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491


  苏昊道:“眼下的确有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要办。这一次的旱灾,虽然经过我们紧急打井抗旱,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其教训是非常深刻的。要想一劳永逸地杜绝水旱灾难,必须修建大规模的蓄水工程,以便根据旱涝情况进行河流水量的调节。我已经禀报了知县韩大人,准备在丰水和富水的上游,修建一个水库,这就是当下最大的事情。”
  “何谓水库?”马玉的问题与韩文一样。
  苏昊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陂塘吧,只是规模比陂塘大得多。”
  “能有多大?”马玉饶有兴趣地问道。
  苏昊用手指在石桌上比划了一下,说道:“初步的设想,是找一条长五里,阔100丈的山谷,在谷口筑坝高10丈。建成之后,可存水百万立方丈。”
  和韩文的反应一样,马玉也被苏昊描述的中型水库给震惊了。他急切地向苏昊询问了几个关键问题,在得到圆满的答复之后,感慨地说道:“依靠人力,果真能建起如此规模之水库吗?此水库若能建成,当可与都江堰、郑国渠相比肩了。”
  “和都江堰、郑国渠相比,可能还要略逊一筹吧。”苏昊道,“不过,人定胜天,只要规划得当,比这大十倍、百倍之水库也同样可以修建的,那倒是的确比都江堰要壮观得多。”
  “大十倍、百倍,那岂不是有千万、万万立方丈?何处可建如此大的水库?”马玉质疑道。
  苏昊道:“独文兄可听说过长江三峡?若能在最下面的西陵峡口立一石壁,则可截断巫山云雨,成就高峡平湖,其蓄水量岂止万万立方丈?届时,神女若无恙,亦当惊诧世界之殊。”
  “吾辈今生能见如此奇观否?”马玉眼睛里闪着憧憬的光芒,讷讷地问道。主席的这首水调歌头,的确是气势磅礴,即便是经苏昊之口改成了白话,也足够让马玉血脉贲张了。可惜的是,马玉没有机会穿越到后世,以明朝的技术水平,修建三峡工程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
  苏昊心里替马玉遗憾着,摇摇头说道:“这只是一个设想罢了,要在长江上截流,工程难度之大,不是我们今天的力量能够解决的。不过,要在丰水上修一座水坝,倒是没什么难度。只是我现在急缺技术人员,工程的前期勘测,靠我一个人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马玉是个谨慎的人,听到苏昊这样说,他先是问道:“改之兄所言的这工程勘测,需要做些什么呢?”
  苏昊道:“简单地说,就是要在江河的上游寻找一个可供储水的谷地,最好是肚大口狭,这样库容量最大。另外,这个谷地应当是基本封闭的,两侧都是高山,蓄水之后,不至从侧面泄漏。要找一个这样的地方,需要有人沿着河谷进行认真察看,同时还要绘制出详细的地图。丰水上游群山叠嶂、人烟稀少,勘测的工作必定是非常艰苦的。”
  “这些事,小弟愿意效劳。”马玉答道,“我想,还有一些生员也愿意参与此事,改之兄可有意与他们一叙?”
  “你能现在把他们喊来吗?”苏昊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想见见他们,听听他们的意思。”
  “这个容易,改之兄稍候,小弟现在就去召唤他们。”
  马玉说着,便站起身往书院的讲堂那边走去。少顷,只听得一阵细碎的说话声响,马玉带着十几名生员走了过来。苏昊连忙起身向众人行礼,那些生员也纷纷向苏昊回礼。
  稍稍寒暄了几句之后,马玉带着他喊来的那些生员都走进了剑匣亭。亭子里的石凳数量不够,没地方坐的生员们便站在后面。大家围定了苏昊,等着听他介绍建水库的事情。
  苏昊把对马玉说的话又向众人说了一遍,正如马玉说的那样,这些生员都是想做点事的人,听了苏昊的介绍,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换上草鞋冲向丰、富两水的上游罗山地区。
  “前些日子小弟随改之兄下乡勘井,还没过瘾呢。如果要做这水库选址,想必比那勘井更有意思,小弟愿意前往。”一名名叫江以达的学生兴冲冲地说道。
  苏昊解释道:“水库选址与那勘井不同。勘井都在平原地带,生活方便。而水库选址,一般都是在大山之中,山高林密,洞幽谷深,而且往往人烟稀少,生活极为不便,经兮兄可否想清楚了?”
  江以达的字叫经兮,他是个生性活泼的人。听到苏昊这样吓唬他,他反而更加来劲了,哈哈笑道:“这样的地方才有意思呢,夫子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辈若能有此一番经历,日后去参加乡试、会试之时,也好有些谈资向同年们夸口。”
  其他人也跟着一起起哄:
  “经兮兄所言极是,我辈以往也要寻些风景优美之所踏青交友的,早听说那罗山风景极佳,我等正可结伴前往,说不定还能做些大好文章出来呢。”
  “对对对,我等正可借机搞个诗会,阳春招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锦绣诗文,定然是要到山间去做的。”
  “对了,到那山野之中,或许还能遇上美貌村姑……”
  “听说在那山中,尚有野合之风俗……”
  “我家中有雌狮,甚是凶猛,这野合之事,还是天德兄去尝试吧……”
  “……”
  众人越说越热闹,也越说越不堪,到最后一齐呵呵地坏笑起来。苏昊看着这群年轻生员,恍惚间像是回到自己的大学年代。谁说古代的读书人都是迂腐不堪,眼前这十几位,那朝气蓬勃的劲头,仿佛自己当年的同班同学一般。
  不过,苏昊也知道,这些人能够被马玉喊来,必定都是书院里最活跃的一些人,其他的学生想必就没有这样的少年意气了。此外,这些人未来还要经过乡试、会试、殿试等若干场考试才能正式走上仕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锐气也许会被慢慢地磨掉,到最后,就变成像韩文那样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了。
  唉,这该死的科举制度,实在是毁人不浅啊,苏昊感慨地想道。
  第062章
理工科生员
  苏昊与生员们畅谈了近一个时辰,除了修建水库的事情之外,还介绍了工房近期准备做的其他一些事情,也就是他对工房衙役们所说的十件大事了。这些事情里,包括了开采煤矿、烧制石灰、冶铁、开发新式农具、改造低产冷水田等等,所有这些事都是时下已经有人在做的,但苏昊都从技术上提出了改进这些工作的思路。
  这些生员都是平时思想比较活跃的人,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也会经常涉猎一些古代的科技书籍,诸如《齐民要术》、《武经总要》、《梦溪笔谈》之类,对于各种技术都有一些了解。还有一些生员家里就是经商或者做手工业的,在这些方面的实践经验也颇为丰富。
  苏昊所说的技术,既超前于这个时代,又有着切实的可行性,让生员们听得技痒难耐,恨不得马上就随苏昊去做事,亲眼看看这些奇思妙想在现实中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苏昊一边讲,一边回答生员们提出的问题,同时观察着每一名生员,分析他们各自的能力倾向,盘算着未来可以如何使用这些人:
  马玉,县试的案首,学习能力很强,对于科学技术有着深厚的兴趣。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日后不难成为一名科技专家;
  江以达,出身于富商家庭,热情奔放,富于冒险精神,适合于担当一些开拓性的工作;
  罗余庆,字松生,家里是开染坊的,心思缜密,对于化学有着相当的敏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