坏话呢?”林振华不知从什么地方转了出来,笑吟吟地对宋莹说道。
  宋莹和林振华算是老相识了。20多年前,她和新华社驻江南省的记者徐海皓去汉华机械厂采访有关林振华侵占职工住房的事情,由此与林振华结识。在此后的许多年里,宋莹在宣传方面帮过林振华不少忙,所以大家的关系都非常不错。
  “我哪敢说林总的坏话啊,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汉华对维斯塔斯是否有收购的意向,也便于我们准备好有关材料啊。”宋莹带着谦恭的笑意说道。林振华如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厂子里的小科长了,宋莹很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子。
  林振华道:“宋记者,有关维斯塔斯这家企业的资料,你们还是提前准备一下为好。它虽然目前还是风机产业中的头牌老大,但去年一年,它已经净亏损了1.75亿欧元,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也不妙,估计全年的亏损将会超过去年。照这样下去,它是逃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的。”
  “汉华已经打算收购它了吗?”宋莹追问道。
  林振华笑道:“一切皆有可能。不过,汉华目前还有其他的并购目标,是否会收购维斯塔斯,还不好说。国内还有几家风机企业目前发展势头也非常好,说不定,他们也看中了维斯塔斯呢。”
  宋莹问道:“林总,你说的这些,我们能够刊登出来吗?”
  林振华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说道:“宋记者,我刚才说过什么吗?我们刚才不是在谈论关于云梦湖候鸟保护区的事情吗?关于维斯塔斯,我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无可奉告。”
  “我明白了。”宋莹嘻嘻笑了起来,“林总,你又在利用我们了,你是不是该请我吃饭了?”
第738章
航母入役
  这也算是心有灵犀了。
  从林振华的这些话里,宋莹明白了林振华的用意,那就是希望媒体去炒作这件事情,但汉华自己是绝对不承认有这件事的。宋莹甚至怀疑,此前网络上关于汉华有意收购维斯塔斯的传言,说不定就是汉华自己放出来的,所谓“消息灵通人士”,有比汉华内部的人消息更灵通的吗?
  至于林振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只有汉华的高层自己知道了。也许是想用这样的传言,来瓦解维斯塔斯的股东对它的信心,从而加速其崩溃的速度;也有可能其实汉华看中的是其他的东西,想用这样的传言来转移外界的注意力,达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效果。总之,汉华现在在运用媒体为自己造势这方面,做得是非常娴熟了。
  “呵呵,毕敏,就由你负责执行一下宋记者吧,宋记者是咱们集团的老朋友,你可要招待好哦。”林振华向毕敏说道。
  宋莹可不乐意了:“林总,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了,你就不能赏光请我吃顿饭吗?”
  林振华知道宋莹这样说只是卖萌的表现,以林振华现在的身份,就算真的要请宋莹吃饭,恐怕她也不敢应承下来吧。他说道:“宋记者,我倒是非常想招待你啊,可惜非常不巧,我有几个远方来的客人要接待,人家大老远来的,我不好太失礼了。”
  宋莹眼睛一亮,记者的本能又上来了:“远方来的客人,是什么人啊,我可以见见吗?”
  林振华笑道:“是我们厂原来的一个木模工,你确信你想见吗?”
  “哦……原来是林总的私人朋友,那就算了吧。”宋莹悻悻地说道。在她看来,一个林振华要亲自作陪的木模工,显然就是林振华私人的朋友了,这样的客人是没有什么新闻点的。如果她知道林振华要见的是什么人的话,恐怕会为自己这句话悔青肠子的。
  林振华要见的人,自然便是汉华机械厂原来的木模工、如今的航母总师刘向海。在两年前国产核动力航母下水之后,年近70的刘向海便办了退休手续,把位置让给了年轻一代。不过,像他这样的人是闲不下来的,他自己不愿意闲着,国家也不会让他闲着。这两年,有关航母试航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专人向他汇报,而他也经常会到研究所去走一走,指导一下后续的研究工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